《晋书》体例完备,能够容纳较多的历史,而又不会让人感到纷繁杂乱。它采用了《史记》世家的形式,完整地记述了各族政权在中原割据兴衰的历史,这一做法得到许多历史学家的赞赏。它的内容充实,文字简练,编写者大多是文学大家,因此叙事简明扼要,不时会有生动、精彩之笔。在“二十四史”中,《晋书》是最富于文学色彩的一部。
《晋书》令人注目的还有它为数众多的作者。参与主持编写《晋书》者共计二十一人,他们分别是:监修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编写天文、律历、五行三志的李淳风;拟订修史体例的敬播;其他十六人是令狐德棻、来济、陆元仕、刘子翼、卢承基、李义府、薛元超、上官仪、崔行功、辛丘驭、刘胤之、杨仁卿、李延寿、张文恭、李安期和李怀俨。其中,房玄龄、李淳风、令狐德棻等人都是享有盛名的大历史学家。
《宋书》包括哪些内容?
《宋书》是“二十四史”之一,记载了南朝刘宋一代的历史。《宋书》包括本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合一百卷。现在流传的版本中,有个别列传出现残缺﹐有少数列传是后人用唐高峻的《小史》和《南史》补充完整的。
《宋书》记载的历史时段并不长,但篇幅庞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为豪门士族立传。比如列传部分,关于地主阶级中代表人物高门士族的传,就几乎占了一半。仅仅以王、谢二族来说,《宋书》为王氏立传的达十五六人,为谢氏立传的也将近十人。一些品行并不高尚的人,仅仅因为出身于世家大族,也被列入“佳传”之中。因此,《宋书》在很多地方是失实的。
不过,《宋书》依然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着名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中说:“宋氏年唯五纪,地止江淮,书满百篇,号为繁富。”《宋书》保存了不少原始史料,尤其是它收集记载了当时士人的很多奏议、书信和文章,能够从中看出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一些实际情况。《宋书》还对我国文学的发展做了系统的论述,这在我国传统史书中算是首创。
《宋书》的作者沈约是我国着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在音律方面的卓越贡献对我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止足传》是《梁书》首创的吗?
止足,也叫做知止或者知足。“止足”的思想来源非常古老。道家经典《老子》中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又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两汉之际传入我国的佛教也认为,贪欲会给人带来无穷无尽的祸害,因此,人要知足。这些思想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成为很多士人的人生信条。针对这一独特的社会特征,《梁书》设有《止足传》。
在官方正统史书中设立《止足传》,《梁书》应该是首创。清代着名史学家赵翼在他的《廿二史札记》中说:“梁书有不必立传而立者。‘处士’之外,另立‘知足’一门。其序谓鱼豢魏略有知足传,谢灵运晋书有知足传,宋书亦有知足传,故梁书亦存此门。然所谓知足者,不过宦成身退,稍异乎钟鸣漏尽,夜行不休者耳。传中如顾宪之政绩,自可立良吏传。其余陶季直、萧素辈,传之不胜传也。”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赵翼并不认同《梁书》设立《止足传》的做法,但是,这也从一个层面证明了在官方史书中设立《止足传》确实是《梁书》的首创。
为什么说《魏书》“钩沉致远”?
拓跋珪建立北魏政权之初,很注意搜集和整理历史。着名史学家魏收对这些保存下来的丰富史料进行整理之后,撰写成《魏书》。
魏收很有才能,和当时着名的词赋家徐陵齐名。即便是在历史上名声不佳的文宣帝高洋也称赞道:“好直笔,我终不作魏太武诛史官。”意思是说,魏收这本《魏书》写得非常好,我是不会像北魏太武帝那样诛杀史官的。
《魏书》共一百三十篇,其中,帝纪十四篇,列传九十六篇,志二十篇。据说,《魏书》刚刚写成的时候,北齐统治集团内部因此而掀起轩然大波。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有的门阀世族没有记载,其二是它是我国封建社会历代“正史”中第一部专记少数民族政权史事的着作。现在看来,魏收的史学观点是非常科学的。
此外,魏收在反映时代特点上具有高度的自觉性,这主要表现在志上。《魏书》新增《官氏志》《释老志》两篇。《释老志》叙述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并详细记载了佛教在北魏的兴衰史。
因为《魏书》的这些优点,着名学者李延寿称赞它“追踪班、马,婉而有则,繁而不芜,持论序言,钩沉致远”。
《周书》的作者是谁?
《周书》由唐代着名史学家令狐德棻主编,参与编写的还有岑文本和崔仁师。
贞观三年,即公元629年,唐太宗下诏,让一些饱学之士编修梁、陈、齐、周、隋五个朝代的历史。其中令狐德棻、岑文本和崔仁师负责编纂北周史。贞观十年,即公元636年,《周书》编纂成书。
《周书》共五十卷,其中,本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史论则大多出自名臣岑文本之手。它记载了北周(557-581)一朝二十四年间的史实。《周书》文笔简洁,得到过许多历史学家的赞赏。清代着名史学家赵翼说它“叙事繁简得宜,文笔亦极简劲”。值得一提的是,《周书》不仅如实记载了西魏和北周王朝的历史,同时还描写了东魏、北齐、梁和陈四个朝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从正面反映出当时中国历史的发展大势。
令狐德棻是唐朝初年着名的历史学家,曾多次参与官方史书的编写。令狐德棻受了南朝华丽文风的影响,因此,在对历史事件进行叙述的时候,行文往往过于文雅,华而不实,不能如实反映北周风气。因此,刘知几曾在《史通》中多次批评《周书》。不过瑕不掩瑜,《周书》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
《南史》记载了哪些国家的兴亡史?
《南史》由唐朝着名历史学家李延寿编撰,是“二十四史”之一。《南史》共八十卷,其中,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记载了上起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即公元420年,下至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即公元589年,共一百六十九年间的史实。它记载了南朝宋、齐、梁、陈四个国家的兴衰史。
《南史》把南朝各史的纪传汇合起来,删繁就简,虽然便于阅读,但也容易给人以拼凑之感。不过,《南史》文字简明,在史学上占有重要地位。作者想要突出门阀士族的地位,因此过多采用了家传这一形式。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将历史写成世家大族的族谱。正因此,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着名文学家鲁迅先生才会说,所谓“二十四史”,就是一部封建王朝的家谱。
《北史》记录了哪些国家的兴衰?
《北史》和《南史》是姊妹篇,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合力编纂完成。和《南史》一样,《北史》是汇合删减北朝各种史书而成。《北史》共一百卷,其中,魏本纪五卷,齐本纪三卷,周本纪二卷,隋本纪二卷,列传八十八卷。它记载了从北魏登国元年,即公元386年,到隋义宁二年,即公元618年,二百三十三年间的历史。
《北史》记载了魏、齐(包括东魏)、周(包括西魏)、隋四个封建政权的兴衰史。它虽然是在《魏书》《齐书》《周书》《隋书》的基础上删订修改而成,但也参考了当时能够见到的各种史料,进行了不少添补。
《北史》的内容虽然偶尔会出现良莠不齐的状况,但是,它体例完整、材料充实、文字简练,在历代都受到重视。《魏书》《齐书》和《周书》在唐代末期就开始出现残缺,人们大多取《北史》中的内容来加以补足。
《北史》在一定意义上可以作为“通史”来阅读。它连通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和隋六个王朝,将这些朝代都看作一个大的历史阶段,因此可以当作一定意义上的通史。李延寿说,他写作《北史》,是想要模仿司马迁的《史记》,其中既指采用纪传体的形式,也包含了“通”的思想和要求。
《隋书》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为了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着名史学家令狐德棻向唐高祖李渊提出了修梁、陈、北齐、北周、隋五朝历史的建议。李渊当即命令史官编修,但几年过去了,几部史书都没有编修完成。到了唐太宗贞观年间,朝廷重新编修这五部史书,由着名谏臣魏徵总负责,并让他主编《隋书》。参与编修《隋书》的还有颜师古、孔颖达和许敬宗等人。
公元633年,《隋书》编写完成。《隋书》的作者都是饱学之士,因此《隋书》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唐太宗亲身经历了灭隋的战争,即位之后,他经常和大臣们谈论隋亡的教训,提出“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的看法。因此,汲取历史教训,就成了《隋书》的指导思想。《隋书》的主编魏徵刚正不阿。因此,《隋书》继承了秉笔直书、不为尊者讳的优良史学传统。《隋书》还保存了大量政治、经济以及科技文化资料。其中十志记载了梁、陈、北齐、北周和隋五朝的典章制度,有些部分甚至追溯到汉魏。这些对于后人研究隋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唐书》的新、旧是怎么来的?
《唐书》是记载我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一共两百卷,其中帝纪二十卷,志三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卷,由五代后晋时期的刘昫和张昭远等人编撰。它记载了从唐高祖李渊武德元年,即公元618年,到哀帝天佑四年,即公元907年,共二百九十年间的历史。
《唐书》成书仓促,编纂的时间较短。因此,它对于唐代晚期历史的记录,显得粗糙,在史料的剪裁、体例的完整、文字的简洁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北宋建立之后,宋仁宗认为《唐书》过于简陋,就下令重修。在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王畴、宋敏求、刘羲叟等人的努力下,一部全新的《唐书》诞生了。人们为了将两部《唐书》区分开来,就按照编修时间的先后,称为《旧唐书》和《新唐书》。
《新唐书》对志下了很多工夫,增加了以前史书中所没有的《仪卫志》和《兵志》。对于其余几个志也增添了新的材料,因此,其质量多在《旧唐书》之上。
二十四史中哪一部篇幅最多?
“二十四史”浩如烟海,总计近四千万字。在这二十四部史书当中,以《宋史》的篇幅最为庞大,全书共有四百九十六卷,其中本纪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传二百五十五卷,约五百万字。
两宋时,经济繁荣,文化活跃,印刷盛行,编写的史书,大多都能够印刷,并广为流传。同时,宋朝以后科举制度也日趋成熟,取得了极大的发展,文官群体庞大。他们的待遇优厚,有着良好的物质基础来着述。宋朝的统治者还重视本朝历史的修撰,因此,宋朝的史学非常发达。所以,脱脱主持编写《宋史》时有丰富的史料可参考,基本上保存了宋朝国史的原貌。
《宋史》对于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典章制度以及活动在这一历史时期的许多人物都做了非常详细的记载,是研究两宋历史的基本史料。《宋史》编修于元朝末年,当时,各地起义风起云涌,因此编纂得比较草率,仅仅用了两年七个月的时间。所以,《宋史》在总体上显得比较粗糙。在编写过程中,史官没有对史料进行认真的鉴别和考订,资料也没有精心裁剪,因此结构混乱,编排失当。不过,因为其庞大的篇幅,仍是研究两宋历史不可或缺的材料。
《明史》是怎样的一部书?
《明史》是“二十四史”的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其中,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年)到朱由检崇祯十七年(1644年),两百多年间的史实。《明史》篇幅庞大,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不同的是,《宋史》的编纂只花了很短的时间,而编纂《明史》用掉的时间和精力都远远超过以前编修的任何史书。
《明史》编撰成功之后,得到许多史学大家的好评。清代着名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近代诸史自欧阳公《五代史》外,《辽史》简略,《宋史》繁芜,《元史》草率,惟《金史》行文雅洁,叙事简括,稍为可观,然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他对《明史》的推崇和喜爱溢于言表。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传奇的朝代之一。这个朝代有人不愿意做皇帝,而自封为“神武大将军”,有皇帝不上朝的时间长达二十八年之久,有敢对皇帝破口大骂,并早已准备好后事的海瑞,有中国历史上最为卓越的政治家张居正……《明史》忠实地记录下了这些。从《明史》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清朝对于明朝制度的继承。
《廿二史札记》考证了哪些史学着作?
《廿二史札记》是清代着名史学家赵翼写作的经典名着,是清代三大史学名着之一(另外两部分别是钱大昕的《二十二史考异》和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廿二史札记》看上去是作者的读史笔记,但是它内容充实,条理清晰,题目大多标新立异,有考证,也有具体的论述,并不是一般的读书笔记所能比拟的。《廿二史札记》采取了以史证史的方法,简单说来就是通览各类史书,然后看它们对同一事件的叙述,找出其中的差别,进行分析考察之后得出事实的真相。它对历代正史都作了整体而详细的考察,对历史着作和历史现象、历史事实、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进行了相对客观的评价。清朝时期,经世致用的思想占据主流地位,因此,赵翼的这部《廿二史札记》也注重经世致用,旨在探究“治乱兴衰”,从而总结出治国安邦的根本经验。
《廿二史札记》又名《二十二史札记》,共三十六卷,补遗一卷,条目有六百余条,内容以研究历代正史为主,里面也涉及了《旧唐书》和《旧五代史》。《廿二史札记》是赵翼的代表作,成书之后一直受到史学家们的好评,这部书也一直被公认为是读史的入门之书。
《明实录》包括哪些内容?
想要了解明朝的历史,除了《明史》之外,《明实录》最具参考价值。《明实录》是明代历朝官修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大量的原始史料,是研究明代历史的基本史籍。它记录了从明太祖朱元璋到明熹宗朱由校共十五代皇帝的历史,其中,建文帝一朝的实录附在《太祖实录》中,景泰皇帝一朝实录附在《英宗实录》中,毅宗崇祯朝、安宗弘光朝、绍宗隆武朝、昭宗永历朝处于明朝末期,当时战乱横行,天下大乱,因此来不及编写实录。
《明实录》一共十三部,一千六百多万字,它以明朝各个机构所呈上来的奏章和皇帝的批复等为主,又将派遣到各地做官的官员收集到的先朝事迹作为补充,逐年记录各朝皇帝的诏敕、律令,以及一些发生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大事。
因为战乱等原因,明朝的许多原始史料都已经被毁。《明实录》是唯一完整保存到现在的原始史料。谈迁《国榷》、查继佐《罪惟录》、张廷玉《明史》、夏燮《明通鉴》等史书都将《明实录》作为最主要的参考书。因此,越来越多的明史研究专家将《明实录》视为必不可少的资料。
《清实录》记载的是哪段历史?
《清实录》,全称《大清历朝实录》,共四千四百八十四卷,是清代历朝的官修编年体史料汇编。《清实录》主要选取了各个时代的上谕和奏疏,有时也会将皇帝的起居、婚丧、祭祀以及巡幸等活动记载入内。每一朝的实录记事细目多少不均,但是主要的类别大多相同,都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以及外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