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每天读一点国学常识
22062500000031

第31章 咬文嚼字(4)

西汉初年,刘邦为了巩固皇权,铲除了异姓诸侯王,同时又不顾一切地分封同宗诸侯。但结果却适得其反造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到汉景帝时,诸王势力已经严重威胁到汉王朝的中央政权,其中齐、楚、吴三封国几乎占了一半的天下。于是景帝采取了大夫晁错“削藩”的建议。这引起了各诸侯王的恐惧,他们决定采取联合一致的态度来对抗中央。吴王濞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胶东王刘雄渠、胶西王刘昂、淄川王刘贤、济南王刘辟光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七国之乱”。

“八糟”则来源于晋朝皇室内部争权夺利的“八王之乱”。西晋初年,晋武帝司马炎大封皇室子弟为诸侯王。等到晋武帝驾崩之后,继位的惠帝昏庸无能,司马炎之妻贾后与辅政的外戚杨骏开始争权夺利。公元291年,贾后设计杀死了杨骏,汝南王司马亮辅政。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八王之乱”的开始。随后惠帝被废,接着复位,后又被俘,直到永熙元年(公元306年)被毒死,怀帝即位,这场政治动乱才算结束。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囧、成都王颖、长沙王乂、河间王颙、东海王越等八个诸侯王都先后参与了动乱,共历时十六年。

历史上的这两个故事组合成了“乱七八糟”这个成语,由此看来也算是得有其所。

“卖关子”最早卖的是什么?

现在提起“卖关子”,会想到是在紧要关头故弄玄虚使对方着急,以引起对方的兴趣。然而在古代,“卖关子”可不是故弄玄虚。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呢。

唐代,有个叫李逢吉的人,依仗自己皇亲国戚的身份,肆无忌惮地卖官鬻爵,无所不为。在他的手下,又聚集了张又新、李续子、李仲言、李虞、姜洽、刘栖楚、张权舆、程者范等一群奸佞之臣,在这八人之下,还有八名擅长奉承附会之人,共计有十六人之多。这班人欺压百姓,无恶不作。

一般官员进京,若有事要见李逢吉,必须先过了这群人的关口。所以朝廷上一些正直的官员以及老百姓都对他们侧目而视,并称他们为李逢吉门下的八关十六子。想过他们的关口,需要先行贿赂,否则事就不可能办成。后来,这群奸佞之人,更是花样翻新,将求什么事该送多少财礼,都明码标价。找李逢吉,不管办什么事,都要先来买关子,关子买得通,事情便办得成。

这群人“卖关子”的行为真是令人发指,“卖关子”一语也由此流传开来。

其实“关子”一词还有另外的解释。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因婺州屯兵的需要,出于筹措军费的目地而印造了有货币职能的票据,商人以现钱在婺州换取“关子”,然后到设在临安的榷货务兑换铜钱或者盐引、茶引等。这也算是一种货币单位。

由此来看,古代的“卖关子”和现在的“卖关子”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大传”和传记是一回事吗?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但凡是名人的传记都称为“大传”了,如,《秦始皇大传》《武则天大传》《蒋介石大传》……好像只要是名人就能称得上“大传”。在这样的思维之下,“大传”满天飞也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在传统文化中,几乎每个名词都有其固定的意思,譬如内传、外传、内篇、外篇、大传等。仅仅根据字面意思去理解,往往会南辕北辙。

一般来说,解释经义的文字叫“内传”,如《韩诗内传》,有时人物传记也称为“内传”。“外传”相当于现在的外编,《国语》就一直被当成“外传”来看待,因为它弥补了《左传》的不足,一直作为《春秋》的“外传”存在,而《左传》则一直被称为《春秋》的“内传”。有时,为一些史书中所不记载的人物立传,或者在正史之外另为一个人物作传,记录正史之外的野闻趣事,也可称为“外传”,如《汉武帝外传》、《赵飞燕外传》等。所谓“内篇”“外篇”,也有很大区别。一般来说,表达全书宗旨的列为“内篇”,对全书主旨内容有所发挥的列为“外篇”。

与以上诸词相比,“大传”的意思则单一了许多。“大传”是《礼记》第十六篇的篇名,孔颖达对“大传”的解释是:“名曰‘大传者’,以其记祖宗人亲之大义。”另外,汉朝初年,《尚书大传》也被简称为“大传”。

由此可见,“大传”和“伟大的传记”根本搭不上边,动不动就来个某某“大传”,只能说明对于“大传”的真正意思没有理解,望文生义罢了。

“火中取栗”不等于“铤而走险”?

“火中取栗”的典故出自法国寓言《猴子与猫》,讲的是从前有一个猴子和一只猫,看到有一户农家院中正在炒栗子,猴子馋得口水直流,但它很狡猾,它自己不去取栗子,而去问猫喜不喜欢吃栗子,猫说当然想吃。猴子就建议猫趁主人不在时,到烧着炉火的锅里去偷栗子。老实的猫听取了猴子的建议,把爪子上的毛都烧掉了,才把栗子偷了出来,最后却让猴子在一边把栗子一个个给吃了。

后来人们就用“火中取栗”来比喻被人利用,替人冒险出力,最后自己却一无所获。例如《旧闻杂谈·王国维与梁启超》中提到的“段祺瑞只是一时利用进步党的所谓‘人才内阁’作为他的垫脚石,而仁公成了他的‘猫脚爪’,火中取栗后,就被抛弃了”。

“铤而走险”一词虽然也有冒险的含义,但更突出的是在无路可走时采取冒险行动,有孤注一掷挣扎奋不顾身的意思。

可见“火中取栗”和“铤而走险”表达的意思和着重点是不一样的,不能混用。

“跳槽”原是青楼行话?

在眼下,“跳槽”是一个很常见的词语。但在明清时代,“跳槽”一词,却相当不雅,含有狎邪之意。

在明清的小说或者笔记中,常见“跳槽”一词。例如徐珂的《清稗类钞》,对“跳槽”一词给出了很确定的解释:“原指妓女而言,谓其琵琶别抱也,譬以马之就饮食,移就别槽耳。后则以言狎客,谓其去此适彼。”意思是说,这个词最早是说妓女的。一个妓女和一个嫖客缠绵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了更有钱的主,于是抛弃旧爱,另觅新欢,如同马从一个槽换到了另一个槽吃草,因此,这种喜新厌旧的做法就被形象地称为“跳槽”。后来,这个词也被用在了嫖客身上。一个嫖客对一个妓女厌倦了,又另觅新欢,这种行为也可称为“跳槽”。与此相佐证,明代冯梦龙编的民歌集《挂枝儿》里就有一首名叫《跳槽》的歌,歌中的青楼女子哀婉地唱道:“你风流,我俊雅,和你同年少,两情深,罚下愿,再不去跳槽。”妓女与嫖客互诉衷肠,最后达成协议就是“再不去跳槽”。至此,“跳槽”的意思就非常清楚了,那就是专指风月场中男女另寻新欢的行为。

不知从何时起,“跳槽”这个充满狎邪意味的词被大家用在换工作方面,如今已经是一个很中性的词了。

“巧夺天工”最早赞的是谁?

“巧夺天工”的意思是,人工技艺的高超远胜于天然形成的精巧。关于这个词还有一个有名的典故。

东汉末年,官渡之战中,曹操打败了袁绍,曹丕攻陷邺城进入袁府,占有了袁绍儿子袁熙的妻子甄氏,甄氏是当时有名的才女,并且十分貌美。曹丕见到后惊为天人,立即将她娶入府中,宠爱无比。曹丕称帝后,甄氏被立为皇后。甄氏为了使曹丕长久宠幸自己,每天模仿一条蛇的形状梳头,且每天都变换花样不重复,后宫的人称为“灵蛇髻”。甄皇后的头发是人工梳成的,精致巧妙无可匹敌,连曹丕见了也称其“巧夺天工”,对她更加宠爱。这就是巧夺天工的来历。

美事何须“染指”?

在如今的一些报道中,经常见到有人滥用或者误用“染指”这个词,比如,“四名选手中,除张怡宁外,都未曾染指过世锦赛的单项冠军”,就是典型的误用。

“染指”一词,出于《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即宋子公)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鼋”即绿团鱼,一种鳖科的爬行动物;另一解释为蜥蜴。子公以“食指动”来向子家示意鼋的美味,但当大家都在食用这种美味时,公子宋的桌案上什么也没有,这让公子宋很愤怒,于是走到大鼎面前,伸出指头往里蘸了下,尝了尝味道,就大摇大摆地走了。这就是“染指”的来源,后以“染指”来比喻谋取不应得的利益,分取非分的利益,带有明显的贬否之意。

而在例子中,“染指”带有“夺取”的意思,而”染指”本身是个贬义词。这里贬词褒用,感情色彩上出现“倒挂”现象,未免贻笑大方。只有在“求非分之得”这个意义上,用“染指”才是适合的,比如“某某跨国公司企图以倾销来染指市场”。

“人面桃花”说的不是相貌?

我们一提到“人面桃花”,就会想到是形容人的脸庞如桃花般美丽,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人面桃花”出自唐代孟棨在《本事诗·情感》中记载的一个浪漫故事。

唐代某年的清明节,书生崔护独自去长安城南的郊外游玩。走到一株桃树下,崔护感觉口渴,便走向附近的一座庄园。走到门前,他轻叩门扉后,开门的是一位姑娘,在一片桃花的映衬下,姑娘显得娇美动人。姑娘见崔护年少俊美,仪态非凡,对视之下,不由粉面羞红。问清来意后,姑娘含情脉脉地递上一杯水,崔护接过一饮而尽。

转眼到了第二年的清明节,崔护想起那位姑娘,生出一种强烈的思念之情。于是直奔城南,但到那里一看,门庭庄园虽然一如既往,桃花依旧粉艳娇红,大门却上了锁,也不见了思念的人。此情此景让崔护怅然若失,于是他在门上题诗《题都城南庄》,诗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首诗表达了不经意间偶遇美好事物,又在不知不觉中失去的茫然怅惘的心情。后来,人们便以“人面桃花”来表达爱恋的情思。

北宋词人柳永有《满朝欢》一词,词曰:“人面桃花,未知何处,但掩朱扉悄悄。尽日伫立无言,赢得凄凉怀抱。”这里的“人面桃花”用来泛指爱恋而不能相见的女子。元代散曲家刘时中在《朝天子》中写道:“杨柳宫眉,桃花人面,是平生未了缘。”这里的“桃花人面”指的是一种未了情,这种未了情只能用时光去追怀了。

综上,“人面桃花”指的是一种情感,常用来比喻男女邂逅,分离以后,男子追念旧情的一种情思,而不是指相貌,所以也不要求人如桃花一般美丽啦。

“内子”到底是指夫人还是儿子?

现在有些人向别人提起自己的儿子时,称为“内子”,还自以为这是一种谦虚的用法。显然是弄错了这个词的意思。

内子是对妻子的称呼。古代卿大夫的嫡妻称为内子。现代人则专用于称自己的妻子,是丈夫在别人面前提及妻子时的一个谦称。和这个词义相近的还有“贱内”“拙荆”等。意思和今天的“老婆”“老伴”一样。而现代人常用的“太太”在古代尤其是明清两代,是专指一、二品官员的妻子,属于一种敬称,一般人的妻子是不能称为“太太”的。

“三甲”是指“前三名”吗?

报纸上经常见到“某某跻身三甲之列”“某某与三甲无缘”之类的用法,都把“三甲”当成了“前三名”来理解。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用“三甲”来表示名次排列的用法,始于封建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创始于隋唐,到宋代得到大力发展,开始放宽录取和任用范围,并扩大录取名额,将进士分为三等,称为“三甲”。《宋史·选举志一》:“(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进士诸科始试律义……明年(984年)进士始分三甲。”明清两代沿袭这种制度,自此成为定制。第一甲仅限三人,“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可见,“三甲”是科举考中了进士的等别分类,是指“三个等别”,而不是指“前三名”。所以,现在把“三甲”当成“前三名”的用法,属于曲解,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