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每天读一点国学常识
22062500000032

第32章 正本清源(1)

误读、误解让我们混淆了真相,时间让我们忘记了源头,本章就让我们正本清源,还原文化的原貌。

汉字是由仓颉创造的吗?

据《吕氏春秋通诠·审分览·君守》记载:仓颉,传说为黄帝时史官,汉字的创造者,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功绩。但根据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不过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被后人尊为“造字圣人”。

仓颉,生于陕西省白水县杨武村鸟羽山(另一说山西临汾人),享年一百一十岁,他最早创造了象形文字,是我国官吏制度及姓氏的草创人之一。传说他首创的“鸟迹书”震惊尘寰,堪称人文始祖。黄帝有感于他的伟大功绩,赐以“仓”(仓)姓,意为君上一人,人下一君。传说玉帝为了奖励仓颉造字的功德,特赐给人间一场谷子雨,这就是现在的“谷雨”节气的来历。现在还有很多地方,在“谷雨”节气当天会祭仓颉。仓颉去世后,当地百姓在他的墓葬处修有庙宇,并将这里的村庄起名为“史官村”。

竖写的汉字何时开始“横行”?

古人书写的材料主要是竹简和木简,竹简狭长,书写好以后用绳子穿起来,可以左右卷展,因为竹简是竖向的,所以只能竖写,都用直行。书写工具多为毛笔,因为从上往下书写比较方便,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向左换行、从右往左书写的顺序格式。后来发明了纸张,但是人们已经形成了习惯,这种书写方式便一直沿用下来,没有任何改变。

直到清朝末年,外国的许多文化陆续传到了中国,一些学者和名流提倡学习西洋文化,倡导使用拼音文字。在汉文中经常需要引用阿拉伯数字、使用新标点,如此一来汉字竖写就显得很别扭。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竖着写汉字的方式,写起来很不方便,而西方从左到右“横行”的书写方式更符合阅读习惯。

我国从1909年开始有“横行”排版的书籍,它就是当时提倡文字改革的刘世恩所着的《音韵记号》。因此可以说我国的汉字是从1909年由竖写改为“横行”的。

“壹、贰、叁”等大写数字,本意就是指数字吗?

在汉字里数字有大小写之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是小写,“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是大写。小写的数字容易被涂改,所以人们就用读音相同不易更改的汉字来代替,作为记账和债务的专用数字,于是就用大写数字来代替。

这几个大写数字本意并不是指数目的多少,“壹”的本意是专一,“贰”的本意是背叛和变节,“叁”是另一种参字的写法,本意有“加入”和“谒见”的意思。“肆”的本意是任意妄为,“伍”源于古代的“五人为伍”的说法,“陆”的本意是指高出水面且地势平坦的土地,“柒”的本意是漆树或漆料,“捌”源于“有齿为耙,无齿为捌”,“玖”的本意是黑色的美石,“拾”的本意是把东西捡起来。

打败仗为什么叫“败北”?

古代称战败为“败北”,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打了败仗只能往北跑吗?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记载:“北,背也,二人相背”。古时两军作战,打了败仗向后逃跑的一方总是以背对敌的,因此“北”这个词后来就增加了失败的含义。“败北”就是背敌而逃,不管逃的方向是东、南、西都叫“败北”。

秦汉以后,“败北”的意思开始延伸,不仅用来指军事失败,还引申到办事时失利,都可以称为“败北”。在现代汉语中,“败北”还被用来泛指在各种竞争、竞赛中失败。

为什么购物叫买“东西”?

自古以来,人们为什么都把购物叫做买“东西”,而不叫买“南北”呢?原来,“东西”一词来自唐朝时期。

唐朝长安城的东市和西市是当时的全国工商业贸易中心,这里商贾云集,店铺林立,贸易极为繁荣。东市经营的大多是奢侈品,西市经营的是日常生活品。人们购买货物需要到东市和西市去,这样时间一长,人们也就习惯用商品集中的东西(两市)作为物品的代称了。

不过,也有从五行方面来解释“东西”一词的来源的。按照五行观念和中国文化取向比类的方式,东归于木,西归于金,南归于火,北归于水。在远古时代,木和金是可盛受之物,是可以拿来以物易物的。而水和火是用手拿不走的。因此,顺其自然就把“东西”二字当成泛指物质、物体的代名词了。到今天为止,这一语言现象被一直沿用下来。

最早给汉字注音是什么时候?

我国原来没有拼音字母,给汉字注音通常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算注了音也读不出来。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

后来,唐代着名高僧守温在分析汉语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基础上,制定了描述汉字语音的三十六个字母,这表明当时我国的语音分析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可惜他仍然是用汉字来表示这些声母和韵母,因此,这三十六个字母并没有进一步发展成拼音文字。

五百多年前,我国有部分穆斯林少数民族开始使用“小经”文字,这是一种阿拉伯文字。是用阿拉伯字母来拼写汉语,比守温“用汉字来表示声母和韵母”的方法又进了一步。共有三十六个字,其中四个字母是特有的,这可能是我国最早的用来拼写汉语的拼音文字,它不再有汉字的痕迹,完全采用拼音字母。

明朝末年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为了学习汉字,他们开始用拉丁字母来拼写汉语。1605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在北京出版了《西字奇迹》,其中有四篇汉字文章加了拉丁字母的注音。这是最早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出版物,比“小经”用阿拉伯字母给汉字拼音稍晚。

由此可见,穆斯林少数民族使用的“小经”,大概是最早用字母文字给汉字拼音的尝试。

历史上博士是什么官?

博士作为官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记载:“博士,秦官,掌通古今。”这里的博士都是一些学问高深、博古通今的人。秦代至汉代,博士的主要职责是掌管图书,通晓古今史事,以备顾问。汉代博士为太常属官,属于政府里的高级官员,其职责是教授弟子,管理和礼仪有关事宜。

西汉和东汉以前,选用博士一般采取征拜和荐举的办法,并且有一定的标准,如《汉书·成帝记》中所说,博士须是“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的人。到了东汉任博士必须经过考试,只有精通《易》《书》《孝经》《论语》的人,才能被荐举为博士。

国立孔庙为什么称文庙?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孔庙又称文庙,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在孔子死后的两千多年里,历代王朝,尤其是建立开科取仕制度之后,开始尊崇孔子,并且逐步升级,称孔子为“至圣至尊,万世师表”,几乎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为了表达这种尊崇,全国各地,到处都修建有孔庙,其中以曲阜孔庙大成殿规格最高。

文庙,作为孔庙的另一名称,起源于唐。唐玄宗于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封孔子为文宣王,因此,孔庙又被称为文宣王庙。明永乐年间,因武庙多建于文宣王庙旁,民间就把与武圣人并列的文圣人孔子的庙,称为文庙。除此以外,孔庙还有其他几种名称,如至圣庙、宣圣庙、夫子庙、先师庙等。

“拖油瓶”到底是指什么?

旧社会妇女改嫁,带着与前夫所生的孩子到后夫家去的,这样的孩子就被称为“拖油瓶”。这个叫法有一定的贬义和歧视意味。这样一个称呼,听起来很奇怪,许多人都百思不解。实际上这个说法是以讹传讹,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拖有病”,而不是“拖油瓶”。

一般来说,男性娶寡妇做妻子的,家境都不太好。尤其是旧社会天灾人祸频繁,一旦寡妇带来的孩子有什么三长两短,往往会引起前夫亲属的责难。后夫为避免这类纠葛,娶寡妇做妻子时,会请人写一字据,说明前夫子女来时有什么病,是之前就有的,若今后有什么不测与后夫无关。因而人们就把再嫁妇女的子女称为“拖有病”。由于“拖有病”与“拖油瓶”发音相近,就被人以讹传讹说成了“拖油瓶”。

不过,在旧社会推崇从一而终,倡导女性在丈夫死后,守节不嫁,所以虽然后父接纳了这些带来的孩子,但妇女和后父也会被人瞧不起,“拖油瓶”带有歧视性意味也在情理之中了。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现象也在慢慢淡化。

万岁原本非皇帝专用?

我们常在一些历史剧中看到皇帝早朝的场面,只见文武百官跪下,连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所以,人们很自然地认为“万岁”就是皇帝,皇帝就是“万岁爷”。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从根本上来说,“万岁”一词的产生与皇帝并没有多少关系。

在西周以前,并没有“万岁”一词,但有“万年无疆”“万寿”的记载,不过它是一种行文的款式,不是对天子的赞称,这种款式也可以刻在铸鼎上。从战国到汉武帝之前,也时常出现“万岁”这个词,但并不是帝王专用。这个时期,“万岁”的用法分两类:一是说死期,二是表示欢呼。到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为了表达对皇帝的尊敬,把“万岁”一词定于皇帝一人。自此之后,“万岁”成了皇帝的代名词,只有对皇帝才能称“万岁”。

而历史剧中朝拜皇帝的场面,每次都是“万岁、万岁、万万岁”,这种“三呼万岁”的叫法也和史实不符。据《汉书·武帝本纪》记载:元封元年春,武帝登临嵩山,随从的吏卒们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了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现在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很可能是山中回音,可统治者很自然地把它看作是“祥瑞之兆”,并顺其自然地把“山呼万岁”定为臣子朝见皇帝的定仪,称做“山呼”。《元史·礼乐志》里对“山呼”的具体仪式有详细的记载:凡臣子朝见皇帝时,要跪左膝,掌管朝见的司仪官高喊“山呼”,众臣叩头并应和:“万岁!”司仪官再喊“山呼”,臣子像前次一样,继续应和“万岁!”最后司仪官高喊:“再山呼!”朝见的人再叩头,第三次应和说:“万万岁!”

由此可见,“万岁”原本不是指皇帝,也不是“三呼万岁”,而是“山呼万岁”。

潘美并非大奸臣?

在传统剧目《杨家将》中,潘美以大奸大恶的形象出现,他卖国求荣、陷害忠良。他的大奸大恶形象,在历史上与南宋的秦桧不相上下。

但是,历史上的潘美却不是这个样子。

据《宋史》记载;潘美生于925年,卒于991年,是大宋王朝的开国名将。潘美行武出身,直接参与了拥立赵匡胤称帝的陈桥兵变。赵匡胤对潘美极其信任,在他对开国诸将杯酒释兵权中,只有潘美一人没有被解除兵权。其后,潘美南征北战,为宋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历史上的潘美被冤枉与杨业有关。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辽军大举入侵北宋,宋军兵分东西两路迎击敌人,与辽兵接战于朔州。东路有名将曹彬统帅,西路以潘美为主、杨业为副,又以军机库使刘文裕为护军王。

在这几人中,护军王有特殊的身份,有直接上书皇帝的特权,负有为朝廷提供军情的责任,是皇帝安插在边关的耳目,统帅对他也敬让三分。而杨业原为辽国大将,后来才归降大宋,虽然也战功赫赫,却一直受到排挤和歧视。

护军王刘文裕心胸狭窄,且一直邀功心切,不顾敌我力量悬殊,令副帅杨业进军,杨业明知出兵必败却不敢违抗军令。潘美权力有限,只有装聋作哑,听任杨业出战。

后来杨业果然战败为俘,绝食三日而亡。杨业生得平凡,死得伟大,很快成了全国闻名的悲剧英雄,成为人们讴歌的对象,而潘美却阴错阳差成为陷害杨业的奸臣,成为不折不扣的小人。

开封市里至今还有两个湖,一清一浊,清者被人唤作“杨家湖”,浊者被唤作“潘家湖”。可见,历史有时也会犯糊涂,显得不近人情。

包拯当过丞相吗?

在传统戏和一些影视剧中,包公经常被称为“包相爷”。而在真实的历史中,包拯从来就没有做过宰相。

在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中,宰相制度一直居于核心地位,是联结政治制度各部分的中心环节。

而包拯所处的宋朝,处于宰相制度的调整期,正副宰相同设,或者多相并行,编制一直都不固定。“多相并行”的目的在于分散权力。北宋前期,副宰相称为“参政知事”,在权力划分上,与正宰相几乎没有任何差别,其存在的意义就是分散正宰相的权力。宋太宗后,一相四参或两相两参是常事。但不管怎样调整,皇权与相权之间都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在宋朝,宰相一职对文武百官来说犹如鸡肋,食之无味且有风险,弃之又心有不甘。

包拯是北宋天圣五年进士,他曾七次上书弹奏江西转运使王逵,并严厉批评宋朝的任官制度,朝野为之震惊。嘉佑元年(1056年)十二月,包拯被朝廷任命为开封府权知。他上任不到一年,便把开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条,并赢得了百姓的拥戴和敬仰。宋嘉佑六年(1061年),他得到提升,官至枢密副使。不过次年五月病逝。因此,包拯担任过的最高行政职务是枢密副使,就是枢密院的副长官,而不是丞相。

李鸿章是不是卖国贼?

李鸿章(1823-1901年),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其李中堂。大家提起他,总会想到他跟外国列强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于是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个卖国贼。然而,这种观点是有失公正的。

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虽然所有的卖国条约上都有李鸿章的签名,但由于当时中国腐朽的政治制度、贫弱的经济基础和较低的国际地位,在当时那种国际大环境下,在“弱国无外交”的政治背景下,作为一个外交家,他已经尽了全部的努力。他只是执行者,而并非决策者。李鸿章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负有一定的责任,但是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李鸿章个人,工业化的日本和农业化的中国作战,胜败早定。之所以最后李鸿章被冠以“卖国贼”的罪名,是因为以慈禧为首的统治者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把所有的罪过和责任推到直接出面办事的人——李鸿章的头上,这是不公平的。

李鸿章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是中国近代企业的倡导者,他提倡洋务运动,初步对中国工业、经济实施了近代化,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打下最早的基础。由于李鸿章的主持和参与,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等。李鸿章还创办了新式学校、开新科取士、倡导留洋等。因此,称李鸿章为“中国近代化之父”,并不为过。

然而,李鸿章虽然提倡洋务运动,提出工业化发展思路,但他醉心于“官督商办”,某种程度上阻碍了资本主义近代企业的发展;他虽然大力呼吁“变成法”,但却反对动摇君主专制制度。所以,我们应该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去看待李鸿章,他有优良的品格,也有严重的缺点,但把他定为“卖国贼”,是欠妥当,也是不公正的。

唐伯虎未曾点秋香?

明代的唐伯虎在我国民间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名人,流传着他很多有趣的传说,其中以唐伯虎“三笑点秋香”的故事最离奇,也流传最广。由于弹词说唱和影视剧的宣传影响,在人们心目中,唐伯虎是一个爱拈花惹草的风流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