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传说内容夸张了很多。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确实是一名才子,也有过三段婚史,但是并不风流。
唐伯虎是明代人,因为生于寅年寅时,寅为虎,故取字伯虎。他自幼聪颖,擅长诗画,十六岁中秀才,十九岁娶徐氏。但是几年后父母及妻子接连病故,对他打击很大。在种种打击之下,他发奋苦读,在乡试中名列榜首。自此,“解元公唐伯虎”一时名遍南京城。唐伯虎二十七岁时续弦,娶妻何氏。后来,唐伯虎进京考进士,因同乡都元敬妒其才能,诬告他行贿主考官,被押入大牢,几番周折才获释。何氏见他做官无望便离他而去。在唐伯虎深陷囹圄之时,有一位名叫九娘的青楼女子一直周济帮助他。出狱后,唐伯虎便娶了九娘为妻,远离官场,潜心作画,成为丹青高手。
清代学者俞樾曾在《茶香室丛钞》中为唐伯虎辟谣,断定传说中的“唐伯虎点秋香”是好事者借着唐伯虎的盛名,把别人的事转在他的名下。有人也考证过,历史上确有秋香其人,但是比唐伯虎大二十岁,是当时南京一个颇有名气的青楼妓女,似乎不可能与他有风流情事。所以,历史上的唐伯虎也许根本就没有“点秋香”的艳遇。
至于说“唐伯虎有九个妻妾”,也可能是从他最后娶的妻子“沈九娘”的名字上以讹传讹而来的。当时唐伯虎贫困交加,怎么可能有九个妻妾?
“走后门”一词从何而来?
“走后门”一词出自北宋年间,跟蔡京有关。
宋徽宗即位后,蔡京升为宰相,他心胸狭窄,刚一上任就拼命贬斥哲宗朝的旧吏,并规定凡在前朝做过官的,其子女不得为官和入京,甚至连其诗文也不准流传。这一做法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民间对此多有讥嘲。
在一次朝廷宴会上,艺人们被请来表演,聪明的艺人借机演了这样一幕戏:一个大官坐在公堂上,传判各事。有个和尚要求离京出游,可由于所持的戒牒是哲宗年间的,被判令还俗;一个道士遗失了度牒请求补发,但是由于他是在哲宗年间出家的,所以立即被责令脱下道袍,复为百姓。这时,一个属官悄悄上前,低声问道:“今国库发下了一千贯俸钱,皆为旧朝钱文,该如何处置?”这个大官略作沉思,低声说道:“那就走后门,从后门搬进来吧!”
上面用的“走后门”一词既有对蔡京所作所为的嘲弄,也有对官家牟取私利的讽刺。后来,词意不断被延伸,现在常用来比喻通过托熟人、拉关系、送礼行贿等不正当手段或途径,来达到某种目的或者获取某种不当利益,特别指一种人情关系。
陈子昂成名靠炒作?
近些年来,“炒作”甚嚣尘上,手段和方法层出不穷、花样翻新,会让人误以为“炒作”是一门新兴产业。其实,“炒作”这一行为自古有之,而且古人在自我炒作方面也不输后人,例如陈子昂,他的声名鹊起靠的就是炒作。
据唐朝李亢《独异志》中所载,陈子昂在四川老家还是一个无名小子时,因为对未来充满希望,便满怀热情来到长安发展。谁知,纵然他满腹经纶,却因无人赏识在长安待了十年,仍一直默默无闻,不为世人所知。一天他正在逛街,看见有人在街头出售胡琴,胡琴质量一般,但要价却非常昂贵。有很多看热闹的人,但大都因为无法判定胡琴的价值而没人购买。陈子昂灵机一动,以很高的价格果断地将那把胡琴买回家中,并四处宣扬,说自己精通胡琴,并说,将择吉日在家里演奏,希望众人都来捧场。
吉日到时,来了很多人,陈子昂当场发表演说。他说,我陈子昂在京城住了很长时间,写了大量诗文,却一直无人问津,而人们对这把胡琴,却青眼有加。这把胡琴只是下等乐工所制,质量很一般,我怎么会将它放在心上?说着,陈子昂将高价购买的胡琴愤然摔在地上,胡琴当场寸断。在众人的惊讶之中,陈子昂将自己的文章“遍赠会者”。结果可想而知:“会既散,一日之内,声华溢都。”作品《登幽州台歌》更是迅速走红,被人传颂。
陈子昂的这次自我炒作堪称经典,他的才华很快被人熟知。不久之后,他被建安王聘为记室,后来又做了拾遗。当然,陈子昂之所以能在一日之内炒作成功,与他自身具备的才华与素养是分不开的。因为“打铁还须要自身硬”。
“破财消灾”准吗?
我们常在遇到小偷或是丢了钱包时,拿“破财消灾”来自我安慰。其实,这一做法在古代就有。但这种说法准吗?难道真的丢掉一些钱财便能免去一些灾祸吗?
旧时很信奉“破财消灾”这一做法。例如,遇到疾病久治不愈时,人们便去花钱求巫婆,希望破点财以买来身体康复;当家中人遭遇坎坷事业波折时,便拿钱去办道场,希望可以破解灾祸,以换来时来运转;遇到官司纠纷之事,便用钱物去疏通关系,或是以钱物作为赔偿手段,以求免得牢狱之灾;老年人身体不好,儿女们凑些钱买些纸香焚烧,希望能够贿赂阎罗,给父母“买寿”;甚至犯人也可花钱买到减刑或者假释。这样来说,钱财确实可以消去很多灾祸,“破财消灾”这一说法确实行得通。
为什么大家都认可“破财消灾”这一说法呢?
一般认为是源于佛教教义的真、善、忍。佛教认为,钱可以给自己“消业”。一个恶贯满盈的人,如果拿钱财来不断施舍与捐赠,帮助穷苦的人家,就能把以前做过的恶事一笔勾销,死后阎王也不会计较。
另外,是来自民间根深蒂固的财与义对立的观念。有不少人认为,很多大富之家的钱财是靠非法途径得来的,故曰“无商不奸,无奸不商”。这样最好的平衡方法就是“破财消灾”。
这样看来,“破财消灾”这个说法没有什么根据,也不科学,只是一种变相的自我心理平衡的做法罢了,更谈不上什么准不准了。
草船借箭的其实不是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时期非常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谋略家。在着名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有浓墨重彩的描写,其中“草船借箭”这一故事写得尤为精彩。然而历史上,真正的“草船借箭”之人并非诸葛亮,而是孙权。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凭借满天大雾,把二十只战船开到曹军寨前擂鼓呐喊,曹操怕有埋伏不敢轻举妄动,便派弓弩手放箭。结果,诸葛亮轻易地得到了十万多支箭,直接削弱了曹操的军事力量。《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在突出诸葛亮性格、品德、功业等积极方面时,又有些过于夸大,把诸葛亮描写成一个半人半神的形象。
据《三国志》记载,建安十八年(213年),孙权与曹操两军相持一个多月分不出胜负。一天,为了观察曹军动静,“权乘大船来观军,公(曹操)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说的是曹操乱发弓箭,全部射在了孙权的船上,孙权起初没料到船身会中这么多箭,弄得船要倾覆。他急中生智,设法让船身得到平衡。可见,“草船借箭”这一行为是孙权做出的。
罗贯中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智谋,便把“草船借箭”这一故事由孙权移到诸葛亮身上。而平民百姓大多只知道《三国演义》,而不知有《三国志》,因此“草船借箭”的主角便成了诸葛亮。
“胎教”自古就不新鲜?
“胎教”听起来似乎是个新名词,属于新生事物。然而实际上,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胎教的国家,在古代就有非常完整的胎教理论。
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有关于“胎病”的论述。《大戴礼记·保傅》对于胎教作出了更为明确的规定,“古者胎教,王后腹之七月,而就宴室。太史持铜而御户左,太宰持斗而御户右。比及三月者,王后所求声音非礼乐,则太师瑟而称不习;所求滋味者非正味,则太宰倚斗而言曰:不敢以待王太子。”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王后怀孩子七个月时,就要搬出皇宫,让她住在别宫里,眼不看不该看的东西,耳不听不该听的东西,所听音乐和所食口味等,都要有所节制。
据《史记》记载,历史上第一个对孩子进行胎教的是周文王的母亲太任,周文王生下来非常聪明,可能与母亲胎教的作用有关。文王的孙子周成王也接受过胎教,长大后也是智力超常。周朝就这样用胎教的方法来培养接班人。到了汉代,各种书籍中出现了大量胎教的内容,初步形成了胎教学说。宋代名医陈自明在《妇人大全良方》中就有专篇“胎教论”。贾谊《新书》也有专门的《胎教》篇。到了明代,胎教学说更进一步完善和全面。清代陈梦雷等人把历代的胎教学说汇集一起,立为“小儿未生胎养门”。
古人还曾这样总结过:“训子须从胎教始,端蒙必自小学初。”可见,“胎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古已有之。
为什么古时候“出家”很难?
“出家”听起来似乎是很简单的事,只要把头发剃光,换上袈裟,便是皈依佛门了。但真正的“出家”其实很难。
古语有这样一句话:“出家乃大丈夫事也,非王侯将相所能为也!”是说,“出家”是大丈夫的事情,就是将军宰相也未必能做得到。这话听起来很夸张,因为将军可以凭武功平定贼寇祸乱,保卫国家,宰相可以凭其才能处理政务,使国家太平。将相几乎掌握着天下的大事,怎么偏偏“出家”例外呢?之所以说“出家”难,是有原因的。
在古代,“出家”的内在条件具备后,即具有强烈的出家的主观愿望,还必须持有度牒。度牒是官府发给的用以证明僧尼合法身份的凭证,是被朝廷所认可的出家资格证明。度牒一般由尚书省下的祠部颁发,故亦称祠部牒。
度牒上一般会写明所度僧尼的法名、俗名、身份(指明童子或行者及其职衔)、籍贯、年龄、所住或请住持寺院(入何寺院名籍)、所诵经典、师名等,并有祠部的批文、签署日期和官署名等。僧尼有了度牒,便有了合法的身份,才能算得上一个正规僧人。留居本寺或行游其他地方便不会被为难,可免赋税和劳役、兵役等义务,并有政府的保护。
要得到一本度牒可是很不容易的。几乎历朝历代的官府为了增加国库收入,都不会无偿发放度牒,而是明码标价出售度牒,买到它可不是一笔小的开销,所以穷人是不能够“出家”的。在宋代,有一段时间,曾停止印制度牒,要得到它就更难了,想“出家”也更不易了。
“五音不全”到底是说哪五音?
我国音乐的发展有悠久的历史,但古乐曲是五声音阶,同西方的“七音音阶”有很大区别。
“宫、商、角、徵、羽”是我国五声音阶中五个不同音的名称,类似现在简谱中的1、2、3、5、6。即宫相当于1(Do),商等于2(Re),角等于3(Mi),徵等于5(Sol),羽等于6(La)。我们所说的“五音不全”,就是指这五个音阶。但是这“宫、商、角、徵、羽”的名称是何时形成,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最早的“宫、商、角、徵、羽”的名称见于春秋时期,在《管子·地员篇》中,有用“三分损益法”来获得“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的科学办法。
“宫、商、角、徵、羽”这五个名称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有下面几种说法。
1.它来自古代的天文学,是由二十八个星宿的名称而来的,如“宫”来自二十八星宿环绕的中心——中宫,其他四音来自不同的星宿名称,这是“天文说”。
2.它来自古人驯养的畜禽,说“牛、马、雉、猪、羊”五个字在古代的读音和“宫、商、角、徵、羽”近似。
3.在古代的音乐着作《乐记》中有这样的说法: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说宫音代表国君,商音代表万民……这是“君臣说”。
不论是“天文说”“畜禽说”,还是“君臣说”,都有一定的道理,给音乐涂上了一层或神秘,或朴素,或带有封建主义伦理观念的色彩,表达了中国先民不同的音乐观念。
碑文不是“墓志铭”?
很多人认为“墓志铭”就是墓碑上的文字或者碑文,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关于墓志铭,《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墓志,指的是放在墓里刻有死者生平事迹的石刻。有的有韵语结尾的铭,也叫墓志铭。”可见,墓志铭是放在墓里的,墓外的人不可能看到。
“墓志铭”之所以被误用,是因为很多人不了解它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一种文化载体。东汉末年,曹操发布禁碑令,魏晋两代也承继了这个条令。然而追念亡者,是人之常情,大家都希望有所寄托,于是产生了将文字刻石埋入墓中的形式,即墓志铭。墓志铭的前一部分是“志”,即简述死者生平;后一部分是“铭”,即用韵语概括前一部分内容,并加以褒扬和表示悼念之意。
墓志铭又称“埋铭”“圹铭”“葬志”等,从这些称谓上也可看出它确实是埋在地下的。至北魏时,开始流行方形墓志,即两块等大之正方形石板,上下重叠,刻铭文者在下为底,刻碑额者在上为盖。禁碑令废除后,这种风气仍然继续,从而造成墓碑矗于地上而墓志藏于地下的格局。墓志铭大行于隋唐时期,以唐代最为繁盛。宋元以后,墓志铭数量锐减。自近代以来,逐渐推行西式葬法,开始流行碑墓合一,墓志铭之作呈衰减之势。尤其到了现在,要求丧事从简,并推行火葬,墓志铭失去了物质载体,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
太监不等于宦官?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一提起“宦官”,自然就想到了“太监”。把两者当成了一回事,这是一个很典型也很常见的误解。因为在清朝之前,“宦官”和“太监”这两个概念,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首先,“太监”和“宦官”出现的时间不同。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宦官”一词,而直到辽代,才有“太监”的说法。
宦官制度在历史上形成较早。《周礼》《礼记》中都有关于宦官的记载。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大都设置了宦官。当时的宦官大多由处以宫刑的罪人充任,或从民间百姓的年幼子弟中挑选。
宦官,有“官”的成分,应包括臣隶及仕官在内,人们常说的“宦海、宦途”,仍旧是自“官”而言的。大约是在秦汉之后,宦官或宦者才成为宫中阉人的专称。
其次,战国时期的宦官可以不是阉人,而后来的宦官则必须是阉人。东汉以后宦官开始从“阉人”中挑选,所谓宦官“悉用阉人”。而太监和宦官发生联系也是明朝以后的事情。太监在古代,本是一种官职的名称。到了唐宋时期,朝廷中仍设置有太监官职,所任者也并非都是阉人。明代在宫廷中设置了由宦官所领的二十四衙门,各设掌印太监,是宫廷中的上层宦官。此后,太监才逐渐成为带有尊敬色彩的通称。所以,在大明王朝,太监是高级宦官,而且必须是宦官,而宦官却不必都是太监,太监管理一般宦官。发展到清朝,太监和宦官才开始成为可以互用的同义语词。
“倒楣”原来非“倒霉”?
我们知道“倒霉“的意思是指运气不好,遇到了让人感觉窝囊的事情。但“倒霉”中的“霉”是怎么回事呢?从根本上来说,“倒霉”的用法是错误的,应该是“倒楣”。
“倒楣”一词大约出现在明朝后期。明朝沿袭自隋唐以来的科举取士制度,科举是当时读书人出人头地的唯一出路。所以,科场内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虽然明朝有相对完善的监考制度,但也无法阻止愈演愈烈的作弊之风。读书人要想在科举考试中有所成就就显得很不容易。在这种背景下,有考生的家庭为了求吉利,同时为了给上考场的考生一个心理安慰,会在临考之前,在自家门前竖起一根旗杆,以此给考生壮行打气,人们称这根旗杆为“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