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这样创业最成功
22212900000024

第24章 懂得屈伸之术的人最成功(4)

这一次的“以退为进”遭到了彻底的失败。曾国藩接到旨之后非常生气,他给曾国荃写信说:“昨奉十四日严旨诘责,愈无庸徘徊。大约一连数疏,辞婉而意坚,得请于己,获祸亦所不顾。”他心里仍不想离开前线,打算向皇上“一连数疏”也只是说说而已,他的上疏是回家养老。然而他又估计错了,信发出去才两天就接到朝廷谕旨,令他把钦差大臣关防“赍送徐州”(此时曾住济宁)由李鸿章护理,休假一个月后回任两江,曾国藩见清廷对他如此无情,干脆说他既然不能胜任钦差“剿捻”之任,不如连两江总督之任一同开去干净。

十天之后,上谕以日递五百里的速度送到济宁曾国藩行营。上谕说:“曾国藩当体仰朝廷之意,为国操劳,岂可稍涉嫌虑,固执己见!立即禀遵前旨,克期回任,俾李鸿章专意剿贼,迅奏肤功。”寥寥数语,慈禧太后的愤怒便显而易见,于是不再坚持己见,只得怏怏南返,回任两江了。

曾国藩回到两江总督任上,认为只能顺从不可抗拒的力量,否则,一味较劲,对自己则是一无所益,因此,若要想将来再崛起,唯有面对权势者的轻视、冷落,只有这样才能重新建功立业,让世人包括薄情于他的当权者再次认识到他的重要。

谋取胜局不是硬着头皮往前冲,而是要有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方法。当然,这是一种最高的智慧。曾国藩知道,硬着头皮往前冲,只会被强大的对手打倒,自绝生路。

辨别是非,识清利害

忠诚也有底线,这就是说,一个人的忠诚不管是古人对帝王,还是今天的人对上司,都不是绝对的唯命是从,而是要辨别是非,识清利害,然后去服从。

纪晓岚从乾隆十九年(1754年)考中进士,经庶吉士散馆进入翰林院成一名编修后,一路平步青云,追随乾隆有40余年,除短时间发配乌鲁木齐外,“一生顺境实多”,这在乾隆一朝可以说是个“奇迹”。

与别人不同,纪晓岚的侍君术主要有一条:不触动君主的逆鳞,在官场立住脚后再辅以“儒术”。因此,他一生不是个纯儒。而他的种种侍君术,只能用纪晓岚的智慧、机智来解读。

伴君如伴虎与君主(尤其是精明的君主),这样的“虎”相伴确实会面临诸多危险和变数,但一旦使他接受你,便事半功倍。让聪明的君主接受你,就要有超常的智慧与非凡的政治技巧。在这方面,纪晓岚是成功者。

有一则成语故事叫“与虎谋皮”,比喻所商量的事情和对方利益完全冲突,不可能办到,或根本无法协调。可以想见,撕老虎的皮,是怎样的危险。而在传统社会里君主就是老虎,甚至他比老虎更凶残,因为老虎只能吃掉你,但不会奴役你,摧残你的心灵。

在政治谋略发展史上,韩非子是一个集大成者,他用利害关系来形容君臣关系,无所谓情谊问题,君主统治,靠的是高高在上的权威、严厉的刑罚与阴谋手段,但要以利益相诱惑,使臣不得不归附于君主。而臣下侍奉君主的首要原则是不触动君主的逆鳞。

他说:龙,温柔可亲可玩。但它喉咙下有径长一尺的逆鳞,若有人触动了它,温柔的龙会变成凶猛吃人的龙。君主亦有逆鳞,侍从之臣千万不可触动君主的逆鳞,这是保全自己的第一个策略。

龙的逆鳞很明显,君主的逆鳞在心里,不是十分接近与了解君主的人是不能揣测的。而触动者定会身首异处。

睿智的韩非子又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郑武公想攻占胡国,但先嫁女给胡君为妻。然后郑武公问群臣:“我想用兵,可以去攻打哪一个国家?”

大夫关其思回答说:“可以去攻打胡国。”

郑武公非常生气,说道:“胡国与我国情同兄弟,你是君心何在?”说完,下令把他处死了。胡国的君主听闻,认为郑国与自己很亲近,对郑国无任何防范。最后大出所料,郑国袭击胡国,消灭了它。

韩非子得出结论说:实际上,关其思的话是对的,他之所以成了牺牲品,主要是道破了君主的秘密。道破了天机,也就触动了君主的逆鳞。

也许是受了韩非子权术论左右,或者是因为拥有至尊无上的地位,或者是本性使然,中国历史上众多的帝王中,聪明仁慈的君主并不多。皇帝是一头凶猛的雄狮,是不可驾驭的,驾驭皇帝有如同虎谋皮,任何时候都有杀生之祸。

“伴君如伴虎”,这是经验之谈。然而,老虎的威力不是白用的,即可以“狐假虎威”,利用皇帝这一特殊老虎的权威达到自己的目的,历史上大有人在。他们靠的是什么?靠的正是君主的权势。

但特别聪明的君主就不好利用了。乾隆便是其中的一位,所以,在他身边能受恩宠非常困难。如果能够几十年长期受恩宠,是非常不可小看的。

为了驾驭臣属,他能想出意想不到的办法,或小过重责,罚非其罪,有的破格提拔,一月数迁。生杀予夺,出自朕躬。大臣们莫测天威,又一边顶着碗水过日子,又希冀一沾皇恩,幸得终南捷径,便可加官晋爵,封妻荫子。

乾隆帝有很多时候不拘一格降人才,傅恒就是其中的一个。皇帝青年时刚刚登基,满朝文武都是老臣,像这样“主少国疑”,应该选拔一位年资稍高、较有威望的大臣做辅佐,不料他提拔一个比自己还小十多岁的小舅子傅恒当首席军机大臣。

一个名不见经传、年仅二十五六岁的青年后生,独冠朝班。这一任命,表示了皇帝乾纲独断,拥有不受干扰、慑服群僚的无限权力。乾隆帝还发明了许多“驭臣术”,过轻罚重便是一种。

乾隆四年(1739年),工部修理太庙庆成灯,领银三百两、钱二百串,乾隆发现领银过多,必有弊端,询问工部:“只是稍微修了一盏灯,怎么用了这么多银子呢?”

工部官员含混奏复,说这笔银钱是预支的,将来按实用报销,余银交回。

乾隆明知是哄骗之词,他说“凡有工程,例应先估后领”,从无用工后交还多银之事,“该堂官等竟以朕为不谙事务,任意饰词蒙混,甚属乖谬”。就因这点小事,乾隆非常生气,工部衙门全堂得罪。尚书来保、侍郎阿、赵殿最克敦、韩光基等有的降级、有的调用或罚俸。

又比如,乾隆十八年,黄河在铜山张家坝决口,乾隆令河督高斌同张师载堵塞,因为属员李炖、张宾侵帑误工、没有完成任务。乾隆命,将张宾、李炖正法,责张师载、高斌“负恩徇纵”,命将张、高二人一同绑赴刑场陪斩。

但没有明说,高、张二人以为自己也处死刑。特别是高斌,是皇贵妃的父亲,系乾隆的岳丈,当时年过七旬。行刑时,高斌、张师载吓得魂飞天外,全身瘫痪,“二人昏迷在地”。皇帝还要回奏语言,“醒后奏称:我二人悔之晚矣。这时除感恩图报,心中并无别念”。这种折磨人的恶作剧,却能使大臣们感恩尽忠、俯首帖耳。

虽乾隆有过人的精力与才智,又会玩弄各种权术,但政务丛杂,日理万机。一个人面对这架庞大的官僚机器,驾驭操纵,通常有疏漏与失误。因此一位御史曾大胆地说他明察太过、师心自用的弱点:“臣蠡澜管窥,以为自古人主患不明,只有皇上患明之太过。自古人主患不断,只有皇上患断之太速。即如擢一官,点一差,一般出应外。便则皇上意见之稍偏,而愚臣所谓圣明英断之太过者也……要使天下服皇上,用人之至当,而不必徒使天下惊皇上用人之甚奇。”

乾隆驾驭统治讲的就是“奇”字诀,只有出奇招,才会让那些善于揣测君主的人毫无办法。可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事物是相生相克的,少了一方,另外的一方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纪晓岚正是观察到了乾隆驾驭群臣的精妙,他抓住了对皇帝必须“忠诚”的底线,加上机敏灵活,所以平步青云。

推避之术

“推”与“避”是战争与政治斗争中常用的方法。我们先说说“推”字诀。

战国时,有一次齐国派大军攻打虞丘。赵国派孔青率领敢死队上前救助,将齐军打得大败。清理战场时,宁越望着堆得像小山似的齐兵尸体,对孔青说道:“将齐兵的三万具尸体留在这里,只是一堆烂肉,不如把他们还给齐国,让齐国将所积蓄的钱财都消耗在为他们办丧事上。”

孔青说:“若齐国不接受这些尸体怎么办呢?”宁越说:“战死,这是第一条大忌;领兵出征却不能使士兵生还,这是第二条大忌;送还尸体而不肯接受,这是第三条大忌。现在齐国已经犯了前两条大忌,如果再犯第三条大忌,齐国的百姓一定会痛恨国君不仁,而和他离心离德,这就叫作连续出击。”

宁越要利用敌军尸体发动二次进攻,这可以说是一个思维的创新,在这个思维过程中,包含着一个二难推理。将这个二难推理整理出来是这样的:

齐君接受他们战死将士的尸体,齐国就会因厚敛这些尸体而耗尽钱财;如果齐君不接受这些尸体,百姓就会怨恨不已。总之,无论如何都是火上加油。

这是一个典型的二难推理形式,宁越把这个难题推给了对手。有时,自己觉得棘手的事,难以出面的事,也可以让第三者来做。唐肃宗就做过这么一次。

唐肃宗时,李辅国是宫中一名大宦官。至德元年(756),肃宗在灵武称帝后,李辅国官拜行军司马。肃宗的起居出行、诏令的发布等内外大事,都交给李辅国处理。

唐肃宗打败安禄山,收回京城后,主持恢复朝野,并负责掌管禁兵,一时权倾朝野,大家都不敢小看他。上元二年(761)八月,又加给李辅国兵部尚书。

可是李辅国还不满足,恃功向唐肃宗要官,以求做宰相。唐肃宗对李辅国这种明目张胆要官的做法很为反感,同时,对他的权力过重也有所警惕。所以,唐肃宗并不想把宰相的权力交给他。

不过,李辅国对唐朝宗室有功,唐肃宗怕面子上过不去,于是,就对李辅国说:“按照你为国家所建立的功业,什么不能做?可是,你在朝廷中的威望还不够,这怎么办呢?”

李辅国听了肃宗的话,就让仆射裴冕等人上表推荐自己。唐肃宗知道李辅国在请人上表,心里非常高兴。就悄悄把宰相萧华找来说:“李辅国想做宰相,我并不同意。听说你们想上表推荐他,真的吗?”萧华无言,但心里已经明白了。萧华出宫以后找到裴冕,征求他的意见。

裴冕说:“我也没有同意他当宰相,是他自己来找的我,还说这是皇上的意思。现在我明白了皇帝的真实意图,请皇上放心,就算有生命危险,我也不会上表推荐李辅国为宰相。”

萧华又进宫向肃宗奏明了他们的意见,唐肃宗非常开心。李辅国在肃宗在位的几年里始终也没能当上宰相。

皇帝是不会得罪人的,这时候必须有迎难而上,替他做事的人。这也是一种做事的策略。

生活中,自己不好出面的事,可以找个替死鬼;自己不好说的话,可以让一个合适的人帮你说。不过要看准人,他必须能够胜任。若你托给了一个不善办事的人,只会越搞越糟。

“避”字诀更是作用极大。采用不正当手段骗取名誉的人,会有预测不到的祸患。窝藏隐埋暗昧之事的人,会有预测不到的祸害。经常忖度他人,诡计多端的人,有预测不到的祸患。

怎样避祸呢?刘伯温提出反其道而行之:诚、明、仁。

诚,是诚实不欺,虽然世间处处都充满尔虞我诈,但不能“以牙还牙”,不能以骗相待。刘伯温说:“如果那样,人世间就没有了信任,人生一世也兴致索然。如以诚相待,欺骗人的人也会终究醒悟,走向诚信。但并非一切诚皆是信,二者有严格的界限。”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明”。“明”是心胸坦荡、开阔,用今天的话说,是有良好的心态,心理素质好;“明”的另一含义是洞察事物。因此,“暗”也指愚昧、愚蠢。他详细阐释“明”可避祸时说:“自古以来,那些才能出众的人,常称之为英雄。英就是明啊。所谓‘明’有两种:他人只看到眼前的东西,我则可以看到极远的东西,这叫高明。他人只看到粗大的东西,我则可以看到精细的东西,这叫精明。此处说的高明,好比是身在一室,所能看到的距离毕竟有限,但是登上高楼看到的就更远了,登上高山的话,看到的就更远了。所说的精明,好比是极为细微之物,用显微镜来观察它,它就会放大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了。又好比是粗糙的米,捣两遍的话,就可以除掉全部粗糠,捣上三遍、四遍,那么它就精细白净至极了。”

“人是否高明取决于天赋,精明则取决于后天的学习所得。我刘氏兄弟如今侥幸居高位,并不是靠天赋,全靠学问来求得精明。好问如同购置显微镜观察事物,好学如同捣击熟透了的米。总而言之,必须心里了如指掌,然后才能说出自己的决断。心里明白再做决断这叫果断,心里不明白就做出决断,这叫武断。对自己武断的事情,产生的危害还不大;对他人武断的事情,就该招来深重的怨恨了。只有谦虚退让而不肯轻易决断,自己的福分才能被保住。”

第三是仁,“仁”是与人为善的意思,指揣度别人时不用阴暗心理。俗话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就是诡、是诈,是过于精明。如果处处与人为善,成全他人,自己也就欣欣向善了。在这一点上,他最崇拜孟子,因为孟子提出了“仁”学说。他说:“读《养气》这章,好像对其要义有所领会,希望这一生都敬慕仿效孟子。即使仓卒苟且之时,颠沛流离之际,也有孟夫子的教诲,时刻不离身,或许到死的时候,可能有希望学到他的百分之一。”

刘伯温从《易经》阴阳变化的道理,引申出人一定要为后世着想。他开出了避祸的第一个药方是:“窒塞私欲,经常念及男儿有泪之日;惩禁忿怒,当思考人到绝气之时。”他深痛反思,五十岁时说:“我还不到五十岁,身体就衰败到这种地步,精神也极萎靡。这都是由于天赋资质不足所致,并又百般忧愁摧老和多年精神抑郁得不到快乐而损害了身体,从今以后,每天坚持静坐一次,或许能等于服一剂汤药的疗效。”

他还把养生之道与祸福联系在一起,说:“养生之道,视、息、眠、食四个字是最为要紧。调息一定要归诲,眼视一定要垂帘,饮食一定要清淡节制,睡眠一定要除去杂念而且恬静。归海,也就是说将气息藏入丹田。海,指气海。垂帘,也就是说眼睛半睁半闭,不全睁开眼睛。虚,是说心中保持虚静,没有思考,腹中虚静而不停滞。牢记这四个字,虽然不是什么医药丹方秘决,但可以祛除疾病。”这是说避祸的方法,也必定是健身之道。

对于“避”字诀的理解,他也有精辟的探讨。刘伯温在《郁离子》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郁离子忧,须麇进曰:“道之不行,命也,夫子何忧乎?”郁离子曰:“非为是也,吾忧夫航沧溟者之无舵工也。夫沧溟波涛之所积也,风雨之所出也,鲸、鲵、蛟、蜃于是乎集,夫其负锋铤而含铓锷者,孰不有所俟?今弗虑也,旦夕有动,子将安所适乎?”须麇曰:“昔者太冥主不周,河泄于其岫且泐,老童过而忧之,谓太冥曰:‘山且泐。’太冥怒,以为妖言。老童退,告诉了他的臣下,其臣亦怒曰:‘山岂有泐科?有天地则有吾山,天地泐,山乃泐耳!’欲兵之,老童愕而走。无几,康回地焉,弗隶又弗防也。康回怒,以头触其山,山之骨皆冰裂,土溃于渊,沮焉。太冥逃,于昆仑之墟不幸客死,其臣皆亡厥家。今吾子之忧,老童也,其若之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