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有心眼,做事有手腕
22230400000005

第5章 做人要有心眼(5)

他到了克立赛的家,已经夜深了,克立赛的窗子已没了灯光。他心里气急了,捡起一块石子,把窗玻璃打得粉碎。一会儿,克立赛穿着睡衣,出现于那破了的窗口上,向街上愤怒地叫喊:“是谁把我的窗打碎了?”

“是我,混蛋!”多特思举着拳头向克立赛挥舞:“你留着你的雪橇吧,看老子要将它打个稀烂!”

这仅仅是个笑话,但这一类事在生活中并不少见。有一种人,总喜欢做这一类的想象,想象着别人看不起他,不愿意借东西给他,到处讲他的坏话。在想象中,他还清清楚楚地听见这些坏话是怎么说的以及说这些话的声调……他就在这些想象中,生别人的气,生自己的气,以至生全世界的气。你有没有遇见过这样的人呢?

若你恰好有这方面类似的毛病,赶快改掉吧,只有觉得别人喜欢你,在与他们交往时,你才能够把正面的信息反馈给他们,他们也会因此而真的喜欢上你。

猜疑成性的人通常是孤独的,没有人愿意同喜欢猜疑的人呆在一起,这种孤独不是哲学家的心境孤傲,而是别人避而远之的孤独,若喜猜疑再加上自私、畏惧,那就更加惨了。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适度的猜疑是一种逻辑推理,但过度的猜疑则是一种心理障碍,属于捕风捉影,神经过敏。正如一位伟人所说:“猜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夜里起飞。”猜疑之心让人迷惑,乱人心智,让你分不清好坏,辨不清敌友。

本来是一对好友,由于一个无意识的动作或一句不经意的话,你就怀疑他是不是对你有意见,是不是有阴谋要搞你的鬼,结果处处设防,最终葬送了你们的友谊。

夫妻猜疑是最惨的了,妻子与别人一次单独的交往会被认为是偷情,一封同学的来信会被认为是情书,好一点的结果是家如冰屋,差一点的结局便是妻离子散。

好猜疑的人不仅是疑别人,还自我虐待般地疑自己。最常见的就是时常觉得自己生病了,脉搏比昨天少跳了三次,怀疑自己心脏出了问题。医生说没事,回来还琢磨这个医生是不是半路出家,水平不高。

有这种倾向的人该怎么自我改善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试试:

首先,一旦发现自己又习惯性地犯疑,马上心理暗示自己:停止推理。很少有人不知道多疑是一种毛病,只是难以控制自己。因此,可以通过逼自己去想别的事,掐自己的手指等一些有效的方法来提醒与控制自己。长期下去,进而养成一种习惯,那么这种毛病就能基本改掉。

其次,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很多人多疑是由于对自己没信心,潜意识中希望通过别人的眼光来评价自己,所以,就会设法弄清楚各种眼光的含义,于是各种猜疑就油然而生。因此,要设法跳出这种怪圈,努力增强自信心。

另外,尽可能地将心里的猜疑放到“外面”。做肚里文章是很伤人的,可以找个好朋友把心里的猜疑与他聊聊,他通常会告诉你这是无中生有。久而久之,你就会感到可笑:自己怎么会想这些东西。你也可以将猜疑写到日记本上,写着写着,你也会觉得非常无聊,于是心里也会随之轻松。当然有胆量与被猜疑的人正面交流一下,那很可能是最为有效的。

最后,以宽容之心待之。斤斤计较必定会纠缠不清,猜疑不定。若能宽容待人,自然不会去乱猜疑。时常告戒自己:不要管别人怎么想,这纯粹是别人的事,是别人的权利。我可能有错,他也可能有错,不要计较这么多,有时间猜疑还不如到外面散散步。

以我攻人,不如自露做人

要宽容一点,不要总怨别人犯错误。特别是做领导的,假如能宽恕下属的一些小错误,下属一定会加倍努力,做得更好,并寻找机会证明自己的能力。

春秋时期,楚庄王有一次和群臣宴饮,因为是晚上,大殿里点着灯,正当大家酒喝得酣畅的时候,突然一阵风把灯烛吹灭了。这个时候,庄王身边的美姬“啊”地叫了一声,庄王问:“什么事啊?”美姬对庄王说:“大王,烛灭的时候有人非礼我。那人趁着黑暗,牵拉我的衣襟。我扯断了他帽子上的系缨,现在还拿着,赶快点灯,抓住断缨的人。”

庄王听了,说:“是我赏赐大家喝酒,喝多了酒,一定有人会做些出格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命令左右的人说:“今天大家和我一起喝酒,如果他没有尽兴就不会扯断系缨。”群臣一百多人立即都扯断了系缨热情高昂地饮酒,尽欢而散。

过了三年,楚国与晋国打仗,有一位将军经常冲在前边,勇猛无敌。战斗胜利后,庄王惊奇万分,忍不住问他:“我平时并没有对你特别地恩惠,你打仗时怎么这样卖力呢?”他回答说:“我就是那天夜里被扯断了系缨的人。”

瞧,被宽容者心里一直记得宽容啊。

还有一个故事。春秋时岐下三百多个乡下人偷着宰杀吃了秦穆公的一匹良马。秦国的官吏捕捉到他们,准备严加惩处。秦穆公说:“我不能因为一条牲畜而使三百多人受到伤害。听说吃了良马肉不喝酒,对身体有害。赏他们酒喝,然后全放了吧。”

后来,秦国和晋国在韩原交战。这三百多人听说后,都奔赴战场帮助秦军。刚好战车陷入重围,形势非常险恶。于是这些乡下人高举武器,争先恐后地冲上去同晋军死战,以报答穆公的食马之德。晋军的包围被冲散,穆公终于脱险。

汉代的丙吉任丞相时,他的一个驾车小吏喜欢饮酒,有一次他随丙吉外出,醉得竟然吐在丞相的车上。丞相属下的主吏报告说,这种人应该撵走。丙吉听到这种意见后说:“如果因为喝醉酒的过失就把人撵出去,那么让这样的人到哪儿安身?

暂且容忍他这一次的过失吧,而且只是车上的垫子被弄脏了而已。”

这个驾车小吏来自边疆,对边塞在紧急情况下的报警事务非常熟悉。他有一天外出,恰恰遇见手持红白两色袋子的驿站的骑兵飞驰而来。于是就知道是边郡报警的公文到了。

到了城中,这个驾车小吏就尾随着驿站骑兵到公车署(汉代京都负责接待臣民上书、征召和边郡使者入朝的机构)打探详情,了解到敌虏入侵云中、代郡两地,连忙回来求见丙吉,向他报告了有关情况,而且说:“恐怕敌虏所入侵地区的地方官员因为老了而且有病,反应不灵活了,军事行动不能胜任了。建议您预先了解一下有关官吏的档案材料,准备等待皇上询问。”丙吉认为他讲得很有道理,就让管档案的官吏把有关材料详细报来。

没过多久,皇上下诏召见丞相和御史,询问敌虏入侵地区的主管官员的情况。

丙吉一一做了回答。但是御史大夫不知详情,无法应对,因而受到皇上的斥责。

丙吉显得十分忠于职守,时时详察边地军政情形,实际上这皆得力于驾车小吏!

容忍他人小的过失,他会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来感谢;但是责备只会让人徒增怨恨。被宽容者往往把感恩之情压在心底,一旦有能让其发挥长处机会时,他一定会竭尽所能地报答。由此看来,那些刻意寻求他人过错、动辄对人大声责骂的人,不是太愚蠢了吗?

立身处世的道理,自古以来的圣贤都认为,不仅要严以律己,而且还应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可以让自己的修养水平不断提高;宽以待人,不仅可以赢得尊敬和友谊,而且还能尽量不得罪人,不为将来埋下隐患。任何事多为别人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从而不对犯了可原谅的错的人苛薄责备,既能使对方知错而改,又会对你心怀感激,欲以回报。这实在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以“和”为贵,将大事化小

在大风大雨来临时,飞禽会感到哀伤忧虑,惶惶不安;晴空万里的日子,草木茂盛,欣欣向荣。

由此可见,天地之间不可以一天没有祥和之气,而人的心中亦不可一天没有喜悦的神思。这个世界有能耐的好人本来就不多,应该想着同心协力为社会多做贡献。不能因为各自的思想方法不同,性格上的不同,甚至微不足道的小过节而互相诋毁,互相仇视,互不尊重。古人说:“二虎相争,必有一伤。”照这样持续下去,其实谁都不好看。抬头不见低头见,得饶人处且饶人吧!

宋朝的王安石与司马光十分要好,两人在公元1019与1021年相继出生,似乎上天安排好的一样,年轻时,都曾在同一机构担任同等的职务。两人互相倾慕,司马光仰慕王安石绝世的文才,王安石敬佩司马光谦虚的人品,在同僚们中间,他们俩的友谊简直成了一种典范。

做官好像就是与人的本性相违背,两人的官愈做愈大,心胸却慢慢地变得狭窄起来。本互相尊重,志同道合的两位老朋友竟反目成仇。倒不是因为解不开的深仇大恨,人们简直不敢相信,他们是因为互不相让而结怨。两位地位居高,互相倾慕的朋友,成了两只好斗的公鸡,雄赳赳地傲视对方。

有一次,洛阳牡丹花开,包拯邀集全体僚属饮酒赏花。席中包拯敬酒,官员们个个善饮,自然自便自给,只有王安石和司马光酒量极差,待酒杯举到司马光面前时,司马光眉头一皱,仰着脖子把酒喝了,轮到王安石的时候,他却执意不饮,全场哗然,酒兴顿扫。司马光大有上当受骗,被人小看的感觉,于是喋喋不休地骂起王安石来。怎料到一个满脑子知识智慧的人,一旦动怒,开了骂戒,比一个泼妇还可怕。王安石竟然祖宗八代地痛骂司马光。自此两人结怨更深,王安石得了一个“拗相公”的称号,而司马光也没给人留下好印象,他忠厚宽容的形象在人们心中大打折扣,以至于苏轼都骂他,给他取了个绰号叫“司马牛”。

时光如流水,转眼青年不再,到了人之黄昏,王安石和司马光对他们早年的行为都有所后悔,大概是人到老年,与世无争,心境平和,世事洞明,方可消除一切拗性与牛脾气。王安石曾经对其倒儿说过,以前交的许多朋友,都得罪了,其实司马光这个人是个忠厚长者。司马光也称赞王安石,夸他文章好,品德高,功大于过,仿佛上天又有安排,两人在同一年的五个月之内相继归天,天堂是美好的,“拗相公”

和“司马牛”尽可以在那里和和气气地做朋友,吟诗唱和了,任何政治争斗、利益冲突、性格相违,已经变得毫无意义了。

如果没有和气的人际环境做基础,一个人是不可能在社会上立足的。很多人因为理不顺人际关系而误人误己。在《易经》中也非常强调“和”字的重要性,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就深刻地表明了“人和”对于做人的重要价值。善为大事者,能够控制个人情感,以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最佳的做人之本,因为他们懂得“惟和方会少麻烦”的道理。众所周知,人都是情感的动物,所以如何学会用理性控制情感——把情感装入理性之盒,就显得非常重要。成大事者是不会被情感左右的,因为他们牢记“和”字,力戒感情冲动。

蔺相如与祢衡对待“和”字就有两种不同方法,也体现了不同的做人之道:战国时蔺相如是个善于控制情感的人,他化解了廉颇对自己的怨恨,使赵国强大起来。

“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

智勇双全的蔺相如,先于秦廷战胜了残暴的秦王,完璧归赵,不辱使命;后在渑池迫使秦王为赵王击缶,维护了赵国的尊严。由于功绩甚是巨大,蔺相如被拜为上卿,地位超过了赵国宿将廉颇。

这事惹恼了急躁刚直的廉老将军,他说道:“我出生入死,攻城野战,功勋卓著,才赢得眼下的高位。那蔺相如有何本领?他不过是摇唇鼓舌,与秦国打了两次交道罢了。他原来地位那么低贱,现今却官居我之上,我怎能咽下这口气?见到他,非羞辱一顿不可。”

蔺相如听说这事,每逢上朝就常常推托有病,不肯与廉颇争位次先后,有时外出,远远见到廉颇的车马,蔺相如就急忙令人将车让到小巷子去。蔺相如的门下看到这些情况,颇为不解,纷纷说:“我们仰慕您高尚的人品,才投到您的门下。现在您位居廉颇之上,他说出那样难听的话,您居然躲起来,害怕得不得了。对那种难听的话,平民百姓都无法忍受,何况像您这样的大臣呢?我们没有什么本领,请允许我们辞别!”面对众门客激烈的言词,如何辩解呢?蔺相如先不作解释,有意岔开话题,问了一件似乎与此无关的事:“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两人哪一个厉害?”

“廉将军当然不如秦王!”众门客异口同声地回答。

“那么,秦王有那么大的威风,我敢在秦廷大声叱责他,还敢责骂他的文武高官,难道我会害怕廉颇吗?我所想的是:强暴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发兵侵扰我赵国,只是因为我与廉颇两人在罢了。如今两虎相斗,必有一伤。我这样避让廉将军,就是把国家的利益放在前面,而把私人的恩怨放在后面啊!”

众门客顿时领悟,由衷折服。这些话传到廉颇耳中,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军备感羞惭,马上到蔺府“负荆请罪”。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美谈。

然而,在历史上并非所有的人都像蔺相如那样。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因感情用事、失去和气而被杀的典型人物,他就是祢衡。建安初年,二十出头的祢衡初游许昌。此时许昌是汉王朝的都城,名流云集,司马朗、荀攸以及赵稚等人皆是当世名士。有人劝祢衡结交司马朗等人。祢衡说:

“我怎么能与杀猪、卖酒的在一起。”劝他参拜荀攸、赵稚,他回答道:“荀某白长一副好相貌,若吊丧,可借他的面孔用一下,赵某是酒囊饭袋,只好叫他看守厨房。”这位才子唯独和少府孔融、主簿杨修意气相投,对人称:“孔文举是我大儿,杨德祖是我小儿,其余碌碌之辈,不值一提。”由此可见他是何等的狂傲。

献帝初年间,孔融上书推荐祢衡,大将军曹操有召见之意。祢衡看不起曹操,抱病不去,还口言不逊。曹操求才心切,为了收买人心,还是给他封了个击鼓的小官,借以羞辱他。

一次,曹操大会宾客,命祢衡穿戴鼓吏衣帽当众击鼓为乐,祢衡竟于大庭广众中脱光衣服,赤身露体,使宾主讨了场没趣。曹操对其恨之入骨,可又不愿因杀他而坏自己的名声。便把祢衡送给荆州刘表。祢衡替刘表掌管文书,颇为卖力,但没多久就因倨傲无礼而得罪众人。刘表也聪明,将他打发到江夏太守黄祖那里去。

祢衡为黄祖掌管文书,起初干得非常不错,后来黄祖在战船上设宴,祢衡因无礼而遭到黄祖呵斥,祢衡顶嘴骂道:“死老头,你少罗嗦!”黄祖急性子,盛怒之下将他杀了。当时祢衡只有26岁。祢衡文才极高,桀骜不驯,本有一技之长。但祢衡没有因为这一技之长而受惠于世。

从蔺相如和祢衡的两则故事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做人方法:一个心境平和,以“和”为贵,将大事化小,求得和睦相处,结果征服了他人的傲心;一个高调做人以“傲”字为要,蔑视他人,不善舍小取大,所以人际关系产生裂痕而失去和气,导致翻脸和败身。最终丢了性命。

总之,由于人与人的不同,在性格、见解、习惯等方面自然也就有所差异。如果“疾风暴雨、迅雷闪电”,就容易影响朋友之间的关系,甚至导致友谊破裂,反友为敌;但如果和气面对彼此的不同,进而欣赏对方的优点,对方便也会对你加以赞美。

在当今社会,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应该包容他人,以“和气”来化解彼此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