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北大教授谈修心
22231100000012

第12章 心的宽度修炼(1)

此心药治疗的心病者:

偏扏着、狭隘者、牛角尖学者、欲成大事、治学者等。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互相宽容的朋友,一定百年同舟;

互相宽容的夫妻,一定百年共枕;

互相宽容的世界,一定和平美丽。?

容人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思想修为,更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一个人越能够容人之攻——对别人不妥的讥讽之词不计较;容人之长——对别人的优点虚心学习;容人之短——对别人的缺点正确看待;容人之过——对别人的错误不记旧账,其包容心愈大,成就的事业也就愈大。所以,要想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必须有容人的雅量。反过来讲,只有自己能容人,别人才能容自己。

大画家齐白石一次在北平街头看到有人署名自己的假画,他仔细看那些赝品,居然很有章法,于是乎他就收了这个小贩做了徒弟。

有一个师傅对于徒弟不停地抱怨这抱怨那感到非常厌烦。于是,有一天早晨,他派徒弟去取一些盐回来。当徒弟很不情愿地把盐取回来后,师傅让徒弟把盐倒进水杯里,然后喝下去,并问他味道如何。

徒弟吐了出来,说:“很苦。”

师傅笑着让徒弟带着一些盐,跟着他一起去湖边。

他们一路上没有说话。来到湖边后,师傅让徒弟把盐撒进湖水里,然后对徒弟说:“现在你喝点儿湖水。”

徒弟喝了口湖水。师傅问:“有什么味道?”

徒弟回答:“很清凉。”

师傅问:“尝到咸味了吗?”

徒弟说:“没有。”

然后,师傅坐在这个总爱怨天尤人的徒弟身边,握着他的手说:“人生的痛苦如同这些盐,有一定数量,既不会多也不会少。我们承受痛苦的容积的大小决定痛苦的程度。所以,当你感到痛苦的时候,就把你的承受的容积放大些,不是一杯水,而是一个湖。”

人生最大的智慧是心理的宽度。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上要想获得智慧,有一个最基本的品质,那就是心要尽量的宽广。

现实是狭窄的,时间一长,我们的心在不知不觉中也被同化,被填满了垃圾。现代城市是一种紧逼的生存形式。高楼让人失去抬头的意义,狭巷让人心情压抑,工作让人陷入其中,人生总是在狭窄的某个环节上自吊自杀,再加上数不清的约束,数不清的责任义务,如此一来,天长日久,人不变成神精才怪呢。就算没那么严重,人们的才智几近窒息这是很普遍的。因此,外出是一种迫切的需要。每隔一段时间,都一定要外出散散心,“放放疯”。外出就是“放疯”,外出就是清洗心灵垃圾,外出就是建筑生命新能源。如果能于节假日与闲云野鹤,与绿林清泉聚会,把魂儿交给自然界清洗、涵融一下,实在是诗化情感,优化灵智的聪慧之举。人生应时常来一次心灵放牧,给心灵洗一洗澡。

我曾游历过世界的大山名川,无不对大海高山的博大佩服得五体投地。我想,人生智慧也一样。一个人的财富和命运绝不会超过他的思维宽度。一个没有宽度的人,必然是一个冲突不断、心烦意乱的人。大海之所以博大,就是因为它从不拒绝四面八方奔流而来的各种水流,有的浑浊,有的肮脏,有的臭不可闻,有的还有剧毒,但这对大海来说,都不要紧,都来吧,它都能宽容。如此博大的胸襟,自然造就的就是大海,而绝不是小沟,小溪,更不是清水澡堂。水太清则无鱼,人太清则无朋无徒。一个人只有宽容一切,他才会博大,才会丰富多彩。高山之所以高,是因它从不拒绝小草的低矮,泥土的肮脏,丛林的杂乱,顽石的丑陋,如果我们将石头搬走了,泥土冲刷了,丛林砍掉了,那么,高山还会成其为高山吗?

我十分赞同我的一个学生所说的。人生如海,一个人若真能做到“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则必然会“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

我常对学生们讲,千人千面,人各有不同。在人海中,的确有的人会陷害你,有的人会打击你,有的人对你阳奉阴违,各种不利的手段可能会全杀向你,叫你防不胜防。你若没有大海的宽容,高山的肩负力,你是很难撑得过来的。

其实,人活着,聪明也好,愚蠢也罢;有才也好,无才也罢,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宽心”,人生自然就多了很多快乐。

落英在晚春凋零,来年又灿烂一片;黄叶在秋风中飘落,春天又焕发出勃勃生机。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对于一个心宽且有才华的人来说,一切的苦境、险阻、失败等等,都不过是人生对自己的另一种形式的馈赠并欣然接受。这是一种达观,一种洒脱,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练达。

懂得了这一点,我们才不至于苛求生活。懂得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挺起刚劲的脊梁。一般认为,心宽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但从更深的层次看,心宽即是一种待人处事的思维方式。

常言道:不如意事十八九。既然一生中有那么多不如意的事要面对,那么,我们不得不找到一种方法来化解这些问题。

人无远虑,必须近忧。世界是一个相对的世界,问题也一样。要想解决目前的烦恼,你只要看向远处,往往就能烦恼顿失。假如你的目光看得太近,就会过分地关注今天的得失、高低、功过,我们会在人生的枝节上斤斤计较,从而流小家之气,流于平庸和令人讨厌。

你有没有想过,这太多的不公平里有80%是你自己造成的,你信不信?也许你不信,我们不妨多角度的再想一想。你能力强,但品质差,能被老板聘用吗?你学历高工龄长但劳而无功,老板能留下你就算不错了。你干得多回报少,只因为你刚进单位还在试用期……总之,只要分析一下你的抱怨,我们就会发现,你自身一定有问题。大多数时候,有问题的一定是你,而不是老板,也不是别的同事。

所以说,你所有的痛苦,所有的烦恼,所有的闷闷不乐,都是由于你看不开,想不开造成的。一个人若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则难见山外青山楼外楼;一个人若被蝇头小利所困扰了,则难睹天外天,则难见窗外明月。人生短短几个秋,琐事何必缠不休。有酒堪醉直须醉,莫待无酒空把杯。常人的目光只关注眼前,只有杰出人士才会目光远大。所谓放眼寰球、气吞山河、指点江山,粪土名利之辈又岂是鼠目寸光之人。

面对逆境,有人牢骚,愤怒,从此不思进取,百无聊赖,有时颓废,消沉,甚至自甘堕落,也有的人却能处之泰然,豁达大度。

看开,看透不是消极暂忘,更不是破罐子破摔的无所谓,它是一种“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明悟,是对人生世事变化规律的通透理解。苏轼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一种慨叹,但更是一种看透人生后的宁静。

总之,一个人不能在“看”字上修炼心境,他是必然苦恼一生的。我总结了“人生七看——烦恼要看开,名利要看轻,得失要看淡,恩怨要看破,是非要看清,世事要看透,明天要看好!”,请大家认真思考。

人生八苦,有些苦难是无法回避和改变的。惟一能改变就是心境。整个20世纪的心理学就说了一句话——改变心境,改变命运。佛家说,你的绝大多数痛苦皆来源于太执著。世界是一个动态的世界,一切都会改变的。老子说:暴雨不可能下一整天。人生苦在低潮中,自然很快就会回升。下面我还向大家介绍一首《半半歌》,我认为这首诗很有意思,值得玩味。《半半歌》为李密庵所作,且录之于下:

看破红法过半,半之受用无边。

半中岁月幽闲,半里乾坤展宽。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闱经尘,半士半民烟眷。

半雅半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

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产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丰半脸。

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

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思阎罗怎见。

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吐偏妍。

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

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显然,这首歌诀是作者从生活的阅历中总结出来的,极富哲理和人生智慧。虽然个别词句显得消极一点,但总体上是教世人活得宽松、宽容、大度、豁达一些,要知明知暗、知进知退、知盈知亏、知得知足,这样才能活得有安乐、有情趣、有境界、有始终。细细品读把玩,大可省人喻世。

人生是个谜,是个难解的谜。有的人,潇洒度人生;有的人,消极混人生。其间的差异无非是能否看开看淡看透。否则,他不是活得太忧郁,就是活得太无聊。

人生一世,荣与辱、得与失在所难免。有的人将得失荣辱深藏于心,有的人则因受宠而得意忘形,因受辱而愁眉不展。只有保持一颗平常心,才有可能看得开,才能做到宠辱不惊。宠辱不惊是看得开的高层次境界,它不是消极的回避,也不是看破红尘,而是远离名利、远离喧嚣的一种坦然,一种从容。

“看得开”是心理平衡的杠杆,并非消极看透人生。如果把人看得太透,从生到死,一览无余,生命就会变的毫无意义,甚至生和死都可以画等号了。那些自杀的人,大概就是生等同与死,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看得开”有更深的含义。它决不以无所事事、无所作为为雅致,以自甘堕落,满不在乎为清高。无论在什么境况,什么痛苦面前,既不把名利作为惟一的精神支柱,也决不失去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对事业的满腔热忱,对生活的真挚热爱,对身边的美的细心品味。苏东坡光照千古的前后《赤壁赋》等绝唱写于最失意的黄州,而“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豪迈也出自不毛之地——正是这种始终不渝地热爱生活,关爱生命“看得开”,成就了一位集诗、词、散文于一体的文学史上的大家。

为君唱首“宽心歌”

随着开放的程度加深,随着全球化的扑面而来,我们每个人都将面临着与不同层次、不同见解、不同观点、不同主张、不同价值观的人打交道,你有可能同时会与日本人、美国人、非洲人做生意、交朋友、拍拖、谈恋爱、结婚。一个国际化的领导和员工,如果没有包容心,必将寸步难行;一个信息化条件下的生活者,如果没有包容心,必将冲突不断,烦恼多多!因为这个世界在世纪之交,由于信息的大量交合,突然冒出了太多的不理解,你如果不能及时理解这些不理解,不能及时消融这些不理解,你理解不了超女PK,理解不了无厘头,理解不了边沿爱情等等数以万计的全新观念,你无法宽容这一切,你就不会有一天的好日子过!

我是中国第一个系统研究心理空间与成功的学者,我对影响成功的100多个相关因素进行关联推理,推到最后,得出一个令我吃惊的因素——宽容。也就是说,宽容才是影响成功卓越的第一要素,才是人真正需要的第一智力。

我不太相信这一结论,于是,我用我所知道的事例来反证它是否正确。

中国20多年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可追到总设计师邓小平那里,邓小平为什么要提出“改革、开放”这四个字?字典上有那么多字,而他为何独钟情于这四个字?我想了又想,他肯定是吃透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及现状。不然,他为何要用“开放”来启动中华民族新一轮的“改革”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结果证明,邓小平是对的,开放是对的。

哪里有开放,哪里就有宽容。因为宽容是开放的心理基础,没有宽容,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开放可言!

中国历史上,无论哪一次呈现出繁荣的局面,就一定是当局者在真正启用“宽容”二字。

我去过海尔集团,我仔细研究过海尔的成功,“海尔是海”还真是对的。从张瑞敏到每一个员工,从总部到每一个分部,我都能深切感受到海尔的博大与宽容。我去过蒙牛,我多次研究过牛根生,无论研究过多少次,都会得出同一结论——宽容成就一切。从关心员工,为仇人说话到捐股,从“钱聚人散,钱散人聚”到“蒙古牛、中国牛、世界牛”,都充分证明了蒙牛及牛根生的心理宽度。

为了证明我的结论是正确的,我又进一步研究了古今中外200多位成功卓越者的人生和500多家世界顶级企业,最后都得出了同一个结论:

宽容是最大的智慧!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成就决不会超过他的心理宽度!因此,我们必须牢记:一个人的心有多大,他的舞台就会有多大!人生最大的智慧是心理的宽度。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上要想获得智慧,有一个最基本的品质,那就是心要尽量的宽广。

而现实却恰恰相反,现实是狭窄的,时间一长,我们的心在不知不觉中也被同化,被填满了垃圾。现代城市是一种紧逼的生存形式。高楼让人失去抬头的意义,狭巷让人心情压抑,工作让人陷入其中,人生总是在狭窄的某个环节上自吊自杀,再加上数不清的约束,数不清的责任义务,如此一来,天长日久,人自然就变得越来越狭窄了。

我曾游历过世界的大山名川,无不对大海高山的博大佩服得五体投地。我想,人生的智慧也一样。一个人的财富和命运绝不会超过他的思维宽度。一个没有宽度的人,必然是一个冲突不断、心烦意乱的人。

大海之所以博大,就是因为它从不拒绝四面八方奔流而来的各种水流,有的浑浊,有的肮脏,有的臭不可闻,有的还有剧毒,但这对大海来说,都不要紧,都来吧,它都能宽容。如此博大的胸襟,自然造就的就是大海,而绝不是小沟,小溪,更不是清水澡堂。水太清则无鱼,人太清则无朋无徒。一个人只有宽容一切,他才会博大,才会丰富多彩。

高山之所以高,是因它从不拒绝小草的低矮,泥土的肮脏,丛林的杂乱,顽石的丑陋,如果我们将石头搬走了,泥土冲刷了,丛林砍掉了,那么,高山还会成其为高山吗?

生活也莫不如此,人生如海,一个人若真能做到“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则必然会“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

我常对学生讲,千人千面,人各有不同。在人海茫茫之中,的确有的人会陷害你,有的人会打击你,有的人对你阳逢阴违,各种不利的利箭可能都会全射向你,叫你防不胜防。你若没有大海的包容心,高山的肩负力,你是很难撑得过来的。

其实,人活着,聪明也好,愚蠢也罢;有才也好,无才也罢,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包容心”,人生自然就会多出许多快乐。

今天,我们都不太缺知识和能力,我们最缺的就是包容心。你去观察,凡是那些有才能但心胸狭窄的人,他们的一生大都争斗不断。因为这种人总是视才傲物,总以为自己高人一筹而瞧不起别人。另外,他也看见不得别人强,看见不得别人过上好日子。因此,这种人就有必要唱唱下面这首《宽心歌》。

日出东海落西山,喜也一天,忧也一天。

遇事莫钻牛角尖,身也舒坦,心也舒坦。

自食其力挣到钱,多也不嫌,少也不嫌。

荤素搭配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

新旧衣衫都可穿,新也御寒,旧也御寒。

住房条件不攀比,宽也安眠,窄也安眠。

夫妻恩爱过日子,苦也心甘,甜也心甘。

面对忧愁巧处理,日也乐观,夜也乐观。

言虽浅意却深。这首“宽心歌”,人人都能读懂,但许多人都很难做得到,尤其是心狭而有才的人绝难做到。因为他们自恃有点才能,总是以一种不公平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无故地生出许多是非,平静的生活因为他们的出现而变得一地鸡毛,烦躁不堪。到头来,这样的人大多落得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