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圣贤经典——礼
22587100000021

第21章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尚礼守法,管理者要学礼知礼(4)

扬子《法言》载:或问:“楚败垓下,方死,曰:‘天也!’谅乎?”曰:“汉屈群策,群策曲群力;楚潡群策而自屈其力。屈人者克,自屈者负;天曷故焉!”意思是说,有人问:“楚王兵败垓下,将要死的时候,说道:‘是上天要亡我!’这种说法有道理吗?”回答说:“汉王刘邦尽量发挥利用众人的智谋,博采众长、群策群力,自然赢得天下。楚王项羽刚愎自用,不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只凭一己的智谋和力量必然失败,这与命运有什么关系啊!”

刘邦做到了虚怀若谷,广纳建议,终于成就帝业;项羽刚愎自用,最终自毁。历史为世人验证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道理。

延伸思辨:虚心纳谏才能科学决策

通常,管理者往往又是决策者。管理者要想做到正确决策,就不能仅仅依靠个人力量,而应当依靠集体智慧。这就要求管理者在决策时,能够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那些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意见和建议,更应该谨慎对待、认真思考,能够做到这一点,是管理者的卓越智慧。

孟子有个学生叫乐正子,他去鲁国当大官,孟子高兴得晚上睡不着觉。别人问他,你这个学生有什么优点呢,他做官你这样高兴?孟子回答说:乐正子的能力不是很强,德行也不是很高,但是他有个优点,那就是喜欢听取别人的意见。一个人如果非常谦虚,能够听取不同意见,别人就愿意向他提出意见,天下人都来跟他讲怎样做更好,他就可以把所有的好意见汇集起来并加以实践,最后国家一定会得到治理。相反,如果一个人地位显赫却独断专行,不听劝告,那么就很容易使国家走上衰亡之路。

在这个故事中,孟子向管理者指出了虚心听取他人意见的重要性,为现代管理者敲响了一记警钟。正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听到不同的甚至是“刺耳”的声音,人们难免会感到不舒服,但只有听得进、容得下这些声音,才能形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良好氛围,管理者才能更全面、更科学地决策。

精彩典故:

嬴政纳谏

战国七雄中韩国实力最为弱小,又紧邻秦国,如果秦国要发动战争,第一个攻打的就是韩国。韩国国君安实在不愿意轻易将祖宗传下来的“锦绣江山”拱手让人,于是便把当时著名的水利专家郑国找来,让他肩负间谍的使命西入秦国,游说秦王兴修水利,企图以此消耗秦的国力,转移秦国的注意力,改变韩国行将灭亡的命运。

嬴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嬴政亲政第二年,郑国来到秦国,欲替垂死的韩国尽一点力量。在政治上已经稳固住自己地位的嬴政正想着手发展秦国的经济,听了郑国的计划,嬴政觉得对秦国有利,于是立即征发百姓,由郑国主持在关中东部兴修一条引泾水东注洛河的水渠。

郑国主持修建的这条水渠,计划全长三百多公里,建成后可以溉田四万多顷,工程浩大,确实会耗用秦国不少人力、物力,但韩王低估了秦国的综合实力。尽管秦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兴修这条水渠,但是丝毫也没有影响秦军的东攻计划。而且,当时在秦国兴修的大规模土木工程并不止此一项,譬如秦王嬴政的陵墓就在修建中,这项规模巨大的工程一直到秦始皇死时都没有完成,它常年用工在十几万甚至更多。

后来韩王的阴谋终于让嬴政发现了,不善制怒的嬴政暴跳如雷,立即命人将郑国抓来,要问刑处死。嬴政气得发昏,朝中一帮长期不受重用的宗室大臣们觉察出这是一个难得的重秉朝政的好机会。因为,长期以来,秦国一直坚持“客卿”政策,即重用东方有才之士,宗室贵族在政治上都没有过高的地位,本国官吏若无大才也只能充任一般职务,掌不了大权。这项制度是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长期保持勃勃生机的重要原因,也是秦国最终统一六国的政治保证之一。

看到秦王怒气冲天,宗室大臣们乘机进言,称:“各诸侯国来秦国谋事的人,大抵都是为了他们各自的君主而游说秦国、做间谍的,请您务必将他们全部驱逐出境。”年轻气盛的嬴政犯了急躁的毛病,没有冷静地思考,便糊里糊涂地接受了这个建议,立即下达了“逐客令”。

李斯的名字被列在驱逐的名单之中。李斯是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曾追随当时著名的思想家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学成以后西入秦国欲施展一番抱负。他因建议对东方六国施用反间计,拉拢了不少各国的名士,受到秦王嬴政的赏识,被拜为客卿。

“逐客令”一下,秦兵立即堵在各客卿的家门口,不许其申诉,押送他们即刻离都。在被秦兵押解出境的途中,李斯乘隙写成一部劝谏书,并设法请人送入宫中,向秦王进谏。

李斯在奏章上说:从前秦穆公用了百里奚、蹇叔,当了霸主;秦孝公用了商鞅,变法图强;惠文王用了张仪,拆散了六国联盟;昭襄王有了范雎,提高了朝廷的威望,这四位君主,都是依靠客卿建立了功业。现在到大王手里,却把外来的人才都撵走,这不是帮助敌国增加实力吗?

秦王嬴政读了李斯的上书,马上明白自己错了,他赶忙下令收回“逐客令”,并派人迅速追回李斯和其他客卿,让他们官复原职。

嬴政善于纳谏的品质帮助他完成了伟业,使其成为中国最杰出的英雄人物之一。

袁绍拒谏

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在官渡(今河南省中牟东北)进行了一场争夺中原的决战。袁绍兵多粮足,曹操兵少粮缺。张郃是袁绍手下的一个将领,他认为粮草很重要,曹操肯定会来攻打囤粮地乌巢,而乌巢离袁军大本营有40多里地,只有淳于琼带着一万兵士守护,是袁军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便提醒袁绍:“曹军虽然人少,但是战斗力很强,不能轻视,而且曹操诡计多端,他深知粮草对大军的重要意义,因此,曹军一定会派兵攻打我们的屯粮基地乌巢,淳于琼以目前兵力是很难抵挡的。如果乌巢失守,粮草失掉,我军就会不战自败。所以,应该多派军士增援乌巢。”

袁绍觉得自己的兵力远胜于曹操,所以应积极进攻,而不是消极防守。张郃不同意袁绍的想法,他说:“曹操兵营防守严密,不可能很快攻下。如果淳于琼被擒,我们断了粮草,就输定了。”但袁绍刚愎自用,根本听不进去张郃的话,所以只派遣小部队救援淳于琼,而用重兵攻打曹操的大本营。

曹操严密防守,袁绍无法将曹操的大本营攻破,而曹操则派重兵袭击乌巢成功,粮草被烧毁,结果袁绍大败。袁绍的心腹谋士郭图知道这次失败完全是由于袁绍的错误主张所引起的,为了让袁绍保住面子,他在袁绍面前诬陷说:“张郃态度傲慢、毫无礼貌,看到部队战败,竟然幸灾乐祸,说了许多难听的话。”袁绍听了大为生气,派人将张郃叫来问罪。张郃无路可走,便投降了曹操。后来,张郃成为曹操手下一名得力的战将,立下了不少战功。

当代镜鉴:从善如流是管理者必备的品质

从善如流是管理者必备的品质。从管理者自身的角度来说,因为手中握有权力,下级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只说对自己有利的话,这样在上级的周围就会形成一定程度的“信息真空”,手中的权力越大,信息的真空就越多。长期接触不到全面的信息,久而久之就会对工作的实际情况和自我定位产生错误的认识,轻则影响工作,重则危及自身。

因此管理者要在两个方面善于听取意见和建议,一是做事方面,一是做人方面。听取做事方面的意见,比较容易做到,但听取做人方面的意见,就对管理者的胸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者要认识到下属对自己提出的这方面的意见是非常宝贵的,要做到“有则改正,无则加勉”。

另外,从对下属工作的影响上来说,管理者的从善如流能够大大提高下属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为工作任务的实现而踊跃地建言献策,形成活跃的工作氛围。

6.一碗水端平才可以赢得众人心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译文:

我听说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他们不怕贫困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财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依照这个道理,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来使他归服;使他来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下来。

国学链接:何谓“祸起萧墙”

“祸起萧墙”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季氏》,比喻内部发生祸乱。萧墙是古代国君宫殿大门内(或者大门外)面对大门起屏障作用的矮墙,又称“塞门”;萧墙的作用,在于遮挡视线,防止外人向大门内窥视。

诸子之言:

孔子不主张通过军事手段而是希望采用礼、义、仁、乐的方式来解决治理国家的问题,因此孔子提出了“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朱熹对此句的解释是:“均,谓各得其分;安,谓上下相安。”所谓“均”也就是公平公正,是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任何一方。

古人崇尚公平,尤其表现在为政之中。《尚书·洪范》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意思是做到公平无私,才能使王道广远、平坦,顺利推行。类似这样的观点有很多。例如,宋代的陈襄在《州县提纲》中说:“事惟公平可以服人心。”明人汪天锡则在《官箴·集要》中说:“夫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凡行事涉邪私者,皆由不公正故也。”在他们看来,坚守公平,才可以服人心,治理国家才能成竹在胸,有备无患,什么事都能办成功。难怪武则天感叹说:“理人之道万端……公而已矣”,“公正无私,其事易立。”

在用人、管人上古人尤其注重公平。如《论语·卫灵公》中所说的“君子不以言举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中的“夫举无他,唯善所在,亲疏一也。”《贞观政要·公平》中的“能举用得才,虽是子弟及其仇嫌,不得不举”等等,都是在强调选人、用人要公平,不能因为与管理者关系的亲疏远近而有所偏私。另外,古人竭力主张赏罚公平,强调赏当其劳,罚当其罪,做到荀悦《申鉴·政体》中所说的“赏以劝善,罚以惩恶”。否则,赏罚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管理也就失败了。因此,诸葛亮说:“赏不可虚施,罚不可妄加。”

在这方面,唐太宗给管理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他不仅提出“为官择人,唯才是与”的主张,而且强调评定功勋官职应该“记勋论赏”,对皇亲国戚“不可缘私滥与勋臣同赏”。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公平呢?公平必须以公心为基础。一是要无私心,偏在于多私,《尸子·治天下》曰:“无私,百智之宗也。”二要心虚,所谓“心虚”指灵明无欲念。三要心平,“平者,义之本也”,如果“不平其心,虽好事亦错”;四要心正,即要公道正派,因为“邪则欹(倾斜),正则平”。只有做到了以上四点,才能以一颗公心来进行公平管理,才能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延伸思辨:管理切忌掺杂私人感情

在管理实践中,有的管理者在对待下属时常常犯有所偏私的错误。这些管理者对平时与自己私人关系比较好的,或是善于阿谀奉承的下属会格外关照,甚至在这些下属犯了错误的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味迁就,这对管理工作是非常不利的。

作为管理者要明确自己的身份,不要把私人感情与工作关系混淆起来。在处理工作事务的时候,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待下属要一视同仁,不分远近,不分亲疏。虽然有时做不到绝对的公平公正,但也要最大限度地让下属感受到管理者的处理方式是相对公平公正的,是可以接受的。不要让下属感到受了委屈和不平,从而无法安心工作,给公司造成损失。

精彩典故:

陈平分肉

《史记·陈丞相世家》中写道:陈平年轻时家里很穷,有一次村里祭社神之后,让陈平负责把祭肉分给众人。陈平分得很公允。村里的父老都称赞说:“陈家的小伙子分肉分得很好。”陈平听了说:“哎呀,要是让我主持天下大事,也能像分祭肉一样,做到公平、称职。”

戴胄断案

唐代大理寺少卿戴胄,办事向来公平。一次,唐太宗李世民的大舅子、长孙皇后之兄长孙无忌带刀入宫,宫门口站岗的监门校尉并未发现。按照《唐律》,长孙无忌和监门校尉都犯了法。可是,当朝宰相封德彝却说:“无忌是一时疏忽,不能算犯法。校尉太过大意,应该杀头。”唐太宗闻言,居然同意照办。这时,戴胄挺身而出,明确表示这样量刑不公。他说:“无忌带刀入宫,校尉没有发觉,两方面都是由于一时疏忽,如果量刑,应一视同仁,怎么能重此轻彼呢?”戴胄说得理直气壮,有根有据,唐太宗只好答应重新商议。

当再次商议时,封德彝仍力主原判,戴胄便据理辩驳,寸步不让,坚决要求据法重新判决。唐太宗觉得戴胄说得有理,终于接受他的意见,将长孙无忌和校尉都予免罪。长孙无忌乃“国舅”,功绩卓著,开国元勋;封德彝是当朝宰相,大权在握,更有皇帝偏袒。而监门校尉,不过是个皇宫门口站岗放哨的小吏而已,可是戴胄不畏权贵,秉公直言,坚持公平断案,实属不易。正因为他态度公平合理,唐太宗最终才采纳了他的意见。

当代镜鉴:对待员工要“一碗水端平”

中国有句俗话,叫“一碗水端平”,其本意是讲主持公道,处理事情公平合理。它用一种形象的比喻阐述了管理实践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即管理者分析情况,思考问题,处理管理事务,必须像端一碗水那样,既要平衡,又要稳当,如果有所偏倚,势必导致水倾流而出。只有做到公正、公平、合理,才能服众,才能最终赢得员工的信赖,才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维护公平,管理者首先要做到赏罚分明。古语曰:“国之大事,惟赏与罚。”说的是,处理好国家大事,不外乎用奖赏和惩罚两种手段。赏罚分明更是企业的管理之道。通常,奖励表现突出的员工可以让他们知道,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但是却无法告诫那些工作消极的员工。因此,必须同时对表现不佳的员工做出惩罚,这样才能给表现差的员工敲响警钟,体现公平的原则。如果管理者只知道奖励,而没有惩罚措施,那么就很难最大程度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

例如,在一个企业中,管理者为了鼓励员工按时上下班,设置了一个全勤奖,刚开始时,这个奖励的确发挥了积极作用,迟到的员工越来越少,但是,实行了一段时间后,管理者发现迟到的现象又卷土重来了。经过思考后,管理者作出了一个新的规定,在保留全勤奖的同时对迟到的员工作出惩罚,从此彻底杜绝了迟到现象。

这个例子中蕴含的管理思想就是要保证公平,单纯的奖励无法让员工产生公平感,也就不可能长时间收到效果。

另外,一个企业管理者能否成功进行管理,还在于能否用公平、公开、公正的制度来稳定人心,使员工安稳地工作,并且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许多企业管理效果不佳,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将这一点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