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圣贤经典——礼
22587100000022

第22章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尚礼守法,管理者要学礼知礼(5)

某企业员工的收入在同行业中处于上游水平,但是老板却发现,最近频频有员工跳槽到收入不高的对手企业。经过调查得知,原来自己企业的员工认为,尽管收入很高,但是企业中有很多不公平的现象,例如,有能力和没有能力的员工收入相当,底层员工没有参与企业决策的机会,不知道企业的发展规划,对自己的前途没有信心,不知道高薪能够维持到什么时候,升职的机会不是人人均等的。这些不公平的因素直接导致了员工对企业丧失兴趣。

通用电气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在接受《华尔街日报》记者访问时,曾经提到,他总是要花费至少一半的时间来处理员工的问题,关心每个员工内心的想法以及他们的忧虑,让每个员工知道自己在企业中所处的位置。保证企业良性运转的法宝就在于企业能否给员工创造一个公平的工作环境,管理者应该多花些心思在员工身上,把关系、资历等等不利于管理的因素彻底根除。公平的环境包括:动态的薪酬体系,平等的晋升机会,民主的决策机制等等。从制度、理念上让员工感到享受了公平的待遇,才能让员工真正对企业满意并愿意为企业服务。

总之,在企业管理中,要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激发员工最大的工作热情,实现组织目标,关键在于建立一个以公平原则为基础的发展机制。可以说,公平是企业管理者的尚方宝剑,管理者能否将其运用好关系到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

7.管理者要礼贤下士、选贤任能

孔子闲居,喟然而叹曰:“铜鞮伯华而无死,天下其有定矣!”

子路曰:“愿闻其为人也何若?”

孔子曰:“其幼也,敏而好学;其壮也,有勇而不屈;其老也,有道而能以下人。”

子路曰:“其幼也敏而好学则可,其壮也有勇而不屈则可,夫有道又谁下哉?”

孔子曰:“由不知也!吾闻之:以众攻寡,而无不消也;以贵下贱,无不得也。昔者周公旦制天下之政,而下士七十人,岂无道哉?欲得士之故也。夫有道而能下于天下之士,君子乎哉!”——刘向《说苑·尊贤》

译文:

孔子闲居在家时,有一天感叹道:“如果铜鞮伯华还没有死,天下大概就可安定了。”

子路说:“我希望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

孔子说:“他小时候聪敏好学,壮年时有勇气有骨气,老的时候明白事理、态度谦下、亲近别人。”

子路说:“小时候聪敏好学也就罢了,壮年时候有勇不屈也就算了,可得道后还怎么亲近不如自己的人呢?”

孔子说:“这你就不知道了。我听说,以多数人攻打少数人没有不胜利的;以尊贵的身份去亲近不如自己的人,没有不得到他们尊重的。过去周公旦执政天下的时候礼贤下士七十多人,难道能说他不是明白事理的人吗?这是因为他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啊!所以说,能礼贤下士的有道之人才算是真正的君子啊!”

国学链接:周公旦其人

周公旦,姓姬,名旦,氏号为周,爵位为公。西周政治家。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因谥号为文,又称为周文公。出生年月不详,卒年不详,享年大约六十多岁。文王之子,排行第四,周武王之弟,亦称叔旦。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当国。其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等人勾结商纣子武庚和徐、奄等东方夷族反叛,史称三监之乱。他奉命出师,三年后平叛,并将国家势力扩展至东海。他后建成周洛邑,称为“东都”。周公旦辅佐文王、武王、成王,为周王朝的建立以及巩固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传说他作《周官》(即《周礼》),是礼乐制度的倡导者以及力行者;周公制礼作乐,备受孔子推崇。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儒家尊其为元圣。

诸子之言:

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这段话描述了周公旦礼贤下士的情景。意思是:我洗头的时候,有客人来,我宁愿多次停下洗头,也要去接待客人;我吃饭的时候,有宾客来,我宁愿先把嘴里的饭吐出来,也要去迎接宾客。

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周公吐哺”来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他在诗中说:“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渴求人才、爱惜人才,希望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的胸怀来迎接天下的人才,使天下的人才都能为自己所用,从而完成统一三国的伟业。

凡是杰出的管理者无不重视人才、礼贤下士。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正如《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所说:“礼贤下士,圣人垂训;骄多矜尚,先哲所去。”

延伸思辨:留住人才是关键

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留不住人才的企业管理是无效的管理。企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人才需求增大,日益成熟开放的社会人才流动又造成了企业管理队伍的不稳定性,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因此作为管理者,在礼贤下士、招揽贤才之后,关键是要能够留住人才。

管理者要想留住人才,进一步做强做大,必须着力做到真情招人、真诚用人、真挚待人。

真情招人,即在引进人才时要有真情实意。山不厌高,水不厌深,不要为装点企业门面而故作姿态,招摇引贤,不要为粉饰企业外表而狡诈虚伪,盲目骗才。没有真情地吸纳人才,实际上是对人才的变相扼杀。

真诚用人,即在使用人才上要诚心诚意。“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不能嫉妒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也不能害怕“空降兵”能耐大。对待人才如果不能够给予真诚、信任,是对人才的最大伤害。

真挚待人,即在对待人才的态度上要重情厚谊。不可急功近利,对人要求过高;更不可求全责备,容不得人一点过失。如果不能够体谅人才,即是对人才的直接驱逐。

此外,企业在管理上要严格、规范、精细化,为人才构筑出施展抱负的平台,并能健全学习培训机制,为其搭起自我加压,自强素质,不断提高业务技能的桥梁,充分激发敬业激情。

同时,要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上多与之沟通、交流,加强引导,并及时排忧解难,努力营造出用才、爱才、惜才的良好氛围。

人才是企业的灵魂,只有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精彩典故:

武王优礼“三仁”

纣王继承王位后,荒淫无道,逐渐失去了人心。武王伐纣灭商后,继续礼贤下士,对殷商的旧臣尤其尊重,武王礼遇“三仁”的故事就广为传诵。那么,这“三仁”具体指的是哪三位贤士呢?他们指的是微子启、箕子和王子比干。

微子启是殷帝乙的长子、纣王同父异母的兄长。纣王继承了帝乙的王位后,荒淫无道,微子启几次劝谏,纣王都不听。大臣祖伊见西伯姬昌深得民心,担心不久后,祸患会降到殷商,就提醒纣王保持警惕。没想到纣王满不在乎地说:“我生于世上,是享有天命的,姬昌又能把我怎么样呢?”微子启闻听纣王此言,心想他已经无可救药了,本想一死殉国,但转念一想,又有些犹豫。于是,微子启就去请教太师、少师,在叙述了对殷商现状的忧虑之后,他问道:“太师、少师,我们离国家远行好呢,还是留下来拼一死维护国家,使之免于灭亡?”太师说:“王子啊,上天降下大灾,要灭亡我们的国家。王上竟然上不畏天,下不听长辈之言。如果你死,国家能够大治,那才死得其所;而如果你一死仍不能扭转国家灭亡的命运,那还不如离国出走。”微子启以为言之有理,就离国而去。

箕子也是纣王同父异母的哥哥,他也非常忠心地侍奉纣王,可是纣王并不听他劝谏。当纣王开始使用象牙筷子的时候,箕子便觉出这是个不好的征兆。他叹道:“王上用象牙作筷子,其后一定要用玉杯;用玉杯,接着又必然想到远方的奇异珍宝;而紧跟着,华美车马的讲究、舒适宫室的追求就要从此开始了,国家就会从此走向灭亡!”后来,纣王果然沉湎于酒色之中,箕子多次劝说不听。有的人劝箕子出走,箕子说:“身为臣子,谋而不听即出走,那是彰显王上的过失,以悦于愚民,我不忍心这么干。”于是,他披头散发地装起疯来,希望能以此警醒纣王。可是,纣王见了,毫不动心,反而把他像奴隶一样囚禁起来。

王子比干则是纣王的叔父。他见微子启出走、箕子装疯,便叹道:“君主有了过失,为臣不劝谏,是不忠;怕死不说话,是不勇。君主的过失,为臣就应当劝谏,君主不采纳,为臣就应当以死明志,这才是最忠诚的表现呀!”然后他就直言劝谏纣王,纣王大怒,道:“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孔窍,真是这样吗?”于是他就杀了比干,并开膛取心,看个究竟。

周武王灭商以后,对微子启、箕子、比干“三仁”非常尊重,并没有因为他们是纣王的至亲而加以株连。他派人整修了比干的坟墓,借以表彰比干的忠肝义胆;当微子启带着祭器,赤裸着上身,捆绑着自己,跪倒在他面前谢罪时,武王不仅替微子启解开了绳子,还恢复了微子启原来的身份和地位,以便让人们记得殷商还有这么一位忠臣;他还把箕子从纣王的牢狱中释放出来,以后又专程登门拜访。

刘备三顾茅庐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青年时代躬耕于隆中,并苦读经书,熟悉历朝兴衰的历史,潜心钻研兵法。他常以春秋战国时的管仲、乐毅自比,是难得的一位将才、谋士,自称“卧龙”。善于网罗人才的刘备闻知,高兴地说:“我需要这样的人才!”并表示哪怕山高路远,行走不便,也非亲自去请他不可。

深冬的一天,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到隆中邀请诸葛亮。谁知诸葛亮恰好不在家,刘备只好扫兴而归。

刘备回到新野,不断派人到隆中打听诸葛亮何时在家。当打听到诸葛亮外出已经回到家时,刘备当即决定二请诸葛。这时,张飞不以为然地说:“一个平民百姓,派个武士把他叫来就得了,犯不着让你一再去请。”刘备说:“诸葛亮是当代大贤,怎么能随便派个人去叫他呢?你还是痛痛快快地跟我去吧。”刘备说服了张飞,叫上关羽,三人骑马直奔隆中而去。

这一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冷得实在教人难忍。张飞对着刘备大嚷:“我等何苦找此罪受!不如等天晴再说。”刘备却说:“贤弟,咱们冒此大风雪,不怕山高路远,去请诸葛亮,不正表明了我们的一片诚意吗?”三人继续往前赶路。不料,这一次刘备又未见到诸葛亮,只好写了一封信托诸葛亮的弟弟转交,说明来意,并表示择日再访。

第二年春天,刘备更衣备马,决定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张飞、关羽竭力劝阻。关羽说:“我们两次相请,都未见到他,想必他徒有虚名,不敢前来相见。”张飞更是带着轻蔑的口吻说:“我们已仁至义尽,这次只需我一人前往,他如若不来,我就将他绑来见你。”刘备连忙说道:“不得无礼,没有诚意哪能请到贤人呢?”

刘备三人飞马直奔隆中,来到诸葛亮的草庐前。此时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唯恐打扰诸葛亮,不顾路途疲劳,屏声敛气地站在门外静候,直到诸葛亮醒来才敢求见。刘备见了诸葛亮,说道:“久慕先生大名,三次拜访,今日如愿,实是平生之大幸!”诸葛亮说:“蒙将军不弃,三顾茅庐,真叫我过意不去。亮年幼不才,恐怕让将军失望。”刘备却诚恳地说:“我不度德量力,想为天下伸张正义,振兴汉室。由于智术短浅,时至今日,尚未达到目的,望先生多多指教。”刘备谦虚的态度,诚恳的情意,使诸葛亮很受感动。于是诸葛亮终于答应了刘备的请求,怀着统一全国的政治抱负,离开了隆中茅庐,出任刘备的军师。他忠心耿耿地辅佐刘备,为“三国鼎立”局面的确立,作出了巨大贡献。

当代镜鉴:广纳天下英才

身为管理者,自然不必也不可能都是德才兼备,事事亨通,然而这并不会影响其成为一个治企之才,治国之才乃至治世之才。

任何一个企业的兴盛都不会是一人之功,管理者的背后定有一个庞大的智囊团为其出谋划策,管理者不仅要善用其人还要善断其谋,并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这些都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所应当具备的大智慧。

忆昔日楚汉相争,西楚霸王项羽英勇无敌,百战百胜,天下本已有2/3,最后却落得“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的悲惨下场。项羽失败的原因很多,不懂“礼”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江东子弟多才俊,但就因项羽无礼,则民不易使也,众叛亲离。大将韩信、谋士陈平最终都投奔了刘邦,若项羽礼贤下士,则民心归附,君使臣以礼,则臣事君以忠,那么天下必可得也。

与此相反,刘邦本是一个才能平庸的人,然而他却能将萧何、韩信、张良等能人笼络于自己的手下,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真正做到了礼贤下士,把对萧何、韩信的推崇和尊重发挥到了极致,使他们能效命于自己。就连刘邦自己在总结项羽失败、自己成功的经验时都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这句话点出了关键所在,一个自大无礼,一个礼贤下士,胜败已成定论。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才资源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对每个企业来讲,人才问题显得非常重要、紧迫、严峻。可以说,一个企业在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其人才战略的成功。企业要想巩固已取得的成果,并在更高的起点上有所作为,就要坚持不懈地实施其行之有效的人才战略。

而要实施好人才战略,企业首先要营造一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一个好的企业氛围的形成,对人才的培养、发掘、吸引、留用能起到很大作用。这个氛围的形成,必须要有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和与之配套的评价、遴选、升迁、激励等机制。

用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拥有博大的胸怀,广纳天下英才,为我所用。现今社会竞争激烈,如硝烟弥漫的战场一般,一个企业会不会被淘汰的关键就在于其领导者是否具有一双慧眼、一颗诚心及求才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长江具有广纳百川的气势,才能滔滔不绝绵延千里。李嘉诚以长江实业作为企业的命名其意义就在于以海纳百川的容才之量大胆使用人才。

李嘉诚由一个出身微贱的打工仔成为香港首富,“长江”企业由一间破旧不堪的小厂成为庞大的跨国集团公司,他的巨大成功离不开其用人之道。李嘉诚的企业取名“长江”,就是基于其不择细流,有容乃大。

精于用人之道的李嘉诚,不仅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大胆起用不同才能的人,而且在企业发展的同一阶段注重任用经验丰富、极具专长的“客卿”。他的“智囊团”里既有朝气蓬勃、精明强干的年轻人,也有一批老谋深算的“客卿”。香港商界盛传李嘉诚左右手与“客卿”并重。李嘉诚身边有300员虎将,其中100个是外国人,200个是年富力强的香港人。300员虎将,除李嘉诚的“近臣”外,便是总部与分公司的负责人,以及在长江挂职或未挂职的“客卿”。

李嘉诚认为,企业家用人,首先要有“海纳百川”的容才之量。企业家有容纳人才的心胸,才能吸引人才,任用人才,否则,人才就会离他而去。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不能合理任用人才,任何事业要想取得成功和长足的发展是绝对办不到的。用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果断地运用博大的胸怀,广纳天下英才,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