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圣贤经典——礼
22587100000007

第7章 礼以观德,德以处事:以礼处事,办尽天下难办之事(2)

他拖着疲惫的双腿,摇摇晃晃回到家里,顾不得擦干身上的汗水,兴奋地告诉家人:“你们等着瞧,今年的庄稼,哪家也比不过我。”

妻子问他:“你有什么好办法?”

他骄傲地说:“今天我帮助禾苗快长,都往上拔了拔。”

他的儿子听了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马上跑到田里去看,糟了,田里的禾苗全都枯萎了、死了。

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拔苗助长”这句成语,比喻不顾事物的本来规律,凭自己愿望做事,急于求成,反倒把事情办糟了。

苏无名破案

武则天的爱女太平公主一日禀奏,说武则天赏赐给她的各种珍贵宝器突然不翼而飞了。武则天闻言后大怒,立即招来洛州长吏,限期他两天破案。洛州长吏向武则天荐举苏无名。于是,武则天立即召见了苏无名。武则天问:“你果真能为朕捉到盗宝的贼人吗?”

苏无名不急不忙地回答道:“臣能破案!如果圣上委臣破案,请依臣三事:一、在时间上不能限制;二、请圣上慈悲为怀,宽谅两县的官员;三、请圣上将两县的吏卒,交臣差使。如依得臣下所请三事,臣将在两个月内擒获此案盗贼,交付陛下。”

武则天倒真想看看这个盛名在身的苏无名究竟有没有真本事破案,于是就应允了他的条件。谁知苏无名自从奉旨接办御案之后,却一直没有动静,一晃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案情始终没有一点儿进展。但是,苏无名却并不着急。一年一度的寒食节又来临了,这天,苏无名把州属两县的所有吏卒召集到一起准备破案。他让所有破案人员全部改装成普通百姓,然后分头前往洛州的东、北两个城门附近去侦查。只要有人发现胡人身穿孝服,出门往北邙山哭丧的队伍,必须立即派人跟踪盯上,不得打草惊蛇,然后派人回衙门报告即可。

苏无名吩咐妥当,然后在衙门端坐,静等消息传来。不多久,就见一个吏卒喜滋滋地赶了回来。他告诉苏无名,已经侦得一伙胡人,其情形正如苏无名所说,此刻已在北邙山,请苏无名赶去查看。苏无名听后,马上起身与来人赶往北邙山坟场。到达之后,苏无名询问盯梢的吏卒胡人进坟场后的举动。

那名吏卒回报说:“这伙胡人身着孝服,来到一座新坟前奠祭,但他们的哭声没有哀恸之情,烧些纸钱之后,即环绕着新坟察看,看后似乎又相互对视而笑。”

苏无名听到这里,大喜击掌,说道:“窃贼已破!”立即下令拘捕那批致哀的胡人,同时打开新坟,揭棺验看。随着棺盖缓缓开启,棺内尽是璀璨夺目的珠宝。检点对勘之后,证实这些正是太平公主一个多月前所丢失的宝物。

苏无名大功告成,武则天再次召见苏无名,问他是如何破案的。苏无名不急不忙地答道:“臣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神谋妙计,只是在来都汇报工作的途中,曾在城郊邂逅了这批出葬的胡人。凭借臣多年办案的经验,当即断定他们是窃贼,只是一时还不知他们埋藏宝物的地点,只得放长线钓大鱼,耐心等待。寒食节一到,依民俗,人们是要到墓地祭扫的。我料定这批借下葬之名而掩埋赃物的胡盗必定会趁这机会出城取赃,然后待机席卷宝物逃走。因此,臣下差遣两县吏卒便装跟踪,摸清他们埋下宝物的地点。据侦查的吏卒报告,他们奠祭时不见悲切之情,说明地下所葬不是死人;他们巡视新坟相视而笑,说明他们看到新坟未被人发觉,为宝物仍在坟中而高兴。因此,我决定开棺取证,果然无误!”

苏无名稍稍停顿之后,继续说道:“假如此案依陛下两天之限,强令府县去侦破,结果必因风声太紧,窃盗们狗急跳墙,轻则取宝逃亡,重则毁宝藏身,那么,在证毁贼逃的情况下,再去缉盗追宝,就势必事倍功半了。所以陛下急破之策不宜行,急则无功。现在,官府不急于缉盗,欲擒故纵,盗贼认为事态平缓,就会暂时将棺中宝物放在那里。只要宝物依然还在都城近郊,我破案捕盗就易如囊中取物!”

苏无名能够侦破此案,很重要的一点是,他虽然知道朝廷很重视这个案子,但是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踏踏实实地做好准备,等待时机到来。就像他自己说的一样,虽然着急,但是根本于事无补,相反还会坏事。只有耐心做好准备工作,等待时机出现,才能水到渠成。

当代镜鉴:急功近利,事与愿违

有一个孩子很想知道蛹是如何破茧成蝶的。有一次,他在草丛中看见一只蛹,便取了回家,日日观察。几天以后,蛹出现了一条裂痕,里面的蝴蝶开始挣扎,想抓破蛹壳飞出。艰辛的过程达数小时之久,蝴蝶在蛹里辛苦地挣扎。孩子看着有些不忍,想要帮帮它,便拿起剪刀将蛹剪开,蝴蝶破蛹而出。但他没想到,蝴蝶挣脱蛹以后,因为翅膀不够有力,根本飞不起来,不久痛苦地死去。

破茧成蝶的过程虽然非常痛苦、艰辛,但只有通过这一磨炼才能换来日后的翩翩起舞。外力的帮助反而让爱变成了害,违背了自然的过程,最终让蝴蝶悲惨地死去。将自然界中这一微小的现象放大至人生,意义深远。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不管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功近利。急功近利就是急切地追求短期效应而不顾长远影响。凡成大事者,都力戒“浮躁”。唯有踏实、专心才是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所以,做事时应该从实际出发,不要单纯图快,要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走出每一步。

踏实地做事并不等于原地踏步、停滞不前。它需要的是有韧性而不失目标,时刻在前进。“踏实”不是不要思考,也不是将问题甩给别人去思考,而是可以适当将脚步放慢下来,周密地考虑问题,甚至不惜花费时间耐心等待,为的是能在机会出现时,一举成功。

3.凡事有度,留有余地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中庸》

译文:

君子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合乎中庸的道理,小人所作所为都违反中庸的道理,君子之所以能合乎中庸的道理,是因为君子能随时守住中道,无过与不及;小人之所以违反中道,是因为小人不明此理,无所顾忌无所不为。

国学链接:《中庸》的历史地位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但最早探索《中庸》的并非儒生,而是卒于宋真宗乾兴元年的方外之士——释智圆。智圆之后,司马光则是宋儒中论中庸较早的一个。后来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诸子之言:

《论语·先进》中记载了子贡和孔子的一段对话: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过分,子夏不足。”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和不足是一样的。”

“过犹不及”体现了孔子的中庸思想。《中庸》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是说,舜于两端取其中,既非过,也非不及,以中道教化百姓,所以为大圣。既然子张做得过分、子夏做得不足,那么两人都不好,所以孔子对此二人的评价就是:“过犹不及。”

过犹不及是中庸之道最好的注脚和最重要的原则,朱熹就把“中庸”二字的含义界定为“无过无不及”,就是既没有过,也没有不及。过和不及,都达不到中庸的要求。其实,中庸思想的全部要义,都可以用过犹不及四个字来概括。

孔子在《论语·子路》中也表达了类似的思想:“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意思是说:“我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往,只能与狂者、狷者相交往了。狂者敢作敢为,狷者对有些事是不肯干的。”

“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一是流于冒进,胆大妄为;一是缩手缩脚,不敢作为。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才符合于中庸的思想。

宋代洪迈的《容斋随笔》里是这样谈论“万事不可过”的:天下万事不可过,岂特此也?虽造化阴阳亦然。雨泽所以膏润四海,然过则为霖淫;阳舒所以发育万物,然过则为燠亢。赏以劝善,过则为僭;刑以惩恶,过则为滥。仁之过,则为兼爱无父;义之过,则为为我无君。执礼之过,反邻于谄;尚信之过,至于证父。是皆偏而不举之弊,所谓过犹不及者。这段话告诉人们:雨露滋润,阳光温暖,赏善惩恶,仁义礼信,都是好事。可是一切好事之过头,皆可变成坏事。可见世间万物都不能超越“过犹不及”这一道理,那么人们的处事方法就更是如此了。

延伸思辨:贪心不足蛇吞象

老子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所以,要顺其自然地“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的食色之欲,他不主张去欲、无欲、绝欲。但是,对于自然之外的人为欲望,即人们常说的身外之物,如声色犬马、财物名利之欲,就必须减少到最低程度,根绝了私欲和贪心才可以达到身心安宁的境界。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提出,名誉与生命,哪一个重要?生命与财富,哪一个珍贵?得到与失去,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的吝啬必定会付出更大的耗费;聚财过多而不施以济众,必会引起众怨,最终会招致更惨重的后患和损失。俗语说,贪心不足蛇吞象,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遭到危险。这样,才可以长久平安。

因而,老子高度概括了人与财物名利的辩证关系:“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这就是说,罪恶没有比贪得无厌更大,祸患没有比不知道满足更大,灾殃没有比掠夺侵略更惨。

古往今来,多少贪夫殉财,常常由贪得无厌,不知足,不知止,而栽进了罪恶的泥潭。所以,一个人必须戒掉贪心,懂得知足常乐。

精彩典故:

朱元璋杀功臣

明太祖朱元璋在立了朱标为太子后,很担心儒雅仁柔的朱标管不了手下的大臣,难以担负起治理国家的重任,于是便想在朱标继位之前把一些位高权重、有可能威胁到他江山的大臣都“处理掉”。于是朱元璋大开杀戒,诛杀开国有功之臣。然而,朱标并不领情,这让朱元璋非常苦恼。

朱元璋为了给他讲明道理,就准备了一个满带荆棘的木杖,扔到地上,叫朱标去拿起。朱标显得为难,朱元璋借机教训道:“你拿不了吧?等我把刺儿先替你修剪干净,你就能拿了。皇位也是如此,我现在之所以杀掉一些重臣,就是想传给你一个稳稳当当的江山。”

结果没想到,太子朱标早死,等朱元璋的长孙朱允炆继位后,满朝的能人都已被斩尽杀绝,实在找不出“带荆棘”的人来对付燕王朱棣的“靖难之师”了。

朱元璋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机关算尽却做过了头,因而没能真正如愿以偿,这足以留给我们“万事不可过”的教训。

当代镜鉴:说话做事留有余地

有一个愚者,到朋友家去做客,主人请他吃饭。饭菜端上桌来,愚者品尝后感觉淡而无味,难以下咽。于是,主人便命仆人在饭菜中加入少许的盐。愚者再吃,顿觉满口溢香。愚者大喜,心想:“一点点的盐就可以让原本那么难吃的东西变得如此味美,那么多放些岂不更加好吃?”于是便向主人要来整罐的盐,尽数放入菜中。愚者再吃,味道如何已不言自明了。

盐放得少了还可以再加,如果放得多了,却不能再减少。所以,放盐的时候要留有余地,否则,美味就会变得难以下咽。

清代李密庵有一首著名的《半半歌》,生动地描述了凡事多留余地、不能太过完满的思想境界:

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

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姻民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

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

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

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

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

半帆张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

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半”的妙处在于做事时一定要为以后留些余地,否则就很容易前功尽弃,使自己蒙受损失。俗话说:“凡事留一线,日后好见面。”“留”是一门艺术,一种境界,一种气度。做人不要做绝,说话不要说尽,待人处世,需要留有余地方能进退自如。

世事如浮云,瞬息万变。往往是“无平不陂,无往不复”,任何人都不可能一生总是处在春风得意之中,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命运弄人,总是让人起起伏伏。既然如此,做人做事就应处处讲究恰当的分寸,为自己留条后路,免得日后无路可走。

然而,有很多人并不明白这一道理,说起话来喜欢信口开河,把话说绝,最后却是自己没路可走,就好比下棋下到了僵局,即使没有输,也不好再走下去了。

有一个人与同事之间产生了一些矛盾,特别生气,便对同事说:“从今天起,我们断绝所有关系,彼此毫无瓜葛,谁也不认识谁……”这话说完还不到两个月,这位同事就成了他的上司,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此人只好辞职,另谋他就。

因为说话做事太过而使自己陷入窘境的例子比比皆是。说话做事留点余地,就不会因为“意外”的出现而下不了台;就可以使自己从容转身,避免走向极端,断了自己日后的退路。所以,为人处事时别忘了婉转地给自己留个小小的空间,也可以给对方留个台阶,切记不要把话说尽,把事做绝。尤其是在自己得势时更要多给人留些情面,日后或许能收获加倍的尊敬。

4.刚柔相济,方圆处世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老子》

译文: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了。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萎。所以,坚硬的东西是属于死亡一类的,柔软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因此,用兵逞强就会遭受灭亡,树木强大就会遭受砍伐。所以貌似强大的往往结局是失败,而貌似柔弱之物,却往往最后获得成功。

国学链接:《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诸子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