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定边赛驴会受赛马、叼羊活动影响,发源于三边地区,以安边为活动中心。定边地域在汉唐魏晋时期属北方匈奴等少数民族骑兵及蒙古铁骑袭扰、连年战乱之地,在息兵罢战和平相处之际,经常有赛马、赛骑射、赛驴、赛翻手、摔跤、相扑打斗等竞技活动。赛驴活动应是兴起于这一时期。
定边赛驴会场面较大,气氛热烈。一般选择在秋季农闲,举办庙会、牲畜交易会、物资交流会及擂台比武会等各种集会活动期间举办,增加趣味和群众的参与度。
赛驴会既赛驴子的走、跑速度,又比参赛选手乘骑和驾驭毛驴的姿势、技巧的高下。此项活动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提高了农民养驴的积极性。
分布区域
定边县东部滩区和北部滩区,包括白泥井、堆子梁、安边、郝滩、石洞沟、盐场堡等乡镇。
历史渊源
三边赛驴同蒙古、藏、哈萨克等民族的赛马、叨羊一样,是流传民间的一项竞技活动,至今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它发源于三边这个特定的地区,富含边塞文化特征,也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融合、军事文化与民俗文化融合的体现。
三边地域古为军事要地,经常处于参战各方“扯锯战”的“锯口”地位。到了清代乾康盛世,曾经百年之内息兵罢战,出现了“中外和耕”的太平景象。嘉庆版《定边县志》地理志卷一形胜篇写道:“地则中外和耕,市则彝夏交易,斯又一统无外之盛,亘古所未有也。”田赋志卷五专列中外和耕篇,有乾隆元年延绥总兵米国正奏准“民人有越界种地,蒙古情愿租给者,听其自便。自此,出口种地之民倍于昔矣”的记载。战争停息,民族和解,相互来往增多,生活习惯与民情风俗相互交融、潜移默化,逐步养成了豪情、奔放、勇武强悍的性格。赛马摔跤、比武格斗成为经常性的健体强身运动。蒙汉各民族一年一度的赛马活动在三边地区广为流行。在赛马活动的影响和启发下,赛驴会活动便悄然兴起。
赛驴会就是在三边民众日常生产生活中对毛驴的钟爱、饲养保护、调训使用中所把握的驾驭技巧的竞赛活动。
基本内容
定边赛驴会最早是以比赛驴子的走和跑的速度为主,到后来,发展为多种驾驭技巧的比赛,分为走驴、跑驴、夫妻赶驴、毛驴驮重和趣味骑驴等多个项目。具体包括走驴赛技巧,跑驴赛速度加技巧,夫妻赶驴赛幽默诙谐的情调和艺术表演,趣味骑驴赛各种骑姿的特技表演,毛驴驮重则是赛驴的负重能力和人的驾驭技术。
相关器具及制品
参赛人员的着装及化妆用品,参赛毛驴的鞍辔笼头及装饰品,鞭子,驮载的物品等。
代表性传承人
马德武,男,1963年出生,定边县安边镇安寺村人。不断探索赛驴活动的趣味性和竞技技巧,为推动赛驴活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张玉,男,1979年出生,定边县安边镇安寺村人。
基本特征
定边赛驴会既是竞技活动,又是艺术表演,整个赛场气氛热烈,表演者竞争者争先恐后,奋力拼搏、尽情表现;观看欣赏者欢声笑语、拍手叫好,兴致盎然。
定边赛驴会主要表现出民间娱乐的特征,积极健康向上的拼搏精神。
与蒙古族的赛马不同,定边赛驴会更具有技巧和睿智,体现了“三边”作为“盐马古道”的历史地域特征。
主要价值
定边赛驴会活动体现人、动物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及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
定边赛驴会全国一绝,文化地域性明显,是草原文化和汉文化交汇碰撞的产物,也是定边作为边塞要地和“旱码头”的有力证明,折射出定边是商贾贸易的繁荣之地,突显了定边当下的区位优势。
定边赛驴会是一种独特的地方文化,也是一种健康向上的民间竞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