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百科知识博览
22787100000005

第5章 封建社会时期(1)

秦朝的建立

秦国的秦王嬴政当政以后,发动了大规模的兼并战争。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10年间,秦国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了全国。

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为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保证,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秦朝的疆域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南到南海,大大超过了前代。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嬴政统一六国以后,以咸阳为都城,建立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国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政治措施:在政治方面,嬴政确立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地位,规定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都集中在皇帝手里。同时,他还确立了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度,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县。这样,皇帝就把统治全国各地的权力也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

经济措施:在经济方面,嬴政统一了度量衡,使长度、容量、重量都有了统一的标准,便利了经济的发展。统一货币,把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统一的货币,通行全国,这对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交流十分有用。

文化措施:在文化方面,嬴政统一了文字,把简化了的字体小篆作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接着,又发扬了一种比小篆书写更简便的字体--隶书。现在的楷书,就是从隶书演化来的。

文字的统一,也促进了秦朝的文化交流。公元前213年,嬴政又将秦国以外的历史书和民间收藏的诗书以及诸子百家等书通通烧毁,只有医药、卜筮和种植的书不烧。第二年,一些方士和儒生背后议论秦始皇贪权专断、滥用刑罚,秦始皇加以追查,最后活埋了460人。这两件事,历史上叫作“焚书”、“坑儒”。

秦朝建立后,统治也日益残暴,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极大的灾难。秦朝的赋税沉重,兵役和徭役繁重,法律尤其严酷。

小知识

焚书坑儒

公元前213年,秦统一八年,太子师博士齐人淳于越在一次朝廷会议上提出恢复周朝的分封制,而丞相李斯反对,并提出措施:“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令各郡、县立即查禁所有《诗》、《书》和诸子百家的书籍,30天内全部焚烧。此即“焚书”。

次年,方士卢生等人求仙再次不得,惧怕处罚而出逃,又有方士儒生议论朝政。秦始皇大怒,下令搜捕咸阳城内的方士儒生,在审问过程中,方士儒生互相告发,共有460余人受到株连,秦始皇下令将此460余人全部坑杀。此即“坑儒”。

“焚书坑儒”是秦朝为了国家政权的安定统一所执行的政策,也是对当时中国文化的一次摧残。

秦末农民起义

秦始皇统治时期,开始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和陵墓,并修筑长城、驰道,对匈奴和南越地区用兵,结果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同时,秦朝还制订了严刑的酷法,使人民动辄就触犯刑律。秦二世继位后,赋敛更为苛深,致使天下百姓困疲不堪,人民陷于深重的苦难之中。

大泽乡起义: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7月,一队被征发到渔阳(今北京密云)戍守的贫苦农民,行进到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县)时,不幸遇到连日大雨,道路不通,无法按期到达目的地。按照秦法的规定,误期当斩。在这种情况下,戍卒中的两个屯长陈胜和吴广密议,现在逃亡是死,起来造反也不过就是个死,何不拼死干出一番事业来呢?于是,他们谋划发动起义。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用秦始皇长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号召群众起义。

起义军迅速攻占了蕲县,接着又攻占了秦朝重镇陈(今河南淮阳)。起义军在陈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被推举为王。张楚政权的建立,促进了全国范围内反秦斗争的高潮,各地农民也纷纷起义杀长吏,响应陈胜。陈胜以陈为中心,分兵数路,四出进军,以扩大革命政权的影响。接着,起义军逼近秦都咸阳。秦二世大为惊慌,急忙赦免在骊山修墓的几十万刑徒,仓促组成一支军队,由少府章邯率领,向农民军反扑。陈胜亲自率军迎战,不幸失利,被叛徒庄贾杀害。

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坚持了6个月,虽然最终以失败结束,但它却沉重地打击了秦王朝的腐朽统治,为推翻秦朝奠定了基础。

项羽刘邦起义: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9月,项梁和项羽杀死会稽郡太守,号召楚国遗民起兵反秦,得精兵8000余人渡江北上,势如破竹,连败秦军。起义军一路上吸收了多支起义军,人数剧增。秦二世派章邯率军前来镇压,在定陶(今山东省定陶县)项梁战死。

项羽率军北上,与秦军展开激战。最后项羽大败秦军,全歼秦军主力。

刘邦时任泗水亭长,当时给县里押送刑徒前往骊山营造陵墓,半路上,很多刑徒都逃亡了,刘邦索性就把剩下的那些也一起给放了,并与之一起逃到芒、砀一带的山区里。陈胜吴广起兵后,刘邦也随着起兵,并很快攻下沛县,杀死县令,刘邦被推举为沛公。刘邦所领导的起义军迅速发展到几千人,并听从于项梁的指挥。

项梁战死后,刘邦趁机带兵西进关中,并攻破武关,直捣到达灞上(今陕西西安东)。这时,秦王子婴白马素车,向刘邦的起义军投降,秦朝宣告灭亡。

楚汉战争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灭秦后在关中称王。12月,项羽挥军破函谷关,想消灭刘邦的军队。刘邦自知不敌,亲赴鸿门(今陕西临潼东北)谢罪。不久,项羽入咸阳。

项羽称王:项羽表面上尊楚怀王为义帝,实际却将其发配到了江南,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同时分封18位诸侯,封刘邦为汉王,并故意封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为雍王、塞王、翟王,以扼制刘邦的势力。刘邦只好忍气吞声接受封号,并于次年4月领兵入汉中,并烧毁栈道(用木板架在悬崖上铺成的道路),表示再也无意出兵,以麻痹项羽。项羽见状,也率军东归。

5~6月,齐国贵族后裔田荣因不满分封,赶走齐王,杀胶东王,自立为齐王。刘邦乘乱又重返关中,击败了章邯,迫降司马欣、董翳,并用计欺骗项羽,使其相信自己取得关中后已心满意足,再也不会东进了。项羽被刘邦所迷惑,放心去攻打田荣,对西边没有任何防范。谁知道到了10月,刘邦挥军东出,拜韩信为大将,名为义帝发丧,派人联络诸侯,公开声讨项羽,拉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

楚汉之争:刘邦乘项羽在齐国停留的机会,率领诸侯军一举攻占彭城。项羽闻之,马上率精兵3万奔袭,歼联军20余万,刘邦仅率数十骑逃脱,反楚联盟瓦解。之后,刘邦到达荥阳,击败了楚国追兵,得以喘息,稳住了阵脚,遂重整军队,依托关中基地和有利地势与项羽长期抗争。项羽发动反攻,围困荥阳,形势十分危急。刘邦利用陈平进行反间,使项羽怀疑范增,不采纳范增的计谋,迫使范增怒而归乡。刘邦又派纪信装扮成自己去楚军诈降,乘机逃出荥阳。项羽加紧围攻荥阳,并夺取成皋。

为了减轻楚军对荥阳的压力,刘邦率军经武关、宛(今河南南阳)、叶(今叶县南),想引诱项羽南下。为配合汉军行动,此时韩信也率军到达黄河北岸,声援荥阳。彭越正在进攻下邳(今江苏邳县南)。项羽被迫率军回救,刘邦乘机收复成皋。6月,项羽攻拔荥阳,再夺成皋。

刘邦一面命汉军在巩县一带坚守,狙击楚军前进;一面命韩信组建新军击齐,派人入楚腹地协助彭越进攻雎阳(今河南商丘南)、外黄等地,再次迫使项羽回救。四年10月,刘邦用计再次收复成皋。

项羽击败彭越后,寻汉军主力决战不成,屯兵广武(今荣阳北)与刘邦形成对峙。不久,韩信在潍水之战中歼灭齐楚联军,完成了对楚侧翼的战略迂回,又派灌婴率军一部直奔彭城。项羽腹背受敌,兵疲粮尽,遂与汉订盟,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东归楚,西归汉。9月,项羽引兵东归。

刘邦称帝:楚、汉订盟后,刘邦本想退兵,在张良、陈平的提醒下,下令全力追击楚军。五年10月,两军战于固陵(今淮阳西北),项羽小胜。刘邦以封赏笼络韩信、彭越、英布等人,垓下一战重创楚军,最终逼项羽自刎于乌江(今安徽和县境),终于结束了为期4年的楚汉战争。2月,刘邦称帝,建立西汉。

小知识

刘邦陵寝

刘邦死后,群臣建议庙号为太祖,尊号高皇帝,也就是谥号为高皇帝。葬于长陵。也称高祖。

汉高祖刘邦长陵,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窑店乡三义村之北的咸阳原上,坐北朝南,南面是川流不息的渭水,北依巍峨壮观的九峻山。南与富丽堂皇的长乐宫、未央宫隔渭水相望,气势雄伟,规模宏大。整个长陵陵区由陵园、陵邑和功臣陪葬墓三大区域组成。陵墓曾出土属于西汉时代的”长陵东当“和”长陵西神“文字瓦当,因此证实了这里的陵墓确为长陵。

文景之治

西汉初年,经过一系列的战争,经济非常萧条,到处都是一片荒凉的景象。汉高祖刘邦及其后的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灭的教训,采取减轻农民的徭役和劳役等负担的方法,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文景时期,还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因此社会比较安定,经济也得到了发展。历来被视为封建社会的”盛世“,史称”文景之治“。

文帝与景帝:汉文帝刘恒(公元前203年至前157年),汉高祖刘邦中子,母为薄姬。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受封为代王。公元前180年吕后死后,诸吕作乱,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朱虚侯刘章等宗室大臣共诛诸吕,迎立刘恒为帝,在位23年。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9年至前141年),文帝太子,母为窦皇后。公元前157年即位,在位16年。

抓生产,减徭役:西汉王朝建立后,汉高祖、惠帝、吕后都着力于恢复农业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收到了显著的成效。文景两帝相继即位后,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了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措施。

汉文帝时期,十分重视农业生产。汉文帝即位后,曾多次下诏劝课农桑,按户口比例设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干员,并经常给予他们赏赐,以鼓励农民发展生产。同时,他还注意减轻人民负担。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和十二年,曾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租率减为三十税一,十三年还全部免去田租。

此后,三十税一遂成为汉代的定制。文帝时期,算赋也由每人每年120钱减至40钱,徭役则减至每三年服役一次。文帝还下诏”弛山泽之禁“,即开放原来归国家所有的山林川泽,从而促进了农民的副业生产和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盐铁生产事业的发展。文帝十二年,又废除了过关用传制度,这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完善法律:汉文帝对秦代以来的刑法也作了重大改革。秦代的大多数罪人,即被判处为隶臣妾以及比隶臣妾更重的罪人,都没有刑期,终生服劳役。文帝诏令重新制定法律,根据犯罪情节轻重规定犯人的服刑期限。罪人服刑期满,即可被免为庶人。

秦代法律规定,罪人的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和子女都要连坐,重的处死,轻的没入为官奴婢,称为”收孥相坐律令“;文帝对此明令废止。秦代有黥、劓、刖、宫四种肉刑;汉文帝下诏废除黥、劓、刖,改用笞刑代替,到了景帝时期又减轻了笞刑。文帝时,许多官吏能够断狱从轻,持政务在宽厚,不事苛求,因此狱事简省,人民所受的压迫比秦时有显著的减轻。

安抚周边:文景两代对周边少数族也不轻易动兵,尽力维持相安的关系。吕后统治时期,南越王赵佗自立为帝,役属闽越、西瓯、骆,又乘黄屋左纛,与汉王朝分庭抗礼。文帝即位后,为赵佗修葺祖坟,尊宠赵氏昆弟,并派陆贾再度出使南越,赐书赵佗,于是赵佗归附汉王朝。文帝后元二年(公元前162年),汉朝又与匈奴定和亲之约,此后匈奴虽背约屡犯边境,但文帝只是诏令边郡严加备守,并不兴兵出击,以免烦扰百姓。

王莽改制

王莽当政后,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他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持”新“朝的统治,王莽附会《周礼》,托古改制。

改革土地: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针对当时的土地和奴婢问题,王莽诏令宣布:天下的土地,一律改称王田;天下的奴婢,一律改称私属,都不许买卖。男口不足8人而土地超过一井(900亩)的人家,应把多出的土地分给九族、邻里、乡党。无田者,按一夫百亩的制度受田。有敢违抗者,流放四夷。

对于这一改革,由于地主官僚的反对,四年,王莽不得不取消这一诏令,宣布王田皆可买卖,犯买卖奴婢罪者也不予处治。这一解决当时社会矛盾的尝试遂以失败告终。

王莽要推行的所谓”井田圣法“,不仅没有解决社会土地问题,相反又把农民禁锢在”王田“里当牛做马;不仅没有解放奴婢,还把占奴婢作为制度固定下来,实质上这是复古倒退的改革。

五均六筦:始建国二年,王莽下诏实行五均六筦。

五均是在长安以及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等大都市设立五均司市师,管理市场;六筦是由国家掌握盐、铁、酒、铸钱、五均赊贷等五项事业,不许私人经营;同时控制名山大泽,对在名山大泽中采取众物的人课税。此项措施旨在节制商人对农民的过度盘剥,制止高利贷者的猖獗活动,并使封建国家获得经济效益。然而,王莽无力控制用来推行五均六筦的大商贾,这些人实际上依然乘传巡行,与郡县通同作弊,盘剥人民,损公肥私,与王莽的初衷背道而驰。

改制币制:王莽实行了多次币制改革。居摄二年(公元7年),王莽曾加铸错刀、契刀、大钱等三种钱币,与原有的五铢钱同时流通。始建国元年,王莽废错刀、契刀与五铢钱,另作小钱,与大钱一值五十者并行,并且颁令禁挟制铜炭,以防盗铸。二年,王莽改作金、银、龟、贝、钱、布,名曰宝货,凡五物(钱、布皆用铜,共为一物)、六名、二十八品。地皇元年(公元20年),又尽废旧币,改行货布、货泉二品。货币不合理的变革,引起了经济混乱,加速了王莽政权财政的崩溃和人民的破产,此项法令民愤最大。

完善政治:在政治制度方面,王莽把中央和地方的官名、官制、郡县名和行政区划都加以改变,还恢复五等爵,滥加封赏。如改大司农为羲和,后改为纳言,改少府为共工,改郡太守为大尹,改县令长为宰。先据《尧典》正十二州名分界,后又据《禹贡》改为九州。有的郡甚至五易其名,最后又恢复旧称。他颁行五等爵,滥加封赏,却把受封的人留在长安食禄,有的人因为俸禄无着不得不佣作为生,更多的官吏则竟为奸利,受贿赂以自给。

王莽的这些改革不仅没有解决社会矛盾,反而使社会矛盾加剧。贫苦的农民一旦触犯了”新法“,就要被罚为官奴婢。因犯禁被捕,押解长安去服劳役的人一次竟达10万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