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改变千万人一生的20部著作
22906600000006

第6章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人的品德基本上是由习惯组成的。俗语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习惯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

作品简介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福布斯排行榜中“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10大管理类书籍之一,在全球70个国家以32种语言发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七个习惯是一个整体,它们相辅相成,既讲到了个人要全力以赴确立目标,进行个人修炼,并由依赖转向独立,从而实现“个人成功,也讲到了要通过建立共赢,换位沟通,集思广益等,促进团队沟通与合作。而不断更新更是涵盖了前六个习惯,督促我们从身心开始完善。本书汇集了作者十多年来对世界变化的新思考。史蒂芬·柯维博士被《时代周刊》评为“美国25个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经济学人》杂志推举其为“最具前瞻性的管理思想家。

在当今这个复杂、混乱、充满变数的世界上,要获得持久的成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柯维博士展示了成功人士怎样应用这些原则来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改变自己的生活。通过展示现实的人们如何应用这些原则而在多变的世界中如鱼得水,他为那些寻求有效思维框架以追求生活的人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原则和有力的鼓舞。我们只要遵循其中的原则,相信一定能够获得成功的。

篇目选摘

正巧在当时,我潜心研究自1776年以来,美国所有讨论成功因素的文献。我阅读或浏览过的论著不下数百,主题遍及自我完善、大众心理学以及自我帮助等。对于爱好自由民主的美国人民所公认的种种成功之论,已算得上了如指掌。

从这200年来的作品中,我注意到一个令人诧异的趋势。那就是过去50年来讨论成功的著作都很肤浅,谈的都是如何运用社会形象的技巧与如何成功的捷径。但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特效药,治标而不治本。

比较而言,前150年的作品则有很大不同。这些早期论著强调“品德(characterethic)为成功之本,诸如像正直、谦虚、诚信、勤勉、朴实、耐心、勇气、公正和一些称得上是金科玉律的品德。富兰克林(BenjaminFranklin)的自传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内容主要描述一个人如何努力进行品德修养。

品德成功论强调,圆满的生活与基本品德是不可分的。唯有修养自己具备品德,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与恒久的快乐。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人们对成功的基本观念改变了。由重视“品德转而强调“个人魅力(personalityethic),即成功与否取决于个性、社会形象,以及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圆熟技巧。这种思潮朝两大方向发展:一方面是着重人际关系与公关技巧;另一方面是鼓吹积极进取心态。由此衍生出的行为习惯,有些的确是金科玉律,例如:“态度决定成败、“微笑比皱眉更能赢得朋友及“有志者事竟成等,但也毫不避讳地鼓励玩弄手段、欺骗他人。例如运用技巧以赢得好感,伪装自己以套取情报,或虚张声势,甚至以威胁手段达到目标。

这类论著中,有些固然承认品德是成功的要素之一,但多半不十分重视,只是草草带过。对作者而言,品德只不过是用来装点门面,要紧的还是速成的技巧与捷径。

两相比较下,我终于了解,过去我与桑德拉潜意识里都受到这种速成观念的影响,才会对儿子采取上述作法。其实,我们那么做是为了自己的社会形象。在我们心目中,这个孩子有失颜面,我们重视如何扮演模范父母及维持形象,更甚于对孩子的关切。这种心态或许也影响到孩子对自己的看法。的确,在面对与处理这个问题时,我们被许多因素所蒙蔽,反而忽略了儿子自身的幸福。

桑德拉和我愈深入地探讨,愈惭愧地发现,我们自身的动机与观点是如何强烈影响着孩子。因为好面子,使我们对孩子的爱有了条件,造成他的自我评价低落。所以我们决定从自身下功夫,不讲究技巧,而着重调整内心真正的动机与对孩子的看法。我们不设法改变他,专从客观的角度去了解,找出他独特的个性与特质。

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终于发现这孩子也有不同凡响之处与无尽的潜能,只要顺其自然,必可发挥无疑。于是我们决定不再插手,让他自由发展,只是从旁肯定、重视,并且分享他的一切经验。另一方面,我们也做了一番心理建设———不凭借孩子良好的表现来肯定自我。

一旦摆脱了过去的心态,顿时感受到一股新气象。不必再拿儿子与旁人比较,把固定的社会模式强加在他身上,反而能够平心静气地与孩子相处。我们相信他有能力应付人生的种种挑战,也就不急于保护,以使他不受嘲笑。

可是孩子已习惯于接受保护,因此一开始表现得相当退缩。他向我们求援,我们虽然倾听,但不一定如他预期的反应。这无形中传达了一个信息:“父母不必保护你,你不会有问题的。

几个月过去,他渐渐有了信心,也肯定自己的价值,终于以自己的速度与步调发挥潜能。不论在学业、运动场与社交场合上,他的表现以一般社会标准来衡量,都是相当杰出的。这一切都在一念之间,一旦思维改变,便豁然开朗。后来他还当选学生社团代表、州代表队选手,拿回家的成绩单则科科甲等。另外,还培养出诚恳热心的个性,走到哪儿都能与人相处融洽。

桑德拉与我相信,这个孩子“足以傲人的成就,出于自动自发的因素要多于外在的影响。这是前所未有的经验,对我们教养子女以及扮演其他角色很有启发作用。也使我们体验到,凭借品德和依靠个人魅力而成功,两者之间的差距有多么大。

光有技巧还不够

教养儿子的经验,以及研究人们的认知能力、阅读讨论成功因素的著作,三者心得相互激励之下,我突然间认清了个人魅力无与伦比的影响力。也体会到从小所学并且深植于心灵深处的价值观,其实与现在四处弥漫的速成哲学相去不远,而这种细微的差异经常被人忽略。多年来我传授他人的若干习惯,自信十分有效,却与流行的思潮不尽相同,现在我终于对个中原因有了深一层的领会。

我并非暗示,个人魅力所强调的重点,如追求个人成长、训练沟通技巧、培养积极思考及发挥影响力,不具效用。它们有时确实是成功的要素,但是这些只是次要却非最根本的优点。或许我们沿着前人的轨迹开创前程时,太过重视造就自己,忽略了前人所打下的基础;也或许我们习惯于坐享其成,已经遗忘了自己必须耕耘。

即使我可以运用手段使他人投我所好,为我赴汤蹈火,或对我产生好感,彼此同仇敌忾;然而只要品德有缺陷,尤其是言不由衷、虚情假意,终究成不了大器,因为言不由衷会招致怀疑,到时一切的所作所为都会被视为别有用心。任凭冠冕堂皇,甚至于出发点再良善,如果不能获得信任,就算成功了也经不起考验。因此,唯有基本的品德能够为人际关系技巧赋予生命。

———摘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第一章的“品德与个人魅力谁重

身为企业顾问,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协助企业订立可行的长期目标。这类目标必须由所有成员共同拟定,不可取决于少数高高在上的决策者。

每次到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参观员工训练,我都感触良多。IBM主管总不忘向员工耳提面命该公司的三大原则:个人尊严、卓越与服务。

不论世事如何变化,IBM始终信守这三大原则。而且从上到下,人人奉行不渝,就仿佛水的渗透,无所不在。

记得有一次在纽约训练一批IBM员工,班上人数不多,20人左右。不幸有一位来自加州的学员生病,需要特殊治疗。主办训练的IBM人员,原想安排他们就近住院治疗,但为体谅他妻子的心情,便决定送他回家由家庭医生诊治。为了争取时间,无法等待普通班机,公司居然租直升机送他到机场。还包专机,千里迢迢送回加州。

虽然确切的金额不详,但我相信这笔开销不止数千美元。为了秉持个人尊严的原则,IBM宁愿付出这些代价。这对在场的每个人都是最好的教育机会,我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一家连锁旅馆的服务态度,同样令我难以忘怀。那绝不是表面功夫,而是全体员工自动自发的表现。

当时我因为主持一项研讨会而住进这家旅馆,由于到得太迟,已无餐点可用。前台人员却主动表示,可以到厨房跑一趟,还殷勤询问:“您要不要先看看会议厅?有没有需要我效劳的地方?您还需要其他东西吗?当时并没有主管在旁边监督。

第二天研讨会开始,我发现所带的色笔不够,便趁空找到一名服务员,说明困难。

他瞥了我的名片一眼,然后说:“科威先生,我会解决这个问题的。

他并没有推脱:“叫我到哪儿去找。或者“请你问前台。他一口承担下来,而且表现出为服务深感荣幸的样子。

事后我又观察到不少员工热心服务的实例,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为什么这个机构能够彻底奉行顾客至上的原则?我访问了各阶层的员工,发现个个士气高昂,态度积极。于是我请教经理秘诀何在。

他取出整个连锁网的共同使命宣言给我看。

我看过以后说:“这的确不同凡响,但很多公司都订有崇高的目标,却不见得能够实践。这位经理接着又取出专属于这家旅馆的经营目标,是另一份组织宣言:“这是根据总公司的大原则,并针对我们的特殊需要而拟定的。

“是谁订立的呢?

“全体员工。

“清洁工、女侍、文书职员都包括在内?

“是的。

这两份宣言代表整个旅馆的中心思想,无怪乎营运成绩斐然。它既有助于员工与顾客、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也左右了主管的领导方式,甚至影响到人员的招募、训练与薪资福利。

后来,我住过同一连锁网的另一家旅馆,那里的服务水准也毫不逊色。当我问服务员饮水机在哪里时,他亲自领我到饮水机前。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里的职员居然向主管主动承认错误。当我住进旅馆的第二天,客房部经理打电话来为服务不周表示道歉,并招待我们用早餐。只为了一位服务员送饮料到我们的房间时,迟了15分钟,虽然我并不在乎。这名服务员若不主动报告,没有人会知道。但是他承认错误,使顾客获得更好的服务。

唯有参与,才有认同

许多组织———包括家庭,都有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成员并不认同集体的大目标,反而常有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背道而驰的情形。另一方面,不少企业的薪金制度与其标榜的理想不相符合。

所以在检讨企业的使命宣言时,我一定调查有多少人参与制定,又有多少人知道它的存在,并且真正认同与奉行。唯有参与,才有认同,这个原则值得强调再强调。

小孩子或新进人员很容易接受父母与企业加诸其上的观念,但长大成人或熟悉环境后,就会产生独立意志,要求参与。假使没有全体成员参与,实在难以激发向心力与热忱。这便是为什么我要一再强调,组织应开诚布公,不厌其烦地广征意见,订立全体共有的使命宣言。

立即行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精神食粮的追求。

1.记下你做本章开头那个心灵实验时的想法,将心得列表整理。

2.确立重要的人生角色,并检讨你对目前所扮演的角色是否满意。

3.每天抽空撰写个人使命宣言,并搜集可用的资料。

4.阅读附录一,你的行为符合其中哪种类型?你是否满意?

5.设想近期内会面临的某种状况,并写下你希望获得的结果与应该采取的步骤。

6.与家人或同事分享本章的精华,并建议大家一同拟定家庭或企业的共同目标。

———摘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第四章的“组织使命宣言

人生启示

史蒂芬·柯维的名作《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习惯形成于不经意的日常生活中,习惯就像是影子一样,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们,伴随在我们左右。在不知不觉中,习惯变成了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在现代社会,要想做一名成功的高效能人士,创造卓越的企业文化,成就辉煌的人生,就必须从培养良好的个人习惯入手。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七个习惯是一个系统,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求我们从完善自我开始,进而寻求团队,最终要以终为始,使每个有志向的人走向自己的巅峰。对于那些渴望成功的人而言,“渴望 的程度和决心至关重要。做事的恒心和毅力,决定了成功的可能性。性格决定命运,气度影响格局。首先要改变的就是自己的个人修为。本书没太多修饰性格的字眼,但频繁地用了“习惯 二字。习惯是知识,技能和意愿的交汇。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清楚应该怎么做,更有这个意愿去做,三者的交汇构成个人行事做人的习惯。通过改变个人的习惯,从而实现个人性格的改变,最终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如果我们每日坚持由内而外的修身功夫,就一定会带来丰厚的成果。在播种、除草、培植幼苗的过程中,定能感受到成长的喜悦,并最终尝到和谐圆满生活结出的鲜美硕果。

只有把自己的生活建立在正确的原则之上,在办事和增强办事能力之间平衡,我们就能获得能力,创造圆满平静的生活。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一本带有美国精神的书籍,字里行间透露着美国人的那种改变命运的决心,以及提高能力的决心。

作品简介

史蒂芬·柯维(1932—2012),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硕士,杨百翰大学博士。他是柯维领导中心的创始人,也是富兰克林柯维公司的联合主席,曾协助众多企业、教育单位与政府机关培训领导人才。他的著作包括《高效能家庭的七个习惯》《高效能人士的第八个习惯》、《领导者准则》、《领导者本质》、《生活中的七个习惯———改变的勇气》等。

史蒂芬·柯维博士与罗杰和丽贝卡·梅里尔合著的《要事第一》比《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第一年销售的同期增长了一倍。柯维博士因为其持续为人类的服务,获得了托马斯莫尔学院授予的奖章,并被授予六项荣誉博士学位。其他奖项包括:1998年度锡克教徒“国际和平大师称号、1994年“年度国际企业家称号,以及1996年“全国企业领导者年度终身成就奖。

作为9个孩子的父亲,50个孩子的祖父,柯维博士曾于2003年被授予“最佳父亲奖,他将此看成是他此生得到的最有意义的奖项。

在美国乃至全世界,他的思想成就与卡耐基、德鲁克、杰克·韦尔奇并肩比齐。他是世界备受推崇的领导工作权威,家庭问题专家,教师,企业组织顾问,在领导管理理论、家庭与人际关系、个人管理等领域久负盛名。《财富》杂志100强中的90%和500强中的75%的企业是他的受教者,通用电子、全禄、可口可乐等大公司的高级主管都是他的学生,李开复等中国顶尖的企业家和管理者也深受其思想的启发。每年,来自全球的个人、家庭、企业、教育界及政府领导者的受教生有百万人之多。

励志名言

1.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

2.没有正确的生活,就没有真正卓越的人生。

3.最令人鼓舞的事实,莫过于人类确实能主动努力以提升生命价值。

4.心灵世界自有其理,非理智所能企及。

5.和内在力量相比,身外之物显得微不足道。

6.不怕错只怕不改过。

7.借拟定目标的过程,澄明思虑,凝聚继续向前的力量。

8.充分信任的授权,教导下属提高能力,起初会比自己完成工作更加费时,但绝对值得。

9.能增加感情账户存款的,是礼貌、诚实、仁慈与信用。这是被人信赖的基础。

10.发生问题可能是增加感情存款的契机。

11.三个沟通层次:自我防卫,彼此尊重,集思广益。

12.自我修炼包括身体、精神、心智与待人处事四方面,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于团队。

13.勤奋、运气或灵活的手腕固然重要,却非关键,唯有掌握重点才是成功的不二法门。辨别事情的轻重缓急,急所当急,充分授权,是个人管理之钥。

14.心灵演练,在脑中模拟各种情况下的反应,会有助于形成实际的处事习惯。

15.爱是动词,不是感受。

16.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是自制与自知之明,了解自己才懂得分寸。维系人与人之间情谊,最要紧不在于言语或者行为,而在于本性。

17.时间管理:选择目标,安排进度,逐日调整。

18.一旦摆脱了过去的心态,顿时感受到一股新气象。

19.一般人总习惯于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以为自己的需要与好恶,别人也会有同感。待人处事若以此为出发点,一旦得不到良好的回应,便武断地认为是对方不知好歹,而吝于再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