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要注意,要想把握这万分之一的机会,必须具备一些条件:一是目光长远。鼠目寸光是不行的,不能看见树叶,就忽略了整片森林。二是锲而不舍。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信心是无济于事的。假如这些条件你都具备了,只要你付诸行动,终有一天你会成为百万富翁。
追寻甘布士的成功经历的确让人受益匪浅。小小的机会往往是伟大事业的开始,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处处都有可能被错过的良机。每个人都被机会包围着,但是机会只有在它们被看见时才存在,而且机会只有在被寻找时才被看见,关键在于你如何认识机会、利用机会、抓住机会和创造这些机会。而这一切又取决于你有没有善于发现和抓住机会的习惯。因此我们只要像甘布士那样,不怕吃亏,善于把握机会,哪怕是万分之一的机会也不放弃,并且努力去奋斗,就一定能实现人生的理想。
爱迪生无疑是一位天才,一位极具天赋的发明家,甚至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他一生共创造了1093项发明,包括白炽灯泡、留声机、电影等。在大家眼里,爱迪生确实堪称天才,但他本人却没有把自己的成就归功于天赋或天才,而把成就归功于勤于思考的习惯,并视为坚持和毅力的结果。
他说:“就像锻炼肌肉一样,我们同样可以锻炼和开发我们的大脑……恰当地锻炼、使用大脑,将使我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加强和提高。而思维能力的锻炼,又将进一步拓展大脑的容量,并使我们获得新的能力。”爱迪生进一步解释道:“缺乏思考习惯的人,其实错过了生活中最大的快乐。不仅如此,他也会因此无法最大化地发挥和展现自己的才能。”爱迪生真正明白,正是勤于思考的好习惯,让人们把自身更多的潜能开发出来。
爱迪生认为:“生活中的很多失败,都是因为人们在决定放弃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如此地接近成功。”尽管他的天赋让人钦羡,但是,白炽灯泡的诞生还是得益于他的坚韧不拔。在找到合适的灯丝材料之前,爱迪生尝试了一万多次,也失败了一万多次。每当我们打开电灯的时候,面对这一跨时代的伟大发明,我们要感谢的,不仅是爱迪生的天才智慧,更多的恐怕还是爱迪生那永不放弃的习惯吧。
龟兔赛跑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了。有人说,乌龟能赢在于它的好运气,即兔子睡觉。实际上,这样来认识并没有抓住问题的要害。乌龟的赢说到底是赢在了它的好习惯上,兔子输在它的坏习惯上,也就是说,因为乌龟有努力的习惯,有一直在跑的好习惯,而兔子却相反,有喜欢玩耍的习惯,有有空就玩的坏习惯。
有一则关于美国“汽车大王”福特的故事也说明了这一道理:迈克是纽约一家小报的普通记者,他非常敬佩当时事业如日中天的“汽车大王”福特,很想从福特那里学到一些成功的经验。
一个周末,迈克正在一家不大的酒店里与几位朋友小酌。忽然,他眼前一亮,只见几位身份显赫的企业家正从一个房间里走出,其中一位正是福特。他手里拿着一张菜单径直走向那位服务生,微笑道:“小伙子,你再算一下,看看是不是有点误差。”年轻的服务生飞快地瞟了一眼那菜单上的一串数字,很自信地回答:“尊敬的福特先生,没有错啊。”
“请别着急,你再仔细算一算。”那几位福特宴请的企业家已朝门口走去,他却很有耐心地站在柜台前。看着福特认真的样子,年轻的服务生没有再核算,而是不以为然道:“是的,因为零钱准备得很少,我便多收了您50美分,但我认为像您这样富有的人是肯定不会在意的。”“恰恰相反,我非常在意。”福特很坚决地纠正道。“那就算您付给我的小费吧。”服务生被福特的斤斤计较搞得有些难为情了,忙给自己找了一个摆脱尴尬的借口。“不,小费我已经付给你了,这50美分是你应该找给我的零头。”福特固执地坚持道。服务生只得低头花上一番工夫凑够了50美分,满怀歉意地递到一脸坦然的福特手中。而此时,福特宴请的朋友已坐到车子里面了。
看着福特快步离去的背影,年轻的服务生低声嘀咕了一句:“真是太小气了,连50美分也这么看重。”“不,小伙子,你说错了,他绝对是一个慷慨的人。”目睹了刚才那幕的迈克抑制不住激动地站了起来。
“他是一个慷慨的人?”服务生一脸的困惑不解。“是的,他刚刚向慈善机构一次捐出5000万美元的善款。”迈克拿出一张两周前的报纸,将上面的一则报道指给服务生看。“可是他刚才……”服务生仍不明白如此大方的福特,为何还要当着那么多朋友的面,去计较那区区的50美分。
“他懂得认真地对待属于自己的每一分钱,懂得取回属于自己的50美分和慷慨捐赠出5000万美元,是同样值得重视的。”就在福特这一看似不经意的小事中,迈克忽然领悟到了自己渴望已久的成功经验,那就是——没有任何理由不认真地对待眼前的每一件事,无论它多么重大还是多么微小。
后来,经过多年艰苦的打拼,迈克终于成为美国报界的名家,而那位服务生也成了芝加哥一家五星级酒店的老板。多年后,两人再次邂逅,一开口,他们便不约而同地感慨起当年的幸运——没错,是福特教他们走上了成功之路。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只注意到那些成功者所取得的辉煌业绩,却很少留意他们的一些琐碎小事,其实那里面正蕴藏着成功的秘诀。福特“吝啬”与慷慨的故事,再次提醒我们——只有时刻保持赢得属于自己的50美分的认真与执着的习惯,才会不断地获得捐赠5000万美元的自豪与光荣。
习惯是习惯者的墓志铭
习惯的养成,好似通过一再的重复,细绳变成了粗绳,然后再进一步变成绳索。每一次我们重复相同的行为,就增加并强化它,绳索又变成缆绳,再变成链子,最终就成了根深蒂固的习惯,把我们的思想与行为缠得死死的。
有这样一个关于习惯的哲理故事: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这不荒谬吗?可这荒谬的场景在印度和秦国随处可见。那些驯象人,在大象小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再挣扎。其实成年的大象完全有能力把小树连根拔起。但是它为什么甘心被地面的小树桩拴住呢?
问题出在大象的习惯上。这只大象自出生以后就一直被拴在树桩上。它一直尝试着拖呀拉呀,树桩却纹丝不动。最后这只大象“知道”自己的举动是毫无用处的。“我不能挣脱这根树桩,尝试也没用。”它一直这样认为。等这只大象长大以后,有足够的力量挣脱这根树桩的时候,它却没有进行再一次地尝试。
驯虎人本来也像驯象人一样成功,他让小虎从小吃素,直到小虎长大。老虎不知肉味,自然不会伤人。没想到,有一天驯虎人不小心,摔在地上,流了许多血。而驯虎人的致命错误就在于他摔跤之后竟然让老虎舔净他流在地上的血,结果老虎一舔而不可收,终于将驯虎人吃掉了。
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绑住。老虎曾经被习惯绑住,而驯虎人则死于习惯(他已经习惯于他的老虎不吃人)。习惯几乎可以绑住一切,只是不能绑住偶然,比如那只偶然尝了鲜血的老虎。
一位哲人说:我们真正的敌人就是自己。很多习惯之所以不易纠正,因为这是多年积累、逐步养成的;即便现在有意识重新建立好的习惯,仍然是困难重重。很多时候,我们知道什么是好的习惯,但具体做起来遇到障碍的原因是难以与“多年的习惯”抗衡。因为我们处在习惯中,大多数人便不知习惯的好坏,也从来没有算计过哪些习惯能为我们的生活加分,又有哪些习惯让我们不断地“坏账”。
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有时候,习惯的力量可能大大阻碍了我们的前进。曾有这样一个科学实验,当你把一只青蛙放到热水中时,它会立即蹦出来。但是,如果把青蛙放入冷水中,慢慢把水加热,那么,他将怡然自得地待在水中而浑然不觉。水温逐渐增高,直到为时已晚。其实,我们非常像冷水中的青蛙。如果变化是逐渐的,我们也常常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小心!或许,你就是那只即将被煮沸的“冷水中的青蛙”!
美国有位企业家曾谈及他小时候的一则故事。他说,小时候我很喜欢到叔叔的农庄去玩耍,在农场里无拘无束地奔跑,自由自在地嬉戏。不过,除了游戏,农庄还教会了我许多农活,也让我懂得了很多生活中的道理。而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是这样一课:
一天早晨,我和叔叔步行穿过农场。当叔叔带着我慢慢靠近用来阻挡家畜的电篱笆时,我不禁暗自揣测起来,我们怎么能从电篱笆那儿穿过呢?就在我疑惑不解之际,叔叔令人吃惊地用手压住电线,挺身跨过了篱笆。
他竟然没有遭到电击,我惊讶得目瞪口呆。叔叔回头招呼我时,我还是犹豫了。这毕竟是一道能让人致命的电网啊,而我曾无数次听到过切勿靠近的警告。叔叔看出了我的犹豫,便向我解释,其实电篱笆没有必要一直都带电。家畜遭到几次电击后,记住了这个教训,就再不会靠近篱笆了,这时电篱笆也就完成了它的使命。
我看到篱笆外的草甸是那么青葱,与篱笆内稀稀浅浅的草坪相比,一定会让家畜垂涎三尺。这就是过去的经验导致的习惯最终战胜了美食的诱惑,让它们在篱笆前永远踯躅不前。
于是,他从这件事悟出这样的道理:我们过去的成就并不代表我们所有的潜能。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一堵并不带电的篱笆墙呢?这些自我强加的条条框框,最终演变成了阻碍你充分发挥潜能的习惯。当旧习惯阻碍了你,那么去改掉它们吧,去跨过那道没有任何实质意义的篱笆吧。千万不要任由过去的经验扼杀了你的未来。记住,改变习惯是关键!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免不了有一些根深蒂固的坏习惯,它们并不是突然形成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养成,甚至我们自己都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这无疑再次说明,有目的地生活是多么重要。我们完全可以选择改变某些不好的习惯,而培养一些良好的习惯。但是,更多时候,我们却选择了“不选择”,随波逐流,随遇而安。
我们不想改变,因为我们曾经成功过;我们不想改变,因为我们曾经受益于这些宝贵的经验。我们在习惯中自我陶醉,在习惯中慢慢老去……但有一天,当掌声越来越稀少、鲜花越来越暗淡,在行走的道路上出现了不可逾越的高墙时,你才蓦然发现,你曾经的骄傲早已荡然无存。曾经的经验变成了桎梏,昔日的模式正在蒙灰。检讨自己,你会发现很多的失误源自你的习惯、你的固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