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改变你一辈子的经典小说大全集(超值金版)
23157400000092

第92章 荒诞的世界(4)

现在的本杰明是个15岁孩童的样子,在社交界里,那些年轻的小姐和大学生都不再对他感兴趣了。如今他只能和那些小孩们混在一起玩。这让他很不习惯,再次有了去圣·米达斯上学的想法。

某一天,他对自己的儿子说道:“哎,我跟你说过很多次了,我想去读预科学校。”

罗斯科立刻回答道:“好的,你想去就去啊!”他可不想被这场讨论所困住,他希望能快点结束。

本杰明用无助的口吻说道:“可是,我自己一个人可去不了,我需要你去申请,对了,你还得带我过去报名。”

罗斯科想都没想就回绝道:“我没时间。”可是在看了看父亲后,他又补充道:“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好了,你不要再想了,你最好是……”他停了下来,他脸涨得通红,在想适当的话,“你最好是找点别的事情做,不要再有这个古怪的想法。你不要太过荒唐了。最好是懂点规矩!”

本杰明难过地看着他,都快哭了出来。

罗斯科接着说道:“我有一件事要提醒你注意一下,要是有外人来时,我想你还是叫我叔叔好了,不要直呼我的名字,你懂了吗?要是别人看到一个15岁的孩子不带尊称地喊我的名字,那看起来多么可笑啊。我觉得你可以随时称呼我为叔叔,如此你也能更快地适应这个新称呼了。”

罗斯科说完后,狠狠看了父亲一眼,这才转身离开了。

在儿子走后,本杰明上了楼,他现在的心情很压抑。他走到镜子前,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他已经有三个月没去剃胡子了,可是镜子里的他却一根黑胡须也没有,下巴上只有些不显眼的白绒毛,他想,自己以后也能省下刮脸这件事了。在他刚从哈佛毕业回家的时候,罗斯科还提出要他戴上墨镜,再贴上些假胡子。那简直就是他孩提时代的花招。可是,他被那胡子弄得不舒服,而且也为此感到自卑,最后,禁不住哭了起来。罗斯科也拿他没办法,没强求他继续戴着。

本杰明拿起了一本故事书,这书是男孩子爱读的《比迷你海湾的童子军》,里面写到了战争的事,这让他回忆起了自己参军的生活。在上个月,美国也加入了战争的行列,成为了同盟国阵营的一方。他想再次入伍。可是他看起来可没16岁,达不到参军资格,就算别人了解他的真实年龄也没用,57岁也是不能入伍的。

就在他在伤感时,有人敲了下他房间的门。男管家走了进来,他给本杰明代了封信来,信的角落处盖着一个大大的军队图章,上面写着收信人的名字——“本杰明·巴顿”。本杰明迫不及待地拿过信来,飞快地打开了信封,接着高兴地看起了信。上面写道:“这场战争将召集美西战争时期的预备役军官,前去的人会被授予更高的军衔。”随信一起寄来的还有一份任命书,授予了他陆军准将的军衔,还要他马上去部队报到。

本杰明简直兴奋得跳了起来。他浑身都为这事情而颤抖着,激动得无法安坐。这就是他想要的事情。他马上抓起帽子跑了出去,十分钟就跑到了查尔斯街,在那有一家大型的服装公司。他走进商店,要店员给他定制一套适合自己的制服。

一名店员对他说道:“小弟弟,想装扮成士兵,对吗?”

本杰明涨红了脸,生气地对他说道:“哎!别管我做什么用!我是住在蒙威龙广场的巴顿,现在你知道我不是在说笑了吧,我能买得起这件制服。”

店员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头说道:“那好吧,要是你能付钱,或是你爸爸能付钱的话,我们就给你做一件。”

本杰明在那量好了尺寸。衣服在一周后就送了过来。他准备再去弄一枚真正的将军徽章,可是店主想要给他那枚写着V·W·C·A的,说这在游戏时可好玩多了,他好不容易才从店主的好心建议下脱身。

在一天晚上,他没有跟罗斯科打招呼,独自离开了家,上了一辆开往南卡莱罗纳州的火车,前往莫斯比营,在那里,他将成为一个步兵旅的指挥官。四月的天气很湿热,他在这时到了营地的门口。他把车钱交给了把他从火车站送来的司机。接着,就向在门口站岗的士兵走了过去。

他很神气地对士兵说道:“快叫个人来,把我的行李给拿进去!”

哨兵认为他在捣乱,用责备的眼神看着他说道:“喂,小弟弟,你这一身将军的打扮,是准备到哪去啊?”

这时,这个参加过美西战争的退伍军官,眼里冒出了怒火,可是,本杰明依旧只能用孩童的声音对士兵怒吼道:“立正!”他因为这嗓子而有点喘不上气来了,停下来好好休息了一下。可是,他在发出那声命令后,突然看到士兵摆出了一个标准的立正姿势。这让他觉得很满意。然而这满意的笑容马上就从他脸上消失了,因为他转过身看到一个炮兵上校正骑着马向这边过来,他明白士兵并不是服从自己的命令,为此他很不满。

他对那个上校尖声喊道:“上校!”

上校听到后,骑着马向他走了过来,看了看他后,用亲切的语气问道:“你是谁家的孩子啊?”

本杰明认为他没有尊重自己,用凶狠的口气回应道:“我会让你明白我是谁家的孩子的!快点从马上下来!”

上校没听他的,只是不停地笑着。

“你是不是想骑我的马?将军大人!”

本杰明感到自己快要哭出来了,他绝望地喊道:“你好好看看这个!”说完,他把委任状塞到了上校手里。

上校在看完后,非常吃惊。

他一边收好文件,一边问道:“你是在哪拿到这东西的?”

“你马上就会知道的,这可是政府寄给我的。”

上校脸上带着一种奇怪的表情,对本杰明说道:“你现在跟我走,我们一起去本部,在那我们会解决这件事的。”说完,上校就掉过马头,慢慢向总部走去。

本杰明只有跟着他向前走去,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他尽量显出高傲的神态。心里还想着,一定要为自己所受的羞辱进行报复。

可是他并没有获得这个报复的机会。过了两天,他的儿子冒着酷暑从巴尔的摩赶了过来,他马上把这个哭闹着的小将军带了回去。

十一

1920年,本杰明·巴顿的第一个孙子出生了。可是,在孩子的出生庆典上,这位祖父并没有出席。没人提到他的存在。对于一个玩着孩童游戏的10岁小男孩,没人给予特别的关注。

对于这个快活里带着一点忧伤的小男孩,大家并不觉得讨厌。可是在罗斯科·巴顿眼里,他就是自己困扰的根源。他认为,他的父亲让自己变得不像60岁的男人,不是一个男子汉的行为,他常说:“这样做只会让大家觉得奇怪。”要是让他把这事想上半个小时,那他一定会精神崩溃的。罗斯科认为,有活力的人可以让自己变得年轻,可是,他父亲做到这样的境地,就显得太没效率了。可是,罗斯科也就此打住了,没有继续思考下去。

时间一晃又是5年。这时本杰明的外孙看起来已经和他祖父一样大了,两人在同一个保姆的监督下游戏。罗斯科把两人一起送进了幼儿园,这时的本杰明非常喜欢绘制图画,制作链子,在他眼里,这是世界上最吸引人的游戏。他有一次因为犯了错,被叫到角落罚站,他不禁大哭了起来。可是在那间满是欢乐的教室里,他在对数时间里都很开心,贝利小姐总会抚摸着他的头,这让他感到很舒服。

过了一年后,本杰明就同他的孙子分开了。他孙子上了小学一年级,而他还得继续在幼儿园待着。他觉得很高兴。可是,在听到别的小孩说自己长大后要做什么时,他总会感到有些难过,他好像察觉到了自己无法向他们一样期待这些事。

时光依旧在乏味的生活中逝去。他在幼儿园的第三个年头里,已经变小了不少,现在都无法明白那些闪亮纸条的用途了。他看到那些大孩子就会哭喊,他很害怕那些大孩子欺负他。对于老师对他说的话,他绞尽脑汁也无法理解。

这时的他已经不再适合待在幼儿园里了。他被带回了家,保姆娜娜成了他生活的中心。天气好的晴天,保姆会带他去公园散步,在那里,娜娜有时会指着一个灰色的大家伙说道:“大象。”本杰明也会重复说道:“大象。”在晚上,当保姆抱他去睡觉时,他张嘴大声对保姆说着“大象,大象,大象”。有时候,娜娜还会把他放在床上,让他在那蹦着玩,要是坐下去的时间刚好,那就会被弹起来,要是弹跳中,嘴里不停地“嗷嗷”喊着,那就能听到奇怪的变了调的声音,在本杰明看来,这真是太有趣了。

他现在总喜欢跑到衣帽架边,从上面拿下一根大手杖来,拖着它到处走,一边用它敲打着桌椅,还一边喊着:“打啊,杀啊!”这场景要是有人看见了,老太太们就会为此笑个不停,年轻的女士们就会把他抱起来,开心地亲吻他,他虽然不喜欢被亲吻,可还是会勉强地装作顺从的样子。当一天过去后,娜娜会带他上楼,拿出燕麦片和糊糊,用勺子一口接一口地喂他吃。

在孩童的睡梦里是没有烦恼的,是纯净无垢的。他已经不再记着大学里辉煌的时光,也不记得自己在女孩中受到青睐的日子。他只对自己白色的小床、照顾他的娜娜、一个时常来看看他的男人和一个被娜娜称作太阳的圆球有印象。只要那个橙色的圆球不见了,他就会想要睡觉。他从不做梦,睡得很踏实。

那些以前发生的一切,如在圣·胡安山带领部队发起冲锋的时刻;他为了让妻子生活更加舒适,拼命工作的岁月;他和祖父一起在老宅安然抽烟的时光,都从他脑海被里抹去了,他什么也想不起来了。

他全都忘了。他现在都想不起最后喝的那口牛奶是不是热的,一天是如何过去的。他只记得眼前出现的婴儿床,还有那照顾他的保姆的面孔。接着,他就什么都想不起了。现在,他会做的也就是饿了之后大声哭泣,叫他人来喂他吃饭。一整天他就在那躺着呼吸,耳边听到的话也不明白,闻到了一些气味,也弄不清楚是什么味道,眼睛也只能分辨光和暗。

这之后,他就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他连婴儿床、牛奶的香味和那些在他头上晃动的模糊面孔,这所有的东西都忘却了。一切归于虚无。

作品赏析

《本杰明·巴顿奇事》是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据菲茨杰拉德本人而言,这篇作品的创作灵感源自马克·吐温的那番感慨:生命总是开端于最美好的状态,而在最糟糕的时候结束。小说讲述了主人公本杰明·巴顿逆行时光的人生故事。本杰明一出生就像一位耄耋的老者,母亲因他难产而死,他一出生便遭父亲的厌恶。随着时间的流逝,本杰明越变越年轻,经历了求学、结婚、参军……最后,他以婴儿的状态躺在保姆的怀抱里安静去世。

小说充分体现了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艺术特征,结构奇特,概念新颖,时间跨越了从19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近百年时光,主人公拥有与别人完全不同的人生和悲欢离合,以优美的笔调和荒诞的手法阐释了作者生命和死亡的思考,讽刺了美国那个特殊的年代里的种种社会现实,折射了资本主义社会人性的自私与人情的冷漠,预示了“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结束和经济危机的到来。小说后来被改编成《返老还童》搬上银幕。

局外人 / (法)加缪

作家档案

加缪(1913—1960),法国小说家、哲学家、戏剧家、评论家。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城。父亲是欧洲人,母亲是西班牙血统,他自己在北非的贫民窟长大。加缪直接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抵抗运动。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60年在一次车祸中不幸身亡。

在加缪的一生中,无论是他的作品还是他的现实人生,他都在与荒诞作斗争。加缪的创作特色是用白描手法,极其客观地表现人物的一言一行,文笔简洁、明快、朴实,保持传统的优雅笔调和纯正风格,他的小说蕴含着哲学家对人生的严肃思考和艺术家的强烈激情。他的哲学及其文学作品对后期的荒诞派戏剧和新小说影响很大。评论家认为加缪的作品体现了适应工业时代要求的新人道主义精神,萨特说他在一个把现实主义当做金牛膜拜的时代里,肯定了精神世界的存在。代表作有剧本《误会》《卡利古拉》,中篇小说《局外人》,长篇小说《鼠疫》,哲学论文集《西西弗的神话》等。

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阿尔及利亚。一个年轻人接到母亲的死讯,赶去奔丧,在母亲的葬礼上竟然没有流眼泪。后来他卷入了一场邻居与其他人的纠纷中,开枪杀了人。被捕后他对宗教无所谓的态度激怒了法官,检察官通过母亲死后他的表现证明他是一个没有灵魂、没有人性、没有道德的家伙,是故事杀人,将年轻人判处死刑。但他对这些都无所谓,也拒绝向神父忏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