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一种姿态叫低调
23176400000014

第14章 主动示弱,戒骄戒躁(2)

分享“小吃”永远是交流的有效途径,在工作间隙休息的时候,在上下班的空闲时间里,都可以通过“零食”来搞好人际关系。对于“零食”交际有三点要注意:第一就是不要吝啬自己的零食,要舍得买,舍得给。第二点就是不要拒绝别人的零食,无论这个零食你喜欢还是不喜欢,都要给对方面子。第三点就是把握好时机。比如说自己有什么高兴事时,买点东西请客,既能让大家开心,又能让大家认同你的为人。

总之,无论是同事之间还是下属和上级之间,都不能忘记和他人分享快乐,这不仅仅是交际的一个诀窍,更是协调合作的一个法则。

学会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但凡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有一句很俗套却很有道理的话:别人批评你,是对你好,是看得起你。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对方的这种“抬举”,把对方的“好心”当成是“驴肝肺”,不仅不领对方的情,还认为对方是在和他作对。那么站在第三者的角度上来看这些人,他们能成功吗,能有出息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1944年7月31日,美国财经界的领袖,曾担任美国商业信托银行董事长,兼任几家大公司董事的豪威尔在纽约大使酒店突然身亡的消息震惊了华尔街乃至全美国。有这种效应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身份,更是因为他为人处世的态度,因为他是一个非常虚心的人,只要是正确的意见和建议,他都会虚心接受,从不会摆架子。不过,他受到的正式教育很有限,在一个乡下小店当过店员,后来当过美国钢铁公司信用部经理,并一直朝更大的权力地位迈进。

豪威尔先生在生前被问及成功的秘诀时,说:“我没有什么成功的秘诀,只是几年来我一直有个记事本,登记一天中有哪些约会。家人从不指望我周末晚上会在家,因为他们知道,我常把周末晚上留作自我省察、评估我在这一周中的工作表现的时间。晚餐后,我独自一人打开记事本,回顾一周来所有的面谈、讨论及会议过程。我自问:‘我当时做错了什么?’‘有什么是正确的?’‘我还能干什么来改进自己的工作表现?’‘我能从这次经验中吸取什么教训?’等等。这种每周检讨有时弄得我很不开心。有时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莽撞。当然,年事渐长,这种情况倒是越来越少,我一直保持这种自我分析的习惯,它对我的做人艺术帮助非常巨大。”

因此,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讲,接受别人的批评不仅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更是对自己的一种负责。

一、扫除自己的心理障碍

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缺点,那就是在听到对方批评自己的时候,就会表现出一种不满的或者是抵抗的情绪,并且拒绝和对方进行交流。其实这是一种心理障碍的表现。这种人多半是一些自以为是、自高自大的人,在他们的心里,唯有自己是最完美的,而别人给他们提意见只不过是在指手画脚。这种心理阻碍了各种有用信息的进入,严重地限制了这些人的发展。

二、打破自己的心理防线

不管对方在批评你的时候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理,你身上缺点的存在是一个既定事实,那么你的心理防线防住的只是你自己去改正缺点的路,而没有防住对方提出批评的举动。因此,要想接收别人的批评就得打破自己的心理防线,给自己一条找到并改正缺点的道路。

三、多反省自己的行为

人最怕的不是有缺点,而是不知道自己的缺点,就如同人最怕的不是犯错误,而是自己不知道曾经犯过错误一样。这是一种很愚蠢的悲剧,可是这种悲剧却很惨烈,往往到最后,这些人在莫名其妙中一败涂地。那么这些人到底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呢?那就是没有好好地反省自己的行为,也没有好好地接收别人的批评。

四、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

很多人批评你并不仅仅是想告诉你,你有错误需要改正,他们都多多少少地带有一点目的性,而这种“目的性”是他们批评你的真正目的,帮你指正错误只不过是一个幌子罢了。那么对于这些人的批评我们是否一定要全盘吸收呢?答案就是没必要,我们可以吸收其中好的,有用的;而抛弃那些没用的,甚至是子虚乌有的。

因此,我们虚心接受别人批评的时候,要正确地对待别人的批评,不能一锅端,更不能一刀切。

皮鲁克斯曾经说过,每个人一天起码有五分钟不够聪明,智慧似乎也有无力感。这说明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的任何一天是完美的,这也给别人的批评留下了许多的机会。因此,身在社会上的我们要勇敢并虚心地接受别人的批评,目的只有一个:不断地提高自己,做一个善于交际的人。

永远保持低调的本色

许多人在穷乏的时候,不得不过着简朴的生活,而一旦发达,就会挥金如土,纸醉金迷。李嘉诚则与此完全相反,一直保持着当年创业时期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李嘉诚说:“就我个人来讲,衣食住行都非常简朴、简单,跟三四十年前根本就是一样,没有什么区别。”

李嘉诚住的房子,仍是1962年结婚前购置的深水湾独立洋房。它的外观并不气派,内部也不算豪华,看不到海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住在山顶区的部分英国人陆续撤离,腾出的花园洋房,大都为华人富豪买去。都说香港顶尖级富豪,该住进顶尖级的豪宅区,李嘉诚对此却表现冷淡。

李嘉诚的衣着是有目共睹的,他常穿黑色西服,不算名牌,也比较旧。

李嘉诚说,衣服和鞋子是什么牌子,我都不怎么讲究。一套西装穿十年八年是很平常的事。我的皮鞋十双有五双是旧的。皮鞋坏了,扔掉太可惜,补好了照样可以穿。我手上戴的手表,也是普通的,已经用了好多年。

手表成为李嘉诚节俭的象征,凡是涉及李嘉诚个人生活的文章,没有不谈手表的。据介绍,李嘉诚早年戴的是极一般的日本精工表,后来电子表流行,他改为西铁城电子表。

李嘉诚绝不说手上的表有损其高贵身份,他反而引以为自豪,常常把手表展示给外国记者看。

一位外国记者曾评论说:“李嘉诚看上去不像一位难对付的老板,而像一位和蔼可亲的中学校长。他经常身穿黑色西服、白色衬衣,佩戴素色领带。有一次,他指着手上戴的西铁城电子表对来访的客人说:‘你戴的表要贵重得多,我这个是便宜货,不到50美元。它是我工作上用的表,并非因为我买不起一只更值钱的表。’”

在公司,李嘉诚与职员一样吃工作餐。他去巡察工地,工人吃的大众泡沫盒饭,他照样吃得津津有味。公司来了客人,他并不带他们去高级酒楼,而是在公司食堂吃。比平时多几样冷盘炒菜,分量不多,但能吃饱,又不至于浪费。正如他自己常说的一样,我这个人对生活没什么高要求。

他有一辆劳斯莱斯,市值数百万港元。他曾对《经济日报》记者讲,我自己绝不会坐,只有陪客时才劳驾它代步。他的意思是,坐太名贵豪华的车,恐会使自己贪恋奢侈,忘记勤俭。

在香港商界,潮州籍人以节俭、勤奋、精明而著称。也有人说潮州人孤寒(吝啬、小气)。1995年12月1R,国际潮团联谊会在港开幕,仪式完毕后,李嘉诚立即被记者包围住,有记者提到潮州人孤寒与否的问题。

李嘉诚说:“潮州人只是刻苦,而非孤寒。”他强调:“我绝对不孤寒,尤其对公司、社会贡献方面和‘作为中国人应做的事’上,绝不会吝惜金钱:”

是的,我们已经看到,李嘉诚不但不孤寒,而且是世上少有的大慈善家,一个悭己不悭人的大慈善家。他曾经做过多次善行义举,而自己过的却是一种极为俭朴的生活。这一点令人感慨万千,钦佩之至!

安于平淡才能迎接辉煌

平淡,虽不是人生旋律中的精彩华章,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底色。在现实生活中,平淡总是多于辉煌。谁能善待平淡,谁就能把握住生活的真谛,当机会来临时,才能“于无声处听惊雷”。

与平淡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当前改革开放中的“热烈”。文人“下海”,官员弃职经商;有人涌向股潮,有人投身市场。面对这种阵势,有人心浮了,有人气躁了,有人眼花了。这并不都是由于自己过于清贫,而是怕不能同别人一起富裕。

追求物质上的富足与事业上的辉煌,争取人生中的精彩,都不是坏事。但不管是扛枪的、教书的、执法的、种田的,都冲着“富起来”而去,后果且不论,眼下的国家安全由谁来保?学生由谁来教?治安由谁来管?庄稼由谁来种?没人安于平淡,“热烈”就可能陷于混乱。

事业需要平淡。保家卫国的事业是辉煌的,而这辉煌的事业,是由千千万万个近似平淡的战士用千千万万个似乎乏味的日子组成的。没有平淡的战士,没有乏味的日子,就没有那辉煌的事业。

社会需要平淡。在涌动的市场经济浪潮面前,有位老教师,面对当年学生诚邀他去自己主管的单位当“顾问”“董事”,声言“挂名”而已,待遇“从优”,他却谢绝说:“即使人生真如一盘棋,我也不打算‘悔棋’了。我将怡然终老于教师这一小卒的岗位上,一如既往地舌耕和笔耕,冷暖自知。”社会正是由于有像老教师这样的安于平淡的人,才打造出了江山代有人才出的辉煌。

人生需要平淡。人生是个三角形,辉煌是三角形的顶尖,平淡是三角形的底边。换句话说,人生三角形的底边不是财富,不是名利,只是事业。安于平淡,才能倾心于事业;倾心事业,方能创造出人生的辉煌。

成功需要平淡。“天才棋手”李昌镐之所以年纪不大却在世界棋坛上光芒四射,不仅因为他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还因为他有一种“平常心”,即在下棋时排除私心杂念,不患得患失,名利输赢皆为“心”外之物,专注于棋艺的发挥,从而攀登上一种高境界。当今,不论自己奋斗在什么领域,少想一点名利得失,排除一下奖金的诱惑,也许正是获取成功的奥秘。

改革开放为不少人提供了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人人都想有精彩的表演,但如果高潮迭起,就有许多人看不清自己,放弃平淡与朴素,肓目跟着“高潮”走。那是十分可悲的,因为在“高潮”中有弄潮的,也有被潮水淹没的。急欲发展经济的中国,需要冷静;急欲先富起来的人,也需要冷静。在滚滚商潮和暗流汹涌的第二职业夹击之下,需要保持理智,需要对自己、对别人、对今天和未来进行洞悉、把握。明白自己只是一个平常人,以平常人的平常心去体味平淡,方能品出生活的真味。

人生中,生活中,精彩和辉煌,隐于平淡中,现于一瞬间。平淡才是长久的。安于平淡,才能积累出瞬时的精彩;辉煌消失后,要安心复归于长时的平淡。只有这样,才有真正的自我,才有成熟的选择,才有迎接挑战的能力。

勿自高自大,要做到谦卑

整理历史遗迹时,人们发现,在古罗马遗留下来的雕塑中,被人为破坏最多最严重的,是那些以帝王豪杰为首的作品。尽管这些雕塑价值连城,属于珍品,但它们还是没有逃过一次次历史的劫难。无论是战争,还是民族灾难,人们都会拿这些帝王豪杰的化身来开刀出气,毁坏得一塌糊涂。

至今为止,在古罗马保留下来的完整艺术品中,没有一件是帝王人物。凡是显赫一时、驰骋江山的人物的雕塑,几乎都被毁坏。保留最为完整的,倒是一些下等人和小人物的雕塑。其中一位为帝王进贡的男佣石雕,最为完好:他单腿下跪,两手向上托着一个果盘。无论是模样,还是形象,都是一副无比卑微的模样,让人看了,不禁唤起心中的怜悯,不忍心去碰他。

无独有偶,在中国,人们在遗留下来的文物中同样发现,帝王将相的雕塑被毁坏得最多、最惨。千百年来,各地几乎没有留下一件完好的帝王将相塑身,不管是泥塑,还是铜塑,几乎都被毁坏;其次被破坏最严重的,就是那些所谓的世上英雄和名门贵客。

在各地,保留较为完整的历代雕塑中,几乎也是一些卑微者的雕塑。

在贵州,一件相当值钱,离现代900多年的出土文物,竟然也是一尊卑微者的泥塑。保存之完好,令人惊叹,浑身竟然没有一点儿磕碰。人们不得不为这一现象深深感叹。

巧合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卑微者也是受到极大保护的。

据心理学家和历史学家考证,卑微者的本身,就能使其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卑微者的表现,原是人类自身的一种最原始的自我保护现象。人在危难与险境中,只要肯低下头来,卑微着,危险往往就会降低一半。许多卑微者,实际上是最没有危险、最少麻烦的人,而危险总是更多地降临在那些豪杰与英雄们的身上。

美国人琼斯曾做过一个实验,在电脑上制作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物,供人们在游戏中缶打:一个大块头的人物和小块头的人物同时出现,结果,威武的大块头被击打的比率是百分之八十多,小块头的人物被击打的次数相对就少了许多。

当把一个老板和一个员工放在一起时,挨打最多的自然是有势力的老板。这与现实生活中人们恭维、敬畏甚至惧怕老板的情景完全相反。把帝王和贫民做成一对电脑人物,帝王挨打的次数则是贫民的数十倍甚至数百倍,人们谁也不再去恭维帝王将相。

躲过危险的,总是处在低下位置的人;引起人们不满,遭到人们攻击的,往往是那些受人尊敬、被人爱戴的大人物在这里,事物反差得成了阴阳两重天,全都调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