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孔子到齐国,拜见景公。景公高兴,想把尼溪这个地方封给他,因此告诉晏子。晏子说:“不可以。那些儒者,是傲慢而自作主张的人,不可以教导下民;喜欢音乐而混乱人民,不可以让他们去亲自治理政事;主张命运而懒于做事,不可以派他们去担任官职;崇办丧事哀伤不止,不可以使他们慈爱百姓;奇装异服而作出庄敬的表情,不可以使他们引导民众。孔子修饰盛打扮那华丽的面容用以惑乱世人,弦歌鼓舞,用以招集弟子,把登堂、退下的礼节弄得很复杂,用以显示礼仪,勉力于从事趋走、盘旋的礼节,用以让众人观看。虽然博学,但不可以使他议论时世,劳尽心思,但不可以以此有补于民生,长寿的人几辈子也学不完他们的学问,壮年人也无法行他们繁多的礼节,积累的财产也不能供给他音乐的花费。过多地装饰他们的邪说,来迷惑当世的国君;大张旗鼓地设置音乐,来惑乱愚笨的民众。他们的遒术不可公布于世,他们的学问不可以教导民众。现在君王封孔子以求对齐国风俗有利,不是引导民众的方法。”景公说:“好。”于是赠孔子厚礼,而不给封地,恭敬地接见他而不问他的道术。孔子于是对景公和晏子很愤怒。于是把范蠡推荐给田常,孔子告诉南郭惠子,回到鲁国去了。过了一段时间,齐国将要讨伐鲁国,告诉子贡说:“端木赐,现在是办大事的时候了!”于是派子贡到齐国,通过南郭惠子见到田常,劝他讨伐吴国;以教高、国、鲍、晏四姓,使之不要妨碍田常叛乱;又劝越国伐吴国。三年之内,齐国和吴国都遭受了灭国的灾难,死去的人数大约上亿,这是孔子的罪呀。
原文
孔丘为鲁司寇,舍公家而于季孙,季孙相鲁君而走,季氏与邑人争门关,决植。
孔丘穷于蔡陈之间,藜羹不椹。十日,子路为享豚,孔丘不问肉之所由来而食;号人衣以酤酒,孔丘不问酒之所由来而饮。哀公迎孔丘,席不端弗坐,割不正弗食。子路进,请曰:“何其与陈、蔡反也?”孔某曰:“来,吾语女:曩与女为苟生,今与女为苟义。”夫饥约,则不辞妄取以活身;赢鲍,则伪行以自饰。污邪诈伪,孰大于此?
译文
孔子做了鲁国的司寇,放弃国家利益而去侍奉季孙氏。季孙氏为鲁君之相而逃亡。他逃到城门跟邑人争门关,孔子举起城门放季孙逃走。
孔子被穷困在陈国、蔡国之间,用藜叶做的羹中不见米粒。第十天,子路蒸了一只小猪,孔子不问肉的来源就吃了;又剥下别人的衣服去买酒,孔子也不问酒的来源就喝。后来鲁哀公迎接孔子,席摆得不正他不坐,割下来的肉不正他不吃。子路走上前来问道:“(您)为何与陈国、蔡国时的态度相反呢?”孔某说:“来!我告诉你:从前我和你苟且偷生,现在我和你急于取义。”在饥饿困逼时,就不惜妄取以求活命,在饱食有余时,就用虚伪的行为来粉饰自己。污邪诈伪之行,还有比这大的吗?
原文
孔丘与其门弟子闲坐,曰:“夫舜见瞽叟就然,此时天下圾呼!周公旦非其人也邪?何为舍其家室而托寓也?”孔丘所行,心术所至也。其徒属弟子皆效孔丘:子贡、季路,辅孔悝乱乎卫,阳货乱乎齐,佛胖以中牟叛,漆雕刑残,莫大焉。夫为弟子后生,其师必修其言,法其行,力不足、知弗及而后已。今孔丘之行如此,儒士则可以疑矣!
译文
孔子和他的弟子闲坐,说:“舜见了瞽叟,局促不安的样子,这时天下危险吗?周公旦也不是仁义之人吧,否则为何舍弃他的家室而寄居在外呢?”孔子的所行,都出于他的心术。他的朋辈和弟子都效法孔子。子贡、季路辅佐孔悝在卫国作乱;阳货在齐作乱;佛肸以中牟反叛;漆雕开刑杀。残暴没有比这更大的了。凡是做弟子后生的,他的老师必须使自己的语言完美,使自己的行为成为法则。一直到自己力量不足、智慧不及才停止。现在孔子的行为是这个样子,儒士们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些怀疑他了。
解读
在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墨子是先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因发现儒家学说有许多不足之处,为纠正孔门儒学“礼烦扰而不说,厚葬糜财而贫民,久丧伤生而害声”。因此自创新的学说。
墨子此篇主要是为了批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礼义思想。墨子反对儒家婚丧之礼,实则是反对“君、亲有差”。又指责儒家的礼乐与政事、生产皆无益,又通过晏婴等之口,讽刺孔子与君与民都是口头上讲仁义,实际上鼓励叛乱,惑乱人民。本篇反映了儒、墨两家在思想认识上的激烈斗争。
活学活用
墨子认为孔门儒学是“礼烦扰而不说,厚葬糜财而贫民,久丧伤生而害声”。而他自己却提倡“非乐”、“节葬”、“节用”、“兼爱”等理论目的在于反对儒学。儒学真的是一无用处了吗?现在我们来看看儒学衰微时期,人们是怎么对待儒学的。
儒学衰微
尚书郎、南阳人樊准因儒家学风日渐衰颓,便上书说:“我听说,君主不可以不学习。光武皇帝承受天命,使汉朝中兴,东征西伐,顿不得安居休息。但他仍然放下武器,讲说儒家学问;停鞍歇马,讨论圣人之道。孝明皇帝日理万机,事事经心,但却爱好古籍,留意儒家经典,每当行过飨射礼——在学校举办宴会和射箭比赛之后,部坐在正位上,亲自讲解经书,儒生们则一同聆听,全国四方欢欣喜悦。他还广召著名的儒家学者,将他们安置在朝廷,每逢宴会,便亲切地和他们讨论疑难,共同研究治国和教化之道。即便是期门、羽林的武士军官,也都人人通晓《孝经》。儒学的影响从圣明的君王身上开始,扩展到野蛮荒凉之地。因此,每当人们称颂盛世的时候,都谈到明帝水平年代。如今学者日益减少,特别是京城以外的远方尤其严重。博士把坐席放在一旁,不再讲学,儒生则竞相追求华而不实的理论,忘掉了正直忠诚的原则,只熟悉谄媚阿谀的言词。我认为应当颁布诏书,明告天下,广泛寻访隐居的学者,提拔渊博的儒士,等到将来圣上上学的时候,为他讲解经书。”
邓太后认为樊准的意见很对,便予以采纳,下诏说:“三公、九卿和中二千石官员,要各自举荐隐士、大儒;被举荐者务必具有高尚的德行,以劝导晚生后进。那时再从他们中精选教授经学的博士,一定可以得到适当的人选。”
智慧金言
墨子的主要思想之一就是“兼爱”,他所提倡的“兼爱”是无差别的、无等级之爱。因此他反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所注重的“君臣有别”的等级之爱。他认为孔子所提倡的礼义只是口头上的仁义,只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而不管人民的死活。这与墨子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人民考虑是背道而驰的。
勤以修身俭以养德
西周时贤臣周公旦辅佐年幼的周成王时,担心成王年龄大了而放荡纵欲,便写了《多土》和《毋逸》劝勉成王。《毋逸》里说:“父母长期艰辛创业,儿孙们却骄纵奢侈,忘记了其艰辛,因而使家业毁败,做儿子的能不慎重吗?”往昔商王中宗,敬畏老天赋予的使命,不贪图安逸,治理人民,勤于政事,所以能当政75年。高宗时,因他长期在民间劳作与百姓共同生活,从不敢怠政安逸,一心一意治国,大小事都受人赞赏,因此为政55年。到了祖甲,他知道百姓爱好,能保护并恩惠于民,不欺慢鳏夫寡妇,所以祖甲能当政32年。《多土》说,从汤王到帝乙,都恭顺地祭祀鬼神,修明德行,各帝没有违背上天意志。到后面的纣王,极度放纵享乐,不顾及民众和社稷的安危,民众都认为他应受惩罚。周文王从晨到暮,为了国事无暇顾及吃饭,所以能当政55年。可见,远在百周,“一饭三吐哺”的周公就知道为政者要知道居安思危不能只图安逸享乐而葬送统治。
诸葛亮最了解居安思危的道理。自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后,诸葛亮为蜀国建立立下了汗马之功。然而,刘备称帝不久即死去,在死前,刘备托孤于诸葛亮,从此,诸葛亮成为蜀汉的实际统治者。虽然说三国鼎立,天下相对平安,但诸葛亮没有安于享受,而是励精图治,居安思危。对内,政治上励行法治,注重选贤任能;在经济上劝课农桑,发展农业生产。对外,诸葛亮非常注重边防的安危,一是对南中地区,即今天的四川西南、贵州西部、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地区,采取军事镇压和“和抚”并用的政策,解除了蜀汉的后顾之忧;二是采用北伐曹魏,以攻为守的政策,避免曹魏的巨大压力。诸葛亮曾先后5次北伐,而且每次必亲率大军亲征亲战,转徙于战火纷纷的战场和崇山深谷之中。诸葛亮虽安居偏僻险地的蜀中,但却忧国忧民忧天下,采取了一系列防患于未然的治国措施,就像他自己说的“自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唐太宗与魏征也经常谈“居安思危”。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治理国家和养病没有什么区别。病人觉得身体有好转,更需要调理保养,否则会旧病复发,那就必然有丧命的危险。治理国家也是这样,天下稍为安定,更应小心慎重,倘使一安定就骄奢淫逸起来,必然导致失败。现在天下安危,系在我一人身上,所以,我一天天谨慎小心,该休息也不敢休息。”魏征说:“内外治安,我不以之为喜事,只高兴陛下能够居安思危阿。”第二年,唐太宗又对侍臣们谈居安思危,他说:“纵观古代的帝王,有兴旺的有衰败的,就好像每天有早晨有黄昏一样,衰败的都是因为蔽塞耳目,不知道时政的得失,忠正的人不敢说话,邪恶的人每天进谗言,因为不知道过失,所以灭亡了。我虽在九重之高位,但不能看见天下所有的事,所以安排你们各位大臣,用来做我的耳目。不要认为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留意了。君主可爱,民众可畏。有道德的统治者,人们共推举他。没有道德的统治者,人们抛弃他,这就是民众可畏的意思。”魏征回答说:“自古失国之主,都是居安忘危,处处忘乱,因此不能长久。现在陛下统治之下四海之内富殷,国家内外清明平静,还能警醒治国之道,经常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国家的统治自然比较长久。”唐太宗后来又多次和魏征论述过为政者居安思危的必要性。如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魏征见晚年的唐太宗开始骄纵自满,他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力陈太宗“十失”,劝其居安思危。到了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仍认识到作为君主应格外谨慎小心,他说:“作为君主只有一颗心,而对付帝王的人却很多。有的人用武力,有的人用善辩的口才,有的人谄媚奉迎,有的人实行欺骗,有的人则投其所好,就像车轮的辐条从四面八方集中起来对付帝王。各个人都期望能表现自己,以便得到君主的宠爱和高官厚禄。君主如果略有疏忽,而上当受骗,那么危险便随之而来,这就是君主难当的道理。”唐太宗为政期间,总体而言,一直居安思危,身在安逸,心却忧虑,唯恐失足落入悬崖之下,所以唐太宗还对侍臣说过:“人们都说天子至高无上,没有什么可害怕的。我却认为不然。对上畏惧天意,对下害怕群臣瞻视,兢兢业业,还担忧不合天意,不负众望。”魏征回答说:“这确实是为政的要害,愿陛下谨慎能始终如一,那样就好了。”可惜的是,到了晚年,唐太宗不太居安思危,对内不愿纳谏,对外实行扩张。但总体来说,唐太宗和魏征对居安思危的理解是深刻的,其辉煌的业绩也离不开居安思危。
清朝康熙帝,也算是一个居敬行简的皇帝。外国传教士白晋曾说康熙是“一位以前在法国以外连做梦也未见过的伟大人物”。虽然,白晋的话有些夸大其辞,可康熙的为政、为民、修身、多才确是中国历史上堪称独步的帝王。他身居帝位,拥天下所尽有,但其俭朴一生,不求奢华。他穿的皮袍是用两三张黑貂皮和普通貂皮制成,这种皮袍在宫中极其普遍。他的御衣也是用粗劣的丝织品制作的,衬衣总是旧的,破得缝了不少补丁。冬天,康熙穿的羊毛呢外套也是当时一般的服装。夏天,他有时穿着用麻布做的上衣。另外,除举行盛典外,他很少穿华丽衣服,他惟一的豪华装饰是帽檐上嵌了一颗大珍珠,因为这是满族人的风俗习惯。康熙有时乘坐轿子出皇城,那轿子是用很粗糙的木材制成的。不仅如此,康熙还大力节省宫中开支。据记载:明代时,每年宫中用金银共96.94万余两,康熙时仅3万两;明代每年用木柴2600多万斤,康熙时只七八百万斤;明代用红螺炭1200余万斤,康熙时仅百余万斤;明代各宫床帐、车轿、花毯之类费用2万余两,康熙时皆不用。明代有宫人9000人,内监10万人,康熙时宫中不过四五百人而已。
上面几位贤臣、明君,都以民以国为本,从而能正己修身、勤政爱民,不但在当时富有政绩,而且历史上也永远传颂。
智慧金言
居位越高,越易受人蒙蔽。即使是亲自巡视,看到的听到的未必又不是经过伪装的,许多君王都是在糊里糊涂当中丢掉了江山。所以即使天下太平,也不要粉饰,不要好大喜功,而应多向前看,从一片赞扬声中去找出容易致败的苗头,用唐太宗的话讲,就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国家自然能长治久安,即使出现不可预料的天灾人祸,也可以很轻易地恢复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