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顶黄芽的品质特点:外形扁平,色泽微黄,芽毫毕露;冲泡后甜香浓郁,滋味鲜醇回甘,汤色黄亮,叶底全芽,嫩黄匀齐,为蒙山茶中的极品。
(3)霍山黄芽
产于安徽霍山,为唐代20种名茶之一。清代为贡茶,然而经过历代的演变,以后竟致失传,现在的霍山黄芽是本世纪70年代恢复生产的,主要产于佛子岭水库上游的大化坪、姚家畈、太阳河一带,其中以大化坪的金鸡坞、金山头,金竹坪和乌米尖即“三金一乌”所产的黄芽品质最佳。
黄芽产区位于皖西大别山区,海拔800米以上,这一带峰峦叠嶂,泉多溪长,树木繁密,大量鸟类栖息,撒下大量粪便,土壤十分肥沃,年平均温度14~16℃,年降水量1400毫米左右,生态环境优越,所产茶叶芽嫩、叶肥、品质优良。
霍山黄芽开采期一般在谷雨前3~5天,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要求采摘非常细嫩的幼芽,并保持新鲜。
霍山黄芽的品质特点:形如雀舌,芽叶细嫩,多毫,色泽黄绿;冲泡后,香气鲜爽,有熟栗子香,滋味醇厚回甘,汤色黄绿清明,叶底黄亮嫩匀。
(4)沩山毛尖
产于湖南宁乡的大沩山,是我国传统名茶。据说,早在唐代就已著称于世。在建国初期50年代,毛泽东在品尝了沩山毛尖后,大为赞赏。刘少奇生前把沩山毛尖作为家乡茶,款待国内外友人。
沩山最高海拔千余公尺,山上有一天然盆地,地势高峻,群峰环绕,林木繁茂,溪河环绕,卢花瀑布一泻千丈,常年云雾飘渺,罕见天日,素有“千山万山朝沩山,人到沩山不见山”之说。这里年降水量1600~18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5℃左右,气候温和,光照时间短,茶园土壤为黑色沙质土壤,土层深厚,腐殖质丰富。茶树久受甘露滋润,不受寒暑侵袭,根深叶茂,梗壮芽肥。
沩山毛尖于清明节后7~8天开采,芽叶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采摘时要求严格,要做到紫叶不采,虫伤叶不采,鱼叶不采。当天采当天制,以保持新鲜。沩山毛尖制作工艺特殊,分杀青、焖黄、轻揉、烘焙、拣剔、烟熏六道工序。其中烟熏是沩山毛尖的独特之处,熏烟时间长达16~20小时,直至足干,从而使茶叶具有烟香。对一般茶来说,具有烟味,会影响茶的品质,而对沩山毛尖来说,带有烟香,却是质量上乘的标志。
沩山毛尖的品质特点:外形叶缘微卷成块状,色泽黄亮油润,白毫显露;冲泡后松烟香浓厚芬芳,滋味醇甜爽口,汤色橙黄明亮,叶底黄亮嫩匀。
沩山毛尖深受边疆人民的喜爱,被视为茶中珍品。
白茶种类
白茶是我国特产,属轻微发酵茶。因成品茶多芽头,满披白毫,色白隐绿而得名。目前我国白茶产地主要在福建省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县。主要种植品种有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及水仙等,这些品种,幼嫩芽叶上披满白色茸毛,为人们采制白茶提供了物质条件。
白茶基本制作工艺简单,但对原料有特殊要求,必须采摘嫩芽以及以下1~2片嫩叶都满披白毫。制作时,不炒不揉,只晒干或用文火烘干即可,使白色茸毛在茶的外表完整地保留下来。
白茶的主要品种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
(1)白毫银针
产于我国福建福鼎、政和等地,简称银针,又称白毫,因其成品多为芽头,纤细如针,满披白毫,色白如银而得名。清嘉庆初年(1796年之后)福鼎一带有人用菜茶的壮芽为原料,创制银针白毫。从1885~1889年间,改为福鼎大白茶和政和大白茶的壮芽为原料,产制银针。
白毫茶区地处中亚热带,境内丘陵起伏,常年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8.5℃,年降水量1600毫米左右,土质肥沃,适宜种茶。
制作白毫银针一般在三月下旬至清明节,采摘肥芽或一芽一叶,然后用手指将真叶、鱼叶轻轻剥离。剥出的茶芽均匀地薄滩于水筛上(一种竹筛),在微弱日光下晒至八九成干后,采用30~40℃的文火慢烘至足干制成毛茶,再将毛茶用六、七号筛,过筛,筛上面的为优质品,筛下面的为次等品,然后再用手精心拣除梗片、杂物等,分批用文火焙干,趁热装箱。
白毫银针的品质特点;外形挺直如针,芽头肥壮,满披白毫,色白如银,此外因产地不同品质略有差异,福鼎所产茶芽茸毛厚,色白,富光泽,汤色呈浅杏黄色,滋味清鲜爽口;政和产者,滋味醇厚,香气清芬。
银针茶性寒凉,有解毒、退热、祛暑、降火的功效,被视为治疗麻疹的良药。
(2)白牡丹
产于福建政和、建阳、松溪、福鼎等县。以绿叶夹银色白毫芽,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着嫩芽,宛若蓓蕾初绽而得名。于本世纪20年代创制于建阳水吉乡。
制作白牡丹的原料主要采自政和大白茶和福鼎大白茶良种茶树芽叶,有时少量采用水仙品种茶树芽叶。传统采摘标准是春茶第一轮嫩梢采下一芽二叶,要求芽叶满披白色茸毛,芽与叶的长度基本相等。制作工艺简单,只有萎凋及焙干两道工序。
白牡丹的品质特点:外形似枯萎花朵,二叶抱一芽,芽心肥壮,叶张肥嫩,色泽灰绿或暗青苔色,叶背布满白色茸毛;冲泡后,香气清芬,滋味鲜爽,汤色杏黄或橙黄,叶底浅灰,叶脉微红,芽叶连枝。其性清凉,有清热降火之功效,为夏季佳饮。
(3)贡眉(寿眉)
贡眉,又称寿眉。主产于福建建阳县;此外,建瓯、浦城等县也有生产,产量占白茶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制造贡眉选用一芽一叶至一芽二三叶,含有嫩芽、壮芽的茶树新梢为原料。制作工艺与白牡丹基本相同。
贡眉的品质特点:毫心显露而多,色泽翠绿,汤色橙黄或深黄,叶底匀整、柔软、鲜亮,叶张主脉呈红色,味醇爽,香鲜纯。产品主要销往港、澳等地区。
黑茶种类
黑茶属后发酵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黑茶的原料一般较粗老,采摘时多为一芽五六叶,叶粗梗长,加工时要经过高温杀青、揉捻、堆积作色、干燥等工序,其中堆积发酵时间较长,因而叶色多呈黑褐色,故称黑茶。早在11世纪前后,即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074年)就有用绿毛茶变黑的做法。最早的黑茶是由四川生产的,四川生产的绿毛茶要运输到西北地区销售,由于交通不便,运输困难,必须减少体积,于是就将茶叶蒸压成块,在加工的过程中,要经过二十多天的湿胚堆积,于是毛茶由绿色变成了黑色,并形成了独特的风味,这就是黑茶的由来。
黑茶又是制作紧压茶的原料,主要供边疆少数民族饮用,因此又称边销茶,其中,少量用来出口。黑茶的年产量,仅次于红茶、绿茶产量,成为我国的第三大茶类。主要产于湖南、湖北、四川、广西、云南等省,产品主要有湖南黑茶、四川边茶、老青茶、普洱茶、六堡茶等。
(1)湖南黑茶
原产于湖南安化,现已扩大到桃江、沅江、汉寿、宁乡、益阳、临湘等地。在明万历年间,就有贩卖湖南黑茶的。
湖南黑茶历史上最多的时期,是在清光绪年间,当时年产14~15万担。现代产量大增,是原先的4倍以上。
湖南黑茶的品质特点:湖南黑茶分为四个级别,一级茶条索紧卷、圆直,叶质较嫩,色泽黑润;二级茶条索尚紧,色泽黑褐尚润;三级茶条索欠紧,呈泥鳅色;四级茶叶张大而粗老,条松扁,色黄褐。湖南黑茶的内质要求是香气醇厚,无涩味,有松烟香,汤色橙黄,叶底黄褐。
以湖南黑茶为原料制成的紧压茶有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和湘尖。
(2)四川边茶
产于四川。雅安、天全、荣经等地所产的边茶专销康藏,称为南路边茶,是压制康砖和金尖的原料。而灌县、崇庆、大邑等地所产的边茶,专销四川西北部,称为西路边茶,是压制茯砖和方包茶的原料。
南路边茶有毛庄茶和做庄茶之分。毛庄茶是用采割下来的鲜枝叶,杀青后不经蒸揉而直接干燥制作而成的。毛庄茶又称金玉茶,叶质粗老,呈摊片状,色泽枯黄,香气清淡。做庄茶是用采割下来的枝叶,杀青后,还要经过扎堆、晒茶、蒸茶、骝茶、渥堆发酵后再进行干燥制作而成。成品做庄茶,茶叶粗老含有少量茶梗,叶张卷折成条,色泽棕褐如猪肝色,内质香气纯正,有老茶香,滋味平和,汤色黄红明亮,叶底棕褐粗老。
(3)老青茶
主产于湖北蒲圻、咸宁、通山、崇阳、通城等地;此外,湖南的临湘也有生产,距今已有100多年的生产历史。
老青茶足压制青砖茶的原料,分为里茶和面茶两种。面茶较精细,制作时经过杀青、初揉、初晒、复炒、复揉、渥堆、晒干而制成。里茶是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干燥而制成。
老青茶的品质特点:一级茶(洒面),条索较紧,稍带白梗,色泽乌绿。二级茶(二面)叶子成条,红梗为主,叶色乌绿微黄。三级茶(里茶)叶面卷皱,红梗,叶色乌绿。
(4)普洱茶
产于云南西双版纳、思茅等地。因古时将此茶运往滇南重镇普洱镇集中加工后再销往康藏等地,故名普洱茶。
普洱茶生产历史悠久,在唐朝的时候,康藏地区的兄弟民族,就已经饮用普洱茶了。
普洱茶树属乔木型大叶种,具有发芽早,持嫩性好,芽叶肥壮,茸毛特多,叶质柔软,鲜叶水浸出物多等特点,为优良品种之一。产地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9℃左右,年降水量1300~1600毫米,常年云雾缭绕,日照短,四季温差小,昼夜温差大,为茶树提供了优越的生长环境。
普洱茶的品质特点: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或褐红色,香气浓郁,耐泡;汤色明黄,滋味醇厚回甘,并具有独特的陈香。
普洱茶,历来被认为具有降低血脂、减肥、助消化、暖胃、抑菌、生津、止渴、醒酒、解毒等功效,是一种保健饮。
再加工茶类
花茶种类
花茶,又名熏花茶、窨花茶、香片茶等。茶叶吸收了花的香气,使茶既有花香又有茶味,在我国北方地区,是一种非常受消费者欢迎的茶品。花茶的历史悠久,早在唐代陆羽《茶经·六之饮》中记载:“用葱、姜、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属,煮之百沸”。可见当时已经有在煮饮茶汤时,加入调料,以益茶味的做法。宋代,花茶生产有了更加详细的记载,明代花茶生产有所扩展,无论对茶叶和花的选择,还是用花量与茶叶的配比,都更加地成熟。清代,开始出现大量商品花茶的生产。
花茶的品种很多,因窨花的香花不同,分为茉莉花茶、珠兰花茶、玫瑰花茶、玳玳花茶、白兰花茶、柚子花茶、桂花花茶、金银花花茶等。因茶胚原料不同,可分为烘青花茶、炒青花茶、红茶花茶、乌龙茶花茶等。茶胚不同,所窨香花也不同,如炒青绿茶,有浓郁的板栗香,不如烘青绿茶香气鲜爽纯和,所以烘青绿茶更适合窨制茉莉花茶,红茶滋味醇厚,窨制玫瑰花可以提高红茶的花香果味,乌龙茶最好选用香气浓郁的桂花。
各种花茶,虽各有特点,但总的品质要求一致,即高级花茶既要花香鲜灵持久,又要保持茶叶本身的滋味;冲泡后,香气清锐芬芳,不闷不浊,滋味醇厚,汤色清澈,叶底匀亮。
1.茉莉花茶
主产于福建福州和江苏苏州,是花茶主要品种之一,销区大,产量多,品种丰富。
茉莉花茶的质量,与所选用的茶胚和窨花所用的鲜花的数量、花期有很大的关系。制作高级的茉莉花茶,多采用优质烘青绿茶做茶胚,选择每年7~8月的含苞待放的茉莉花(这时的茉莉花因气温高,阳光充足,故花朵饱满重实,香气浓郁),混合窨制而成。一般说来,凡投花量大,窨花次数多的香气就会清高持久,反之则香气低沉,口感淡薄。
茉莉花茶的品质特点:干茶外形紧结匀整,色泽绿而油润,香气鲜灵持久,滋味醇厚鲜爽,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柔软。
2.珠兰花茶
主产于安徽歙县和福建漳州,是我国主要花茶品种之一,因香气芬劳浓烈,持久耐贮藏等优点,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窨制珠兰花茶需用两种不同科的香花,既属金粟兰科的珠兰和属楝科的米兰,它们的花形相似,但香形却略有差异,珠兰淡雅芬芳,米兰清香幽雅,在生产中把两种混合在一起,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而茶胚多选用优质的绿茶,黄山毛峰、徽州烘青、老竹大方等。
珠兰花茶的品质特点:外形条索紧细匀整,色泽墨绿油润,花粒黄中带绿,冲泡后,珠兰花似珠帘悬于杯中,茶叶徐徐沉入杯底,美不可言;品啜时,既有幽雅芳香的花香,又有高档绿茶的鲜爽甘美,汤色淡黄透明,叶底黄绿细嫩,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珠兰花的香气隽永持久,在窨制完后,并不将珠兰干花筛去,而是同茶叶一起密封在干燥的茶箱中3~4个月,这样往往比刚窨制好的茶的香气更加沁人心脾。
3.玫瑰花茶
产地分布在福建、浙江、广东等地。用玫瑰窨制花茶历史悠久,早在我国明代,钱椿年编、顾元庆校的《茶谱》中就有详细的记载。玫瑰、蔷薇、月季均属于蔷薇科,这些香花都具有浓郁甜美的芬芳,是窨制花茶的重要原料。我国目前生产的玫瑰花茶主要有玫瑰红茶、玫瑰绿茶、九曲红梅、墨红红茶等。其中以浙江杭州生产的九曲红梅和广东生产的玫瑰红茶最为著名。
玫瑰花茶的品质特点:既保持茶胚原有的滋味,又具有鲜花浓郁甜美的香气,深受福建、广东、浙汀等地消费者的欢迎。
4.桂花花茶
桂花花茶产于广西桂林、四川成都、重庆、湖北咸宁、福建安溪等地。窨制花茶的桂花主要有颜色金黄,具有浓郁芬芳的金桂、花色为金红色,香气稍淡的丹桂、花为白色,香气浓郁的银桂、花为黄白色,香气淡雅的四季桂等。
桂花香气浓郁而高雅、持久,无论窨制绿茶,还是窨制乌龙茶、红茶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桂花花茶中的主要品种有桂花绿茶、桂花乌龙茶、桂花红茶等。
桂花烘青绿茶:是桂花茶中的大宗品种,主产于广西桂林、湖北咸宁。主要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索紧细匀整,色泽墨绿光润,冲泡后,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醇香爽口,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黄柔软。
桂花乌龙:产于福建安溪,品质特点是:条索粗壮重实,色泽褐润,香气高雅隽永,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橙黄明亮,叶底深褐柔软。
桂花红茶:主要以红碎茶为茶胚,外形颗粒紧细匀一,色泽乌润,冲泡后,香气浓郁,滋味甜爽,汤色红亮,叶底红匀。
紧压茶种类
紧压茶生产历史悠久,诸如唐代的团饼茶、宋代的龙团风饼等。制作时,采用茶树鲜叶经杀青、磨碎、压磨成型、烘干等工艺制作而成。现代的紧压茶与古代的制法不同,大多是以绿茶、红茶、黑茶的毛茶为原料经蒸压成型而制成,属再加工茶。紧压茶因主要销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故习惯上又称之为边销茶。紧压茶具有较强的防潮性能,便于运输和贮藏,并具有较强的消食祛腻的功效,成为边疆地区各民族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我国的紧压茶产区集中在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省。花色品种多,加工方法也不尽相同。主要品种有沱茶、米砖茶、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青砖茶、普洱方茶、竹筒香茶、方包茶、湘尖、六堡茶、紧茶、圆茶、饼茶等。现将主要品种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