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素书》学生活
23243000000017

第17章 本德宗道章 操控好权变之术这把双刃剑(1)

成就非凡人生,难免要有权变之术、应对之策。然而天下之术,犹如双刃利剑,操控之法,全在一心。本章虽然讲应对人生的具体方略,教人如何逢凶化吉、趋利避害,但却再三告诫人们:术之应用,全在“本德尊道”四个字。圣贤君子用之,可以惠利万民;心术不正者用之,则会伤人害己。

掌握做事的思维方法

【原典】

夫志心笃行之术,长莫长于博谋。

注曰:“谋之欲博。”

王氏曰:“道、德、仁、智存于心;礼、义、廉、耻用于外;人能志心笃行,乃立身成名之本。如伊尹为殷朝大相,受先帝遗诏,辅佐幼主太甲为是。太甲不行仁政,伊尹临朝摄政,将太甲放之桐宫三载,修德行政,改悔旧过;伊尹集众大臣,复立太甲为君,乃行仁道。以此尽忠行政贤明良相,古今少有人;若志诚正心,立国全身之良法。

君不仁德、圣明,难以正国、安民。臣无善策、良谋,不能立功行政。齐家、治国无谋不成。攻城破敌,有谋必胜,必有机变。临事谋设,若有机变、谋略,可以为师长。”

【解读】

有了远大的目标,有了坚定的信心,有了脚踏实地的精神,说明事业有了一个良好的起点。那么,接下来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是“博谋”。换句话说,就是将事情做好的思维方法。

放眼这个世界,不成功的人属于多数。是什么东西妨碍了多数人成功呢?说底到,是许多人的思想方法错误,最后导致结果错误。我们每个人在思想上都有许多盲点,一旦进入这些盲点,就会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总认为自己走的路是正确的,而看不到旁边还有许多条平坦的大道,结果是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而走出思想盲点,则需要正确的方法。《说文》释谋说:虑难曰谋。所谓聪明的人或者成功者,就是那些可以使自己尽快脱离思维盲点的人。

对于灰尘,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用“吹”的方法,就是用机器把灰尘吹跑。1901年,在英国伦敦火车站举行了一次公开表演。当“吹尘器”在火车车厢里届动时,灰尘被吹得到处都是,漫天飞扬,使人睁不开眼,喘不过气。当时在参观者当中有一个叫郝伯·布斯的技师,他心想:吹尘不行,那么反过来吸尘行不行?他决定试一试。回家后他用手帕蒙住口鼻,趴在地上用嘴猛烈吸气,结果地上的灰尘都被吸到手帕上来了。试验证明,吸尘的方法比起吹尘来要高明得多。于是利用真空负压原理制成的电动吸尘器就在这一年诞生了。

所以,当我们做事情没有做对时,不要抱怨周围的环境和条件,首先要检讨自己的思想方法对不对头。凡遇事,多转换几种思维的角度,多从别人那里听取建议,在比较中选择正确的方法,这就叫“博谋”。

【活学活用】

谋略的运用重在不显山不露水

老子在其《道德经》中特别赞赏这样一类人:“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即在平日里很少“显山露水”、抢风光,这类人表面上看上去很不显眼,然而他们却能在暗中默默地将事情完成,丝毫不张扬。能做到不显山不露水,并且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是对谋略家们最基本的要求。

做事太张扬,虽然能够显得自己高人一头,然而却能引来众多人的妒忌,让别人也更关注自己的一举一动(确切地说是更关注我们的失误),这样就会给日后自己的工作带来众多的压力和不便。

清朝皇帝雍正也曾这样认为:“但不必露出行迹。稍有不密,更不若明而行之。”雍正不但是嘴上这么说,在他的执政生涯中也是如此做的。

在雍正皇帝之前,历代王朝都以宰相统辖六部,权力过重,使皇帝的权威受到了一定影响,如果一个君王有手腕驾驭全局,使宰相为我所用,这当然很好。但如果统领军队的宰相超权行事,时间一长便很容易与皇帝、大臣们产生隔膜和分歧,容易给国家添乱子、造麻烦。

在雍正即位之初,虽然掌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但举凡军国大政,都需经过集体讨论,最后由皇帝宣布执行,不能随心所欲自行其是;权力受到了制约,皇位受到了挑战。雍正设置军机处,正是把自己推向了权力的金字塔顶端。简单地说,就是皇帝统治军机处,军机处又统治百官。

军机处还有一种职能,即充当最高统治者的秘书的角色,类似于情报局,有很强的保密性。军机处的由来,是在雍正七年(1729年)六月清政府平息准噶尔叛乱时产生的。雍正密授四位大臣统领有关军需事务,严守军报、军饷等军事机密,以致二年有余而不被外界熟知,保持了工作的高效运转和战斗的最终胜利。

雍正对军机处管理得特别严密。他对军政大臣的要求也极为严格,要求他们时刻同自己保持联系,并留在皇帝最近的地方,以便随时召入宫中应付突发事件。军机处也会像飘移的帐篷一样随皇帝的行止而不断改变。皇帝走到哪里,“军机处”就设在哪里,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现场办公。雍正对工作、对百官的一些看法,以便察言观色,去伪存真地选用人才。在当今,雍正的这些创造,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工作当中,并产生了不可低估的社会价值。

雍正的第二大特点是对军机处的印信管理得非常严密。印信是机构的符号和象征,是出门办事的护身符和通行证。军机处的印信由礼部负责铸造,并将其藏于军机处以外的地方,派专人负责管理。当需用印信时,必须报告皇上给予批准,然后才能有军机大臣凭牌开启印信,在众人的监视下使用,以便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

设立“军机处”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以前每办一件事情,或者有关的奏折,要经过各个部门的周转,最后才能够送达皇上。其中如扯皮、推诿、拖沓的官场陋习使办事效率极为低下,保密性能也差,皇上的口气无法贯穿始终。而自从设立军机处以来,启动军机大臣,摆脱了官僚机构的独断专行,使雍正的口谕可以畅通无阻地到达每一个职能机构,从而把国家大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

设立“军机处”,将“生杀之权,操之自朕”的雍正推向了封建专制权力的顶峰。“军机处”由于在皇上的直接监视下开展工作,所以处处谨小慎微,自知自律,奉公守法,营造了一种清廉的官场形象。“军机处”的设置,保证了中央集权的顺利实施,维持了社会的相对稳定和统一,避免了社会的动乱和民族的分裂,推动了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社会积极意义。

无论在雍正的正史和野史的记载中,雍正帝都是一个喜欢在秘密行事的皇帝,然而这也正是他高明、智慧的一方面,故而在他死后的乾隆年间,才会出现康乾盛世的局面。

【智慧金言】

无论是做人还是处事,若想取得最大限度的成功,首先不要过分暴露自己的意图和能力。唯有这样,事情办起来才不会出现众多人为的障碍和束缚,办起事来就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我们将会受到许多意想不到环节的人为阻挠,事情办起来就会很难成功了。

忍耐二字无价宝

【原典】

安莫安于忍辱。

注曰:“至道旷夷,何辱之有。”

王氏曰:“心量不宽,难容于众;小事不忍,必生大患。凡人齐家,其间能忍、能耐,和美六亲;治国时分,能忍、能耐,上下无怨相。如能忍廉颇之辱,得全贤义之名。吕布不舍侯成之怨,后有丧国亡身之危。心能忍辱,身必能安;若不忍耐,必有辱身之患。”

【解读】

一个人心态平和、不为世俗利诱所动,就叫做“安”。《周书》里说:“好和不争日安。”心态平和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那就是忍辱。

中国人常讲“士可杀不可辱”,什么都可以忍,连杀头也没有关系,只有侮辱不可以忍,可见“忍辱”之难。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对佛学很有研究。他被贬官之后,与佛印禅师关系很好,经常向他请教佛法。有一天,苏东坡参禅打坐,觉得自己好像开悟了,于是写了一首偈颂:“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苏东坡很得意,马上派人过长江把偈颂送给佛印禅师看。佛印禅师不愧是大师,一看就知道苏东坡自以为了不起,实际并没有真正证悟。于是便在偈语后面批了:“放屁”两个字,叫原人带回去。

苏东坡一见,火冒三丈。他认为,这个偈颂这么好,怎么能用这样粗鲁的语言来侮辱人呢?这还了得!他立刻过长江找佛印禅师评理。佛印禅师知道他的来意,就迎上前来,笑嘻嘻地说:“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这位苏学士惭愧得无言以对。

连东坡先生这么大学问、这么高境界的人也看不开此节,更何况我们。但中国还有一句俗语叫“小不忍则乱大谋”,没有忍耐,什么事情都不能成就。百丈禅师曾说:“烦恼,以忍辱为菩提。”菩提就是觉醒,就是清净心。惟有能忍,心才能清净,始终都不会失去自我,才能将所有的精力集中于你的事业。

历史上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于恢复了国家;韩信忍受跨下之辱,成就了伟业之后,衣锦还乡,还请当年侮辱了他的人来喝酒;司马迁忍受宫刑之辱,用毕生写就《史记》这千古绝唱……古往今来,哪一位成功者没有在“忍辱”二字上下过苦功夫?这就叫“忍辱负重”,忍辱并不代表无能,也不是懦弱,而是从心底沉静中流露出来的大智慧。今天的忍辱,是为了明天能够更好地负重。

【活学活用】

笑对羞辱是为了集中精力完成事业

所谓“安莫安于忍辱”,意思是唯有能忍,心里才会清静,才会坚持最初的目标不动摇,才不会迷失自己的初衷,才能更将精力集中于自己预定的事业。康熙六年,康熙帝亲政了,按理辅政大臣应该把权利交给皇帝,但鳌拜却仍然把持权利,企图继续架空皇帝,把年轻的皇帝变成自己的傀儡。康熙虽然极其烦恼,不过因为清楚条件不成熟、暂时不能一举除掉鳌拜,所以就隐忍不发,装出一副胸无大志的样子麻痹鳌拜,直到最后利用布库(摔跤)少年一击而致鳌拜于死地。

说起忍辱,人们最容易想到的还是韩信。

据说,韩信年轻的时候家境贫寒,而且品行不端,既不能被推选去做官,又不会经商做买卖,只好常常跟着别人吃闲饭,人们因此大都厌恶他。韩信曾经在城下钓鱼,有位在水边漂洗丝棉的老太太看到他饿了,就拿饭来给他吃。韩信非常高兴,对老太太说:“我一定会重重地报答您老人家。”老太太生气地说:“还男子汉大丈夫呢,竟然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我不过是可怜你这位公子哥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图什么报答吗?”一位青年屠户甚至侮辱韩信道:“你虽然长得高大,好佩带刀剑,却是最胆小如鼠不过了。”并趁机当众羞辱他说:“韩信,你要是真的不怕,就来刺死我。如果怕死,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韩信于是仔细地打量了一会儿那青年,俯下身子,从他的两腿间钻了过去,趴在地上。满街的人都嘲笑韩信,认为他胆小,却不知道他心里到底有多大的志向。后来,项梁渡过淮河北上的时候,韩信去投奔他,留在项梁部下,一直没有什么名声。项梁失败后,韩信又投靠项羽,项羽任命他为郎中。韩信曾多次向项羽献策以求重用,但项羽却不予采纳。汉王刘邦进入蜀中,韩信又逃离楚军归顺了汉王,仍然不为人所知,做了个接待宾客的小官。后来韩信犯了法,应判处斩刑,与他同案的十三个人都已被斩首,轮到韩信时,韩信抬头仰望,刚好看到了滕公夏侯婴,便说道:“汉王难道不想得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啊?”滕公觉得他的话不同凡响,又见他外表威武,就释放了他,与他交谈后,非常高兴,随即将这情况报给了汉王,汉王于是授给他治粟都尉的官职,但还没有人认为他有过人之处。一直到萧何发现了他的才能,刘邦拜他为大将,他才开始施展才华,并最终建立了功业。

三国时候,另有一个笑对羞辱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司马懿,施计的人是诸葛亮,这个故事也非常有名。

北伐曹魏,统一中原,是诸葛亮在《隆中对》里早就提出的目标。公元227年,一切准备就绪,诸葛亮向刘禅上了《出师表》,对后方的政治、军事作了妥善的安排后,率领老将赵云、魏延及年轻将领马谡等,统率二十万大军进驻汉中,伺机北伐。公元228年春,诸葛亮大军向祁山(今甘肃秦安县)迎击魏军,结果马谡自恃精通兵法,不遵守诸葛亮的部署,私自扎营山上,被张郃打败,街亭失守。与此同时,赵云、邓芝也出师不利。诸葛亮见此,只好退回汉中,第一次北伐就这样失败了。回到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并自贬三等。但是,诸葛亮并没有因此灰心丧气,而是着手准备新的北伐。

公元228年冬天,曹休被孙吴大将陆逊打败,曹军主力东下增援,诸葛亮趁机再次北伐,兵出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围攻陈仓,魏将郝昭离军死守二十多天,蜀军粮草将尽,而魏将曹真又率兵来援,诸葛亮只好无功而返。

公元229年、231年,诸葛亮又分别进行了北伐,虽然取得了一些局部战斗的胜利,但是始终未能与魏军主力决战,而且,因为粮食运输的问题,均无功而返。

公元234年春,诸葛亮发动了第五次北伐,也是他一生中的最后一次北伐。此次北伐,诸葛亮用了三年时间作准备,他设计了流马来运输粮草,并且和孙权约好同时伐魏。诸葛亮率领十万大军,从斜谷出兵,于五丈原与司马懿在渭水相对峙。为了进行长期作战,诸葛亮决定分兵屯田,使屯田兵与渭水沿岸居民杂居,一起农耕。

而司马懿则采取坚壁拒守的对策,不出战,两军在五丈原相持一百多天。诸葛亮不断向司马懿挑战,司马懿不为所动。诸葛亮无计可施,只好命人送给司马懿一套女人的衣服,以此嘲笑他懦弱,试图激怒司马懿出战。但是司马懿含笑接受,仍不为诸葛亮所动。而此时传来消息,与诸葛亮同时出兵的孙权兵败而退回江南,诸葛亮不由担心魏国的援军会到来。这年八月,诸葛亮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时年五十四岁。诸葛亮死后,大将姜维和杨仪依诸葛亮生前部署,撤退到汉中——诸葛亮终于没有能完成他梦寐以求的统一大业。

而司马懿因为能笑对诸葛亮送女人衣服来羞辱他,在整个战役中显得沉着冷静、胸有成竹,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智慧金言】

有一首忍辱歌说得好:“忍耐好,忍耐好,忍耐二字无价宝。一朝之仇不能忍,斗胜争强祸不少。身家由此破,性命总难保。逞财势,结怨仇,到了后来不得了。让人一步又何妨?量大胸大无烦恼。”

做事之前要修养品德

【原典】

先莫先于修德。

注曰:“外以成物,内以成己,此修德也。”

王氏曰:“齐家治国,必先修养德行。尽忠行孝,遵仁守义,择善从公,此是德行贤人。”

【解读】

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第一位的是修养德行,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是什么造就了成功的人、成功的事业?是心!成功由心造!成功的人,首先他拥有一颗成功者的心,心大,才能事业大。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想成功,首先要在心里做个圣人,然后才能在社会上取得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