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都开工没几天,隋炀帝又开始了另一个重大工程,那就是开凿大运河。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虽然有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考虑,但更多的是为了方便他到江南游玩,搜刮江南的财富。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流经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六省,流程五千余里,是当时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里程最长、最雄伟壮观的一条人工运河。
大运河的开凿,前后经历六年时间。由于不停地劳动、忍饥挨饿、受疾病折磨,数以千计的民工痛苦地死在工地上。同时,为了开凿运河,隋朝增加了对沿途百姓的税收,使百姓不堪重负。
隋炀帝不仅横征暴敛、鱼肉百姓,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还贪恋女色、荒淫无度,而且每到一处游玩,总不会忘记偷香窃玉,而且连自己的庶母也不肯放过。隋炀帝在西苑中有十六院夫人,每院有宫女一百名,美女二十名,供隋炀帝享乐。
隋以前的中国古代历史上,许多有所作为的皇帝都亲自巡行天下,以便了解国情、体察民情,更好地维持自己的统治,但像隋炀帝这样频繁巡游的还真不多见。隋炀帝一生中曾经八次巡游,其中四次北游,一次西巡,三次游江都。他在位时,待在京城长安的日子加起来还不到一年。他每次出行都劳民伤财,挥霍无度,天下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公元616年初夏,隋炀帝第三次巡游江都。此次巡游江都并不是临时决定的,早在平息杨玄感叛乱之后就开始准备了。因为前两次巡游江都时所建造的龙舟,在杨玄感叛乱时全部被烧毁,隋炀帝又下令重新建造了几千艘龙舟,且规模比以前的更大。
七月初,新建造的龙舟陆续送到东都,隋炀帝准备按计划巡游江都。满朝文武大臣都不想让隋炀帝再次出行,建节尉任宗上书劝谏,被杖责而死;奉信郎崔民象以“盗贼充斥”为由,力劝隋炀帝取消江都之行,隋炀帝极为生气,下令将崔民象的下巴用刀割去,并将他处死……隋文帝对于劝阻江都之行的官员,大多处死了事,以扫清其前往江都游玩道路上的障碍。到达江都后,隋炀帝别的事情一概不闻不问,只询问进献礼品的厚薄,送礼品多的就升官,送礼品少的就罢官。由于隋炀帝奢侈腐化、滥用民力、穷兵黩武,百姓怨声载道,不堪忍受,只得揭竿而起。面对风起云涌的起义风暴,隋炀帝不但无视起义的威力,甚至不许臣属上报起义军的真实情况,宠臣们当然也懒得再得罪隋炀帝,只对隋炀帝报告好消息。不过,偶尔想起天下已大乱,隋炀帝也会烦躁不安,并且萌生了迁都丹阳、保守江都的念头。
隋炀帝决定放弃长安和洛阳,迁都丹阳,以保住江都。众臣为此争论不休,迁与不迁一时相持不下。可就在迁都问题还未有定论之时,又出现了禁军骚乱的问题。
当时,江都的粮食吃完了,没有能及时供应上,军队中因此产生了慌乱。由于禁军中多为北方人,在南方待的时间长了,难免思念家乡。后来听说隋炀帝欲迁都江南,他们知道回家的希望更小了,有些人便私下逃跑。即使隋炀帝把逃跑的人斩首示众,也无法禁止。想逃跑的人不仅有士兵,还有将官。赵行枢和杨士览相约逃跑,并把逃跑的计划告诉了宇文智及。宇文智及听后非常高兴,说了自己将要夺取政权的计划,得到众人的同意,他们共同推举宇文智及的哥哥宇文化及为首领。宇文化及起初感到害怕,最终还是听从了他们的安排。但仅凭他们几个人的势力太单薄,无法取得成功,于是他们想争取禁军的支持。司马德戡使用离间计,说隋炀帝为了防止禁军逃跑,正在酿制毒酒,妄图把他们全部毒死。禁军听后,相约共同背叛隋炀帝,愿意听从司马德戡的指挥。当晚他们便发动了政变,挟持了隋炀帝。隋炀帝知道自己末日已到,不思反悔,却叹息说:“我有什么罪过,竟到了该杀的地步?”马文举列举了隋炀帝抛弃皇室庙宇、巡游无度、穷兵黩武等罪状。政变军士却早已没有耐心再同隋炀帝理论,动手杀了赵王杨果,接着想动手杀死隋炀帝。隋炀帝不想被人用刀杀死,想用鸩酒自杀。马文举等人不容他选择,命令狐行达用丝巾将隋炀帝绞死。
隋炀帝临死都在狡辩,说自己罪不至死。不过,他那时不仅不能决定百姓的命运,连自己的命运也决定不了,只有死路一条。
【智慧金言】
在我们每天的工作生活当中,几乎天天都有过错发生,有些小过错是很难察觉的,尤其是那些习惯性的过错更容易被忽略。概括起来有三大类:
口过:说了不该说的话,即为口过。宋代司马光五岁时。想弄开一个胡桃皮,怎么弄也弄不开,恰好有一婢女,用热水将皮泡开。家里有人问他,他问答说:我自己弄开的。正好司马光的父亲在旁边,看到了整个经过,就责备他说:你这个小子,怎么能说假话呢?司马光非常惭愧,终身再也不敢说假说。
身过:做了不该做的事,或者行止不端,即为身过。宋代有个人叫徐积,著有《节孝集》三十卷。此人初见老师安定先生时,头容稍偏。安定厉声说:头容要直。徐积即刻领悟到:头容要直,心才能直。
心过:心里动过不该动的念头,即为心过。佛教说:一念一乾坤,一念为善,天地增加正气;一念为恶,天地增加戾气。要想无过,就要去除任何邪念。
迷途要知返
【原典】
迷而不返者惑。
注曰:“迷于酒者,不知其伐吾性也。迷于色者,不知其伐吾命也。迷于利者,不知其伐吾志也。人本无迷,惑者自迷之矣!”
王氏曰:“日月虽明,云雾遮而不见;君子虽贤,物欲迷而所暗。君子之道,知而必改;小人之非,迷无所知。若不点检自己所行之善恶,鉴察平日所行之是非,必然昏乱、迷惑。”
【解读】
纷乱的尘世常常让人迷惑,能够像屈原那样“世人皆醉我独醒”的人,少之又少,绝大多数人迷者自迷,成天被多欲、多念所左右,头重脚轻,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活学活用】
不要被迷住
智慧不足,迷于局。成功者都能准确把握时局,而不被形势所左右;失败者相反,常常错误判断形势,迷而不知,一错到底。抗日战争时期的汪精卫,就是错误判断了当时的抗日时局,结果成了汉奸,落个千古骂名。
心性不定,迷于物。人的心性就如同一棵树苗,需要不断地修剪、约束,它才会长成参天大树,否则就会是棵歪脖树。所以,凡是把持不了自己,追随自己喜好的人,最终都会一事无成。
春秋时,卫国的卫懿公特别喜欢鹤,整天与鹤为伴,如痴如迷,常常不理朝政,为了养鹤,每年耗费大量资财,引起大臣不满,百姓怨声载道。公元前659年,北狄部落侵入国境,卫懿公命军队前去抵抗。将士们气愤地说:“既然鹤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待遇,现在就让它去打仗吧!”懿公没办法,只好亲自带兵出征,与狄人战于荥泽,由于军心不齐,结果战败而死。
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逃亡齐国,齐王将女儿齐姜嫁给了他,又给了他很高的待遇。重耳因此迷恋上流亡生活,想老死齐国,而忘记了他重振晋国的责任。齐姜曾劝他“怀与安,实败名”,但他就是不听。随从都没有办法,还是齐姜想了个主意,将重耳灌醉,把他弄出了齐国。重耳回到晋国后,中兴晋国,成了春秋五霸之一,他就是晋文公。
所以古人总结说:玩物则丧志,玩人则丧德。
【智慧金言】
自我膨胀,迷于己。有些人在事业上做出了一点成绩,立刻就飘飘然,自我那颗心无限膨胀,结果把自己弄丢了,完全被自己迷惑了。此时的人,不像是正常人,都有些疯狂。前几年有位县法院的院长,面对中央电视台的镜头大言不惭:“我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这人能膨胀到什么程度。
史玉柱的巨人集团,在它顶盛的时候轰然倒地,结束了一个神话。虽然巨人倒塌的原因有很多,但史玉柱本人及团队的自我膨胀,导致盲目扩张,才是最根本的原因现已总结教训,华丽转身。
避免“祸从口出”
【原典】
以言取怨者祸。
注曰:“行而言之,则机在我,而祸在人;言而不行,则机在人,而祸在我。”
王氏曰:“守法奉公,理合自宜;职居官位,名正言顺。舍谏不谏,合说不说,难以成功。若事不干己,别人善恶休议论;不合说,若强说,招惹怨怪,必伤其身。”
【解读】
现在铺天盖地的电视广告,已经把“谨言慎行”、“沉默是金”等等古训丢到了太平洋中,人们推崇的健自我推销,满大街嚷嚷:快来瞧,快来看……而忘了言多语失、祸从口出。
【活学活用】
才高不可气盛
三国时的祢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祢衡颖悟过人,所见过目不忘。才思敏捷,下笔即成佳构。但他过于意气风发,恃才傲逸,狂放不羁,个性张扬,锋芒毕露,不知韬晦隐忍,逢迎附和,看见不如自己的人,理都不理。除了他自己,别人都是“衣架、饭囊、酒桶、肉袋耳!”尤其是那张嘴,对人往往“臧否过差”,“人皆以是憎之”。简直就是一个骂大街的愤青。
孔融把祢衡推荐给曹操,希望曹操能够任用祢衡。谁知祢衡却不领情。他不但托病不见曹操,而且出言不逊,把曹操臭骂了一顿。曹操对孔融说:“祢衡这个小子,我要杀他,不过像宰一只麻雀或老鼠一样罢了!只是想到此人一向有些虚名,杀了他,远近的人会说我无容人之量。”于是想了个借刀杀人的法子,强行把祢衡押送到荆州,送给荆州牧刘表。刘表也烦他,但没有杀他,把祢衡打发到江夏太守黄祖那里去了。因为他知道黄祖性情暴躁,其用意显然也是借刀杀人。
到了江夏,祢衡还是老样子。有一次黄祖在战船上设宴会,祢衡的老毛病又犯了,竟当着众宾客的面,尽说些刻薄无礼的话!黄祖呵斥他,他还骂黄祖这个“死老头,你少啰嗦!”当着这么多的人面,黄祖哪能忍下这口气,于是命人把祢衡拖走,吩咐将他狠狠地杖打一顿。祢衡还是怒骂不已,黄祖于是下令把他杀掉。黄祖手下的人对祢衡早就憋了一肚子气,得到命令,便立时把他杀了。
最冤的是汉末蔡邕,他被大老粗董卓重用,后来董卓被杀时,他只是叹了一口气,被一边的王允听到了,勃然叱之曰:“董卓国之大贼,几倾汉室。君为王臣,所宜同忿,而怀其私遇,以忘大节!今诛有罪,而反相伤痛,岂不共为逆哉?”结果他也被杀了,仅仅因为叹了一口气而已。
【智慧金言】
出言不逊而招致怨恨,其给自己带来的祸害也是在所难免的。
语言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没有语言,也就没有人类的发展。人们在交往中,没有语言作桥梁,就无法沟通,也就一事无成。但是语言能成事,也能坏事,所以古人认为凡事少说为妙。不是不说话,而是该说的要说,不该说的不说,要考虑好了再说,否则一言有失,即酿大祸。忍言慎语,首先便是要戒伤人的恶语,荀子说:“伤人之言,深于矛戟。”意思是说,伤害别人的语言,比用尖锐的长矛和战戟刺伤人的肉体还要厉害。戒伤人之恶言,是改善人际关系,与别人和睦相处的重要法则。
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原典】
令与心乖者废,后令缪前者毁。
注曰:“心以出令,令以心行。”
王氏曰:“掌兵领众,治国安民,施设威权,出一时之号令。口出之言,心不随行,人不委信,难成大事,后必废亡。”
【解读】
命令的制定必须要代表民心、民意,而命令的执行则要出于真心实意,如果二者相悖,则万事难成。
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一般出于两种原因:其一是领导者不能以身作则,马列主义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灯下黑。这种领导在单位里是没有权威的,而他的政策、制度也没有人会认真执行。
中国历来有特权阶层的传统,他们既是政策法令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但他们本身却不受约束。有个贪官被判刑时说:“官做到我们这一级,也就没有人管了。”这是一句非常深刻的话,它反映的是一个阶层的心理,不管他是当官,还是搞企业,到了一定的位置,自然都会有这种的心理。
一般来说,一个单位下面出了问题,根子一定在上面,这是千古不易的道理。领导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而且还要更加严格,否则就犯了“自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老毛病。在美国,一般人的婚外恋那是“隐私”,而总统的婚外恋就叫“政治丑闻”,克林顿差点因为这点毁了总统的宝座。
其二是命令本身不代表大家的利益,没有执行的基础。孟子曾说过: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绝不是政治口号,而是官民博弈后的经验之谈。不论单位大小,政策制度必须代表民心、民意,否则就是自取废亡。
东汉末年,王莽篡政后实施了经济改革政策,但这些政策因为失去了民心,最后还是失败了。比如说,他的货币政策就是瞎胡闹,上台的第二年,发行了五物、六名、二十八品的新货币。所谓五物,是指金、银、铜、龟、贝;六名指金货、银货、钱货、布货、龟货、贝货;二十八品即钱货六品,金货一品,银货二品,龟货四品,贝货五品和布货十品。由于这种货币制度过于复杂,人民使用时很不方便,所以在实际交易时,还多半使用原来的五铢钱,因违反货币管制命令而被治罪的,数不胜数,造成了社会的大动荡。
【活学活用】
下令不可随意执行一定严格
立法的好坏,执行的好坏,与当政者是有密切关系的。
如果有好的法律但不能得到贯彻执行,那与无法也是一样的。法律的作用,不只是惩处那些已经犯罪的人,同时对未犯罪者也是一种预防和教育。严于执法是体现法律的正义和威严,而预防和教育则体现了法律的仁德。“有法必依,违法必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难在哪里?一是权与法的关系难以摆正,二是情与法的矛盾难以处理。这两个问题是实行法的两只拦路虎。只要狠心处理违法者,法律是不难得到贯彻执行的。
宋太宗时期,有个叫陈利用的人,依仗其是皇帝的红人,胡作非为,杀人害命。宰相赵普不顾皇帝的讲情、干预,硬是将陈利用处死。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女婿犯罪以后,被朱元璋赐死。从以上两例看出,在实行法治的过程中,尽责执法是绝不可含糊的。
商场如战场,管企业也如同治军。治军讲究为将者一言九鼎,让士兵感到军令如山,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这才是一个大将所应有的魄力。在企业中,管理者就是将军,一定要拿出将军的魄力去向员工传达自己的意识,做到下令不随便,令出要如山。
在企业管理中,需要注意的是,该命令时不可犹豫,而不该命令时也不能随便下令。作为一名领导,最忌讳的就是滥发命令。随意施令将会大大损害你的领导威信。这也是命令,那也是命令,不分青红皂白,不辨明暗是非,结果只会使你的属下感到反感,他们就会把你的命令看轻,甚至不屑一顾,不遵照执行,如此,你的威信就一落千丈。
现代的西方电影当中就时常出现随意滥发命令的老板形象。他们那些不假思索的粗鲁做法,给很多的人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响。有些管理者觉得那样很气派,所以就竞相模仿,结果可想而知,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