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吴国大夫鲁肃在诸葛孔明的如簧之舌煽动下,一时错乱,轻率地许诺作保把荆州借给了刘备。岂知这一许诺,使得东吴伤透了脑筋。围绕荆州,吴蜀你争我夺,东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气死了周瑜,为难了鲁肃。
轻诺别人,不仅会给自己带来不守信的声誉,更会招致许多麻烦。而且有时还会严重地伤害别人。
甘茂在秦国为相,秦王却偏爱公孙衍。秦王有一次对公孙衍说:“我准备让你做相国。”
甘茂手下的官吏在路上听到这个消息,就去告诉甘茂。甘茂因此进宫拜见秦王说:“大王得了贤相,斗胆给大王贺喜。”
秦王说:“我把国家托付给你,哪里又得到贤相呢?”甘茂说:“大王将要立公孙衍为相。”
秦王说:“你从哪里听来的?”
甘茂回答说:“公孙衍告诉我的。”
秦王窘迫非常,于是就驱逐了公孙衍。
秦王轻诺公孙衍,事后又不兑现自己的诺言,结果成了失信于人的君主,同时也伤害了一直忠心耿耿的良臣甘茂。要做到不轻诺,除了要有自知之明之外,还必须养成对客观情况做比较深入和细致了解的习惯。要做到谨慎许诺,一旦许诺,就要做到。这样才能成为守信、诚实、靠得住的人。
《左传》记载,晋文公时,晋军围攻原这个地方,在围攻之前,晋文公让军队准备三天的粮食,并宣布:“如果三天攻城不下,就要退兵。”
三天过去了,原地守军仍不投降,晋文公便命令撤退。这时,从城中逃出来的人说:“城里的人再过一天就要投降了。”
晋文公旁边的人也劝说道:“我们再坚持一天吧!”
晋文公说:“信义,是国家的财富,是保护百姓的法宝。得到了原而失去了信,我们以后还能向百姓承诺什么呢?我可不愿做这种得不偿失的蠢事。”
晋军退兵后,原的守军和百姓便纷纷议论道:“文公是这样讲究信义的人,我们为什么不投降呢?”于是大开城门,向晋军投降。
晋文公凭着信义,获得了不战而胜的战果。
三国时,孔明在祁山布阵与魏军作战。长期的拉锯战,使士兵疲惫不堪,孔明为了休养兵力,安排每次把五分之一的士兵送返蜀地。
战争越来越激烈。一些将领为兵力不足而感到不安,便向孔明进言说:“魏军的兵力远远超过我们的估计,以现在的兵力来看,恐怕难以获胜,恳请将这次返乡的士兵延缓一个月遣送,以确保兵力。”孔明说:“我率军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凡是与部下约好的事情必定要遵守。”
于是,依然如期遣返。士兵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都自动返回战场,英勇作战,结果大败敌军。
在这次战争中,孔明凭着信义,唤起了士兵的勇气和斗志,取得了胜利。
所以,为自己的每一个诺言负责,看似迂腐、愚笨,但其收益远大于付出。言出必行、一诺千金的良好习惯,能使你在困难的时候得到真正的帮助,会使你孤独的时候感受到友情的温暖,因为你信守诺言,你的诚实可靠的形象推销了自己,你便会在生意上、婚姻上、家庭上获得成功。从这一点上说,为诺言负责的人是一个真正的人生智者与赢家。
一旦失信于人,你也就丢失了为人的起码品质。所以不要轻易许诺,你的许诺价值千金。
【智慧金言】
行赏的时候吝啬钱财,必会招致下属的不满。许诺的多,兑现的少,必让人怨恨。表面上欢迎,私底下拒之千里,这样的人乖张不可信。
为了激励下属的士气,慷慨许诺,可是一到论功行赏的时候,却出尔反尔、一毛不拔,对原先的许诺概不兑现,这样一来,手下的人必然感到沮丧。项羽失败的原因就在这里,他的将领屡建战功,可是他把刻好的印拿在手里转来转去,磨得棱角都没了,也舍不得给人;后来人才全伤心得跑到刘邦那里去了,自己落了个乌江自刎的下场。
老子说: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随便作出承诺的领导者,必然很难保持信用。把事情看得太容易的,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无论对任何一件事许诺的时候,都必须慎重地掂量:无论大的许诺、小的许诺、眼前的许诺、将来的许诺,都是这样。因为轻率地许诺,你就要面对失信的风险,而失信恰恰是御人之道最大忌讳。
用人要坚定不移
【原典】
既迎而拒者乖。
注曰:“刘璋迎刘备而反拒之是也。”
【解读】
请人吃饭,客人都到了门口,又找个借口将客人赶走,这样的人最遭人恨。千方百计把人才挖了过来,又因疑心重重,不能重用,这样的领导也遭人恨。
【活学活用】
刘璋的教训:既迎又拒,必招祸端
建安十六年(211年),益州牧刘璋听说曹操将要派钟繇等人带兵到双中攻打张鲁,心里很害怕。别驾从事、蜀郡人张松建议刘璋说:“曹操兵力非常强大,天下没有人能比得上,假若他再有张鲁相助来攻打蜀地,谁能抵挡得了!”刘璋说:“我很担心,但没有办法。”张松说:“刘豫州和您同族同宗,又和曹操有深仇大恨,他擅长用兵,如果派他攻打张鲁,张鲁一定抵挡不了。等张鲁被击败,益州的实力就会得到增强。即使曹操来了,也不能奈何我们。”刘璋点头同意,派法正率领四千人前去迎接刘备,先后送上了价值连城的礼物。听法正说明攻打益州的计策后,刘备让诸葛亮、关羽等人留守荆州,自己带步兵数万人前往益州。到了涪县,刘璋亲自出城迎接,两人见面很高兴。庞统进言,可以在会面的地方刺杀刘璋,刘备说:“这样的大事,不能太仓促。”刘璋推举刘备理大司马一职,兼任司隶校尉,给刘备增加兵力,派他袭击张鲁,又让他督导水军。这年刘璋回到成都,刘备北上到了葭萌,并没有立即攻打张鲁,而是一边树立仁慈德政的形象,以笼络人心,一边聚集兵卒,准备充足的车辆、甲器等军用物资。
第二年,曹操攻打孙权,孙权请刘备前去营救。刘备派使者告诉刘璋说:“曹操征讨东吴,东吴危在旦夕。孙氏原本和我关系密切,唇亡齿寒。但现在乐进和关羽在青泥相持不下,如果不前去援助关羽,乐进一定会打败他,而后转来袭击益州,这样的危险比张鲁更大。张鲁不过一个割据一方的贼寇,不值一提。”于是从刘璋那里求借一万兵马及足够的军用物资,准备向东进军,但刘璋只许给他四千兵力,其他物资也只给一半。张松写信给刘备及法正说:“如今大事唾手可得,怎么能放弃机会离开呢?”张松的兄长广汉太守张肃,担心事发会连累自己,就向刘璋告发了张松。于是刘璋逮捕并杀了张松,由此和刘备结下怨仇。刘璋命令守关的将领停止送文书给刘备,刘备大怒,召来刘璋的白水督军杨怀,怪他无礼,把他杀了。随后派黄忠、卓膺带兵攻打刘璋。刘备径直来到关中,带兵和黄忠、卓膺等人占领了涪县县城。刘璋派冷苞、张任、邓贤等将领在涪县抵御刘备,都没有成功,只好退守绵竹。刘璋又派李严督导绵竹各部队,李严却带部下投降刘备。刘备的兵力更强大了,手下各个将领被分派去平定下属郡县,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带兵沿江平定了白帝、江州、江阳,只有关羽还留守在荆州。当时刘璋的儿子刘循守卫雒县,刘备带部队围攻那里长达一年之久。
建安十九年(214年)夏,雒城被攻破,刘备又进而围攻成都达几十天,刘璋出城投降。蜀中物产丰富,百姓殷足,刘备摆宴席犒劳士卒,将蜀城中的金银财物分赐给将士,把谷物、布匹还给物主。刘备又兼任益州牧,诸葛亮辅佐他,法正做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武将,许靖、糜竺、简雍为幕僚。此外,董和、黄权、李严等原来被刘璋任用的人,还有刘璋的姻亲吴壹、费观,以及被刘璋忌恨的刘巴等人,都被委以重任,各尽其能——“既迎又拒,必招祸端”,刘璋当年恐怕就是因为不明白这个道理才使自己的家业落到刘备手里的吧?
【智慧金言】
因为某种原因将人才招纳来了,就应该做到人尽其才,但如果了解对方的才能之后,又产生了嫉妒之心,不重用对方,那么,对方满心喜悦而来,如遇当头被泼凉水,心里必生怨恨,从而埋下祸端。
施舍就不要期望回报
【原典】
薄施厚望者不报。
注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覆之、载之,含之、育之,岂责其报也。”
王氏曰:“恩未结于人心,财利不散于众。虽有所赐,微少、轻薄,不能厚恩、深惠,人无报效之心。”
【解读】
帮人一点小忙,给人一点好处,就盼望着别人能重重回报自己,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他们不明白,知恩不报是常情,薄施厚望则有失天理。
战国时的信陵君窃符救赵,赵王设宴慰劳三军,宴席上信陵君很是得意洋洋。这时候他的门客朱亥说:“德有可忘者,有不可忘者;人有德于我,是不可忘;我有德于人,是不可不忘。”意思是:有些德是可以马上忘掉的,而有些德却需要记一辈子。别人对我有恩,我不可以忘记;我对别人有恩,最好马上忘掉。
现在许多人怨恨社会人情淡漠,好心不得好报,甚至做了好事反而成了怨家,比如说借钱给人,经常是钱要回来了,友情也没有了。其实错不在于“知恩不报”,因为这是常情。人们错在“施恩图报”的心理,老想着让人报答,反而整得自己挺痛苦,满肚子怨气。如果把事情想开了,把帮助别人当成快乐自己的方法,就会少许多烦恼,少恩怨。
其实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你真心对别人,即使不希望回报,别人也会对你真心相报。战国时晋国有个人叫豫让,最初是给范氏,然后又给中行氏做家臣,都是默默无闻。直到他做了智伯的家臣以后,才受到重用,而且主臣之间关系很密切,智伯对他很尊重。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分晋共灭智氏。
豫让立志为智伯报仇,刺杀赵襄子,不惜把漆涂在身上,使皮肤烂得像癞疮,吞下炭火使自己的声音变成嘶哑,他乔装打扮使自己的相貌不可辨认,沿街讨饭,就连他的妻子也不认识他了。但刺杀没有成功。
赵襄子责问豫让:“您不是曾经侍奉过范氏、中行氏吗?智伯把他们都消灭了,而您不替他们报仇,反而托身为智伯的家臣。智伯已经死了,您为什么单单如此急切地为他报仇呢?”豫让说:“我侍奉范氏、中行氏,他们都把我当作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至于智伯,他把我当作国士看待,所以我就像国士那样报答他。”
【活学活用】
不要把善意的付出当作交易
善意的付出不是交易,不应期待相等的回报。不要斤斤计较,付出便要付得心甘情愿。要让别人感激,不是要人感到内疚。其实老天爷很公平,有付出一定有回报,只是回报不一定来得如我们所预期的。因此无所求的心态才最健康。
人类的天性容易忘记感激别人,所以,如果我们施一点点恩惠都希望别人感激的话,那结果一定会使我们大为头痛。
亚里士多德说:“理想的人,以施惠于人为乐,但却会因别人施惠于他而感到羞愧。因为能表现仁慈就是高人一等,而接受别人的恩惠,却代表低人一等。”不管怎样,如果我们想得到快乐,我们就不要总想着等别人报答,而只享受施与的快乐。
如果为他人付出时还心想:他应该感激我,我应该得到回报;他应该感到内疚。那根本不算是付出,那是交换条件。
生活中,每个人都是在一边付出一边索取,可奇怪的是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付出的太多而获得的回报却太少。这样想的人无异于自寻烦恼,其实仔细想一下,在施恩于人时,在帮助别人时,你不是已经从这一善举中得到快乐,储蓄了感情吗?你已经有了收获,又何必为别人是否回报这份恩情而计较呢?
施恩望报既是在苛求自己,也是在苛求他人,生活中就是这样,你可能会付出很多,但永远不要企图付出就该收到很多回报!
你可以广结朋友,也不妨对朋友用心善待,但绝不可以苛求朋友给你同样回报。善待朋友是一件纯粹的快乐的事,其意义也常在如此。如果苛求回报,快乐就大打折扣,而且失望也同时隐伏。毕竟,你待他人好与他人待你好是两码事,就像给予与被给予是两码事一样。
所以,善待别人、义助别人时,你尽可以为这种善举欢欣,但却不要有太功利的想法,因为助人本身就是一种快乐,爱人就是在爱己。
对于一个身陷困境的穷人,一枚铜板的帮助可能会使他握着这枚铜板忍一下极度的饥饿和困苦,或许还能干番事业,闯出自己富有的天下。
对于一个执迷不悟的浪子,一次促膝交心的帮助可能会使他建立做人的尊严和自信,或许在悬崖前勒马之后奔驰于希望的原野,成为一名勇士。
就是在平和的日子里,对一个正直的举动送去一缕可信的眼神,这一眼神无形中可能就是正义强大的动力。对一种新颖的见解报以一阵赞同的掌声,这一掌声无意中可能就是对革新思想的巨大支持。
就是对一个陌生人很随意的一次帮助,可能也会使那个陌生人突然悟到善良的难得和真情的可贵。说不定他看到有人遭到难处时,他会很快从自己曾经被人帮助的回忆中汲取勇气和仁慈。
其实,人在旅途,既需要别人的帮助,又需要帮助别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帮人就是积善。
也许没有比帮助这一善举更能体现一个人宽广的胸怀和慷慨的气度的了。不要小看对一个失意的人说一句暖心的话,对一个将倒的人轻轻扶一把,对一个无望的人赋予一份真挚的信任。也许自己什么都没失去,而对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来说,也许就是醒悟,就是支持,就是宽慰。相反,不肯帮助人,总是太看重自己丝丝缕缕的得失。因为担心别人不回报自己,就漠视别人的困境,这样的人不仅可能堕落成一个无情的人,而且还会沦落为一个可悲的人。因为他的心除了只能容下一个可怜的自己,整个世界都无需关注和关心,其实,他也在一步步堵死自己所有可能的路,同时也在拒绝所有可能的帮助。
有恩于人,也不必有什么优越感,更不要时刻盘算着我能得到什么,功利的想法只会抵消这笔人情!
【智慧金言】
给予别人很少,却希望得到厚报的一定会大失所望。
老子曾说过一段话,大意是:施恩不要心里老想着让人报答,接受了别人的恩惠却要时时记在心上,这样才会少烦恼,少恩怨。许多人怨恨人情淡薄,好心不得好报,甚至做了好事反而成了冤家,原因就在于做了点好事,就天天盼望着人家报答,否则就怨恨不已,恶言恶语。他们不明白,施而不报是常情,薄施厚望则有失天理。
不可忘记过去
【原典】
贵而忘贱者不久。
注曰:“道足于己者,贵贱不足以为荣辱;贵亦固有,贱亦固有。惟小人骤而处贵则忘其贱,此所以不久也。”
王氏曰:“身居富贵之地,恣逞骄傲狂心;忘其贫贱之时,专享目前之贵。心生骄奢,忘于艰难,岂能长久!?”
【解读】
“苟富贵,勿相忘”,这是中国人的一个普遍心理,也是一条社会的潜规则。如果有人违反了这一规则,富贵了,有权了,就翻脸不认人,这样的人是不会长久的,早晚会被人们的口水淹死。
做人应该以厚道为上,不论地位如何变化,这个根本是不能变的。因为每个人过去岁月里经过的人与事以及积累的经验,都是财富,都值得去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