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坛经》学生活
23244300000015

第15章 悟法传衣(15)

我们的心量有些是不能包容的,于是“广大”也有界限,到了不能包容的那一边就跨不过去了,有没有这种感觉?有哪些不能包容?想想看,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譬如喜欢或不喜欢什么颜色、声音,爱吃或不爱吃什么,当你有喜欢或不喜欢时,就有个界限出来了,那就表示心量不够大。吃饭时,一桌两万块,就什么都喜欢,一桌只花两百块,便不喜欢了,这就不叫心量广大。若你能够什么都喜欢,便是什么都能接受,好坏、善恶、是非都能接受,这当中等于没有分别和界限,这时候才能叫作“心量广大”。

但是有一点要强调,“心量广大”并不表示分不清是非善恶,那是无知愚痴啊!我们虽然对是非善恶清清楚楚,但却不起好恶分别,这才是关键。“心量广大”是指这个意思,如此才能遍周法界,否则若是无知,连分都分不清楚,根本不可能遍周法界。譬如,东西能不能吃都不晓得,全部吃下肚,然后说:“我没有分别。”没错,修行到某个程度,石头也能吃下去,可是我们没有到那种程度啊!所以我们能力能否做得到,要能够分辨得出来。知道善、恶,但不起分别作用,这何时发挥,你知道吗?如果你一看,便说这是白色,那是绿色的。然后告诉自己:“不起分别作用!”那种情况是假的,因为你已经起分别作用了。应该是见到白色、绿色都一样,等于视而不见,到了“要起作用时”,你能够分辨,说这是白的、那是绿的。注意啊!不是先把它分别好,然后等着人家一问,你便回答,这样你早就已经起分别了。

佛法所谈的微细、微妙之处,是指这里。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时,不思善、不思恶,不起分别,这叫“体性”。证得体性以后,再起无边妙用,需要白的时候就取白的,需要香的就取香的,需要高音的就取高音,而都不需要的时候,就恢复平静,就是本来的样子。根尘刚接触时,本来即不起作用,只因为要起作用,所以才有种种“力用”,那力量的作用才发挥出来,这时候才叫作“依体起用”。所以“体”先证入,“用”才发挥得出来,此时才是遍周法界,因为它能完全穷尽。这是必须先了解“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的部分。

佛法中优美的词句相当多,可以让人旁征博引,但这跟了生脱死无关。我们谈的是了生脱死的部分,大家必须能感受到,然后在日常生活中去应用、体会,因而获得喜悦、自在、快乐,这才是修行,而非一般佛学、哲学或文学。要懂得先去感受它,不要一看就说知道了,或者就去查佛学辞典。那些都是字面的意义,即使查出答案了,对你也毫不受用,无补于你的解脱、自在以及生活中的种种受用。你完全感受不到!这样的学法就不对了。

接下来,“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可见不是都不知的,而是在体上要能够知道。“心量广大,遍周法界”是指那个体本来就遍一切处,我们在接触时,不必去取分别作用,但前提是必须能够清清楚楚,等有必要时,才让它发挥种种作用。

【活学活用】

通常我们遇到新环境、新境界,常有此一情形。譬如以前读书,大概第一堂课印象最深刻。例如第一堂课上“博物”,虽然听过博物馆,但“博物”究竟为何?老师介绍了老半天,就是听不懂,因为我们对“博物”概念和老师的不一样,有没有这种感觉?上第一堂英文课,还以为会是一个外国老师来教,结果竟然来个华人,而且理当说中文的华人,突然间讲出你听不懂的语言,那种很新奇的印象,是我们认识的一个根本基础。

体,本身是什么?简单讲即“基础”,而那个基础是什么呢?表面上看不到,你所看到的都是“现象”。例如房子的体是什么?大概很多人都能感受到,却很少人看得到,至少油漆背后那一层钢筋混凝土的部分,一般人很少得见,所看到的尽是表面的装潢,这即是现象,它显现出的外相部分。房子,我们看到的是地面物这一段,但下面才是基础。基本的结构、基本的钢架、骨架才是体,有了这个体以后,才能起种种作用。所以“用”,应是了了分明、清清楚楚的一种作用,绝不含糊。这是讲“体、用”之间的情况,一旦你应用了便明白,否则不知道。但此一不知,并非无知,只是时间未到,时间一到,就做这样的运用,所以“运用便知一切”。这个“知”可以说是自知,我证体以后,一起作用,便可了达一切,这是一种讲法;另外一种讲法,一起作用以后,众生就能明白了。

譬如,我们问各位:“风,有没有感觉?有没有看到风?”谁也没看到,可是你知道有风,因为电风扇一直在响嘛,这是一个。第二个,因为感受有微风,在如此燠热的天气里,微风吹动感觉很舒服,那就是风的作用。或者看到树叶飘动,那个飘动是风所现出来的相。风的体你根本看不到,唯有透过其现象或作用,才能明了其本体。这里谈作用的部分,当然这句“应用便知一切”的“应用”,还包括它所呈现出来的现象。

有一次,某位同修到中坜道场,他说这里的土地一点都不肥沃。我问他怎么知道?“你看土红红的就知道了,沃土应该黑黑的。”他看到土地的相,就知道了。土地的肥沃与否是体,透过它所现出来的相或作用,可以得知。泥土的颜色即是“相”,他看到土地的相,就知道它的体了。当然,另外也可透过作用来明白,譬如东西种下以后若成长快,收成茂盛,就知道土地肥沃了。体、相、用三者间的关系,可以借此体会一下。

由此便得到下面的结论:“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这地方变成四句话,第五句是前四句的结论。“一切即一”,“一切”是指作用和现象,而“一”指体,即外面所呈现的一切现象或一切作用,都是依于本体而来。本体只有一个,“一即一切”,本体就是一切现象、一切作用。这是字面上的解释。但这样翻成白话,其实不美。该怎么翻呢?要先深入了解其意义。这当中所阐明的主要是体和作用,所以前提必须先点出来——由本体可以展现一切作用,所以一切作用无非是本体的延伸,本体是一切作用的总归宿。这样讲,是不是清楚、优美多了。

翻译佛经有它的困难,不能只就字面直接转译,首先要能体会其意义。假如把“一切即一,一即一切”解释成:“全部就是一,一就是全部,这些现象就是一,这一个现象就是一切现象。”这样的话,还必须从其他角度来阐释,否则就世间人的逻辑而言,这种语言逻辑充满矛盾。一就是一,我就是我,不可能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以定义上来讲,这其实属于华严的事事无碍法界,在因陀罗网境界门里面,因此可以这么说:“一切现象可以进入一个现象里面,所以一个现象就是一切现象的总代表。”这只论现象而未触及本体,但是这个地方般若经典所指是“理事无碍”,而非“事事无碍”,这是有差别的喔!

也就是说,般若经典与华严经典都谈到了“一切即一,一即一切”,然而般若经典提到它时,所谈的“理事无碍”,因此讲体用,而华严提到它时,所谈的却是“事事无碍”,不论本体而只谈现象界。大家要注意喔!在不同的经典里所引用的字都一样,但是层次不同,内容意义自是有异。佛经难读就在这里,不同的经典有不同的层次。我们必须把这种条件、立场站稳,分别清楚。接着看后面两句。

“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就是这当中无碍,本体不执著。“自由”即无碍,“滞”是滞留。这个“滞”现代话怎么说才好?这不太好翻译,我们举个例,你体会看看。吃芒果时,芒果汁不小心沾到衣服,洗不洗得掉?如果马上洗,大概可以,若是干了,会有个痕迹,那便称“滞”,它就停留在那边。滞就是执著,心对于某件事很执著,于是停在那个地方,你也不是故意把着不放,你也很想放下,偏偏又不能。各位有没有这种经验?嘴上说看开啦!放下啦!晚上却睡不着觉,一直想着那件事。你的心已经黏、挂在那边了,就像衣服沾到的酱油渍。酱油有没有抓住你?没有,但你的心却黏在那儿去不掉。“无滞”,就是没有这种执著的现象。

心,必须如此经常训练,直到“去来自由,心体无滞”。最好训练到什么地步呢?像美国芹菜蘸酱油,毫不黏滞。心若能够到达这般境界,这种人最快乐了,什么烦恼、什么赞叹欢喜都不黏滞,因为很快就掉了,你依旧保有本来的样子。

“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如果能够达到“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和多之间完全交融,很自由自在、无碍,这时就叫智慧、般若。假如让你将这五句话并在一起,反过来定义“般若”,你会不会?般若是智慧,但智慧又是什么呢?智慧即是指对于一切现象不离开本体,本体能够发挥出一切作用,而本体跟现象作用当中,彼此之间自在、无碍,心对于现象毫不执著,这就叫般若、智慧。

“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惠能大师接着再告诉我们,一切般若智慧都从我们自性当中显现,不是从外面学来的哦!大家注意,用心会意,不要错用意了,这叫真性自用。

我们常做这样的定义跟分别:般若智慧和世间的聪明才智不一样,后者是指你记得很多、反应快。世间的教学方法是教人记忆、认识很多东西,然后要作用时能很快反应。像电脑般,输入很多资料,要用时键盘一按,答案就通通跑出来了;若输入了老半天找不到,甚至当机,那就是烂电脑了,以人为比喻,就叫愚笨,反之,即是聪明人。世间的聪明,世间的教学、教育方法是这样,然而佛法不是!

佛教是觉悟的教育和方法,它是训练你觉悟的,因此遇到一件事情时,是要你去觉悟,而与记多记少无关。譬如向禅师请教问题,你常会觉得答非所问,甚或牛头不对马嘴。

“什么叫佛法大意?佛教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你问。

“水果拿一个吃!”禅师答。

“那是什么?”你听了也是一头雾水,不懂何意。

“这里水果拿一个起来吃!”那就是佛法。觉悟什么?当下这个就是佛法!你一定在想:“何谓佛法?给我一个定义嘛!”禅师只好说:“佛法即佛所说的法,包括三藏十二部,而三藏就是经、律、论……”你记得很多,法喜充满,以为入宝山满载而归,不虚此行。可是禅师却在旁边笑:“哈!又来个大笨牛,背了一堆业障回去。”记那么多做什么?徒增负担而已。

有人问师父:“天堂是什么?”师父瞪他一眼。又问:“地狱是什么?”师父再瞪他一眼,然后说他没资格问。这人火大了!“怎么我没有资格问?”他抓起师父来便揍下去,那师父道:“对了,这就是地狱啊!”那人一惊,觉悟了!惭愧得赶紧下跪忏悔,供养一个红包。师父说:“对啦,这就是天堂。”师父为什么不直说地狱很苦,他何苦挨那一拳?他是要让你去感受、去觉悟,而你能不能体会呢?

佛法的教育就是如此,所以可能五个人问同样的问题,却得出五个不同的答案,而世间法如果答案不同,肯定是错了。就像你从不同的字典中,查出来两个大异其趣的答案,你一定会怀疑,到底是哪一本错了。佛法是“出世间法”,这也就是为何经文提醒我们“莫错用意”。它从我们自性中发出,不是由外面摄取得来,否则即是世间法、是知识,而不是觉悟。这叫“真性的作用”,接着看下面经文。

“一真一切真”,何谓“一真一切真”?在佛法中通通是对的,一个对,通通都对。为什么?佛法中常讲:“一经通,经经皆通。”你相不相信?你说:“这样的话,我国文通了,数学是不是也通了?”那可不见得,为什么?因为你那个不是真的,是假的,是世间法。世间法中,电脑能通,不见得能通建筑;建筑通了,不见得通机器。佛法是讲心灵、自性的,任何一部经皆如此,只要一部经能通达,便能通到佛心里头来,达到佛境界;你从这边走进来,将来再从这里走出去,是不是一切经都通达了?所以说:“一真一切真。”

“心量大事,不行小道。”我们将心安在大处,切莫太在意小细节。何谓小细节?学佛以后有人常问:“念珠可不可以带进厕所?”还有很多在家居士,喜欢颈子上戴条长念珠,有人会纠正说:“你不是师父,不能挂这里!”师父是否就一定可以挂这里?那也不见得喔!一个佛寺里只有三个人可以将长念珠挂在颈子上,常住的方丈和尚、当家及知客。方丈和尚的念珠上有两条穗子,知客则右边有穗子、左边没有,当家是左边有、右边没有,这是用以区分职务的。你若要认真遵行,告诉你,一般人,包括一般出家众绝对都不能带。但如果不想那么多,只是个在家人嘛,又非出家众,当成项链戴怎么不行?你如果将心安在大事上,便不会有这些烦恼。并不是说小事不重要,只是相对于大事作为前提,小事实在不值得斤斤计较。世尊有没有规定念珠怎么戴?我看佛在世,可能就从未戴过念珠。结果反而是我们发明念珠以后,被锁得紧紧的,这又何苦呢?

“厕所里可不可以看经书?”不问都没事,一问,天下都翻了。这叫“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有位师兄的衣服上画了两个智慧眼,既然念珠不能带进厕所,那么他一个佛像、一个经咒放在衣袋里,难道进厕所也要先脱衣吗?冬天衣服多还可以脱,夏天时怎么脱?你怎么不问:“进电梯时,念珠怎么办?”这都是你想的,想到,它就产生问题了。这就是小道,不要在那边绕不出去。

有人问:“我现在住宿舍,佛像怎么办?”我叫他放在头这边。“可是我住下铺,上铺有人睡呀!”我问:“上面有人睡,会压到你的佛吗?”“对呀,这样不恭敬。”你的佛有那么没用吗?有人睡上面就会把他压扁,那他如何救护一切苦难众生?这都是你自己设想的。其实,你只要想,在仅有的空间下,找个最殊胜的地方来供佛就好。既然住宿舍,床铺位置空间有限,所以放在头这边最好嘛!你贴在那儿,醒来时:“早啊,南无阿弥陀佛!”睡觉前也是:“南无阿弥陀佛,晚安。”那不是很好吗?难道要放在脚边?万一不小心把阿弥陀佛踢醒了,你怎么办?这叫行小道。

对于法的意义和成就方面的东西能掌握住,就对了!并不是说其他部分不背因果,任何事都有因果,但相对于大事成就,亦即法上修行的利益来讲,其他都属小事。环境许可时,在家弄个佛堂,甚至买一片地,如法盖一个道场也行。但目前没能力,只有一个榻榻米大的空间,那还有什么好烦恼的呢?最佳之处即是在有限的空间中,你所认为最殊胜的地方,如此而已。你说:“贴在那里又不能供香供花、供水果。”那你每天喝水之前,想着:“阿弥陀佛,我先供养你。”甚至先沾两滴在他嘴巴上,然后再喝下去,有何不可?那不是很殊胜吗?心香供佛最重要,成就便是这样来的。这些都属小事,不是最重要的,又不是一定要有佛堂才能成就。心,一定要趋向大事,心在大处,小事随缘,当然愈殊胜愈好,若没那个缘,暂不勉强。这是讲“心量大事,不行小道”。

“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这是另一个关键:不要嘴巴天天都讲空,而心又不修空。现在很多人都这样,想要修空,说的都是空,等到境界一来,却样样都不空了。我们要想办法从心里头去感受、去修这一个空观。

某些同修们到医院探病时,最常说:“生病很痛苦喔!修观空,观空就不苦了。”说完就回家了,轮到他自己病了,却感叹:“观空?我也想啊,但空不起来啊!除了‘空’没有以外,其他都有。”把苦观空,结果空没来,苦都来了,为什么?关键就在心不修行,口说无用。事实上,应该是透过口说,激荡、冲击我们内心去修行。口说不是不好,它是一种教化,但前提是必须“心行”。

【智慧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