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坛经》学生活
23244300000016

第16章 悟法传衣(16)

有句话要注意:“修行弘法利众生,是名真报如来恩。”想报佛恩,就这两件事情,心要修这个行,然后口说弘法。假如只有口说而心不修行,光说不练,那不对!然而心修行的部分,别人看不到,所以听人家赞叹你修得很好,或诋毁你修得不好,都无关乎你本身的成就;你若根本没修,别人说得再好没有用。佛说法有两种,一称“真谛”,一称“俗谛”,真谛是讲真的,俗谛是讲安慰的,你不要被安慰骗了哦!

34.走在智慧的大道上

【原文】

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当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释讲】

善知识”,惠能对弟子也称善知识。什么叫作般若?中文称作智慧,随时随地,念念不迷惑,都是走在智慧的途径上,这就叫般若行。“一切处所,一切时中”,以现在话来讲,就是随时随地,亦即一天二六时中(为印度人的算法,白天三个时辰、晚上三个时辰,合起来叫“二六”),行住坐卧、衣食住行,一切遭遇的人事时地物,都要能念念不迷惑,这就叫常行智慧或般若行。假如在这当中,有一念愚痴迷惑的话,般若就与你断绝了。这定义很严格喔!那么长的时间,只要有一念产生迷惑,就跟般若断绝关系了。

【活学活用】

般若本身是全分全得,没有分证,要得就全部得,不是零分就是一百分。就像投篮一样,投不进去便零分,你说:“我碰到篮圈,应该算半分吧!”没那回事!所以即使是九十九点九,依旧是零分。一天廿四小时,你看“念念”有多少?当中只要有“一念愚”的话,就跟般若断绝关系,就是零分了。你还没转过来,仍是凡夫啊!换句话说,一转过来,就一定通通转过来。要出这个世间流转,就完全离开、不再轮回了,没有那种一半轮回、一半出世间的。所以,一具足般若智慧,就全然出去了,否则就一定是没有般若智慧,情况便是如此,绝对这样。

在这当中,我们之所以无法成就,就是因为存着一套对自己打折扣的方式,这没办法,只能跟般若说Bye-Bye了。所以修行时,一再强调要精进。精进,就是指心行永不退转。如何永不退转呢?即能够掌握得住自己。学佛以后,便赶快学习,找出那个在佛法当中你所认为的中心思想,并且把它捉住。

譬如,佛法的重点在哪里?破除我执我见。那我执我见又是什么呢?不知道不要紧,就把它提着,永远记得:“我要破除我执我见。”就这样子,随时带着疑情:“这是不是我执?这是不是我见?”只要是,就丢掉。你一成就之时,就毫无我执我见了,我执我见归零了,那时候,自性、般若完全现前。相反的,只要这当中尚有一丁点儿的我执我见在,那依旧不脱凡夫身,也许只是烦恼较少,福报较大而已。然而福报再大,还是在三界内轮回。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一念愚,般若便绝,一念智,般若即生。换言之,就那念头能够产生智慧,般若便全部展现了。虽说只是一念,但要想真正兑现那一念智慧,很不容易啊!因为我们是念念都迷,要训练到真的一念智慧产生时,所有迷惑颠倒也通通破除了。

像赵州,一生大悟三次,小悟无数。小悟,就是提升一下、提升一下,这样一路不断地提升。我们凡夫大概从四五十分开始修行,修到六十分时具足了修行条件,而这时才破一分无明。五十到五十九之间,可以说是“十信位”,这当中你要悟很多次,那叫“小悟”。至于大悟呢?进入六十分大悟一次,六十一分大悟第二次,六十二分大悟第三次,以此类推,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啊!赵州老和尚活了一百二十岁,他破了三分无明,得到三住位。

现在很多人动不动就说自己的师父是八地菩萨。他说的那个八地不见得能到初住位,那是方便教而非圆教。华严讲的圆教,是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譬如,智者大师(智颚)比六祖惠能的时代稍早,他还没往生入灭前,当时人称他为“东方小释迦”,这是印度出家人来到中国与他见面后,对他的称赞。他的智慧成就很高吧!他要走的时候,弟子问他:“师父,你成就那么大,天台三大部这样写下来,那能否告诉我们,你的果位到底有多高?你都要走了,告诉我们不要紧,不犯戒啦!”大家心想,智者大师大概是十地菩萨、等觉菩萨吧!结果他说:“没有,我啊!初住二住间而已。”弟子讶异,问为什么?“因为我领导大众修行的缘故,所以我的果位不高。”

大家要知道,初住位,是破一分无明,二住位就破二分无明了,一破无明,便出三界,不再轮回。这时虽谈不上极大成就,但他已是法身大士啊!“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所以称“东方小释迦”,没错!“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你看这智慧有多高!所以重点不在于你所依止的善知识成就多大,不在于那些歌功颂德,而在于心行、真正的成就。

有一次,我和禅心法师聊天,那时候白毫禅寺还没盖起来。他是印顺导师的学生,我问他:“听说印顺导师是大势至菩萨再来。”

他说:“不要乱讲!‘声名过盛,君子耻之’,我师父绝不承认!”

“他不承认,不影响事实。”

“那不是事实,这样传下去,有一天师父会被神化。他只是血肉之躯,凡人一个,从来不谈自己的成就,成就有无他自己知道,讲也没用,不讲也没用,所以莫讲!”

这是真实话啊!想想看,你歌颂他,不影响他的存在,你诽谤他,也不影响他的存在。但一个人假如自作孽,自吹自擂成就多高,那只好下地狱了。别人怎么讲无所谓,重点在于心行,至于他有没有产生智慧?阅其著作便分晓了。各位一定要了解,这个部分,一成,一切成,不成,通通不成,所以说“一真一切真”,“一念智,即般若生”,全面告成。当然这个全面,不是指佛的那个全面性,而是指你智慧的展开能够穷尽。

“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当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世人愚痴迷惑,不见般若智慧,嘴里讲般若智慧,心里头却常常迷惑颠倒。我们不是说不要谈,但除了谈,还要推动心行,否则没用。所以他要我们勉励自己来修般若,不要念念说空,若念念说空,就不识真空。这番话可以自己去感受,我们不再举例。

“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般若智慧没有形相,智慧心就是了。既然般若智慧是体,毫无形相,那你从何得知这个人有无般若智慧呢?从哪里看?前面提过,就从他的作用和现象上来看,这个作用是智慧的作用,而现象则属智慧的现象,那便是有智慧了。

各位曾经去过其他道场吗?有些道场一进去便有一种庸俗的气氛,有的则是一进去便感受到一股极殊胜庄严的氛围。光从这里,大概可以明了道场负责人是什么样的人。你来到我们这里,有什么感觉呀?如果你感觉艺术气息油然而生,就知道负责人是什么样的人了。你到别人家里,看到一屋子乱糟糟的,或者除了电视、卡带以外,别无长物,那你大概就知道那是什么人家了,或者字画古董一堆,或者到处都是书,那可能是艺术家或书呆子一个。气氛可以展现,你可以感受得到,而智慧也一样。

【智慧金言】

般若智慧可以展现出来。一个有智慧的人,身相、谈吐、举止间,便很自然流露。但怎么展现呢?一个有智慧、有成就的人坐着,人家一看不禁肃然起敬,因为自然就感受到他的神圣威仪,而没有成就的人坐着,就好比一堆肉摊在那里。动物也是一样,你看到一只很聪明的狗,便会觉得它大不相同。觉得那只狗很凶,就离它远远的;看它好像蛮好玩的,你就会去摸摸它。畜生都会显现出这种气氛了,何况是人。人有无智慧,更能彰显得出来。这都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去感受,不再解释了,免得文字知解过甚,变成破碎大道。

35.圆满成就

【原文】

何名“波罗蜜”?此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释讲】

前面讲完“般若”,下面接着解释“波罗蜜”,所以这一分若划分出来,便可称“般若波罗蜜章”。“何名波罗蜜?此西国语。”意指这一句是印度话。“唐言到彼岸”,看这里就可知道这是后人汇集的,因为惠能大师文学涵养大概没那么好,会说出“唐言到彼岸”这种用语。

【活学活用】

这里先说明一下此岸、彼岸。惠能说“解义离生灭”,你来了解、理解以后,就离开生灭。“著”,一执著就产生刚才讲的“滞”、停滞,故“著境生灭起”。意即你若是解义,便能够离开生灭,如果著境,生灭便会产生,就像水有波浪,这就叫此岸。惠能这是很有智慧的解释。“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这个文字相,我想容易了解,我们不强作解人,但这意义仍必须解释一下。

前面说“解义离生灭”,对一般人而言,能解义、能够离开生灭,那应该已经到彼岸了。但是“解义离生灭”是世间法,所以你又会产生“著境”,心会著境界,故此时生灭又起了,这种情况就像水有波浪。水为何会有波浪?它或因狂风袭卷,或因撞击到岸边才会产生波浪,这些都是外境引起的,换句话说,这个心会受外境影响而产生作用的话,都叫此岸,也就是指我们现在的情境,心会缘着外境而产生喜乐、忧愁、苦恼等现象,这便是此岸。

为何心会缘外面的境界而产生喜乐忧愁呢?那是因为你用识性。这里谈般若是讲空性,不讲唯识,所以不触及识。现在我们把识带进来看看,因为你的心随着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产生喜乐忧愁,这时心就起波浪了,心被境转了,由于是识性在起作用,识性是此岸,所以一切皆苦。只要是用识性,即使得到大乐也是苦,因为它缘生缘灭啊!缘生缘灭,统名之为“苦”,并非痛苦才叫苦。

那么,你能否不用识性,也就是心不随外境,眼耳鼻舌身意所接触的色声香味触法,不随六尘境界而起作用,那时候就根性常住,不用识性了。就像刚才所讲的,我所见到的都是第一义谛,我所见到的这个境界就是这个境界,没有为什么。然而因体而起用时,可以起这个作用——这是白的,这是绿的,这时就有所谓“第一义谛”和“第二义谛”。第一义谛是真谛,第二义谛谓之俗谛,俗谛是作用,若你能证得第一义谛的部分,便是彼岸,而不是指另有他处可去。以禅宗来讲,就是“恢复本来面目”。我们的本来面目是根性,现在被无明的识性盖住了,我们迷惑颠倒的“现在”,都是用这个东西,所以称“此岸”,当我们把无明的识性丢掉不用时,显现出本来面目,那就是“彼岸”了。这文字跟实际情况好像有点颠倒喔!恢复本来面目,应该说是回老家,怎么叫“彼岸”呢?回老家,应该是“此岸”嘛!可是从因缘法来看,我们现在就在迷惑颠倒中,要离开这个迷惑颠倒的“现在”——这叫“此”,而回到原来的地方去,就叫“彼岸”,是这个意思。

【智慧金言】

因此,就法义来解释,这个“波罗蜜”本身的意思就是圆满成就,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就圆满了,是达到究竟、最终极的地方,是究竟的圆满而非普通圆满。惠能他老人家解释的是这个部分,波罗蜜就是究竟圆满的意思,我们在此作个附带说明。

36.靠感受不靠文字解释

【原文】

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释讲】

“迷人口念”跟“当念之时”的“念”都是缘念,缘是因缘的缘、攀缘的缘,缘着境界去想念。惠能再提醒我们,愚痴者这口念,在缘这个念的时候,因为缘念,所以有妄有非。倘若不是心缘、攀缘去做那种妄念,而是念念都在道上行的话,这叫作真性,你能不能体会到这一点?

【活学活用】

“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悟”,即体会感受到口念、当念的缘念是不对的,而使自己心念都在正道上面,这样的话就叫般若法。这要去感受,不能光靠文字解释。自己去感受那是什么状况,能够这样来修行,就叫般若行,不然就是凡夫。

“一念修行,自身等佛。”这地方谈的都是顿教,从“一念愚”、“一念智”到“一念修行”,皆可看到。“一念智”便成就了,“一入一切人”,一旦有了一个成就,就通通成就了,“一真一切真”、“一念修行,自身等佛”……这些都是顿教。我们讲“小、始、终、顿、圆”(即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终教、顿教、圆教),一般人想修学真正的大乘佛法,就修大乘终教,上根器者修顿教,上上根器者修圆教,而我们中根器的修大乘始教。不过能修小乘教以上的就不错了,这些都是真的、对的,虽然大小不同,但只要不修到假的、外道、邪知见那边就好了。

【智慧金言】

大小之间要互相勉励,这是顿教的讲法,所以惠能这个法很殊胜、高贵、不可思议。

37.从迷到悟

【原文】

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释讲】

这都是真正境界,指当下像快刀斩乱麻一般。凡夫就是佛,有点类似《维摩诘经》上所说的,虽然即凡但是成圣。“烦恼即菩提,凡夫就是佛”,这都是从体性上来讲的,故两者无二无别,凡夫跟佛没有差别。心、佛、众生三位一体,三者等无差别,凡夫与佛无异,烦恼即是菩提。但这绝非白痴那种无知喔,它有显著的不同,不能以无知论。

【活学活用】

这里讲:“前念迷是凡夫,后念要悟就是佛。”所以从这里可以感受到,何以六祖要讲“佛法不离世间法”。世间法,前念迷是凡夫,若能由此迷境中翻转过来,能悟,便进入佛法了。所以,出世间法不离佛法,佛法不离世间法。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佛法不离世间法,离开世间法要求菩提,好比要找兔子上面长的两只角,根本找不到。惠能说,前念迷是凡夫,若能后念悟,那就是佛了。

“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只要一著境,就是烦恼;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只要被境界转,烦恼即来。烦恼就是这样产生的,著境、被境界转出去。“嗯,不对!不让你牵着走!”如果能马上拉回来的话,“心能转境,则同如来”,这时候便是菩提,你已经把它转过来了。

【智慧金言】

这个观念非常非常重要,他讲的就是直接进入的,当中一点葛藤都没有,没有涉及什么大教理啊,都是直接的,他自己讲的,也没按照经典来说,直接就切中你心性,这叫“发明心性”,直接发明、发展出来的。

38.当用大智慧

【原文】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皆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

【释讲】

这是一个结论。他再次提示,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最尊贵、最无上、最第一、最殊胜的,不停滞在那个地方,无去也无来,摩诃般若波罗蜜就是这个样子,三世诸佛皆从摩诃般若波罗蜜出生的。换句话说,三世诸佛都要修这个法门,都从这里过来。修智慧是我们的根本,这个智慧不是聪明、狡诈、欺骗、斗争,不是指怎么挖钱、图名图利,而是指自性中显扬出来的那种智慧,三世诸佛都依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