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坛经》学生活
23244300000035

第35章 参请机缘(4)

老师教你,你就那样做,这没有错,第一笔按他教的完全接受。第二笔呢?就得感受“我应该如何才能够成就?”要知道,第一笔与第二笔之间相差多久?就现代人而言,一般最少三到五年。以习字为例,老师教你这样一笔写下来,你必须完全接受,依法奉行。等将老师所教的笔法练熟了、学通了,接着能体会自己如何运笔时,那时写出自己的体,才叫第二笔。而不是老师教横的,我写直的就叫第二笔,不是这样。这是师徒之法,不是师生之法。师父所教的是“心法”,老师所教的是“笔法”,不一样,自己去感受,必须自己走过来。

常闻偈已,心意豁然,乃述偈曰:

无端起知见,著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

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

智常这么一听,当即开悟。所以刚刚那偈子不一样喔!你回去好好念一念。接着智常也说出一偈。耶!不同凡响便是不同凡响,明眼人一点便即豁然开朗,否则就像无头苍蝇转来转去。

【活学活用】

“无端起知见”,请问各位,进入佛门学佛是为什么?你都不知道啊!反正人家叫你来,你就来,若觉得不好听,下次不来就没事了。或者听说:“菩提很好,觉悟很好……”你看!无端起知见,起一个著相求菩提的知见。“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你还存着想要觉悟的那一念,怎能超越以往的迷惑颠倒呢?依旧是迷嘛!你一有执著都是迷,只是迷的对象不同而已。

“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自己本性是觉的根源、本体,随着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冤枉地到处流转。“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我若是不进来这里,就会两头执著,不是著这边,就是著那边了。你看,有人称惠能为祖师了。

你把这一偈跟前面惠能对智通所说的“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及智通所悟的“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对照一下,是否皆属同样旨趣?完全一样。这告诉我们,修学佛法,须“妙悟无生”。悟无生就好,为何讲妙悟?因为若还有个“无生”可悟,便属愚痴,不叫悟无生;“悟无生”乃无“无生”可悟,没有一个无生可以让你去觉悟,那才是真正悟到无生,故曰“妙悟无生”,这一点很难体会。

佛法常用这种所谓“似非而是”的语言模式来告诉你,好像不对,却是正确的,你能否体会得到?能否感受其意义?它是很特别的。佛法这种教育、这种训练就是令人觉悟,一般人喜欢记忆,佛法不是,所以莫在文字上找矛盾处,必须透过文字去体会、去觉悟,那才是真正的修学之道。

【智慧金言】

刚开始的第一步,你可以立定一个目标、有个可觉悟的,一旦进入菩提道以后,就不再执著那个可觉悟的目标。如同搭火车到高雄,还没到车站前,你会执著要到车站,等上了火车就无须逢人便问这班车是不是开到高雄,既然上了车就不用问了,终点毕竟到高雄嘛!可是未上车之前目的地要先弄清楚,否则它开往花莲怎么办?所以还没有上道之前务必弄清楚,一旦上了道就不用再管,认真前进就对了,这便叫作“妙悟”。

5.一切时中,自性自如

【原文】

智常一日问师曰:“佛说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愿为教授。”

师曰:“汝观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

常礼谢,执侍终师之世。

【释讲】

智常法师这地方又提了另一个问题:“佛说有三乘法,为何又加一个最上乘?”所谓三乘法即指牛车、鹿车、羊车。羊车是小乘,是最小的车子;鹿车比较大,故指中乘;牛车是大车了,所以叫大乘;还有大白牛车,就是特别大的车子。用现代话比喻,最上乘大概像火车,大乘是双层巴士,小乘则是计程车。我想这大家都会解释,但这叫“口诤”,只是在文字上转来转去。《妙法莲华经》上虽也提到这个,但那是个比喻,我们必须借由此说法,去了解其真谛,然而一般人往往就停在这例子上了。

有位同修在某研究所上班,里面高级知识分子、留洋博士很多,他便有类似情况,譬如我们以水和波为例,来谈相与体的关系,波是相,水是体,因为种种因缘,水起波浪,依波浪而了解到本体,而“相”终归会随因缘的丧失而消失,所以说“相无自性”。但那位同修就偏偏倒过来说:“水是相,波是体,体不可见,所以因缘丧失,波就消失了,那水是相,永远在那里都可以见得到。”我问他:“空是什么?”

“空就是没有啊!”他答:“释迦牟尼佛所悟得的就是自然界的定律。”

“怎么样的自然界定律?”我问。

“所有佛经里的例子都可以导引到牛顿的运动定律。”他道。

哎!释迦牟尼佛被他说成了早期的牛顿。牛顿有没有让人这样崇拜过?有没有人烧香拜过牛顿?大概没有吧!我告诉他不对,不能这样讲。他不相信,辩说任何例子一定可以衔接到空性这边来。大家要知道,例子只是一例而已。譬如以狮子吼来表示佛法中的无畏,只是如此而已,你却因此说:“佛教很残忍,释迦牟尼佛坐狮子座,可见他教人要杀人。”可以这样讲吗?这就引喻失义了。佛法以狮子、大象来作比喻,而你反倒拿这类譬喻来钻漏洞、抓缺点以侮辱佛法,那因果可得自己去背了。佛经里有很多这一类的譬喻,我们应当懂得其用意何在。

智常法师也发生同样的情况,他问:“讲三乘又讲最上乘,到底是在说什么?”他不太了解,故请惠能大师解释。此处所提到的这个解很简要,希望大家能够学习,在简要当中,听者、学者也必须很简要地抓住重心。现代人修学难以成就的原因,就是喜欢人家讲得很详细,而你一直问,问到最后,虽然知道很多,但都不是自己的,尽皆无法受用。不是要你都不问,而是提出问题,别人的回答点到以后,你就该停止,然后自己提疑情去参破,那时所获得的答案,才是你的见性之见,否则只是记性,如辞典般记了很多东西,毫无意义。接着来看惠能大师怎么说。

“汝观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你看看自己的本心。惠能第一句话就导到最基本的源头了——不要执著外面的语言文字相。法无分别,是人心本身有差别,因为领会的不同,所以才感觉法有殊异。

佛说法有两种状况,第一种是只讲真谛,只将真理的部分说出来。可是很多众生仍旧无法了解,所以他只好反过来,站在众生的立场、就众生所能了解的部分来说法,但好多人却因此执著在那个地方,以为这才是真的。要知道,佛这时讲的是方便法。

譬如,佛法谈智慧、谈觉悟,一旦有了智慧就能觉悟,了生死出三界,不再轮回。佛是不是只强调这一点就好了,其他毋庸多说?他说过一遍即可,顶多十年后再讲一遍,五十年讲五遍就够了。可是为何五十年当中,他不断讲经说法,都在讲这些?就因众生根器有别,他得因应众生的根器而说法,所以有时他赞叹布施,有时赞叹持戒,有时赞叹苦行,有时又鼓励大家忍辱。所以当佛这样告诉你,那只表示你适合那个法,如此精进就可以了,最好不要拿这个法去感染别人,以为能传播出去,自己就很厉害。你必须能够透过这个法门悟得真谛才对。譬如布施,你能否透过布施得智慧而觉悟?你若能悟得真谛的部分,才能教导别人,若只停留在布施这个法相上,便也停留在布施阶段,这并非佛法。因此必须了解,法无四乘,乃因人心而有差别。

“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你听到了喔,这就叫声闻,听到佛说就觉悟了,这叫声闻乘、小乘;对于法义,能够体悟了解,这是中乘;不但能了解而且又能修行,此曰大乘;万法皆能通达,不执著任何方向,不被名相束缚,无智亦无得,名最上乘。

【活学活用】

我们现在修学是停留在哪个阶段呢?大概都是“见闻转诵”,回家就诵经,法义却不甚了了啊!除了妄想之外大概什么都没有。所以按惠能的标准,基本上你就属小乘了。有多少同修老菩萨,我们劝他来听经,他就是不来,他只愿意“见闻转诵”,然后就说是三根普被最上上乘,那叫“广告辞令”。学佛法,最起码要能悟解法义,法义若能了解、体会,你会慢慢受感染,会渐渐地自己增长、逐一转变,哪天起了精进心、勇猛心便依法修行了。这个大、中、小乘其实都是在过程中。

这地方,“最上乘”的定义是讲“成就的境界”,所以它是就“境界相”而言。你若能达到“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能够离开一切法相,这已经是大成就了,故名最上乘。但是我要告诉各位,这境界得来不难,“悟”是顿悟,所以一契入马上便可得到,只是我们得到以后,往往又被汹涌的业识波涛所覆盖,又迷失、著于法相了。本来一无所得,自己冷静思维法义时,会感到:“放下吧,好轻松好自在。”可是过两天又黏上来了,像回力球一样,它跑回来打在墙壁上还好,如果打到鼻子就流鼻血,打到眼睛更是头昏眼花,那时你反倒觉得后悔:“都是佛法害的,叫我放了它,结果现在倒霉了。”你会有此情状,即是因为修学时,没有彻底放下。

所以,我们在这里要提醒各位,悟了以后要坚信不疑,接着要时时磨炼,这叫“渐修”。修,就是不断修行。能够顿悟,就必须坚信不疑,莫抱着尝试的心态:“再观察一段时间看看……”这样一定退心。坚信不疑以后,就必须时时刻刻历练自己,经常地放下。吃亏、上当、被骗都不打紧,放下!放下!再放下!到时你会得到完全意想不到的大功德、大福报,当它再回转过来时,你会发现何谓不可思议境界。

这时,你便能体会,佛法中的修行是一种跳跃式的,不是相续式的,它无法用逻辑思考那种相续心去推理。当你咬紧牙根,坚信佛法,放下、舍掉一切时,种种忤逆不顺、内心的挣扎、煎熬也会跟着上来。这时你会纳闷:“既然佛法所言无虚,为何我这样做还会痛苦?”告诉你,就是会痛苦!你若心上尽惦记那些不如意的事,就放不下,时间会拖长。假如不放在心上,而是感受到应该放下、不执著,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你会脱胎换骨,然后会有一段极平静的时候。那时,你再回头来看,会发觉前面所受的激荡、冲击,它开始回过来,其功德、福报不可思议啊!这时所产生的境界相是没有相续的,不知怎么产生的。你回过头来看,是否有一种断层,一种超越、跳跃之感?你去感受那一点。

我们往往因为没有那个经验,加上意识形态作祟,所以放不下。自我的意识形态一定要有相续,若遇到此种情况,我应该要如何,若遇另一种情况,我就得怎样……你会设想一个接一个的情况,好让自己产生信心和安全感。佛法告诉你要舍掉这种安全感,否则你体会不到真理。

好多人考试前到庙里烧香拜拜。做什么?让心神宁静,因为宁静后会产生跳跃,你的水平会提升,而不是那么一拜就有神佛保佑加持,是你自性的佛菩萨保佑你,因为你宁静了,因而产生那种情况。修行就在这个地方成就,这是谈“境界相”时应有的认识。

接着:“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乘”是行的意思,所以惠能是就“行”的成就来说,而不是口头上的名词定义。你必须要自己修,不要再问我了。一切时中,都以自性为根本,不要老是向外找,向外什么也找不到。

我们说艺术家要有艺术家的本色,商人要有商人的本色,修行人要有修行人的本色。商人的脑筋一直放在赚钱上,那是他的本色,假如他不会动脑筋想着如何赚钱,那就不成其为商人了。某次电视报道湖南洞庭湖附近,有一种石头磨碎之后会浮在水面上,即使上面再加水,也渗不过去。我们看了连呼奇迹,怎会有这种石头?照常理,石头磨成粉放进水里,一定沉下去嘛,它不仅浮在水面,甚至还不透水。我们看了之后想:“这会不会是骗人的把戏?”但马上有人说:“赶快去签约!运回家作屋顶防漏最有效。”这就是商人本色,随时随地都放在怎么赚钱上。

【智慧金言】

同样的,各位修行人有没有如此?这是最明显之理。既然要修行,那疑情有没有带着?佛教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现在要修什么?“如果修了生脱死,那要如何了生脱死?”你有没有想到这一点?“我不再轮回”,你是否有这个意念?必须时时刻刻把这东西带在心上,一切时中,这个念头不忘失,那叫“自性自如”。你要像个修行人,做什么就要像什么,惠能这里就是作这样的提示。

6.色身与法身

【原文】

僧志道,广州南海人也。请益,曰:“学人自出家,览《涅槃经》十载有余,未明大意,愿和尚垂诲。”

师曰:“汝何处未明?”

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于此疑惑。”

师曰:“汝作么生疑?”

曰:“一切众生,皆有二身,谓色身、法身也。色身无常,有生有灭;法身有常,无知无觉。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不审何身寂灭,何身受乐?若色身者,色身灭时,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不可言乐:若法身寂灭,即同草木瓦石,谁当受乐?又法性是生灭之体,五蕴是生灭之用;一体五用,生灭是常;生则从体起用,灭则摄用归体。若听更生,即有情之类,不断不灭;若不听更生,则永归寂灭,同于无情之物。如是则一切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乐之有?”

【释讲】

我们看这一段,就知道这志道蛮有深度的,并非随口问问,他把《涅槃经》里之所以不明了的原因都讲出来了。

志道和尚,广州南海人,他来请问惠能大师:“学人从出家以来,阅览读诵《涅槃经》十多年了,不了解其主要思想,希望和尚为我指示。”读诵十多年,这功夫相当深了。惠能问他,哪里不懂?

“《涅槃经》里讲,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志道和尚说他这里有疑惑。这一偈大家要背熟,光是经常读诵,福报就很大。不过常读诵,但误解其意也很麻烦。一般人听到这一偈便赞叹很好,至于怎么好法?却说不出个所以然。志道和尚十几年很用功,不管他误解也好,体会也好,至少他真的用功了。

师曰:“你干嘛,哪里怀疑呢?这没错啊!”

志道说:“一切众生都有二身,二身就是色身、法身,色身无常,所以说有生有灭,这我知道。法身有常,无知无觉。(唉!他的问题就出在这里,既然法身有常,又为何无知无觉?这叫‘断灭相’,这知见就不正了。)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生灭灭了,寂灭就乐,到底是哪个灭?色身灭还是法身灭?寂灭为乐是哪一身受乐?假如是色身,色身坏掉时,四大分散,那全然是苦,怎能说乐?假如是法身寂灭的话,又形同草木瓦石,谁来感受这个乐呢?再说法性是生灭之体,五蕴是生灭之用,所以一体五用,生灭是常;生则从体起用,灭则摄用归体。若听更生,即有情之类,不断不灭;若不听更生,则永归寂灭,同于无情之物。如是则一切法都被涅槃断了,把它约束住了,尚不得生,何乐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