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诚悟到了,他抓住本体了,发觉“色身”为四大合和,是假的,而“心识相”则为色受想行识和合而成,也是假的;自身相是假,心识相也是假,故曰“五蕴幻身”。既然都是假,假的怎能成究竟呢?在幻境上打转,是无法究竟的。
【智慧金言】
“回趣真如,法还不净。”转过来,不要在假相上用功,而从本体上着手;法仍是法,没必要在那边净不净,就是这个样子。
5.悟得自性
【原文】
师然之。复语诚曰:“汝师戒定慧,劝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劝大根智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脱知见。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架,亦名解脱知见。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
【释讲】
喔!这差很多,刚才才说神秀所言不可思议,现在却说是劝小根智人了。你说他猫獠,我看也不见得,这刮胡子的功夫倒是很文明化喔。惠能先跟他印可:“对!”然后这里才告诉他真心话。
后面这段说得很好,各位可以熟读。他说,能悟得自性,即可不立菩提涅槃或解脱知见,都没有必要了。但若未悟得自性,这些东西当然需要了。为什么?因为迷嘛,现在既已悟得自性,这些都不必再立了,没有用啦!就像搭火车到高雄,出了车站,还留着票根干嘛?可是如果人还在火车上,就得留着,不然查票时怎么办?已达自性,就像出了火车站,票根还留着干嘛?这个“立菩提涅槃,立解脱知见”就相当于手里的车票,是一个指导的标杆,一旦到达目的地,就不需要了。
【活学活用】
“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既已悟得自性,这时就要依体起用。有一法可得,那指是体,要取本体这一法;体既已得,就不要再执著本体了,否则一样迷惑颠倒,所以连最后这一法也舍了,如此才能建立一切万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脱知见。”假如明白此义,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脱知见,都对。所以真实意义才重要。
“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见性之人,立也对,不立也对;不见性的人,立也不对,不立也不对,关键在于“见性”。所以学佛必须懂得自己在学什么?“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去来自在,没有障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这是活在当下的意思,随机而做反应,无有第二念。“普见化身,不离自性”,一切境界皆佛之化身,故一切外境界也都是自心所现,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这看起来好玄、好高喔,我们何时才能证得呢?其实这就是见性而已,“见性”之无量无边的功德就在此,佛法之殊胜也在此。它不是一般宗教情操或宗教信仰,那没意义。
【智慧金言】
要如何将此自性显现出来,精准地扣住而不偏差,就称之为“亲证”,亲自证得即谓“自在神通,游戏三昧”,千万别被这名词唬住了。
6.习气使然
【原文】
志诚再启师曰:“如何是不立义?”
师曰:“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诸法寂灭,有何次第?”
志诚礼拜,愿为执侍,朝夕不懈。(诚,吉州太和人也。)
【释讲】
志诚再请教:“什么叫不立?”惠能说“自性无非,自性无痴,自性无乱”,以刚才的定义,即是戒定慧。“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不要执著在相上。这说得容易,但如何不执著于相?如何常离法相呢?各位,不可能啊!为什么?因为你经常执著在那儿,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一直以为是“我在看,我在听,我在想”,一直执著在法相上,那就没办法了。然而你如果能够“我是透过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那就不一样了。你会经常觉得六尘境界所看的叫“缘影”,是无常在变化,它一直在变化。当你能这样感受时,那就离法相了;你所接触的任何境界,会随缘一直过去。每个境界来,不管色声香味触法,一来,就捕捉得住;去,就随它去。而我们总是,来,捕捉不住,去了,才想留住。很多人老是怀念过去,却又捕捉不住当下。
【活学活用】
很多人回想孩提时代都很美,但被老师罚的事都忘记了。教室里偷吃东西的感觉真好,可是偷吃当时,心跳一百二、担心被老师抓的心情,已经忘光了。为什么?因为你没有活在当下,所以过后会觉得那个情境很美,这是未离法相而依旧执著。没有那种无常观,所以会执著在法相上。如果你回过头来,“是谁透过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至于根尘相接的部分不要去管,你要找的是“那个是谁?”一切都回归本体,这样是否会离开法相?
刚才提过,透过感受,把愤怒或喜悦置换过去,去感受那情境,那个感受本身就帮你把整个尘境放掉了。譬如生气,何事或何人引我生气,我停在“生气”这边,而不停在“尘境”那边,是不是离法相啊?然后再进一步,“谁在生气?”是不是进入本体了?法相很自然就抛开了。
我们往往情境一来,就任凭摆布。乍逢生气情境,若非怒气勃发,便是力求压抑。生气时应当感受它,然后观照它,照得清清楚楚。生气、喜悦,喜怒哀乐等等,尽皆活在当下,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也在当下,如此便常离法相,就自由自在,纵横自得。此时有何可立?要立什么?都没有。立亦得,不立亦得。
“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自性必须自己去悟。顿悟顿修,这一点是最特殊的地方,不知各位有无此种善根?最上乘人、大根器者可以顿悟顿修。其实应该说,“顿悟顿修”乃指修行到某个程度时,悟与修乃同时并进的。这有点类似将水加热到一百度之前,都还是水,这相当于“渐修”。然后过了一百度,水马上变成蒸气,这时是“顿悟”,也是“顿修”。水一变成气就是百分百的气,不会气里还有百分之三十的水,气就是气,水就是水。顿悟顿修的变化就属此种状况。所以成道时,也是百分百成道,没有逐渐成道的。
我们一般人在因地修行都是渐修,从零度加热到一百度,中间这阶段都属渐修;而要成道时,也就是由一百度的水变成一百度的水蒸气,那个阶段是凡夫转成佛的阶段,那一转,就百分之百地转了。到达了饱和点时,再加把劲儿,就不是凡夫了,他变成了成道的乔达摩,而非凡夫乔达摩。这就叫“顿悟顿修”。所以这里所指的,是就成道这一点来讲,没有渐次,故不立一切法。在这时候,“诸法寂灭,有何次第?”因为他一直谈本体,所以指的都是成道的部分。
各位现在若从因地来谈修行,那是“悟后起修”;从因地来讲,不是谈成道后的状况。“悟后起修”的“悟”是顿悟,“修”是渐修,这要弄清楚。到底是“顿悟顿修”,还是“顿悟渐修”?这问题在中国佛教史上,自惠能提出此言后便一直争论不断,如今还在吵。我们现在把它厘清楚了,“顿悟顿修”指的是成道的那一刹那,那是顿修,到那地步还是得修。佛坐菩提树下有没有修?他还是继续在修,那一修即是“顿修”,可是在菩提树下悟道之前,他仍有过一段“渐修”的阶段。
各位想想,如果让你现在顿修好了,你从哪里下手?不知从何下手啊!你一定要从初发心到十信位,到三贤位、十地位、等觉位,这个过程不可免;走过等觉,等觉要进入妙觉,那时便是顿修了。顿修、渐修两者之所以会引起争议,就在于对成道那一刹那的定义、概念不清楚,因地或果地立场没弄明白所致。那个顿修以后,顿修与顿悟理事圆融,顿修境界与顿悟境界相等、完全圆融的时候,直接就成佛了,这就非属一般人的讲法了。
“志诚礼拜,愿为执侍,朝夕不懈。”志诚听了以后,当即开悟。于是早晚都在惠能身边,我们叫作亲近承事供养。志诚是吉州太和人氏,关于他的因缘,至此告一段落。这里我们也看不出神秀入灭前,志诚到底有没有回去。神秀嘱咐他学成后要回去作报告,结果他学好后却好像留着没回去。他悟是悟了,但大概尚未大彻大悟罢!
佛门中可以看得到,这叫“因缘所生法”。志诚聪明多智,师父令他来惠能处修学,他也答应好好学,学完后回去作报告,这没问题。但他来了之后因缘就转了,你不能说他叛师,因为因缘转变了啊!
当初他在神秀那边学了九年,九年有九年的习气,原先是用小根、下根下智的修行法,现在转过来用最上乘的修行法,虽然马上获益,可是习气仍多,还没转。就像我们从外面吸收了很多佛教杂讯,干扰了正知见;在佛门里所讲的是很大很殊胜,所行的却是很小心眼的行法,两者无法一以贯之。所以,即使现在你已听闻这一套很完整的上上根器者的修行法,听得很高兴,但一放下来回家后,本来的习气、杂讯又通通跑出来了。你为别人介绍佛法时,仍旧拿那些杂讯出来说,因为那都是习气。
这里可以看到,志诚是聪明人,他留下来是要把这些习气洗干净。前面看到那些高手过招,三两下就点过去的人,立刻离开了,因为那些人没有杂讯,一悟之后,就是这样!出去就照这一套走,那不一定得留着,所以一悟即离开。如永嘉大师一悟,马上就走,惠能还予以挽留:“睡一晚再走嘛!”“一宿觉”,停留一晚就离开了。永嘉大师没有杂讯,本来就修得很好,只是来求个印证而已,所以潇洒离开。但志诚在神秀处有了九年的杂讯,悟是悟到了,但是习气、杂讯必须洗干净,所以留下来。
现在自省:有没有这样的根器?听得很高兴,回家就放着,下个礼拜再带来,然后告诉别人的都是杂讯。有没有这种情况?这是一般人修行的最大障碍。我们不是故意要泄你的气啦!事实上人人都有这种毛病。大家都知道佛法很好,好归好,但牛排还是没吃够。习气使然啊!大家也都知道赶快了生脱死,否则生生世世轮回很苦,知道归知道,但还继续造业。你无法完全断除,都因为习气。
【智慧金言】
世间的、佛法中的杂讯和习气,全都混在一起,弄到最后,你所修的佛法变成“你的法”,而不是释迦牟尼佛的法,所以你无法表达释迦牟尼佛的本意。一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念到后来变成“南无本师实在没你法”(闽南语),“牟尼佛”变成“没你法”,已经拿你没办法了,因为佛法都变成了你自己的佛法,而非世尊的佛法。
7.因果昭昭
【原文】
僧志彻,江西人,本姓张,名行昌,少任侠。自南北分化,二宗主虽亡彼我,而徒侣竞起爱憎。时,北宗门人自立秀师为第六祖,而忌祖师传衣为天下所闻,乃嘱行昌来刺于师。师他心通,预知其事,即置金十两于座间。时夜暮,行昌入祖室,将欲加害,师舒颈就之。行昌挥刃者三,悉无所损。师曰:“正剑不邪,邪剑不正,只负汝金,不负汝命。”行昌惊仆,久而方苏,求哀悔过,即愿出家。师遂与金,曰:“汝且去,恐徒众翻害于汝。汝可他日易形而来,吾当摄受。”行昌禀旨宵遁,后投僧出家,具戒精进。一日,忆师之言,远来礼觐。
师曰:“吾久念汝,汝来何晚?”
曰:“昨蒙和尚舍罪。今虽出家苦行,终难报德,其惟传法度生乎!弟子常览《涅槃经》,未晓常无常义,乞和尚慈悲,略为解说。”
【释讲】
这一段是谈志彻的行仪。志彻是江西人,本姓张,名行昌。这个人自小行侠仗义,这种人通常有个特色,是非不分,所谓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自从宗派南北分化以后,“二宗主虽亡彼我”,“亡”即“无”的意思。神秀和惠能无敌我、对错之分,反倒是座下弟子们互相抬举或诽谤。
这种现象自古皆然,其中最聪明的是谁呢?四祖道信。道信到南方来,在牛头山度了法融之后,也不多说什么,只叫他留着,然后就回北方去度弘忍,由弘忍传衣钵,可是法融也得法了,这样两人就不会吵了。
弘忍有个很认真读书的徒弟,形象也很好,修养一百分,但修行才五十九分,还不到六十分。中途杀出个惠能来,这很麻烦了。我们最怕的也是这种情况,有个修养极佳而修行尚未及格的人,凡夫往往误以为这人得到真传,是成道之人。这是很伤脑筋的问题,因为这无法辩解。一个真正得道的人,往往属于潇洒一派,不那么拘谨,而一般人比较喜欢拘谨的人,觉得这种人修得很好,至于内心、境界则无人知晓。
【活学活用】
一个内心境界证得某种成就的人,很豪放、潇洒、自在,因此在行为上也没那么拘谨,这时很容易让人误解他修得不好,在传法上便会产生困扰。当然,祖师本人在传递上没有问题,但弟子们会心理不平衡。这时,“自是非他,造无间业”这一句话就很重要了,因此我们不能如此竞相诽谤,而神秀和惠能的弟子却免不了这种情况。就神秀而言,他修养那么好,弟子则不尽然;而惠能修行很有成就,弟子却也不见得都有成就。被记载下来当然算是有成就的,可是没被记载的更多,造是非者更不可能载入经册。
当时北宗既然称神秀为第六祖,对于惠能传衣钵的事当然就很介意而横加干扰了。于是这些门人便推派行昌前来行刺惠能。南北的竞争已不仅限于语言,甚至付诸了行动,这不只是“自是非他”而已,到后来甚至有无知者采取口业以外的身业。
惠能有他心通,预知其事,便把十两黄金准备好。天黑了,行昌潜入六祖房间后,拿起刀来就欲加害,在这紧张的一刻,惠能“舒颈就之”,把脖子伸长了等着,可是行昌拿刀连砍三次却“悉无所损”。这个公案就麻烦了,谁敢去试啊?不知他拿的是削铅笔刀,还是杀猪的大刀,竟然连砍三次都无伤。
由经文此处可知,惠能有他心通,但各位必须先有个疑情,这他心通怎么来的?何时开始有的?未修就有或修了以后才有?这不是他写的自传,所以交代不清,因此也没人知道他何时开始有他心通。传记从他听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即开悟,就开始一路记下来,是否听到那句话后有的,或在此之前?到了黄梅,抑或逃难时有的?或是到曹溪以后才有,或者……总之,惠能大师如何修得他心通?我们一定得先有这种疑情,才能找到修行的下手处。
其次要谈的是,行昌连砍三刀却都伤不了他,换了你,敢不敢啊?难道他已有金刚不坏之身了?话说回来,他又如何修得这种成就?我们以修行人的立场来看,祖师大德有此成就,不要像读《西游记》、《封神榜》一样看过去就算了,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