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觅真不动”,倘若要找那个真的不动是什么,“动上有不动”。“动”是物理现象,“不动”是心理;“动”是随缘,随生理机能的缘,“不动”是如如不动的心,而非如如不动的身,若成为如如不动之身,那便等同无情了。“不动是不动”乃相对于“动上有不动”而言,假如你认为不动即是不动,因而修那个不动的话,那便无异于无情,“无情无佛种”,那连成佛的种性都没有了。这是前面四句偈,后面也有四个偈子。
“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能善分别相”,你必须能分别动是什么、不动是什么,真是什么、假是什么。“第一义不动”,只有第一义不动。“第一义”不好了解,像刚才所说的,“选择”是不对的,那就“不选择”,结果仍落入了选择;骂人不对,不骂人才对,那就选择不骂人,结果仍落入了选择。你能否体会到那个“选择不对”,那便是第一义。“这是什么?”知道就够了,没必要说,你若能停在“这个”,那便是第一义,若脱口而出是什么,就落入第二念以后了。“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能了解到此一层面,才是真正的真如在起作用。各位必须去感受这当中的法义。
“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提醒学道人,必须懂得如何努力,不要在大乘门中却反而执著生死,要懂得分辨真实义,不要在生死上打转、浮沉。此即我们常说的,不执著此身,不执著此生,不执著此事,不执著于真实相,不有目的性的执著,不有企图心。“我现在好好学佛,三年以后可以当……”当什么?有个目标性、企图心,就不对了。任何执著都不对。
“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这地方,你若能相应,能具体明白,就是共同在讨论觉悟是什么。如果不相应,那就合掌欢喜,不必再吵了。说实在的,就算你不懂,那多念几遍,也会跟佛法结善缘,怕的是就此起了争执,因为这是第一义谛,你不懂就很容易诽谤它。我们弘扬华严,若他人能相应,便可与之共论,否则合掌赞叹他就好了,不要再说下去,不然对方会愁眉苦脸。
某些同修家中也有人学佛,但法门与我们不相应,他听不懂便开始怀疑,于是回头请教他的善知识,那位善知识告诉他:“真修行不必讲,讲的就不是真的佛法。”问题来了,他回来就说:“你们都用讲的,没有修。”这下麻烦了,怎么办呢?恭喜他嘛!合掌令欢喜,赞叹就好了,因为他不相应嘛!讲法门,第一义谛特别重要,为了强调第一义谛,方便门他就难以接受了,但千万不要起争执。
“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我们这宗派本来是无有争执的,一吵,就失去其真理之意义。“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你这样执著人家的不对,争执法门,那便堕入了生死海。所以不诤,随他去。凡遇法义不相应、谈不来的,我执很强烈的,赞叹他就好:“你的法门很殊胜,将来绝对可以成就。”将来嘛!究竟成佛道啊!不然还跟他吵吗?不相应的人,一个原则,就是无诤。
【智慧金言】
惠能大师的偈子,我想大家多半只记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这一偈,多数人觉得那四句偈不合逻辑,但念着念着很高雅,只是这样而已。如果真的懂那四句偈的意义,此处《真假动静偈》也一定能看懂。
3.历事练心
【原文】
时,徒众闻说偈已,普皆作礼,并体师意,各各摄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乃知大师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
师曰:吾于大梵寺说法以至于今,抄录流行,目曰《法宝坛经》。汝等守护,递相传授,度诸群生;但依此说,是名正法。今为汝等说法,不付其衣。盖为汝等信根淳熟,决定无疑,堪任大事。然据先祖达摩大师付授偈意,衣不合传。偈曰: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释讲】
大众听了《真假动静偈》以后,“普皆作礼,并体师意,各各摄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从法海所记,便可知这一堆人大概都听不懂。前述几个公案,来参访惠能大师的,上根者听懂的,通常寥寥数语,甚至也不说“悟”,而只要提到“言下大悟……”大概都是成就有限或听不懂的人。法海但知惠能大师不久住世,所以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他为衣法的问题伤脑筋。惠能道:“从大梵寺说法至今,你们可以传抄流行,这叫《法宝坛经》。”这名字是他亲定的,而且他还交代大家让这经法流通传世,广度群生。换言之,他有意令大家结集。“但依此说,是名正法”,只要按此经法,即是正法。
他又说,今天为大家说法,但不传衣钵了,因为相信大家信根都已纯熟,足堪大任了。这番话说得很好听,事实上堪大任的都走了,但人都喜欢听好话,他老人家很懂这个善巧方便,如果不这样讲,衣服大概被撕碎了。挑明了说,就是不传衣钵,谁敢动它,谁倒霉,要传的话,把《法宝坛经》传出去,这样子永远息诤止谤,再无争执了。
这是众生的因缘。“不传衣钵”这件事惠能既然可做,那弘忍、道信、僧璨、慧可也都可以,甚至在达摩手中就可以不传了,但为何还要立给子孙争斗呢?何况大修行人根本也不为衣钵而修行。像世尊也不立传记,结果为了衣钵,闹出一部《景德传灯录》,风风雨雨的,为何要以衣钵来闹得那么复杂呢?大可不必如此啊!
其实,这就告诉我们,一切皆是因缘在运作。大德应世不违因缘,因缘如此,顺其意而下。自释迦牟尼佛以来,传到惠能,都是单传,而惠能为何能将它展开,一花开五叶呢?
这“一花开五叶”是达摩说的,它有几层含意。达摩是花嘛,所以达摩不算,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惠能,是不是五叶?这是第一层意义。第二层意义则指惠能以下才开枝展叶,而惠能以下如何开展呢?其一,他得到法义传承,自他而下要大大开展了,所以衣钵不再传;其二,在惠能之前已有征兆,从道信开始,不只传给北部黄梅的弘忍,还传给南京牛头山的法融,后世称懒融、牛融,所以道信以下已经两传而非单传,可见这法缘已经开了。
达摩,我们都把他看得很神圣,他面壁九年,精进异常,精进到要打瞌睡时,干脆把眼皮拉掉,所以后来的达摩画像,两眼都睁那么大。大家都说他很厉害,大圣闭关很殊胜,却不明白,他是化缘化不到,干脆坐在那儿面壁,你知道那生活有多苦吗?慧可更难过了,他断了一臂,说起他的经历,恐怕你都不忍听下去了。道信时期好一点,因为慧可、僧璨得衣钵而传法以后,就显神通出去了,这一点大家可能比较不清楚。他们的神通比济公更空,济公的传奇可说是慧可与僧璨的集合体。这些人都是大成就者,不仅桶底脱落而已,根本连桶壁也无,乃真空之人。
由于慧可、僧璨如此教化,在中国北方才开始有人供养禅修苦行者,否则中国北方供养的都是宫廷和尚,他们重教义而轻修行。所以因缘成熟,道信才会到南方来,接上了法融。而后传给弘忍,再传惠能,整个佛法因缘由此展开,因而也成就了众多上根上器者来接续传承。
然而惠能此时已无法再传衣钵了,因为有多少成就者他都知道,如青原行思、怀让、永嘉……怎么传?再传不就更加四分五裂了?他之所以不传,乃基于这样的因缘。那还有许多很认真,但仍无法明心见性的人,怎么办?就靠文字传法,所以才有这部《法宝坛经》。
【活学活用】
我们必须明其因缘,这是有历史背景的。我们都不知道祖师大德在奋斗过程中有多么辛苦。如今出家人福气相当大,修行恐怕不及古人的万分之一,福报却高上一万倍以上。我们的福报都是前人努力的遗泽。
达摩的偈云:“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达摩到中国时,佛教已然极兴盛,所以当梁武帝要召见达摩时,达摩想:“既然这帝王那么认真,又曾出家,就来看看他对佛法了不了解。”达摩一见梁武帝,就脱了一只鞋戴在头顶上,另一只鞋提在手里。梁武帝一看,说道:“老兄,不要这样,有够难看,这样很颠倒啊,为什么把鞋子放在头上呢?”
“这样叫颠倒吗?”达摩说道。
“是啊,鞋子是要穿在脚上,怎么戴到头顶上呢?”
“喔,这叫颠倒?那你颠不颠倒?”达摩问道。
梁武帝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了。为什么?他在形式佛教上非常发心,但在实修境界上还没办法肯定,这是所谓人情佛教,一般的佛教就是如此,人云亦云或盲目跟从,无法确定自己在做什么。
学佛是要修行的,何谓修行呢?心去面对境界,境界来,心能否了解?能否处理?如果心对所来境界茫然无知,那就不叫学佛、不叫修行。所来境界究竟为何?必须去试验啊,然后再去调整、训练,否则还学什么佛、修什么行?那跟没修行的无异,只是多了个负担,多了个业——念佛、拜佛的业;赚钱不敢花,送给别人花的业,美其名功德无量,实际上是人情佛教,都走错、走偏了。
我们一定要明白境界来,能否控制得住。我们来看看,那卖烧饼油条的老婆婆,怎么整治那周金刚。周金刚挑了一扁担的金刚经注解,要去跟黄龙祖师辩论,半路上吃早餐,卖烧饼的老太太问他挑了什么?其实,她一看就知道周金刚挑了什么。
“《金刚经》。”周金刚答。
“做什么?”
“到黄龙去,我是《金刚经》专家。”
“既是专家,那好,有个问题问你,答得出来免费请你,答不出来就回去。”这老太太是炸油条的耶,她说:“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你说说看是什么?”
周金刚一听,愣住了,便摸摸鼻子回去了。境界一来,他无法处理。那老太太天天面对境界,这就是会修行啊!一味地搞文字相,境界一来就不懂得处理了。搞文字相的人都落入了第二念,文字一来,“嗯,我想想……”只要想想就完了!境界一来,马上要能对治,经常去训练,“这种情况,对不对?该怎么办?”能否马上对治、当下处理?我们优裕惯了,任何境界来都懵懂不知。
提醒诸位,要经常去假设境界。像我们出家了,就经常这样想:“有一天因缘尽了,没地方住怎么办?”要准备能放得下,“走!僧袋一背,游山玩水去。”可别僧袋背起来,佛像也要带,《华严经》也要扛……放不下的话,四十米货柜都不够装。什么都要放下,除了所谓三衣背起来(衣钵如今大可不必了),顶多再带一只碗。随时都要假设境界来临怎么处理,否则毫无准备,到时一定想尽办法去挽留那个缘,如此便会攀缘。
同样的,日常生活修行,要假设万一死了怎么办?不只是假想而已,同时也是预做准备。突然间“砰”被车子一撞,起不来了,怎么办?这种事随时可能发生,无常嘛!大无常、小无常来的话,怎么办?心里毫无建设,到时人家来帮你助念,你还嫌吵。
此即所谓“历事练心”,必须经常从日常生活中来。我们看到很多人往生,若是轮到自己头上,怎么办?今天他死,说不定明天就轮到我了。要随时这样去警惕自己,那个境界一来,才有办法对治。这是修学上一个真正重要的体验,这种经验绝对比文字功夫来得重要。
【智慧金言】
我们由此认识,传承衣钵的因缘是这样来的,而经文此处云:“结果自然成”,是指另一部分,亦即因缘成熟了,法化就自然展开了。
4.本心生万种法
【原文】
师复曰:诸善知识!汝等各各净心,听吾说法。汝等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种,含藏长养,成熟其实。一相一行,亦复如是。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霑洽,悉得发生。承吾旨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
【释讲】
六祖又说,众道友,不要在那边问东问西了,静心听我说。大家自心是佛,不必猜测,毋生怀疑。在外,没有一物能建立,都是我们自心在生万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这句话大家耳熟能详,那么就必须明白,到底该如何做到呢?现在大家想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是否有许多如意的事,也有很多不顺遂的事?呈现在你心里的种种,其实都是你“心生种种法生”。
问题来了,不如意的事要怎么把它除掉?“了生死、出三界”这件事暂时不谈,现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不如意的事,该怎么把它破除,让如意的事自然成就?“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你心生种种善法,并且把种种不好的境界相除灭,这可不可以做到呢?当然可以!假如你会的话,我们的心,因缘重组就如下棋一般,把不要的棋子拿掉,把要的棋子放上去;因缘必须组合、搭配一下,不要弄到最后都是将而没有兵。
【活学活用】
修行即是因缘重组,如何重组因缘——“心生种种法生”,我要它生种种善法,“心灭种种法灭”,我要把种种恶法灭掉,这该怎么组合呢?各位功夫未到,你若具此功夫,六通具足了。所以,为何有神足通、天眼通、他心通?因为他有办法重组因缘,他能显现得出来。
目前我们做不到,怎么办呢?那就先做功课来累积福德,换言之,即是透过做功课,让善法增长、恶法除灭。因为恶法是让人沉沦的部分,你福报不足,恶法就会造成伤害,所以要让福德增加,将恶法和痛苦淹没过去。如此,善法日日增长。恶法便逐渐消逝。这时你会发现,心灵上的成长才是真正的福报。“心生、心灭”,从教义上来说,理论很完整,可是一旦遇到境界,我们就不会运用了,这就是因为不懂得如何增长福报。
要知道,“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全都是自心所生。如何把心调整,让种种恶法消灭,让种种善法增长,这是一个关键处。希望大家能够从这个地方下手,借此成就。
“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想要成就种智,就要有一相三昧跟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何谓一相三昧?就在一切处不住相,“不住相”就是一相;在一切处不执著于相,对这种种相不生瞋恨或者喜爱,亦无取舍。就如刚刚所言,不憎不爱,无取无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也就是不作分别,不作选择。
你到自助餐厅就知道了,盘子、夹子拿起来,眼睛这样扫描一遍:“这个我要、那个我不要……”有哪个人餐盘拿起来,闭上眼睛从头夹到尾的?没有,一定有所选择。这时,你若要行一相三昧的话,那就很麻烦。世间法需要去分别,走路总是要分别,不能说:“我一相三昧,左转右转、红灯绿灯都一样。”那不行!必须清楚这种情况,那叫随缘,切勿弄颠倒了。虽然随缘,但不住相、不执著于相。你进餐厅才五点半,尚早,餐台上有很多菜,你挑喜欢的,那是随缘;可是你若八点才到,剩下几盘菜渣,那时就看你住不住相了。你随意捞几道菜,那就不住相了。换句话说,在这一切相上,要能够不取舍、不分别,即为一相三昧。所以说,于一切境界要能“安闲恬静,虚融澹泊”,不要在内心里起挣扎,那便称之为“一相三昧”。
“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刚才是讲“相”上,不分别不执著,现在从“行”上来谈。这个“不动道场”就是不动心。在行住坐卧当中,自己的心如如不动,此即成就净土,这叫一行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