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坛经》学生活
23244300000050

第50章 付嘱流通(3)

“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种,含藏长养,成熟其实”,假如有人能够具足此一相三昧与一行三昧,那就像土地含藏种子一样,能够孕育出来,种子即能成长出花果来。

【智慧金言】

“一相一行,亦复如是。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霈洽,悉得发生。承吾旨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我现在对各位说法,就如时节已至,应是下雨的时候,我普润大地,而你们的佛性好比种子,此正其时啊!种子遇到时雨而得以滋长。大家若能按我所说的,如实了知、如实修行的话,定然能获得菩提,成殊胜之果。

5.法无二,心也无二

【原文】

听吾偈曰:

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

顿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

师说偈已,曰:“其法无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净,亦无诸相。汝等慎勿观静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无可取舍。各自努力,随缘好去。”尔时徒众作礼而退。

【释讲】

从理论上来说,心地包含两种作用:一是本体,心地即真如,本来如如不动的那个;另外,心地可以起种种妙用。在这妙用当中,又有两种现象,一是迷,一是觉;生“迷”的现象就叫凡夫、众生;起“觉”的作用,即得菩提。“普雨悉皆萌”,用雨来洗涤,将污染、迷惑颠倒的部分通通洗刷掉。“顿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这是谈它自然应现的部分。假如能了解心地的意义与作用,这一偈便容易了解。

惠能大师说完此偈后,作了个结论。他说,法无二般,只有一个,心也一样。佛道是什么?很简单,没有种种相,它本来清净。大家不必一直静不静、空不空的,搞那些名堂。心地本来清净,无可取舍,切勿想要取什么、舍什么,“各自努力,随缘好去”。

这是个总说。从“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一直到“徒众作礼而退”,六祖为我们开示的法,无非是“根本”。所谓根本,即本体的部分,对学佛人而言,这是很重要的关键。它通常分两部分来修学,一为“摄末归本”,从后面向根本之处走来;一是“依本起末”。华严教学属依本起末,让大家先了解本体是什么、根本是什么、道体是什么。但这也有点麻烦,因为我们都还在迷惑颠倒中,对枝末现象容易了解,对于如如不动的本体则很难捉摸,因此以本体现象为例来说明时,大概对故事能了解,甚至能记忆,但对于故事所蕴含的法义则不容易领会。

【活学活用】

经文这里就很简单地抓住核心的部分——法无二,心也无二。通常我们要去了解宇宙的森罗万象时,会一直去进行归纳,最后再回到核心。经文这里不谈归纳的部分,它直指心的本源,故曰“法无二,心也无二”,此即自性清净心。

“其道清净”,道可道,非常道,所以这个“道”不是普通的道,无种种相。清净道体,既是清净,当然就捉摸不到什么。假如你能感觉“心地很清净”,那个心大概也不清净了。既然很清净,怎么感觉到?可见它还有个状况可以让人觉察。就像你把玻璃擦得透亮,根本完全看不到玻璃本身。如果你说这片玻璃很干净,表示还有个影子或痕迹在,否则你不会知道前方还有片玻璃。修行人不能了解这一点,就会去求静心、求空。

我们礼拜四从台中回来,经过三义一个雕刻工厂,里面挂着一幅老板刻的老鹰,回头看,另一面墙上写着“静观”二字。我问老板:“是什么意思?”

“静静的。”他回答。

我说:“就修行来说,静观其实包含着高度的警觉性,不是呆呆站在那里,像老鹰停在树枝上。它看起来静静的,但眼睛炯亮,其实是在侦察猎物,一旦看中目标,翅膀一振,立刻攫获。所以静心就是要具有高度的警觉性。”

“对!我为什么刻这两个字,就是因为看到很多朋友迷惑颠倒,本来种田、种菜好好的,一看时机不对,马上改开KTV、钓虾场,搞东搞西,盲目投资,结果都败光了。我希望他们做什么之前,看清楚再做,所以叫静观。”他提到看清楚才做,这“看清楚”就是静心。

我们现在训练静心,根本就是训练“昏沉”,坐在那儿不起心、不动念,跟死掉有何差别?应该对周遭环境保持极高的敏感度和警觉性,才能称为静心。假如静下来即是麻木不仁,那就弄错了。绝对的安静,一定同时具有绝对的警觉性,所以“静心”二字就相当于“全然的觉知”,更白话的说法,即“看清楚就对了”。“慎勿观静及空其心”,很多修空的人修到最后成了“空心”,那都不对。

“此心本净,无可取舍”,心本清净,无可取舍,不必再取什么或舍什么。这句讲得很好,但一般人感受不到。愈是说知道,其实愈不了解。我们曾一再举例:眼睛一看到花,就说:“啊,这黄色的花很漂亮,像剑兰却又不是……”当根、尘相接触时,你落入了意识判断,心已经不清净了。这漂亮或不漂亮,已经是生、住、异、灭的灭相,已属最后阶段;看到花,生灭已起。“此心本净”的心,则指刚接触、主客体尚未分离之际。我们一接触,主、客体已分离得很清楚,主、客体一对立,心已经不清净了。所谓“清净的心”,就是主、客体二位泯然双绝,没有主体也没有客体,这时才能谓之清净。这点不容易了解,哲学一谈及此,太玄了,但佛法则不说了,必须用感受。

“花”是为了沟通而产生的一种语言方便,当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眼见花”不过是其中一个境界,这时不要让它与自己产生对立。而不产生对立,是什么现象呢?例如,我见花,还是花见我?你有没有想过?大概都是“我看花”罢。然而主、客若为一体,那“我看花”跟“花看我”应该一样。可是当我们只有一种观念,认为是“我看花”的话,那就主、客体对立了。

修行就是要去感受,当我看花时,花也在欣赏我。主体意识太强时,就是自我在起作用。泯然一体,根本感受不出到底是我看它,还是它看我。假如这也算是一种意识形态,你一直把它降低、降低,降到“花能够看我”,那便幡然不同了。

为何诗人、艺术家们的生活会那么活泼,会把一切境界都拟人化?因为他自我意识不强,甚至没有,所以他以客体为主,这时主、客间的界限就消失了。所以你看文学家的诗词歌赋里,石头、土拨鼠都会说话跳舞,他们看到动物、树木、花草时,觉得与我们无异,都在唱歌跳舞,这必须没有“自我”才展现得出来。当主体太强时,客体永远是弱者。

【智慧金言】

我们觉得这世界只有我,我不能死,否则世界就毁了。可是,实际上你已死过千千万万次了,世界还是照样在运转啊,太阳依旧东升,不因为你死了就改从西边出来。一旦你的自我意识消失,你就会明白“此心本净”意思为何。主客乃为一体,不是分开、对立的。这是谈到本体,必须了解的地方。言谈至此,整个《坛经》的法义就全部表达出来了。

6.有道者得,无心者通

【原文】

大师七月八日,忽谓门人曰:“吾欲归新州,汝等速理舟楫。”大众哀留甚坚。师曰:“诸佛出现,犹示涅槃,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

众曰:“师从此去,早晚可回?”

师曰:“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又问曰:“正法眼藏。传付何人?”

师曰:“有道者得,无心者通。”

又问:“后莫有难否?”

师曰:“吾灭后五六年,当有一人来取吾首。听吾记曰:头上养亲,口里须餐,遇满之难,杨柳为官。”又云:“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萨从东方来,一出家,一在家,同时兴化,建立吾宗,缔缉伽蓝,昌隆法嗣。”

问曰:“未知从上佛祖应现已来,传授几代,愿垂开示。”

师云:“古佛应世,已无数量,不可计也。今以七佛为始,过去庄严劫: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今贤劫: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文佛。是为七佛。”

【释讲】

大师于七月八号突然告诉众人:“我要回新州,你们赶快帮我处理船的事情。”然而大家不肯让他走,“哀留甚坚”呐!师曰:“佛出现都会示涅槃的,有来必去,理亦常然,法如是故啊。我这躯体,归必有所。”众人说:“师父现在去,明后天可以回来吗?去不要紧,早一点回来。”惠能道:“落叶总须归根,来的时候也没话说了。”弟子又问:“正法眼藏,传付何人?”这是大家比较关切的地方。惠能道:“有道者得,无心者通。”此为正法传承的一个标准。有道就能得我的正法眼藏,无心者就能通达我所说的。这个其实就是指根本的部分。

我们华严禅法付嘱何人也是一样,唯传佛的真法王子、佛的真正法子,那些沽名钓誉的不算。《华严经》谁能受持啊?真正法子即能受持,关键就这么一句。何谓真正法子呢?“有道者得,无心者通”。

众弟子接着问:“师父这辈子那么辛苦,历经种种灾难,你走了以后,我们有没有灾难啊?”惠能大师回答:“我走后五、六年,会有人来砍我的头。听我说:头上养亲,口里须餐,遇满之难,杨柳为官。”这四句都有公案,饶富玄机,我们不细说,各位去参罢!他接着说:“我灭后七十年,有两个菩萨从东方来,一个出家,一个在家,同时转法轮,吾宗会兴隆起来,会盖很好的庙,佛法会很兴隆。”

众弟子问:“从佛以来,请问到大师这里传了几代?”由于禅宗平常不论这些,所以到底怎么传的也不清楚。可见惠能在世之时,众人对他极景仰,把他看成跟佛一样。惠能出生在岭南,若生在西藏可不得了,你看这里就拿古佛来比拟啊!他目不识丁,众弟子考他这个题目,实在考得太大了。

惠能说:“古佛以来,已经有很多了,算不尽啦。现在以七佛为始,过去庄严劫: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这三个是庄严劫最后三佛。今贤劫呢?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文佛(释迦牟尼佛的简称),此四者为现在四佛。加起来一共七佛。”这七佛几乎每个法会都会提到,常念这七佛名号,可以为各位加持、修福报。过去诸佛,从释迦牟尼佛开始算历代祖师,其实这三十三祖都可算成佛了,但我们就简单称“历代祖师”好了,因为这当中牵涉很多历史公案,说也说不清。

释迦文佛首传摩诃迦叶尊者

第二阿难尊者

第三商那和修尊者

第四优波毱多尊者

第五提多迦尊者

第六弥遮迦尊者

第七婆须蜜多尊者

第八佛驮难提尊者

第九伏驮蜜多尊者

第十胁尊者

十一富那夜奢尊者

十二马鸣大士

十三迦毗摩罗尊者

十四龙树大士

十五迦那提婆尊者

十六罗睺罗多尊者

十七僧伽难提尊者

十八伽耶舍多尊者

十九鸠摩罗多尊者

二十闍耶多尊者

二十一婆修盘头尊者

二十二摩孥罗尊者

二十三鹤勒那尊者

二十四师子尊者

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

二十六不如蜜多尊者

二十七般若多罗尊者

二十八菩提达摩尊者(此土是为初祖)

二十九慧可大师

三十僧璨大师

三十一道信大师

三十二私忍大师

惠能是为三十三祖。从上诸祖,各有禀承,汝等向后,递代流传,毋令乖误。

“释迦文佛首传摩诃迦叶尊者”,我们之前提过这公案了。释迦文拈花,摩诃迦叶微笑,这拈花与微笑之间,只有一句:“可说的法传给你们了,不可说的法传给摩诃迦叶。”那不可说的法是什么呢?即刚才所提的,看到花时,有主、客体的对立,此法即为世间法,一旦主、客体之间的界限消失,无二分法与对立性,这时不仅你与花交融于一体,乃至跟整个宇宙、万物都交融一体,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根、尘也都交融于一体。那是怎样的状况?说不出来啊!只能感受,这就叫作“付嘱摩诃迦叶”。从此开始,代代祖师就以此心法来相传,不管这讲法大家同意不同意,就留这公案让大家参吧!反正禅宗让大家参的太多了。

摩诃迦叶把法传给阿难,阿难是在世尊入灭后,结集经典时才大彻大悟。他是证阿罗汉之后,从门外钻钥匙孔钻进去的,没证还钻不进去咧!进去后到迦叶入灭,才传正法眼藏给阿难,乃为第二代祖师。

这三十三祖,在《景德传灯录》上面都记载得很清楚,我们就简单看下来。其中,第十二是马鸣大士,“大士”我们通称“菩萨”。

【活学活用】

佛法要你感受、交融,那才是你所获得的,而历代祖师也都在此下功夫。

怎么融进去呢?即如刚才所言,见到花那个情境,能否毫无主客体的对立?要知道,当客体消失时,主体便消失了。所谓客体消失,并非花不见了,而是你对它的意识形态消失了。这时,你的主体性,即主观意识跟着消失。一旦主观的意识形态消失,对立的客观意识形态也会消失,这叫“主客双泯”,当有一方消失,两方皆消失,这时才叫交融一体。这个若能感受到,你整个人生便完全不一样。感受很重要,那和听到、知道是两回事。学佛要能感受本体,而不光是在枝末处下很多功夫。

第六弥遮迦尊者和第七婆须蜜多尊者,这两位在过去迦叶佛时代便是同学,两人都已证得初果,这个初果应该称“预流向”而非“预流果”。譬如这种情境,弥遮迦尊者若无法了解,会继续坚持去感受这部分。婆须蜜多尊者就不是这样了,他感受不到,所以起烦恼,后来遇到阿私陀仙人(类似道家仙人)带着他修行,修到神通广大。当仙人要入灭时,告诉婆须蜜多尊者:“你已经学得很好了,然而经过六次投胎转世,你会碰到自己的同学弥遮迦,他生生世世都是十力弟子(十力即世尊的弟子),你必须拜他为师,才能获得解脱,光是跟我学不能解脱。”仙人已是神通广大,有种种变化,寿命又很长,但仍不免轮回。学佛必须坚持突破这一点,不要再去寻枝末。枝末虽然可能比较有趣,穿墙透壁,飞天遁地,可是业报一来,照样受苦。婆须蜜多的老师虽是外道,却是好老师,他指导他再重新来过。

所以本体的部分,不要轻言听多就懂、就会,听多很容易变成老油条。真的懂啊,必须要能感受得到。然而感受到的,往往在表达时会有障碍,其原因不是语言文字的缺陷,就是听者产生误导。譬如要让主客界限消失,你可能就说:“那把花拿掉就好啦!”或说:“主客双泯,那我融入以后,是不是也变成一朵花?”这是语言先天的限制性,所以在领会、体验时产生问题,就必须提出来研究、探讨。

第十五迦那提婆,即为提婆尊者,乃龙树的弟子,很有名,我们叫提婆宗为但破宗,只破不立,只要非本体的,他通通破掉,只破不立称“但破宗”。龙树破、立参半,提婆则是全破不立。罗喉罗多尊者是第十六,第十七是僧伽难提,如此一路下来,到二十八,即是菩提达摩尊者。

菩提达摩来到中国,故称中土初祖。他传给慧可,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至惠能则为三十三祖。

【智慧金言】

菩提达摩来到中国以后,佛法、禅法到了中国就不是种子了,因为菩提达摩之前都属单传,到慧可、僧璨,仍属单传,然而僧璨至道信,其间已另有旁枝,但历史并无详载。道信以后传弘忍,还另传法融,法融在南方也很兴盛,后来却鲜少提及他,乃因弘忍之后,惠能与神秀的事迹比较多,不管好、坏,吵得一塌糊涂,影响较大,所以相对的,法融就为人所忽略了。从此以后,禅宗在中国开花结果,逐渐壮大起来。可以说,禅宗在印度下种,在中国成长为大树而开花结果。

“从上诸祖,各有禀承,汝等向后,递代流传,毋令乖误。”惠能大师以此言作结。

7.不生不灭

【原文】

大师开元元年癸丑岁八月三日,于国恩寺斋罢,谓诸徒众曰:“汝等各依位坐,吾与汝别。”

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今后代迷人得见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