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坛经》学生活
23244300000006

第6章 悟法传衣(6)

【释讲】

方丈室前面的走廊,五祖本来想请画师卢珍来画“楞伽经变相”及“五祖血脉图”,也就是把《楞伽经》的经文内容画成图案,并画出达摩、慧可、僧璨、道信至弘忍这五祖相传的血脉。“血脉”即心法相传、相印证的部分,要流传给大家作供养。这是个伏笔。

神秀作好偈子之后,好几次想呈给五祖过目,可是走到堂前便心中恍惚,遍体流汗。可见他内心有多煎熬和矛盾,想得法,却又担心被误会是为了夺祖位,所以迟疑不去,在那儿绕来绕去,紧张到遍体流汗。六祖也很厉害哦,他其实都知道。

这前前后后共有四天,神秀去了十三回,都打消念头往回走。假如是真正由佛所说的佛经,绝对是讲“前后七日,十度呈偈不得”或“十六次呈偈不得”,为什么呢?“七天”表圆满。这个“七”,不是指一个礼拜,它并非定数,而是指做了那些事,过了那些天,反正都统称七天。

【活学活用】

有一则公案,小沙弥听师父诵完经后说:“师父!你诵经像狗叫。”师父告诉他:“你造大业啊!我证阿罗汉了,你还批评、毁谤我,这样会下地狱的!”小沙弥马上忏悔。老和尚说:“地狱罪可免,但这狗道的报应不能免。”过七天小沙弥就死了。这里的七天,也不是真的指七天,“七”,代表其寿命圆满之意。佛经里的七和十,都有表法,皆是圆满之意,而“十六天”则是一个单位。然而《坛经》这里讲的四天、十三次,实际上就是确确实实的数字。经过这么多天,走了那么多趟,神秀都不敢进去呈偈。

神秀在那儿走来走去,当然对那个走廊印象很深了,于是心中盘算:不如就把偈写在方丈室周围走廊的墙壁上,师父应该看得到,假如他赞声好,我立刻出来礼拜,说是我写的;假如他说这样不对,那么实在枉费我在山上这几年受人礼拜,到底在修什么?

【智慧金言】

神秀他会感到惭愧,表示患得患失的心还在,然而一个已见本心的人,是没有恐惧感,没有恐怖境界的,当然也不会患得患失,由此可见他尚未证得。

12.少欲知足

【原文】

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执灯书偈于南廊壁间,呈心所见。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释讲】

那天晚上三更半夜,神秀不让他人知道,自己拿着灯,把这个偈写在走廊墙壁上,将心意、境界写出来。而这偈的内容所显现的,便是标准百分之百的世间法。心像明镜台一样,这时就要常常把镜子擦得亮亮的,不要让心惹上贪瞋痴三毒的尘埃。其最主要的意思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时要把心守住,不犯六尘境界,不贪染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故云“勿使惹尘埃”。

这地方有个转折,就是把“身”比喻成菩提树,把“心”比喻成明镜台;修行在于修心,所以要经常擦拭,使其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时,不被贪瞋痴与六尘境界所染污。这在“华严”尚属“缘起法界”,而非“性起法界”。它讲的是众生迷惑颠倒时,该如何好好修养身性、历练身心,然而这和佛法修行并无必然的关系。今天好多修行人走的就是这条路,你无法说他错,因为那是具体可行的方法,但离开这点以后,他就不会修了。

【活学活用】

譬如说要少欲知足,这没有错,但你知道修行人在少欲知足的情况下要做什么吗?因为知足常乐,所以少欲即不犯过,因此一般人往往把“少欲知足”当成目标,一旦有什么贪欲起,都要极力克制、压抑下来。修行人不是这样!少欲知足是在历练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即修行的诀窍和方法。你知道为什么吗?当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很频繁时,你想要观照“眼耳鼻舌身意接触色声香味触法”境界时,初学时会忙不过来,所以刚开始只能用一根。譬如我观照眼根,眼根看任何境界都要投入,达到忘我之境,其他根起什么作用都暂时不管,因为那会分了你的心。这时你必须少欲知足,才有办法专心。

【智慧金言】

换言之,“少欲知足”是为了修行而用,只是一个过程而非目标。修行跟修养就在这里分道扬镳了。修养,少欲知足即可,神秀便是修养极好的例子,他不逾矩——若是为法就很好,若为求祖位、传衣钵,便是大恶,跟篡夺师位没两样——这是“少欲知足”的神秀,世间法一个极致的代表。反之,站在修行的立场,少欲知足是为了历练,根、尘接触时如何悟道、觉悟,关键在这里。神秀为了达到少欲知足的目标,所以“时时勤拂拭”,然而至此便结束了。其修行的行门在此,这便是他这首偈不见本性的原因所在。

13.世间法有标准

【原文】

秀书偈了,便却归房,人总不知。秀复思维:五祖明日见偈欢喜,即我与法有缘;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业障重,不合得法。圣意难测!房中思想,坐卧不安,直至五更。

【释讲】

神秀写完就回房去了,没有人知道他干什么。神秀思量:假如五祖见到以后觉得欢喜,那么我与法就有缘了,倘若不欢喜而加以批评,那表示我迷呀!宿业很重,所以不能得法。

你看,他涵养相当好,这虽是世间法,却也是成就的一个基础,因此他福报会那么大。而今,人心不古啊!要你作出偈子来,必须说你作得很好,假如师父否定一句,说声不对,那完了,你一定起来跟师父拼了。我就曾碰过这么一个案例,有人说他拜佛拜到莲花朵朵开,我说这样不对,他就瞋道:“你没开悟!我没错。”

神秀不是这种人,他认为,五祖假如不欢喜,肯定表示自己还迷,宿业障重,所以才不得法。你看看,一个世间修养的人都如此这般了,何况真正的修行人,是否更该具备这种条件呢?自己要反省呀!难怪他虽然不得衣钵,却能深受皇帝器重。皇帝喜欢这种人,因为皇帝是世间法的领袖嘛!如果是法王,就不要这种人了。传说武则天下个圣旨,令惠能前来长安,要当面向他请法,但惠能不理,她又能如何?他说来就是来,不来也是来,不然怎地?法王可以不理世间帝王,因为他有他的标准。

【活学活用】

世间有世间法的标准,而神秀这个世间法的标准真是登峰造极,涵养难得啊!我们不要以为神秀不得法,就一概予以推翻。他非常自省,这点很值得学习。“不合得法,圣意难测!”可见,神秀对师父是百分百的恭敬,不像我们两句话不中听,就觉得师父两光两光。像他这种弟子很难得,不过也很难教,虽是一块好材料,但质地太硬了,不好雕刻。

【智慧金言】

“房中思想,坐卧不安,直至五更。”世间人难免啦,要是今晚圣旨下来,说皇帝明天要见你,你今晚大概就睡不着了。他坐立难安,直至五更呀。

14.懂得内敛

【原文】

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天明,祖唤卢供奉来,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报言:“供奉!却不用画,劳尔远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即得见性。门人诵偈,皆叹:“善哉!”

【释讲】

“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这很奇怪哦!我们读经常常会发现这种情况,五祖弘忍大师怎么知道神秀还没入门,不见自性呢?经文都没交代,通常这就成了一个公案,你要自己去参,这是一个疑情。五祖怎么知道?你疑情要带起来呀!否则智慧难开。你应该想着:“奇怪哦!神秀三更写的,五祖五更就知道了,他有没有跑出来看呢?”经文没交代,你必须自己去参这一则公案。

【活学活用】

五祖如何得知呢?他又没出来看,你能否知道,他从何了知神秀不见自性?其实,这当中有两个征兆:第一,师徒相处久了,见不见本性,早该知道了;第二,消息已经放出去那么多天,怎么一直没呈上来?可见他还在思考,“思量即不中用”啊!思考了五天还弄不出来,岂非“不见自性”吗?这很清楚了,五祖不需看偈文就知道了。可是一般人都犯这个毛病:“师父,我没讲,你不知道……”不用你讲啦!因为你平常的表现已经证明你会怎么样了嘛!你一定会显露出来。

“显露”,或许你会以为头角峥嵘、锋芒毕露,才叫显露。道法上的“显露”并非锋芒毕露,反倒是完全的内敛。别人可能会争风吃醋、口沫横飞,而真正得道者可能就是最不起眼的那个,他完全内敛、收摄进来。这个难喔!要把自己的一点点能力暴露出来,那很容易,但要把自己的能力完全收藏起来,这才不简单!你能否体会这一点?自己仔细体会。

每个人都跟百货公司橱窗里的商品一样,站在橱窗里让人评头论足,最后都以三折拍卖出去,因为陈列太久,不值钱了。我们买东西一定说:“挂在外面的这件不要,里面收藏的,拿一件给我。”你能否把自己收藏起来?关键在这里呀!

人心啊!这叫“圣意难测”,一个有成就的人,就是在这个地方转过来的。很遗憾,我们今天的教育正好相反,只要有一点点,就非得暴露出去不可。其实他所懂的,也就是他所表现出来的那些而已,此外一概皆无了。现代人的轻浮、空虚就在这里。本来里面应该很充实,而外面很平实才对,如今正好相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充其量只是镀上外面薄薄一层好看的,一撕掉就没了,有没有这种感觉?

要懂得将自己的心性做适当的调整,不仅出世间法,世间法亦然。《庄子》里好像有个故事:吴王到猴山观光,他一上猴山,猴子都逃光了,唯独一只猴王在树上跳来跳去。吴王觉得这只猴子很奇怪,怎么独独它不跑,拿起弓箭就射了过去。但这猴子棋高一着,手一伸便将箭收了过去。吴王气得命卫士们一齐射箭。没办法,猴子只有两只手,当然只有被射下来的份。这表示什么?它太招摇了!假如它跟同侪一齐躲起来,或者现一下,收了箭之后转身便逃,那就没事了。结果,竟然还耀武扬威,下场自是悲惨。

【智慧金言】

会修行的人,懂得锋芒内敛,将能力收藏起来。你觉得看不到就不值钱,薪水就低了,对不对?然而就生活、生命的本质而言,薪水高低无从衡量那种踏实感。收敛下来,内在的那种充实才是最幸福、愉悦的。我们应该去感受这个才对,而不是做表面的应酬工夫。应酬太多,都变成应付人,也因此一有任何情况都顺口说两句应酬话。到医院探病,尽会说:“放心休养啦!病很快就好。”至于是不是真的,你也不知道。搞不好连对方得什么病,你都不清楚呢!真诚的关怀是总体的表现,不在表面的言语上,你能否从总体当中表现或体察出来?哪怕只是一个眼神,也能总体的展现关爱与亲切感。

15.具有敏锐的警觉性

【原文】

祖三更唤秀入堂,问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实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汝且去,一两日思维,更作一偈,将来吾看。汝偈若入得门,付汝衣法。”

【释讲】

可是到了那天深夜,五祖便把神秀叫进来问:“偈是你作的吗?”神秀的目的达到了。“秀言:实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神秀坦承是他作的,但他不是为了衣钵和祖师宝座,只希望和尚慈悲,能够看看身为弟子的他是否有一点智慧。你看,神秀只求这样,所以这个人的心性、心量及品性都很纯良。他其实是法门选错了,假如玄奘大师能够早一百年把唯识思想传进来给他,他必然大有成就。

“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五祖当面告诉他:“你作这个偈,还未见本性。”五祖说他还是门外汉,这种程度要得无上菩提,了不可得。很清楚哦!这一棒打下去,难怪他会昏倒!

谈无上菩提,必须注意经文后面这几句话,“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当下,要了解本心是什么,要知道自己的本性是不生不灭的;“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这很明白地讲出来了。

【活学活用】

成佛之道、修行的方法及佛的境界,这段经文都提到了,“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其实这就是佛境界。何谓“无上菩提”?就是要能识得本心。刚刚说明过,神秀是在“缘起法界”里,他用净因缘来消灭染的存在,所以要“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不使这个心惹上六尘与贪瞋痴等等,此尚属缘起法界。在缘起法界里,用净的缘来推翻染的缘,再来成立应有的觉悟境界,但这尚未见到自性,还在擦镜子而已,尚未显现出自性来。

而前述这段经文所指的已非缘起法界,乃是性起法界,亦即佛境界。用华严的话来讲,“无上菩提”即性起法界。性起法界,当下即能知本心,换言之,此是普贤境界,此是普贤行,你所看到的一切境界、山川草木、微尘等等,尽皆普贤境界,乃至我们的言语、谈吐、思想、行为等等都是普贤大行。

普贤境界和普贤大行就是本心,此本心不生不灭,念念之中能自己见到万法,无有滞碍,一切都能通达。这地方讲“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便是“事事无碍法界”。五祖已经提出事事无碍法界,所以他说:“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对于开悟者来说,一切都是真的,你若悟了一个,一切都是真的。自己是凡夫呀!只要自己一得度,一切众生皆成佛,“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本来就那个样子!

我们说“诸佛皆成正觉”,为何众生还在迷惑颠倒?那当初发愿为什么一定要“一切众生都成佛,我才要成佛”呢?因为他“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在他来看,一切众生都成佛,所以当世尊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朗然大悟时,他看一切众生都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一时迷惑颠倒罢了。因此,只要不迷惑颠倒,众生便都成佛。他已经授记我们成佛了,而我们为何还在受苦受难?要看开、放下呀!你看不开、放不下,是你自己的事,这犹如太阳普照大地,瞎子却说:“太阳怎么不照我?”是他没见到太阳吧!他仍旧蒙受太阳的利益啊!时节因缘变化,不会因为没见到太阳,就以为世界一直是阴冷的冬天,对不对?即使没见到太阳,由草木生长的食物,还是受到阳光的利益呀!这就是佛法所讲的“自性本真”。

这个境界便是性起法界。我们对于佛境界要有所了解。这里尚未正式进入本文,但已经讲得很深了,不妨先这么带过去,容后有机会再陆续跟各位介绍。

“如如之心,即是真实。”佛法里有很多“如”,这要怎么解释呢?你若将“如”解释成“好像”,那就错了。“万境自如如”,其意思就是万境本来的样子,一切境界本来就是那样;“如如之心”,本来就这样,它就是真实的。心啊,本来如此!但众生妄想颠倒,把那个心当作麻糬般,一再搓揉,一捏再捏呀!为什么要去捏它呢?因为我们想要把它捏成符合自己期望的那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