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从内到外说健康之道
23426100000029

第29章 六腑(3)

大肠的生理功能具体如下:

1. 传导糟粕

大肠主传导是指大肠接受小肠下移的饮食残渣,使之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的作用。 大肠接受由小肠下移的饮食残渣,再吸收其中剩余的水分和养料,使之形成粪便,经肛门而排出体外,属整个消化过程的最后阶段,所以有“传导之腑”、“传导之官”之称。 大肠的主要功能是传导糟粕,排泄大便。大肠的传导功能,主要与胃的通降、脾之运化、肺之肃降以及肾之封藏有密切关系。 大肠有病,传导失常,主要表现为大便质和量的变化和排便次数的改变。 如大肠传导失常,就会出现大便秘结或泄泻。 若湿热蕴结于大肠,大肠气滞,又会出现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等。

2. 吸收津液

大肠接受由小肠下注的饮食物残渣和剩余水分之后,将其中的部分水液重新再吸收,使残渣糟粕形成粪便而排出体外。大肠重新吸收水分,参与调节体内水液代谢的功能,称之为“大肠主津”。 大肠这种重新吸收水分功能与体内水液代谢有关。 所以大肠的病变多与津液有关。 如大肠虚寒,无力吸收水分,则水谷杂下,出现肠鸣、腹痛、泄泻等。 大肠实热,消烁水分,肠液干枯,肠道失润,又会出现大便秘结不通之症。机体所需之水,绝大部分是在小肠或大肠被吸收的,所以才有“大肠主津,小肠主液,大肠、小肠受胃之荣气,乃能行津液于上焦,灌溉皮肤,充实腠理”的说法。

大肠在脏腑功能活动中,始终处于不断地承受小肠下移的饮食残渣并形成粪便而排泄糟粕,表现为积聚与输送并存,实而不能满的状态,所以以降为顺,以通为用。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尤以大肠为最。所以通降下行为大肠的重要生理特性。 大肠通降失常,以糟粕内结,壅塞不通为多,才有“肠道易实”的说法。

大肠的功能什么时候发挥得最好呢? 那就是卯时(5点~7点)。 这时,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排便,排便是大肠功能的最直接表现。 我们在起床后宜先喝杯温开水,然后去卫生间把一天积攒下来的废物都排出体外。 如果在水中再加入少量的食盐,还可用于防治尿酸偏高的痛风症。此外晨起一杯水,还可稀释血液,有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就像我们使用汽车一段时间之后,就必须进行加油和保养一样,大肠在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也要进行调整和保养。平时我们吃的肉类、鱼、蛋、油炸食品、精制糖、酒精、咖啡、茶、盐、各种调味品以及食物添加剂等,这些经高度加工处理过和煮熟的食物,缺少正常消化过程中所需要的酵素,纤维在加工过程中损失很多,也因而增加了食物通过大肠的时间,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便秘。 而便秘是大肠阴阳不平衡的直接结果,便秘也是百病之源。

如果把肌体的生理活动过程比喻成一条河,那么,大肠就像是源头。如果大肠受到污染,就像整条大河的源头受到污染。如果不及时治理源头,污染物就会殃及整个大河的中、下游。 轻者会出现思维迟钝,导致压抑、烦躁、健忘、精神不振、昏昏欲睡、皮肤的老化等,重者会导致肝部疾病、慢性胃炎,甚至还会诱发大肠癌和直肠癌等。我们如何来保养我们的大肠呢?保持均衡膳食。每日饮食要做到粗细搭配,荤素都吃,尤其是要常吃些全谷类、薯类、豆类、蔬菜瓜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我们也可吃些果仁类食品,如杏仁,葵花子,鲜桃仁。 关于鲜桃仁的吃法,是取新鲜桃仁两个捣碎,用蜂蜜泡一下以后再吃,可以润肠通便。 另外,腹式呼吸可以促进肠蠕动,加速体内毒素的排出,是最有效的“通便药”。 吸气和呼气时都要顺其自然的深呼深吸。

对于大肠的养生保健,我们要经常进行运动。 一些体育运动,如俯卧撑、转腰揉腹等有利于增强腹肌,促进肠道蠕动,加速粪便排出,但无论何种运动都需要长期坚持。

另外,我们还要保持良好情绪。 一个人的情绪好坏,如紧张、焦虑、压抑、恼怒、忧愁等不良情绪,都会导致胃肠道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引起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失衡。 因此,要想肠道好,先要心情好。

现在清洗肠子是人们最喜欢的保健形式之一。但是,一般来说,正常人是没有必要人为地去洗肠子的。 因为人的肠子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洁能力。

八、六腑之膀胱:州都之官,主藏津液

膀胱是六腑之一。膀胱位于小腹中央,为贮存和排泄尿液的主要器官。膀胱与肾相连,通过经脉相互络属,互为表里。《素问·灵兰秘典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州”都是河流口岸之处,而膀胱的位置最低,是全身水液汇聚的地方,所以将其称为“州都之官”。我们的身体只有通过膀胱的气化作用,才能使多余的水液排出,而成为小便。

膀胱是参与津液代谢的脏腑之一,而尿液是从津液所化。 人体饮入的水液,在肺、脾、肾等脏腑的综合作用下,化为津液分布于全身,而经过津液代谢后多余的水液,经三焦水道到达肾和膀胱,并由膀胱暂时收留。尿液在膀胱内贮留至一定程度时,在膀胱气化作用下排出体外。

所谓的膀胱气化就是指膀胱的贮尿和排尿作用。膀胱气化隶属于肾气的气化,尿液的贮藏和排泄,全赖于肾气的气化功能。膀胱气化失常多与肾气的气化功能失常有关。一般将膀胱病变的实证,仍归属于膀胱气化失常,而将其虚证归属于肾气的气化功能失常。膀胱的病变,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或为小便不利,尿有余沥,甚至尿闭;或是遗尿,严重者还会出现小便失禁。膀胱与肾精气相通,在人体膀胱相对在外,肾相对在里,所谓互为表里。膀胱的功能受肾的影响,因此冬天既要养肾也要养膀胱。 很多人在冬天夜里就寝后因怕冷而长时间憋尿,其实憋尿对膀胱的危害是很大的。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长时间憋尿会使膀胱内的尿液越积越多,含有细菌和有毒物质的尿液未能及时排出,这样很容易引起人体代谢产物对人体的刺激或者逆行感染等疾病。严重时,尿路感染还会向上蔓延至肾脏引起肾炎,影响肾功能。排尿次数与膀胱癌的发病率关系密切,排尿次数越少,患膀胱癌的危险性就越大,因为憋尿增加了尿中致癌物质对膀胱的作用时间。 要帮助你的膀胱,还要保养好你的盆底肌肉。 定时排便,防止便秘。 做规律的盆底肌肉锻炼有助于增加盆底肌肉的张力。 盆底肌肉锻炼以收缩锻炼耻尾肌为主。 锻炼收缩肛门动作持续3秒钟为1次有效收缩,每天可以不定时做一些锻炼。传统中医学认为小便是膀胱的作用。 膀胱是主管水道与防御外邪,又与肾相表里,也就是说膀胱是接受肾管的。比如我们小便不出的话,很可能就是肾的问题。小孩和老人小便时都有一个现象,就是会抖一下。但是老人的抖和小孩的抖是不一样的,小孩是肾气不足以用,还没有出来,气都往下走了,所以就会抖一下;而老人是肾气不足了,气血虚,这是很不一样的。 膀胱与肾相表里,就是膀胱的问题要从肾去治,小便的问题要从肾去治,从肾的阳、肾的阴或者是那一个角度去治。 我们在小便的时候最好不要说话,说话会泻肾气的。 同时,不能用力小便,这样也不好,容易耗损肾气。 正确的小便方法是,咬紧牙根,禁闭说话,自然尿出,这样不仅顺利小便,还起到固护肾脏,防治肾亏,健身延年的作用。

另外,很多人会有口干舌燥的时候。 膀胱就像太阳一样,能够把精液气化,因为膀胱与肾相表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膀胱的气化功能不足,所以肾经里面的水液调不上来,就会出现口干舌燥的情况。 我们嘴里的唾液是非常宝贵的,它实际上是肾经外泄的表现,像鼻涕是和肺气相关,而唾液是和肾脏相关的。在道教的养生里面有一个传统的说法,就是早晨起来,我们要先按摩脸部,后叩齿,然后就会分泌唾液,然后吞唾液36次,如果能够坚持每天去做的话,就能够使自己变得年轻。

古代养生法里有一点很重要,如果要让肾气不外泄的话,在小便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点,尤其以男性为主,男性小便的时候一定要咬牙,不是咬前牙,而是咬后槽牙。 其实中国传统睡觉、吃饭包括大小便都不可以说话,因为牙本身就是肾的外相。人体内最固藏的就是牙齿,它的固慑力是最强的,牙病实际上关系到我们的肾气足不足的问题, 这都是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的。 因此小便的问题实际上关涉到肾的问题,大家要树立起这个养生意识。

九、六腑之三焦:主通行三气,经五脏六腑

三焦是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总称。 三焦可使各个脏腑间能够相互合作、步调一致。 三焦的生理功能是主持诸气,总司人的气化。《难经·六十六难》指出:“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素问·灵兰秘典论》还这样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也就是说,三焦也可以使全身的水道通畅,所以把它又称为“决渎之官”。 人体中的水液之所以能够正常地排泄,这与三焦的气化作用是分不开的。

关于三焦,由于某些具体的概念不够明确,从《难经》提出“有名无形”后,引起后世的争议,但是人们对三焦的生理功能的认识一致的。因此,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对三焦的认识,不能只是拘泥于它是哪个实质性器官和指某个实际部分,而是在于研究三焦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1. 上焦

上焦为横膈以上,包括心肺、胸、头面部及上肢。《灵枢·营卫生会》说:“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关于上焦的生理特点,《灵枢·营卫生会》概括为“上焦如雾”。 也就是说,上焦心肺敷布气血,就像雾露弥漫的样子,灌溉并温养全身脏腑组织的作用。

2. 中焦如沤

中焦是指膈以下,脐以上的部位,包括脾、胃、肝、胆等脏腑。 中焦的生理功能特点,实际上包括了整个脾胃的运化功能,《灵枢·营卫生会》概括为“中焦如沤”。 所谓“如沤(浸泡的意思)”,是形容中焦脾胃腐熟、运化水谷,进而化生气血的作用。

3. 下焦如渎

下焦是指胃以下部位,包括大肠、小肠、肾、膀胱等。 但由于肝肾同源,肝肾生理、病理上的相互关系,又将肝肾都归属于下焦。《灵枢·营卫生会》将下焦的生理功能概括为“下焦如渎”。所谓“如渎(沟渠的意思)”,是形容下焦肾与膀胱排泄水液的作用,犹如疏通沟渠,使水浊不断外流的状态。

三焦总的功能为:

1. 通行元气

三焦通行元气之说首见于《难经》。《难经》中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难经》又说:“所以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使,主持诸气。”这明确地说明三焦是人体元气升降出入的道路,人体元气是通过三焦而到达五脏六腑和全身各处的。 元气,为人体最根本的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进入十二经脉而达于五脏六腑,故称三焦为元气之别使。因为三焦通行元气于全身,是人体之气升降出入的通道,也是气化的场所,所以称三焦有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的功能。

2. 运行水谷

《素问》称三焦为传化之府,其具有传化水谷的功能。《素问》说:“三焦……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素问》指出三焦具有对水谷的精微变化为营气,以及传化糟粕的作用。《难经》也明确提出三焦的运行水谷作用,“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水谷在人体运行道路及气之所终始,包括饮食物的消化、精微物质的吸收、糟粕的排泄全部过程,用“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来概括。 并根据上、中、下三焦所处部位不同,对水谷运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而有上焦主纳,中焦主腐熟,下焦主分别清浊、主出的具体描述。这是以三焦运行水谷来概括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排泄的功能。

3. 运行水液

三焦为人体水液运行的主要通道,这在《黄帝内经》中有多处论述,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这说明三焦是人体管理水液的器官,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人体水液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是多个脏腑的一系列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如《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水液代谢虽由胃、脾、肺、肾、肠、膀胱等脏腑共同协作而完成,但人体水液的升降出入,周身环流,则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实现。因此,三焦水道的通利与否,不仅影响到水液运行的速度,而且也必然影响到有关脏腑对水液的输布与排泄功能。也可以说,三焦运行水液,是对脾、肺、肾等脏腑主管水液代谢作用的综合概括。 如果三焦水道不利,则脾、肺、肾等脏腑调节水液的功能将难以实现,引起水液代谢的失常,水液输布与排泄障碍,产生痰饮、水肿等病变。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阴阳平衡直接受三焦的管理,如果三焦不通,必然是疾病丛生。 如何保养三焦呢? 中医认为,亥时三焦通百脉,亥时(2l点~23点)。 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就会得到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 在生活中,我们能看到,很多百岁老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亥时睡觉。 只可惜现代人很少能做到,所以在街上看到气色红润的人越来越少,女性涂脂抹粉的越来越多。因此,亥时照顾好你的三焦对于平衡阴阳具有重要的意义。平时生活中,我们如何来照顾好自己的三焦呢? 我们可以通过饮食调养来照顾自己的三焦。中医认为,绿豆芽性味甘、寒,可利三焦。《本草纲目》指出豆芽能“解酒毒,热毒,利三焦”。 但脾胃虚寒之人,不宜久食。 具体做法:取绿豆芽250克,去杂质,洗净,与平时炒菜一样。 此菜可解热毒,利三焦。 对于热毒疮疡,小便赤热不利等症有良好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