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
大乘佛教的佛名。又称“接引佛”。是梵文AmitabhaBuddha音译。意译成“无量寿佛、”“无量光佛”。密教称甘露王。佛经称该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是净土宗的主要信仰对象。净土宗称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并认为人只要一心念他的名号,他就能接引念佛者死后往生“西方净土”,故又称“接引佛”。阿弥陀佛共有13个名号: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焰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
到了近代,人们常用此语来表示祝愿、保佑的意思。
饿了吃糠甜如蜜 饱了吃蜜蜜不甜
此语源于汉代。刘秀在洛阳称帝之后,吃遍了山珍海味,美味佳肴。有一天,他想换换口味,便想起当年逃难时吃的苜蓿芽糕,香甜可口,于是下旨让厨师给他做苜蓿芽糕。
不一会儿,内侍端来一盘苜蓿芽糕。刘秀尝了一口,觉得味道不对,破口大骂,喝令把厨师打四十大板,赶出宫门。又过了一会儿,另一个厨师做的苜蓿芽糕送了上来,刘秀还是觉得难吃,下令把厨师押在水牢里。继而刘秀又命令其他厨师做,结果仍然与他过去吃的不一样。
就这样,刘秀不知杀害了多少无辜的厨师。有一位大臣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对刘秀说:“万岁,您觉得上次做的好吃,何不派人把那个人找来?”刘秀便令人去找那人。
原来刘秀在落难的时候,被王莽追得东奔西跑,三天三夜没吃一点东西。好不容易甩掉追兵,躲在一个村庄时,已饿得走不动路了。他推开一户人家的门,里面出来一位白发老太婆。刘秀向她乞讨可以充饥的东西,老太婆面有难色,说家里确实没有可以吃的东西,只有一点苜蓿芽掺麦麸蒸的糕,于是把苜蓿芽糕递给刘秀。刘秀接过来,狼吞虎咽,吃了个精光。
过了不几天,老太婆被接到都城。刘秀见了恩人,令手下人殷勤招待。老太婆早就知道了刘秀的用意,想到因为自己给刘秀吃了一碗苜蓿芽糕而使许多无辜的厨师遭到杀害,心里很是难过。她对刘秀说:“万岁,这苜蓿芽糕不要说是他们,就是我自己也做不好了!”
老太婆停了停,慢慢地说道:“常言道:饿了吃糠甜如蜜,饱了吃蜜蜜不甜。你当时是三天三夜没吃饭,吃什么都香得很。现在你每天吃的是山珍海味,喝的是陈年老酒,再吃我们那粗茶淡饭,怎么能咽下呢?”
刘秀听到这里,方才恍然大悟。
“饿了吃糠甜如蜜,饱了吃蜜蜜不甜”这句俗语至今仍在口语中广泛使用。
鳄鱼的眼泪
比喻给人不幸和灾难却装作怜悯对方的伪善者的行径。此语源于西方,鳄鱼是一种形状丑恶、生性残暴的动物。古代西方人传说,鳄鱼非常阴险狡猾,当它诱捕到人和动物时,一边贪婪地吞噬,一边还假惺惺地流着泪。故西方人将恶人的伪善称为“鳄鱼的眼泪”。
儿戏
像小孩子嬉戏一样闹着玩。本指事情办得达不到要求,是没能力,无水准的意思。出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汉文帝时,匈奴侵犯边境。为保卫国都,任命主管皇族事务的刘礼为将军,驻兵霸上;任命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兵棘门;还任命河内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兵细柳。为鼓舞士气,汉文帝亲自慰劳军队。他首先来到霸上和棘门,只见营门大开,刘礼、徐厉两位将军及其属下的军官都骑着战马迎接,皇帝的车队长驱直人。到了周亚夫将军的驻地细柳,景象却完全不同。只见细柳兵营营门紧闭,戒备森严,文帝的先头卫队被阻挡在营外。卫队的军官大声质问:“皇帝马上就到,为什么还不开营门?”守营的军官回答道:“将军有规定:军营中只听将军的命令!”汉文帝赶到后,守营军官仍不放行。文帝只好派人拿着证件去见周亚夫。周亚夫经过检验才下令打开营门。当车队进入兵营,守门的军官又喝斥道:“车马在军营中不得驱驰!”于是车马按辔徐行,缓缓进入军营……。
在返回的路上,一些随行的官员对周亚夫的接待感到不满,而文帝却十分赞赏。他感慨地说:“周亚夫才像一个真正的将军啊!前几天去霸上、棘门,那里的军营简直就像小孩子闹着玩一样!可以想象那样的将军遭到袭击就难免成为俘虏,至于周亚夫这样的军队,能遭到侵犯吗?”
周亚夫治军严明,于是留下了“细柳”、“细柳营”、“细柳兵”的典故。有时用来指代军营,更多的是用以赞扬治军严明。
“儿戏”一词也由此而产生,现常用来比喻作事不严肃、不认真,敷衍草率。
而立
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立”,在这段话中是指在学问上能站得住脚,在生活上能独立行事。后来人们就把“三十岁”称作“而立之年”。
耳边风
亦作“耳旁风”。源自汉·赵晔《吴越春秋》:“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富贵对于我,不过是秋风吹过罢了。表示志行高洁,不为外物(名利)所动。此处“耳”为语助词,不是名词。后人误作名词,遂引出“耳边风”。明人陈继儒在《眉公群碎录》中指出,始于唐诗人杜荀鹤《题兜率寺上人院》一诗中的“百岁有涯头上雪,万般无染耳边风。”不过,这里的“耳边风”仍是不受世俗沾染的意思。
后来逐渐演变,人们将对某件事不重视、不经意,或对他人的嘱托、告诫,认为无足轻重,不放在心上喻为“耳边风”。
二把刀
俗语中把对某项工作知识不足或技术不高的人,称为“二把刀”。这可能由瓦工砌墙用瓦刀,施工现场中二级师傅或师傅的副手称为“二把刀”的方言而来。
后将此语引申开来,指虽非外行但技艺稍差的人。
二百五
民间常把说话怪诞不经,办事犯傻又硬充聪明的人,戏称为“二百五”。关于这句俗语的语源和演变轨迹,历来说法不一。现一一列举,以供参考。
①出自《左传》的“二五耦”。春秋时,晋献公侍妾骊姬勾结献公嬖臣梁王和东关王二人,想谋害太子申及献公的其他儿子,以便替自己的儿子奚齐夺取君位。时人称之为“二五耦”。“耦”的原意是二人并肩而耕,这里指朋比为奸的意思。后来,梁王、东关王恃宠弄权,拥兵作乱,结果梁王自刎,东关王被杀,骊姬也投水而亡,“二王”均不得善终。后来,“二百五”便演化成贬词了。
②源于一句民谚的讹传。大约距今2000年前有这样一句民谚:“只知二五,不知一十。”在先秦文学中屡有出现。如《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就是用某人只知自己有二把五指,却不承认共有十指,来形容越王勾践的幼稚。只是时间太久了,传来传去,传到现在,就逐渐把“二把五”讹传成了“二百五”,藉以讥笑那种过于片面看问题或者是不太聪明的人。
③“二百五”这一由数字组成的俗语,最早缘起于一则故事,至今陕西地方仍有流传。相传战国时期,身挂六国相印的苏秦被人暗杀了。齐王很恼怒,要给苏秦报仇,可一时又难缉凶手。于是想出一妙计——使人将苏秦的首级悬于城门,书告示云:苏秦是个大内奸,谋刺者乃为齐国除了大害,当赏黄金千两!
告示一出,就有四条汉子声称:“我等杀了大奸苏秦!”齐王诘问:“有何凭据?”各人都编了一套理由,急于领赏。齐王说:“真勇士也!千两黄金你们如何分?”众答:“算过了,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去斩了!”此后,民间始有俗语“二百五”传世。
④“二百五”这一贬义俗语的起源实与古钱有关。宋元时期,市井言某人装疯卖傻曰“半吊子”。原来古时的铜钱中间有孔,为了便于携带和交易常用绳子串起来,一千个铜钱为一串,俗称“一吊”,也叫“一成”。不满一千者习称“不够成”。满五百个为“半吊”,也称“半成”。用“半吊子”或“半成”来形容那些智力发育不全,一知半解却又装懂的人,十分贴切。后来,又因五百的一半是二百五,二百五还不如“半吊子”,连“半成”都够不上,人们便索性把“不够成”的人由“半吊子”又戏称为“二百五”。这怕是其真正的语源。
⑤“二百五”源于梁祝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三年,日同餐,夜同屋,山伯竟然不知英台是女郎。“十八相送”时,英台一再暗示,几乎捅破窗户纸儿,山伯还是浑然不觉,说他是“呆头鹅”一点也不过分。“山伯”与“三百”谐音,山伯已经够憨够呆的了,“二百五”还不及“三百”,可见呆憨更甚。久而久之,“二百五”便专门用来称呼那些又憨又呆的人。
⑥“二百五”出自赌具“牌九”。“牌九”中有“二板”(四个点)和“幺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正好十点。“十点”,在牌九中被称为“毙十”,赌牌九的人叫它为“二板五”。“二板五”在牌九里最小,谁都可以“吃”它,赌牌的人拿到它就输定了。因为这个缘故,人们就用“二板五”这个词来形容那些什么事也做不好,什么事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一长,就把“二板五”叫成“二百五”了。
现在人们常把说话不正经,办事草率,处事随便,好出洋相或心眼不全,智力低下的人讥称为“二百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