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署一般都在卯时开始办公,要求所有胥吏差役均须届时到职。卯时,也叫卯刻,是古代十二时辰之一,即每天早晨的五时至七时。每天卯时一到,官署里即由官员按册呼名,查点人数。当时所使用的名册,谓之卯册。“点卯”,用现在的话说,是卯时点名之意。后来,“点卯”所指的范围和时问有所扩大,无论何地何时,凡属点名,都被称作“点卯”。明代平倭名将戚继光在《练兵实纪·凡例》中说:“寻常比较武艺,点卯不到,即以条约为赏罚。”可见“点卯”已不限于官署,也不一定是专指卯时了。
此外,与“点卯”相关的,还有“应卯”和“画卯”。“应卯”,是吏役到达官署后,听候点名,当呼到自己的姓名时,应答一声,表示已到,类似于现在点名时,答一声“有”或“到”。《红楼梦》中就有“妙在薛蟠如今不大上学应卯”的说法。至于“画卯”,大约与现在的签到相同。
“点卯”、“应卯”、“画卯”,都指的是点名,只不过说法不同罢了。需要指出的是,“点卯”在使用过程中,词义又有了扩大,被借用为“循例到场,敷衍了事”之词。现在人们所说的“点卯”,除了也指点名之外,更多的是指“循例到场,敷衍了事”的贬义喻词了。由原来的考勤制度演变为打个照面、应付差事的口头俗语了。
丁是丁 卯是卯
此语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①丁是天干中第四位,卯是地支中第四位,虽然数位相同,但是干支不能相混。我国古代历法是以天干、地支相配合来纪年的。天干又叫十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也叫十二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以十干与十二干支循环配合可以得到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六十组,称六十花甲子。最初干支是用来纪日的,后来用来纪年。天干、地支搭配不能搞错,错了年、月、日也就乱套了。所以人们在形容一件不能马虎的事情的时候,常常说:“这可是丁是丁,卯是卯的事,不能凑合啊。”
②丁:钉。卯:接榫的凹人部分。形容确实、可靠。“丁”字是“钉”的谐音。而在木工制作中,如要把两个部件连接起来常常用榫卯结构。榫又叫钉榫,是连接处凸的部分,卯指连接处凹的部分。钉榫和卯眼必须同等大小,连接起来才能严丝合缝。不然的话,不是安不上,就是松动,不结实。
“丁是丁,卯是卯”这句话,无论用哪种方法解释,都是同一种意思,都是讲做事要精益求精,一是一,二是二,一点不能含糊,否则便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
东风压倒西风
原谓家庭中对立的双方,是一方压倒另一方。语出《红楼梦》第八十二回。
这段故事说的是,凤姐耍手段折磨死了其夫贾琏外娶的偏房尤二姐,又虐待贾琏后来收拢的丫环香菱。袭人想到自己终身,本不是宝玉的正房,原是偏房。只怕宝玉娶一个厉害的,自己便是尤二姐、香菱的后身。看贾母、王夫人及凤姐的意思,宝玉要娶的是黛玉无疑,那黛玉就是一个多心人。袭人便走到黛玉处去探探她的口气。
黛玉正在看书,黛玉的侍女紫娟让茶毕,和袭人说起香菱,袭人便顺势说:“你还提香菱呢!撞着这位太岁奶奶,难为她怎么过!”她伸出两个指头,数落道:“说起来,比她还厉害,连外头的脸面都不顾了。”黛玉接过话头说:“他(指贾琏)也够受了!尤二姑娘怎么死了!”袭人说:“可不是!想来都是一个人,不过名分差些,何苦这样毒?外面名声也不好听。”黛玉从不闻袭人背地里说人,今听此话有因,心里一动,便说道:“这也难说。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袭人忙说:“做了旁边人,心里先怯,哪里倒敢欺负人呢?”
“东风压倒西风”即源于此。现在用来比喻两种力量对比,一方压倒另一方。一般是指正义力量压倒非正义力量。
豆蔻年华
原意是比喻十三四岁的少女的美好年华。
豆蔻,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俗名草果,品种很多。其中红豆蔻的花蕊中央两瓣相并,形似“同心”,诗人喻为爱情的象征,如李贺诗:“密书题豆蔻,隐语笑芙蓉。”豆蔻花未开时显得非常丰满,俗称“含胎花”,又成了处女的象征,如陈基诗:“来时豆蔻初含蕊,别后菖蒲又着花。”“豆蔻年华”一词,出于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赠别》诗:
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前两句意思是,婀娜多姿的十三四岁少女,好像早春二月的豆蔻草,枝生叶长,生气勃勃,惹人喜爱。
诗中为“豆蔻年华”规定了明确的年龄,即“十三余”,从生理学的角度看,十三四岁的少女,正是含苞欲放的年龄。而豆蔻春末开花,“二月初”适值含苞期,用来作对比,是十分恰当的。后人因此以“豆蔻年华”比喻少女。
独善其身
原谓保持个人的节操。语出《孟子·尽心上》。
一天,孟子对宋勾践说道:“你喜欢到其他国家游说吗?我可以告诉你如何去进行游说。人家知道我,我也高高兴兴;人家不知道我,我也高高兴兴。”宋勾践向孟老夫子问道:“怎么样才能做到高高兴兴呢?”孟子说:“尊崇道德,乐于仁义,就可以做到高高兴兴。所以知识分子穷困时要不失掉仁义,得志时要不失去理性。穷困不失掉仁义,故自得其乐;得志不失去理性,故人民对其不感到失望。古代那些高尚的人都是得志则德泽施于人民,不得志则修养自己的品德以见知于社会者。他们坚持的信条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里的“穷”,不仅仅是生活上的穷困,更主要是政治上的不得意,不得志;“达”,则是指显达,就是政治上的得意或得志。
“独善其身”即源于此,现在也用来形容只顾自己,不管他人。
独占鳌头
科举时代,进士中状元后,立在殿阶中浮雕巨鳌头上迎榜,因称状元为“独占鳌头”。
“独占鳌头”一词,源于“龙鳌石”。唐宋时,皇帝大殿前的石阶正中,有一块雕刻着升龙(天之骄子)和巨鳌(长寿神龟)的大石板,叫“龙鳌石”。每天早晨文武百官上朝时,就从石的两旁经过。这石是圣上的吉祥物,谁要是擅自站上去,就被认为是藐视皇帝,因此触犯龙颜,轻者剁去双脚,重则斩首示众。
据清代名士洪亮吉《江北诗话》三卷载:“俗话谓状元独占鳌头,非尽无稽。胪传毕,赞礼官引东班状元、西班榜眼二人,前趋至殿陛下,迎殿试榜。抵陛,则状元稍前进,立中陛石上,石正中镌升龙及巨鳌,盖禁跸出入所由,即古所谓螭头矣。俗语所本以此。”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宫廷传令官传皇帝的旨意,召见新考中的状元、榜眼等人上殿,赞礼官把状元和榜眼引至宫殿的陛下面见皇帝。状元走在榜眼之前,站在“龙鳌石”上,带领着其他进士向皇帝行礼谢恩。因而称科举殿试夺魁的状元及第为“独占鳌头。”《元曲选·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中,有“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之句。
后来,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推移,此语的使用范围便有所扩大,人们把在各种各样的竞赛中,夺得第一名的人,称为“独占鳌头”。
杜撰
意为主观编造或没有根据地虚构。“杜撰”一词的由来说法不同:
据宋朝王怂的《野客丛书》卷二十载:“杜默为诗,多不会律,故言事不合格者为‘杜撰’”。这句话的意思是:宋代有个叫杜默的人,他做诗常常不合诗律,所以就把叙述事情不合真实情况称为“杜撰”,就是说像杜默撰写的不合格的诗一样。
宋僧释文莹不同意此说,他在《湘山野录》中提出反证:《文节神道碑》的碑文,是盛度撰写的,其时有位“参政”叫石中立,见了碑文,突问:“谁撰?”盛度急答:“度撰!”引得满堂大笑。而盛度生年远在杜默之前,可知“杜撰”之说并不始于杜默。其实《野客丛书》的作者并未武断地肯定“杜撰”始于杜默,相反,他还同时发表了另一种见解:“杜之云者,犹言假耳,如言自酿薄酒则曰‘杜酒’,此正与‘杜撰’之说同。”这一说法似乎较合理。既然家庭自制自产的物品称为“杜”,如“杜酒”、“杜布”、“杜米”等。那么,不依成品式样,自行凭空捏造,只凭想象而毫无根据所撰的文章,叫“杜撰”,是较适当的。
另说:《道藏》这部道教的经典总集,共5000余卷,但其中只有老子的《道德经》二卷是真的,其余全是杜光庭(唐朝时著名道士)所编造。“杜撰”一词即由此而来。
多行不义必自毙
坏事干得多了,必然自取灭亡。语出《左传·隐公元年》。
春秋时,郑国国君郑武公娶了申国女子武姜。武姜生了两个儿子,生第一个时难产(脚先见),给他起名“寤生”,武姜不喜欢他,而偏爱第二个儿子太叔段,希望他做郑武公的继承人,但郑武公没有答应。
郑武公去世,寤生即位,即庄公。迫于母命,庄公将面积很大的“京”城封给太叔。此后,武姜又支持太叔不断扩大势力。大夫祭仲对庄公说:“在一个国家里,都城的围墙超过了百丈,便是国家的祸害。现在太叔京城的面积大大超过了先王的规定,再继续发展就不好对付了,就像野草蔓延开来难以铲除干净一样。蔓草都难以铲除干净,何况是你受宠的兄弟呢?”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意思是说,他自己要干尽坏事必然是自找死路,你姑且等着看吧。
后来太叔把郑国北部和西部的地方暗中划归自己管辖。大夫公子吕对庄公说:“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国君,现在太叔也像国君一样发号施令,如果您想把国君的位置让给他,就让我们去为他服务;如果您不想把国君让给他,就请您把他除掉,可不要让老百姓对您产生怀疑而失去信心。”庄公说:“不用这样,他将会自作自受。”
过了不久,太叔又继续扩充自己的领地。大夫子封对庄公说:“现在可以动手了,如果再让他发展下去,势力一大,人心就会转向他了。”庄公仍然沉着地说:“不忙,太叔违背朝廷自我扩张,对国家是不义,对家族是不亲;不义不亲的人,他的势力发展得越大,就垮得越快!”
以后,太叔又进一步修筑城郭,扩充军伍,制造了许多武器、战车,准备攻打郑国首都。武姜在都城内也作好了准备,只要太叔的队伍攻城,她就把城门打开。庄公得知消息后,认为镇压太叔和武姜的时候到了,命令大夫子封率领战车200辆,讨伐太叔。京城百姓也随之反叛,太叔最后逃到“共”地,被称为“共叔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