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常用词语600条
23426800000036

第36章 X(1)

稀松二五眼

北方人形容某人技艺平常或没有规矩,往往叫做“稀松二五眼”。该词源于京剧。

京剧中的板和眼是司鼓(乐队指挥)表现出来的点儿(节拍)。司鼓左手持板,右手击鼓(单皮),如慢板是一板三眼,即在单皮上击三下,再摇(敲)板一下。又如原板是一板一眼,鼓板方法同。就是散板,也得有心板。可是,并没有一板二眼和一板五眼!如果一板之中出现二眼或五眼,那就是乱来或者胡来,没板没眼!而“稀松”二字,是指拉胡琴的,胡拉!它指的是用了一把破弓子,马尾(音“以儿”)就剩几根了,又稀、又松,拉出来自然不好听。“稀松二五眼”一语便由此而来,指不在行,或说是没规矩。

瞎字也不识

没有多少文化,识不得几个字的人,俗语称之为“瞎字也不识”。此语大约源自宋代。

据清代著名学者王士祯《香祖笔记》载:“《嫩真子》云,唐萧颖士性轻薄,有同人误读臧武仲名,讥之曰:‘汝纥字也不识!’今俗语云瞎字也不识,盖纥字之误。”这段话意思是,宋人马永卿著《嫩真子》一书中说,唐代有个叫萧颖士的人,听到同事中有人读错了臧武仲的名(臧武仲,复姓臧孙,名纥,春秋时鲁国大夫,官司寇),便讥笑道:“你竟然不认识纥字!”俗语“瞎字也不识”,可能是“纥字也不识”的讹传。纥字,清代时的读音与今天一致,均读(he喝)。那为什么王士祯认为“瞎”为“纥”之误呢?《香祖笔记》中“《嫩真子》云”前尚有句为“纥,恨发反”,可能王认为唐宋时,纥字读(ha哈)的缘故。果真这样的话,“纥”误读为“瞎”,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我们今天习用的俗语“大字也不识”,当是“瞎字也不识”的变异。

下床放错脚

欧洲人遇到了倒霉之事,常用“下床放错脚”来比喻。“下床放错脚”源于一种迷信说法。

古代欧洲人认为,下床时应先下右脚,如左脚先落地则为不祥之兆。罗马帝国皇帝奥古斯都尤其忌讳这一点,每日下床时甚至让人及时提醒他别先下左脚。20世纪以后,欧洲人已对这一迷信说法不再相信,于是“下床放错脚”成了触霉头的代名词。

下海

旧时,把爱好戏曲的非职业演员(票友)转为职业演员并正式登台演出,称为“下海”;把妓女卖淫以获钱财,也叫“下海”。“下海”的由来有如下两种说法:

①旧上海戏剧舞台常演一出叫《洛阳桥》的戏,说在清朝有一位蔡状元,要为家乡建一座桥,可是桥桩打不下去。老百姓纷纷议论:是海龙王作怪。蔡状元闻此,立即令张三、李四二衙役找一个能下得海的人,以祭龙王。不久他们在一家饭店抓了一个叫“夏德海”的醉汉,带到了海边。蔡状元宣布“下海”典礼开始。夏德海在一阵锣鼓鞭炮声中,被投进了海里。后来,人们便把稀里糊涂地去干某种事情称为“下海”。

②明末清初的民间组织“哥老会”,最初是一些有志之士在“反清复明”的政治目的下组成的秘密组织。其后人员混杂,政治目的淡化。解放前的长江流域各省,哥老会盘根错节,可以身无分文走遍那一带天下。在川东一带,人们把加入哥老会(又名袍哥),称为“下海”。后沿续下来,成为加入某一行当的通称。

现多指放弃现有工作(铁饭碗)而从商,含义是既会有风险,也会有收获。

下马威

原作“下车作威”。旧指官吏到任,故意用严法处置下属,以显示威风。源自《汉书·序传》:“定襄闻(班)伯素贵,年少,自请治剧,畏其下车作威,吏民竦息。”班伯为汉朝人,是左曹越骑校尉班况之子,幼时在大师司空丹门下学习。志气慷慨有抱负,汉平帝时,曾数次受命出使匈奴,功绩卓著,被任命为定襄(今山西右玉县以北地区)太守。这段文字,说的就是他初到定襄时的一段事。

后来人们把初来乍到即严法处分下属或对方,以示威严的做法,称为“下马威”。

现通常用此语泛指一开头就向对方显示一点厉害,也即是先发制人的手段。

下榻

下,是放下的意思;榻,是指一种狭长而较矮的床。“下榻”原意是放下床,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出自《后汉书·陈蕃列传》。

陈蕃,汉朝人,首任豫章(现江西南昌)郡太守。徐穉(zhi),字孺子,是豫章地区的有识之士,他家里贫穷,耕种自给,但学问高深。陈蕃平时不愿接待宾客,而对徐穉的德行非常敬仰,所以另眼相看。徐穉来访,陈蕃热情招待,特地专设床榻,供徐穉休息。徐穉走了就将这榻悬挂起来;徐穉来了再把这榻放下来。他们之间关系密切,传为美谈,因此人们就把陈蕃的这一做法称为“下榻”,下榻便成了尊贤礼士的代称。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用“徐孺下陈蕃之榻”的典故,称颂滕王阁所在地洪州地区的杰出人才。

后来该词的意思有所变化,把接待贵宾称为“下榻”。现在一般也把在外住宿叫做“下榻”。这种说法多用于外交往来,只适于书面用语,不适用于口语。

先河

据《礼记·学记》载:“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尾间)也,此之谓务本。”这里说河为海源、先祭祀“黄河”后祭祀“海”,是重视根本。后来,“先河”一词就演变为事物或学术的开创或先导。

先下手为强

意指作事抢先下手,取得主动地位。源自《隋书·元胄传》:“高祖犹不悟,谓曰:‘彼无兵马,复何能为?’胄曰:‘兵马悉他家物,一先下手,大事便去。’”

隋文帝杨坚为北周丞相时,赵王宇文招预谋杀害杨坚。一日,赵王设宴召杨坚至,因宴席摆在赵王的寝室,杨坚的随从便被屏退,唯心腹大将元胄坐于门侧。待酒酣赵王连用佩刀刺瓜递给杨坚,元胄看情况不妙,遂扣刀入卫。赵王为支开元胄,令胄去厨房取茶,胄不动。过了一会儿,滕王也来赴宴,趁杨坚起坐迎滕王之时,元胄与杨坚耳语:“情况不妙,赶快离开!”杨坚不相信能顺利离开赵王府,对元胄说:“你又没有兵马,怎么离得开?”元胄说:“一先下手,大事便去。”后元胄以相府有事为名,掩护杨坚离席,赵王欲追杨坚,被元胄以身阻挡。赵王不得出门,杨坚免去了杀身之祸。

俗语“先下手为强”即由此而来,现亦指对方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就首先动手,以占优势,取得有利地位。

县官不如现管

本意是“即使做了皇帝,在许多方面也不如掌握实权的地方官”。这里“县官”一词通常被理解为一县之长,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这句谚语,最早出现在古立高的《隆冬》第四十四章:“虎不离山,龙不离海,做官也要做地方官,县官不如现管。”这里的“现管”,当然是指具体掌握某项事务权柄的人。从“做官也要做地方官,县官不如现管”的意思来看,这个“现管”就是指地方官,应包括一县之长。而县官不如地方官,这个“县官”当然不能包括一县之长,否则就说不通了。既然这里的“县官”不是指一县的长官,那它就只能是指高高在上的最高统治者天子了(亦指朝廷)。

古代为什么以“县官”来称呼天子呢?原来,上古时代的“县”,是指帝王所居之地,即王畿(国都),后泛指全国。因此,古代天子又称“县官”。《史记·降侯周勃世家》载,周亚夫的儿子为他买皇家的葬器,但没给雇工钱。结果,“庸(通“佣”,雇工)知其盗买县官器,怒而上变告子。事连汁污侯(周亚夫)”。唐代司马贞索隐曰:“县官谓天子也……王者官天下,故日县官也。”以“县官”称天子,历代沿用。如《明史纪事本末·燕王起兵》云:“今编户齐民,兄弟宗族尚相恤;身为天子亲属,旦夕莫必(决定)其命。县官待我如此,天下何事不可为乎?”这里的“县官”,是指明代建文帝。故民间常把“山高皇帝远,县官不如现管”连在一起用。

香格里拉

指空想的世外桃源。

“香格里拉”一词出自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1933年创作的幻想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一书。表面上看该词是外国人最先叫的,实则源于藏语,属于“出口转内销”。

书中描写的一位人物在“最终”断气之前指向一个应该去的地方说,“这里是在藏区”,“附近有个喇嘛寺”,“那里就叫香格里拉”,“拉”在藏语中是山路之意。《不列颠文学家辞典》也称,是《失去的地平线》一书的作者对藏区的描写,才在英语里“创造”了香格里拉即“世外桃源”这一词。可是,作者詹姆斯·希尔顿没有到过藏区,他所著的《失去的地平线》一书,是凭他当时收集到的欧美探险家在中国藏区所写的考察记撰著而成,香格里拉一词就取自这些探险记。在藏语里,香格里拉为“圣境的太阳”之意。藏文书写的“香格里拉”,在藏文文献中已有久远的历史,在六世班禅文集中就隐含这一词。依据藏文,“香格里拉”的汉语拼音字母“xamgyi’nyilha”音译转写,符合我国规定的对外拼写形式,即属罗马字母的标准化拼写。

英文中“shangri-La(香格里拉)”是对藏语“Xamgyi’nyilha”的歪读或误读。小说的作者根据上个世纪初前后,欧美赴藏探险家的考察记,将藏语“Xamgyi’nyilha”转拼为英文的“ShangriLa”,故才在《失去的地平线》一书中出现了“Shangri-La”。“香格里拉”4个汉译字的读音,也很接近藏语的“Xamgyi’nyilha”的读音。

后来,这部幻想小说被改编成电影《桃源艳迹》搬上银幕,引起了轰动,“香格里拉”因此成为一个非常流行的名词。

消息

“消息”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指情况、新闻、音讯等等,都是名词。而在古代汉语中,“消息”是意义相反的两个动词的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