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期刊杂志相处艺术(《读者》丛书)
23468900000007

第7章

她不提,自有人提。原原本本,她前夫姓甚名谁,系出何门,他们由同学发展成爱人,哪一年结的婚——真是好记性,连喜糖牌子都说得出——又因为她的外遇离婚,“她当时在两个男人之间徘徊,很苦恼,经常在我面前哭。”是狠料,是猛料,还不忘了强调是第一手资料。

如果说话的人是前夫或者前男友,“不得不说”“今生今世”,都理所当然。这段回忆是两人共同创造的,两人都有同样份额的所有权,他当然可以自由处理属于他的那一半。无论是余情未了还是因爱生恨,到底都是对她的一种依依不舍。相好过一场,她能有剩余价值给他利用,也是她的慷慨与大度。

可是,说话的人,不过是她的“朋友”。“朋友”见证过她的过往,承接过她的泪水,也看过她跌跌撞撞地开创新生活,可能渐渐地,来往不多了,但她也应该知道她不想提那些事——谁会想,却还是说了出来,说了有人会给她钱吗?又没到写回忆录的年纪和时机。

也许,是她们本身的友谊就有破绽。因缘际会结识的两个人,见面嘴角都微微含笑,心头大约含着一丝冷笑。一个落了地,另一个心里不知多痛快;这个居然咸鱼翻身?另一个那一腔妒火没地方去,终于逮着机会淡淡道:“其实呢……”才出了这口气。

再或者,从来没当她是朋友,不过是一起吃饭喝茶的伴儿。传她的八卦和传所有人的八卦一样,想起来就说,说完就像风过耳。什么,对她造成伤害?

不至于吧?好吧,那对不起了,若无其事。

不,不,是我想得太龌龊。只是人之常情吧,像理发师发现了国王的秘密,不能说不能说,说了会死人,可是要说要说就是要说,不说也会死,最后找到了一根芦苇:“国王长了驴耳朵……”

朋友可能是最危险的人,故而枭雄都没有朋友。但普通人如我们,总需要有人一起哭泣、欢笑、共同成长,需要有人默默地关心我们,也有人成为我们不弃的牵挂。五四时期的新青年曾经想废五伦,想来想去,朋友这一伦还是废不得。都希望有无话不谈的好朋友,然而嘻嘻哈哈间的童言无忌,会不会成为以后的定时炸弹?

因此,三缄其口。一定年纪之后,心事宁愿说给聊天室里的陌生人,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亦舒的《流金岁月》里,朱锁锁问南孙的阿姨,你有朋友吗?阿姨答:从前有,后来就没有了。为什么?阿姨答:某些事,我急于要忘记,老朋友却处处提起,语带挑衅。南孙问:你为何要忘记?锁锁代姑姑答:她为何要提起?

为何要提起,为何?守口如瓶,这么难吗?

后台朋友

林语堂

友情是心灵的休息地,真正的友情只能用心体会、用爱感受。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着而求,咫尺千里。

莎士比亚说:“人生如舞台。”

人的一生有前台,也有后台。前台是粉墨登场的所在,费尽心思化好了妆,穿好了衣服,准备好了台词,端起了架势,调匀了呼吸,一步步踱出去,使出浑身解数:该唱的,唱得五音不乱;该说的,说得字正腔圆;该演的,演得淋漓尽致,于是博得满堂彩,名利双收,踌躇满志而归。

然而,当他回到后台,脱下戏服,卸下妆彩,露出疲惫发黄的脸部时,后台有没有一个朋友在等他,和他说一句真心话,道一声辛苦了,或默默交换一个眼色,这眼色也许比前台的满堂彩都要受用,而且必要!

人有没有这样的朋友,很重要。后台的朋友,是心灵的休息地,在他面前,不必化妆,不必穿戏服,不必做事情,不必端架子,可以说真话,可以说泄气话,可以说没出息的话,可以让他知道你很脆弱、很懦弱、很害怕,每次要走入前台时都很紧张、很厌恶,因为你确知后台朋友只会安慰你,不会耻笑你,不会奚落你。

况且,在他面前你早已没有形象可言了,也乐得继续没形象下去。人生有一个地方,有一个人,在这人面前,可以不必有出息,可以不必有形象,可以暴露弱点,可以是全身弱点,这是很大的解放。有此解放,人可以在解放一阵子之后,重拾勇气,重披戏服,再次化妆,再次端架子,走到前台去扮演好须扮演的角色,做一个人模人样的人物,博得世俗的赞美。

孩子犯错误以后

邓笛编译

杰克·坎菲尔德是美国着名儿童心理学家。一次他谈到教育孩子的问题时,讲了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与他的女儿有关:有一次,他和妻子、女儿一起出去吃饭。

席间,7岁的女儿碰翻了装满饮料的玻璃杯。她自个儿把桌子擦干净后,说:“爸爸妈妈,我真想对你们说一声谢谢,因为你们没有像别的父母一样。我的朋友如果犯了这样的错误,他们的父母就会对他们大喊大叫,批评他们做事如何不小心。你们没有这样做,谢谢你们。”

第二个故事:一次,他和几位朋友聚餐。席间,发生了相同的事情,一个朋友岁的儿子碰翻了一杯牛奶。孩子的父亲正要出语指责,杰克见状赶忙故意碰翻了他面前的酒杯。他一面收拾残局,一面自嘲,说自己已经48岁了,还是这样不小心,仍然有把东西碰翻的时候。那孩子在一旁露出了笑脸。孩子的父亲也领会了杰克的意思,对孩子未加指责。

有时候,大人们的确容易忘掉,人生本来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两则故事中的大人知道,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没有所谓的“犯错”,只有“经验”。成长是一个“错了再试”的过程,“失败”的经验和“成功”的经验一样可贵。

第三个故事有关科学家斯蒂芬·格伦。近年来,斯蒂芬·格伦在医学领域的多个方面均有重大突破。当采访他的记者问,是什么让他具有普通人不及的创造力时,他提到了幼年时的一段经历:

那天,他试图从冰箱里取出一瓶牛奶,取出后刚走几步就失手将奶瓶掉落在地上,顿时厨房里一片狼藉!

他的母亲闻声而来,然而,她没有发火,没有说教,更没有惩罚他。她说:

“哦,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牛奶洒在地上,真有意思啊!好了,反正已经洒在地上了,在我们收拾干净之前,你想玩一会儿吗?我想,玩牛奶说不定也是很有意思的。”

他真的就玩起了牛奶。几分钟过后,他的母亲说:“牛奶是你洒在地上的,也应该由你来收拾干净。现在,我这儿有海绵、抹布和拖把,你想用什么?”他选择了海绵。他们一起将地上收拾得干干净净。

接着,他的母亲又说:“刚才你拿牛奶瓶没拿住,这说明你还没有学会如何用一双小手拿一只大奶瓶。现在,我们到院子里去,在一个瓶子里装满水,看看你能不能发现一个很好的搬运方法,使瓶子不会掉落到地上。”他通过反复实践,知道如果他用双手握住靠瓶口的地方,则瓶子在搬运过程中就不会掉下来。这是多么生动而又内容丰富的一课啊!

这位着名的科学家后来回忆说,正是从那个时候起,他明白了无须害怕犯错误,错误往往是学习新知识的开始。科学难题也是在经过一次次失败的尝试之后,最终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的。

家中的气节

毕淑敏

我想说,家中无气节。这话,肯定不堪一击。中国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哪里敢辱没气节的丰姿呢?但我指的只是家中的琐碎,不过借用一下此词的英名。

世上举案齐眉的家庭一定是有的,不能以我等瓢勺相碰的日子揣测人家的和睦是虚伪,但也一定不多,因为矛盾的普遍性制约着我们。

大多数家庭都时常爆发争执,像界碑不清的小国边境冲突不断。要是演变成正式宣战,干脆离婚了,则不在讨论范畴之内。那些历经苦恋苦爱而今又处在争执不断的冷战状态的家庭,似有讨论气节的余地。

有多少原则问题呢?真正的国计民生,大概并不构成分歧的核心。甚至对家庭的大政方针,比如孩子要上大学,父母要延年益寿,工作要努力,住房要增加……双方也是高度和谐统一的。问题往往出在一些很小的分工或是态度的优劣上,比如你是做饭还是洗衣?你为什么不和颜悦色而是颐指气使……有时,简直就不知是为了什么,双方把外界的怒气直接打包带回家,单刀直入地进入了对峙阶段,除了不扔原子弹,家庭阴冷的气氛同大战无异。

为了对付这种莫名其妙的僵持,时新杂志上登出了许多驭夫或是驭妻的“诀窍”,教你如何化干戈为玉帛。这些供人莞尔一笑的小诀窍,不知灵不灵。我看这其中的死结就是如何对待家中的气节。

家是什么呢?是一对男女的永不毕业的大学,是适宜孩子居住的圣殿;是灵魂的广阔海滩,是精神的太阳浴场。我们在尘世奔波中的种种面膜,需在家中清洗复原。

人们以为家中的人多么温柔和蔼,真是错了。在涡轮般旋转的今天,家居的人也许比街市的人更脆弱,更敏感,更易冲动。

常常听到因小事争吵的女人说要从此不理丈夫,等他来同我说第一句话。男人就更是不肯低下高昂的头,好像家是宁死不屈的刑场。

冷漠后恢复交谈的第一句话真是那么重要吗?重于我们曾经有过的一生一世的寻找?第二句话真就那么卑下吗?卑下到丧失了品格和尊严?第三句话真就那么平淡了吗?淡忘它如同抛弃我们以前拥有过的万语千言?

什么是家中的气节?既然我们相爱,爱就是我们共同的气节。你的失态,在我看来,是你的思绪溃败了;在这一瞬间,我是你的强者。原谅、宽恕、包容和鼓励,就是家庭永远长青的气节。

有些人以沉默对待冷漠,消极地把缰绳交给时间。时间通常是一个中性的调解员,会使人们渐渐恢复冷静。但孤寂中只顾自家意气的男女不要忘了,时间也会跟我们开居心叵测的玩笑呢。当你缄默着不肯谅解时,家的瓶颈便出现第一道裂纹。

继续对抗下去,锤子无聊地敲击着婚姻之瓶,随着时间的叠加,瓶子也许訇然破碎。

太看重一己气节的人,其实是一种枯燥的自卑。你以为在亲人面前挣得了面子,失去的却是尊重与宽容。片刻的满足带来长久的隐患。聪明的男人和女人,千万别因小失大。

分歧时,不必拍案而起。争执起,义正辞可不严。有失误,莫要声色俱厉。灾临头,携手共赴家难。如果一定要有家中气节,我想这几条该在其中。

交友之态

易中天

所谓“交友之态”,就是结交朋友的意向和态度,也指人世间社交的常态,即“世态”。所谓“君子之交”和“小人之交”,也可以说是两种“交态”,但那只是两个极端。因为世上真正的君子和真正的小人都不多。大多数人,处在君子与小人之间,不妨称之为“常人”。常人的“交态”也就是人世间社交的“常态”。

通常的“交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是“有目的”。常人交朋友,都是有目的的。这种目的,不一定是小人那种急功近利的目的,也许只是觉得人生在世,不能没有三五友人。“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没有朋友,就无法自立于人世,也无法做人。所以,就大多数人而言,都会有意识有目的地去寻找和结交朋友。大体上说来,这些目的又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为了事业,或是寻找事业上的指导者,或是寻找事业上的支持者,或是寻找事业上的参谋者,或是寻找事业上的合作者,如古代大政治家的“广纳天下之士”,或学者诗人的“四方寻师访友”,都属于此类。

一类是为了生活,比如工作上有个方便,生活上有个照顾,在遇到紧急情况和特殊困难(如生病住院,购买车票等)时有个帮衬,这些都需要有朋友,否则便寸步难行,投靠无门。还有一类是为了心灵的交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情,这些情感都需要与他人交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遭遇,这些遭遇都需要向他人倾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秘,这些隐秘有时也需要向一两个人透露,否则憋在心里会生病的。但是,自己的家人、亲人并非都能充当交流、倾诉和透露的对象。比如夫妻感情不和,就不能向丈夫或妻子倾诉。又比如初恋的秘密,有时就不能向父母透露。这就需要朋友,以便把一些不能对父母亲人讲的话讲出来。中国传统文化把“朋友”和“君臣、父子、夫妇、兄弟”一起,列为最重要的五种伦理关系,称为“五伦”,不能不说有其独到精辟之处。

第二是“趋利害”。“趋利避害”本为人之常情,更何况是有目的地交朋友,当然就不能完全没有功利的考虑,也不能一概地斥之为“小人”、“不义”。一个人在选择和开始交朋友时,两人之间,尚无“情义”,如果“趋利避害”,又怎能说“不义”?历史上如信陵君之结交侯嬴,公子光之结交专诸,严仲子之结交聂政,燕太子丹之结交荆轲,都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也都未被视为“不义”,又怎能要求常人之交往,完全不计利害?严格说来,只有那些共富贵而不共患难,为小利而忘大义,卖友求荣,一阔脸就变的人,才是忘恩负义的小人;也只有那些不顾身家利害,甚至承担着风险,仍要去结交身处逆境甚至困境中朋友的人,才是大义凛然的君子。处于二者之间的是常人。常人在初交时趋利避害,是应予理解的;若能在对方失势落难时仍维持友谊,便更是难能可贵,应视同君子了。

第三是“多离合”。常人交友,既以需要为目的,则需要发生变化,朋友关系也会发生变化,或加深,或疏远,或转移。所以常人的朋友关系,往往会不断地重新组合,老朋友渐次疏远,新朋友纷至沓来。这既是一种正常现象,也不妨说是一种“好事”,因为能扩大交往的范围。中国传统伦理观念视朋友如夫妻,一味强调“从一而终”,既不现实,也不尽合理。因为对人的认识要有一个过程,在交往过程中,如发现对方与自己志趣不同,性情不合,道路有异,亦不妨说声“再见”,从此各奔前程。单方面强调“从一而终”者,往往都有一种“霸气”,以一己是非为是非,以一己善恶为善恶,要求朋友处处与自己相同,事事与自己相合,倘有异议,便视为“叛徒”,这其实是“同而不和”。其结果,不是变成“小人之交”,便是变成“孤家寡人”。许多人终生无一知己,道理往往在于此。如果还要以“古来圣贤皆寂寞”来作遁词,便未免有点阿Q精神了。“古来圣贤皆寂寞”,多因其思想超前,观点独异。

但圣贤固然多寂寞,寂寞者却不一定都是圣贤。非圣贤而又寂寞的人,多半是心理过于狭隘之故。狭隘并无好处。因此,我们还是把自己的心理调整到常态为好。

家人最需要什么

霍一峰编译

1991年,我和塔米的第三个孩子即将出生,我认为,作为电脑程序员的我,首要任务是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工作中去。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方法能够满足我和塔米的心愿——购买一栋大房子呢?

当时,我为米尔斯顿咖啡公司工作。公司向需要外出进行销售、清点存货的人员提供笔记本电脑。我的工作之一,就是为此设计开发应用程序。

那批电脑逐渐投入了使用。一天,另一个电脑制造商找到我,问我能否私下为他的公司进行类似的程序开发。做这个项目将会占去我所有的空闲时间,但会使我的银行账户里增加5000美元——这可算得上一笔小小的财富,有了这笔钱,就不用担心家里即将增添的一名成员的消费了。

伊娃刚出生不久,我就冒出了自己做生意的念头。一天,在晚饭桌上,我向家人提出了这个想法。我对塔米说:“我可以继续在米尔斯顿咖啡公司工作,下班后做些私活。这意味着我需要花去平时和周末的一些空闲时间。但我想我能够合理安排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