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句典
2367200000016

第16章 苦 读

【少而不学,长无能也】 出自《孔子家语·三恕》。意思是:年少的时候不好好学习,长大了以后就不会有什么才能。

【学不可以已】 出自《荀子·劝学》。意思是: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已:停,止。

【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出自《管子·小匡》。意思是:人在年幼时就开始学习,用心容易专一,没有别的事情干扰,所以容易学成。

【列士并学,能终善者为师】 出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上》。意思是:士子一起学习,能坚持到底的人,可以做老师。

【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 出自《颜氏家训·勉学》。意思是:不管是蠢人还是聪明人,总想自己见多识广,但不肯读书,这就等于想吃饱却懒得做饭,想穿暖却懒得缝制衣服。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 意思是:剑虽然锋利,不去磨它就不能砍断东西;资质虽然好,不学习才能就不高。

【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出自《颜氏家训·勉学》。意思是:没有读遍天下之书,就不能信口雌黄。

【人才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圣】 出自《说苑·建本》。意思是:有的人虽然天资很高,但如果不努力学习,最后也不能成才。圣:作“用”。

【饰治之术,莫良乎学。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出自《抱朴子·崇教》。意思是:完善自我的方法,没有比学习更好的。学习能学得广博,在于不知疲倦,能做到不知疲倦,在于巩固自己的志向。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出自汉代刘向《说苑·建本》。炳:点燃。意思是:小的时候爱好学习,就好像是初升的太阳;到了壮年的时候爱好学习,就好像是中午的阳光;到了老年的时候才爱好学习,就好像是点燃的蜡烛的亮光。说明人只要学习,不管什么时候,总会看到光明。

【君子之学,死而后已】 出自清代顾炎武《与人书》。意思是:君子对学问的追求,直到死才肯结束。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出自《论语·学而》。求:追求。正:纠正。意思是:君子不追求饮食的饱足,不追求居住的安逸,做事勤敏而说话谨慎,亲近有德之人来匡正自己,这就算得上是好学了。

【知无务,不若愚而好学】 出自《淮南子·修务训》。知:同“智”,聪明。意思是:人虽聪明,但如果不能专心致力于学习,还不如愚钝而好学的人。说明人应勤奋好学,不能自恃聪明。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出自《论语·公冶长》。意思是:机敏而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学问为耻辱。

【学,须是如饥之须食,寒之须衣始得】 出自宋代朱熹《上蔡先生语录》。须:第一个“须”为必须;后两个为需要。意思是:对于学习,应该像饥饿的人对饭食的需要,寒冷的人对衣物的需要一样才行。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出自清代顾炎武《与人书》。意思是:人们的学习,如果不能每天进步,那么就会每天都退步。说明学习应勤奋。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出自清代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意思是:做学问有难易之分吗?如果真正学起来,难的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学,简单的也就变难了。

【人莫不知学之有益于己也,然而不能者,嬉戏害之也】 出自《淮南子·泰族训》。嬉戏:玩耍。意思是:没有人不知道学习对自己是有好处的,但之所以没有学习,都是因为贪玩所害呀。

【不可怙者天,不可画者人】 出自宋代杨万里《庸言》。怙:依赖。天:天资,天赋。画:划界限,局限。人:指后天努力。意思是:不可以依赖的是自己的天分,不可限量的是后天的努力。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出自《荀子·劝学》。跬步:半步。意思是:没有半步半步的积累,就无法行走千里的路程;不汇聚细小的溪流,就不能汇聚成广阔的江海。比喻学习在于积累。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出自《荀子·劝学》。深溪:深谷。意思是:不登上高山,就不知道天有多么高远;不看到深谷,就不知道地有多么深厚。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出自宋代陆游诗《冬夜读书示子聿》。意思是:古人学习总是不遗余力的,从少壮时就开始努力用功,到年老的时候才有所成就。

【圣人是肯做工夫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圣人】 出自清代颜元《习斋先生言行录·齐家》。意思是:智能高的人是勤奋肯干的庸人,而那些无所作为的庸人则是不肯用功的圣人。说明只要肯用功,即便是庸人也能为圣人,如果不肯用功,就是圣人也会变成庸人。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出自《论语·述而》。意思是:发奋读书,便忘记了吃饭,学有所得就高兴地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老年就要到了。形容学习之勤奋。

【有一时之暇,即一时可学也;有一日之暇,即一日可学也】 出自明代薛瑄《论取友为学答周秉忠书》。意思是:有一时的闲暇,就可以用这一时的闲暇来学习;有一天的闲暇,就可以用这一天的闲暇来学习。

【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 出自《荀子·儒效》。意思是:不断地追求,然后才能有所收获;不断地实践,然后才能有所成就;不断地积累,然后才能有所提高;不断地完善,然后才能成为圣人。

【君子之于学也,其不懈犹上天之动,犹日月之行,终身亹亹,没而后已】 出自汉代徐干《中论·治学》。亹亹:勤勉不倦的样子。没:死去。意思是:君子对于学习,就好比是上天的运动、日月的运行一样,始终不停歇,直到死去的那一刻。

【君子之学也,其可一日而息乎】 出自宋代欧阳修《杂说》。意思是:君子学习,怎么能够有一日停歇呢?说明学习应始终坚持不懈。

【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出自晋代葛洪《抱朴子·崇教》。意思是:要想取得广博的知识,就在于要孜孜不倦地学习,能够孜孜不倦地学习,就在于有坚定的志向。说明取得广博知识的基础和保障就是要立志勤学。

【学无早晚,但恐始勤终随】 出自宋代张孝祥《勉过子读书》。随:不努力,放任。意思是:学习不在于起步的早或晚,只怕开始的时候勤奋,到最后就放任了。

【学而不已,阂棺乃止】 出自汉代韩婴《韩诗外传》。阂棺:盖上棺盖,比喻去世。意思是:学习没有完结的时候,直到死去才算停止。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出自《论语·述而》。厌:满足。诲:教导。意思是:对自己的学习不感到满足,教诲别人不觉得厌倦。后多用这两句来形容人勤奋学习、耐心教人的高尚行为。

【学者用功,须是渐进而不已,日计不足,岁计则有余】 出自明代朱舜水《题安秋觉逐日功课自实策》。意思是:钻研学问应该循序渐进,从不间断。每天积累一点,虽然不算多,但若能长年累月地坚持,知识自然就会丰富起来了。

【学海迷茫未有涯,何来捷径指褒斜】 出自清代赵翼诗《上元后三日藏堂过访草堂》。褒斜:山谷名,在陕西省终南山,这里指终南山。意思是:知识就像广阔的海洋一样无边无际,哪里有什么终南捷径呢?说明只有勤奋刻苦,才能学有所成。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出自《礼记·学记》。意思是:纵然有最美味的佳肴,不亲自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纵然有最好的学说,如果不去学习,也无法了解它的益处。

【莫言大道人难得,自是功夫不到头】 出自唐代吕岩诗《绝句》。大道:大道理。意思是:不要说大道理难以掌握,那只是因为自己所下的工夫还不到家。

【著述须待老,积勤宜少时】 出自宋代欧阳修诗《获麟赠姚辟先辈》。著述:著书立说。积勤:努力学习,积累学识。意思是:撰写文章、著述立说要等到年老时再开始,但积累学问却要从年少时就开始。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出自唐代颜真卿《劝学》。意思是:年轻的时候不知道应该努力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读书太晚了。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出自《荀子·劝学》。锲:刻。镂:雕刻。意思是:如果刻了几下就放弃,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坚持不懈地刻下去,就是金石也可以雕刻成功。比喻学习应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出自《荀子·劝学》。冥冥:专心致志,不见他物。昭昭:明白,融会贯通。惛惛:意同“冥冥”,专心致志。赫赫:显耀盛大的样子。意思是:没有专心致志的思想,就不能达到融会贯通;不能潜心刻苦地钻研,就不会取得显赫的业绩。

【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出自汉代王充《论衡·实知》。意思是:不学习就能掌握,不勤问就能通晓,从古到今,还没有这样的事呢。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出自唐代杜甫诗《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破:透彻理解。万卷:虚数,指很多书。有神:有神灵相助,即有了灵感。意思是:熟读万卷书,写作起来得心应手,就像有神灵相助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