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
假如道竟然可以奉献给他人,那人们就没有谁不把道敬献给自己的君主;假使道竟然可以赠送给他人,那人们就没有哪个不把它敬奉给自己的父母了;要是道竟然还可以告诉别人,那人们就无一不把道告诉自己的弟兄;如果道竟然可以转送给别人,那人们就没有一个不把道传留给自己的儿孙。
如此作法都不成,也没有别的,心中没有主宰,道就不在心中了;行体无所举动,道就不会实行。言教从内心发出,受教者不能领会,圣人就沉默了。
——庄子《天运》语译
道是可以说出来的,说出来的道已不是道了。
道应该说是一切存在。然而这依然什么都没说出来,人们依然要问——
1.道是什么?
道是什么?
道是事物的内部规律,道是人们行为的方法,道是与人相交的技巧,道是揭开事物疑难的奥秘……道是这些,又远不止这些。
道是关于天的,道是关于地的,道是关于人的,道是关于宇宙中万事万物的。
人生在世,为人有为人之道,经商有经商之道,用兵有用兵之道,为官有为官之道,文章有文章之道……
人迹所至,道即无所不在。
人人奉道而行事,亦知事中有道,因而,人们作事,不仅用力,并且用心。然而,可意会难言传的道,大家都努力寻找它,并力图掌握它。
得道,办事就成功;得道,平凡人就成了有道德有才干的君子;得道,就多朋友多帮助;得道,身心健康,益寿延年……
道,奥妙无穷;道,所在皆是;法,法力无边。
如此认识道,既不是吹牛,也不是讽刺。拥有先进的现代工业文明的西方人,面对社会与人生烦恼,寻求事业生机时,努力研究东方的“道”就是有力的例证。
庄子是专门研究“道”的大学问家。虽然他说的道,钻研的道,和我们常人说的道,稍有出入,显得更神秘,但在用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实际上,基本还是一个东西。或者,常人所说的道,在庄子那里充其量只是其大道的一个枝节。
2.说道不明,明道不说
庄子认为,道是真实存在,可以验证的。这个验证就是作人成败,与作事的成败。作一个真的人,就合乎道,作事顺利,获得预想的效果,也就是合乎道。
道可以领会、顿悟、感觉,但不可用语言形容、描绘、介绍。
也就是说,道可意会,难以言传,可以神会,不可口授。
口授的道,只提供得到道的方向、路径;语言只能说出道的模糊轮廓,犹如蝉蜕与蝉,影子与人,酒糟与酒。
要想得道,做事合乎道,最重要的是要去做,在实践中领悟。
比如为官之道,就是要好好去做官。说大公无私,为政清廉,奉公守法,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礼贤下士,大义灭亲等等,这只是说法儿上的道,观念上的道。到实际中去,实现好官之道则远比这繁复得多。最难办的是人事,最曲折的是人情,自己还有私情。作官之道即在作人之道中。观念上的为官道理,与现实的国法、政令,每一个作官的都了解,但在实际中极少人作得好。人情左右礼法,私利压倒公正。于是,古往今来,作官者多,作好事少,庸官多,坏官多,好官少。也因此,得官道者少,失官道者多。说到就是在行为上,将为官的之道往背离道的路上推,或者得其皮毛,失其根本。
还比如文章之道。真正会写文章的人,根本不谈文章的写法、技巧这些所谓文章之道。
所以,鲁迅先生尖锐地讽刺有的大学教授,编写什么“小说作法”“文章写法教程”之类的东西。
凡是道,无论是什么方面的道,都是和生命感受结合着,在行动创造中自然体现的。“小说写作技法”“文章技巧”是能教会的吗?真正的文章之道,只在文章之中,只在文章写作实践之中。所以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从文章之中领会、体悟,才能得到真正的文章之道。
所以,现在许多人编写什么“写作辞典”“小说辞典”“诗歌辞典”,似乎是想去教人写诗、写小说,还写什么的,其实不过哄自己也哄他人。
又如经商之道。大家就想到赚钱,想到一本万利。但眼里只有钱的人,未必能赚钱。
经商之道,先是为人之道。说无商不奸,则为商必败。
商道即人道,就是要知人。
先是要了解人们要什么,这是行情。
第二是要了解货源。谁的手中有什么,怎样出他手入我手,又入他人手,这是人情与物情。
经商求利是目的,经商是人事,又必先取信于人。这又为人之道。
知道这些并不难,做到这些却不容易。所以经商之道也在实践中——其中有哲学的高深,更有用兵的奇谲。
3.先人道,后行道
道在实践中,道无所不在,道变化无穷。所以要做一个事业成功的人,一个大智大慧的人,一个一生吉祥如意的人,不能不领悟道。
庄子曾描述过神奇的道,把我们带进遥远神秘的世界。然而,遥远的神秘,又联系着今天的现实,有助于我们今天人去领悟道,去创造今天的成功。
庄子说,上古帝王裎な狭煳蛄说溃于是他有力量整顿天地万物;伏羲得道,便有能力调和阴阳变化;北斗星合乎方位之道,就可永恒出没,毫无差失地指引方向;日月隐含光明之道,就可永远高照,规定白天黑夜,一年四季周而复始,秩序井然。
黄帝、炎帝领悟了道,于是创造了华夏的一统文明;西王母掌握了道,就静居在少广山上,没有人能了解她的开头,也没人知道她的终结;彭祖明白了道,就能从有虞时代一直活到春秋五霸时期,长寿八百余年;傅说本是奴隶,得了道,智慧超人,辅佐武丁,总揽天下大权,一举统一天下。
庄子说的这些,除了西王母和彭祖,不好想象外,其余无论自然,还是人类,都与我们现在人掌握事奥妙,求得做人做事相关联,有借鉴意义。
从庄子的话看,或是我们在生活习惯中说的道,都存在着才与德的问题,或者天地万物的道,就体现在人的德与才上。或者人的才德修养好就接近天地万物的道。
4.道在万化中
既如此,为了人生事业成功,道可以学习吗?
庄子认为不可以,他举了一个益寿延年的例子。
一个叫女5呐人,年纪很大,却面色如孩童一般,南郭子綦便要求向她学全生之道。她就说学不到。
学道必须是学道的那种人。举个实例说吧。卜梁倚有圣人外在的才,却没有内在的道,我具有圣人内在的道,却没有圣人外在的才。
我希望用道去教导他,也许使他真能成为圣人。实际上不是口耳传说那么简单。用圣人的道去指导圣人的才,应该是收效会好一些。我用守身抱一的功夫来指导他,天长日久,卜梁倚才慢慢觉悟。
看来,做什么事,要得到其中的道,首先你必须是干这事儿的料子,具备干某事儿的基本要求。如果不是这块料子,就该换道儿,换事业。
第二,得道不要指望别人一席话就告诉你了。别人告诉你的道,其实是他自己的道,再说语言和事实又隔一层。他从实践经验中悟出的道,生动活泼,经他一总结、一概括已经变成几条死板的条文了,甚至说得完全走了样。如前面说的,他最多给人指了个路儿。
第三,重要的是人自己去做,去实践,去感受,去体悟。得道所以叫悟道。
成功是个人的,每一次成功都是惟一的,只可不断创造又一次,却不可重复这一次。但这都在道中,也都在不断地悟中。故此,只能说道在万化中。何为万化?天也,地也,人也;可知的,不可知的,已然的,未然的,一切之一切也。
说到这里,还要说明一层意思,作为一的道,至真至纯至美至善,或者说它就是虚无,但作为二的道,其中便有是非,有正邪了,正如一副对联说的——
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生生不息
天道地道人道鬼道道道无穷
知此,便又见生有取舍,死有荣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