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余秋雨文化之旅
23783400000020

第20章 余秋雨的“看家本领”(5)

享誉国内外的文化人士白先勇先生,在看了《文化苦旅》一书后,立即动员尔雅出版社的社长隐地先生争取这本书的台湾版权。正是由于他的推荐,隐地先生也迅速发现了这本书的价值,便与夫人林贵真女士以极大的热忱投入了这本书的出版和阐释。很快,《文化苦旅》便成为台湾家喻户晓、几乎是百年以来最畅销的图书。这又是余秋雨没有想到的,他除了感动,很难再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述他此时的心情。仿佛是“天助我也”,但如果没有余秋雨的苦旅,没有余秋雨深厚的文化积淀,没有余秋雨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没有余秋雨对人生独特的感悟,所有这一切,只能是痴人说梦。

《余秋雨评传》的作者栾梅健先生将《文化苦旅》的成功概括为三方面:低徊与感伤的历史氛围、散文创作中的戏剧性表现和雍容、典雅而抒情的文字描写。

《文化苦旅》的畅销,给了余秋雨很大的信心,他决定把考察和写作的实践再向前推进,但他决定更换正热闹的话题、写作方式,向自己挑战。

六、得意之作《山居笔记》

写《山居笔记》时,余秋雨的目的性更强了,主要是想对一些重大课题作有意的考察。那段时间,他应香港中文大学陆润棠先生之邀,参与英文学者交流计划,在中文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讲学。陆润棠先生将他安排在研究生宿舍楼里,尽管生活条件不是很优越,但这里安静,便于思考,而且香港中文大学有一所资料丰富的图书馆。他在《山居笔记》这样写道:

本来,同是研究中国文化,大陆和台湾彼此隔绝,无法成果共享,而香港则比较公平地保存了两方面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欧美各国的汉学研究刊物,香港汇集较齐,至少远远超过内地的各大图书馆。这也正是我以前每次去香港必定把主要时间花在图书馆里的原因。这次在香港中文大学要工作半年,时间比较充裕,读书更加仔细,结果发现更值得我关注的是海外汉学界。

一个新领域的发现,拓宽了余秋雨学术研究的视野,为此他的信心和热情更足了。人就是这样,当完成了一件值得人们赞扬的事情,再做类似事情的时候,总有一种心态,那就是想超过从前的自己,如果没有超越自己,即使事情做得不错,心里也会产生一种失落感,成就感也就会大大减弱。或许余秋雨就是基于这种想法,他有时为了一个课题的真实性是否经得起推敲,会反复去一个地方,然后再到香港中文大学去写作。

余秋雨这样表述他写《山居笔记》时的认真和艰辛:“如果说,长年的实地考察是我写作《山居笔记》的第一关键,那么,第二关键就是在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里的天天研读。这是我在‘文革’灾难时期躲在奉化半山苦读《四部备要》、《四部丛刊》、《万有文库》,以及七十年代后期到八十年代初期在上海十三平方米的小屋里苦读西方经典之后的第三次苦读。”

《山居笔记》的轰动效果也是余秋雨始料未及的,他曾预想,此书的印数能达到《文化苦旅》的三分之一就感到满足了,尽管他从内心希望超过《文化苦旅》,毕竟愿望只能是愿望。就笔者个人的观感而言,《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的质量不相上下,只是风格有所不同。《山居笔记》同样通篇大气,其触角横贯中西,伸得远又收得恰到好处,篇篇有事、有情、有理、有悟,让人的心灵倍受洗礼并惊喜于恍然大悟之中。这种效果充分彰显出他超人的智慧,闪现出他率真的性情。他的语言至情、至真、至美、至幻,有时像远古笛韵,颤绕梁飘,如水云转,看似飘缈,实则字字着地。

看了《一个王朝的背景》就能体味出其间的味道。余秋雨的行走有态有声,分明触摸到了历史潮湿又坚硬的气息。他首先谈到了姓氏正统论:“在同一姓氏的传代系列中所出现的继承人,哪怕是昏君、懦夫、色鬼、守财奴、精神失常者,都是合法合理的,而外姓人氏若有觊觎,即便有一千条一万条道理,也站不住脚,真伪、正邪、忠奸全由此划分……”给人们展示了一条封建王朝下顽固的统治霸权脉络。他笔下的承德避暑山庄是肃穆而神秘的:“黑黝黝的避暑山庄北部是最后的屏障,就像一张罗圈椅的椅背。在这张罗圈椅上,休息过一个疲惫的王朝。”给人以遥远又美丽的遐想。

避暑山庄最吸引游客的地方还在于,这里有很多楹联和石碑,上面的题字大多是皇帝本人。最引人注目的是山庄正宫门上“避暑山庄”四个字,出自康熙之手,可见山庄的尊贵和庄重。余秋雨谈到康熙艰难勤奋的一生,笔触细腻故事严谨,读者在享受古筝般铿锵而又典雅的叙述过程中,看着一个王朝的背影渐行渐远。

我认为《山居笔记》写得最精彩的几篇为:《天涯故事》和《历史的暗角》以及意想不到的《抱愧山西》。余秋雨在《天涯故事》的开篇借用了一部外国的小说,大意是:一对很恩爱的夫妻,约了一位要好的朋友到山间去野营狩猎。丈夫心情很好,一路上都哼着曲子在开车,妻子和朋友坐在后座。突然,丈夫无意中从反光镜中瞥见妻子的手和朋友的手悄悄地握在了一起。丈夫愤怒了,却又拉不下情面发作,痛苦在煎熬着他,他恨不得出一次车祸三人同归于尽。到了野营地,丈夫没有一点心情和他们在一起了,他一声不吭骑上一匹马独自去狩猎,他发疯般地纵马狂奔,满心都是对妻子和朋友的痛恨。他发现了一头鹿,觉得那就是不忠诚妻子的灵魂附体,便握缰狠追,举枪瞄准,那头鹿发现后拼命狂奔。不知追了多久,鹿突然停住了,它回过头来,他非常惊讶,勒住了缰绳,原来前面是深不可测的悬崖。他又发现,鹿的目光清澈而美丽,无奈而凄凉。他放下了猎枪,颓然回缰,早已认不得回去的路了,思维也开始混沌,还是因为他不忠的妻子。他在马上一步一步不知走了多久,突然,隐隐约约听到一个女人在呼喊着自己的名字,走近前去,在朦胧的月光下,妻子脸色苍白,她的目光也如那头鹿一样,清澈而美丽,无奈而苍凉。

不长的篇幅,情节却迭荡起伏,读后让人荡气回肠。夫妻之间,有什么比“背叛”更令人痛心的呢?亲情、友情,同样在“背叛”中土崩瓦解。忠诚是爱情的灵魂,失去了灵魂,这个人在对方的眼里就如一具躯壳,一钱不值。在这个故事里,爱情和友情同时背叛,他理应愤然揭穿他们,然后予以痛斥……但作者偏偏在这里给读者展示了人性复杂的一面:隐忍。刀子在他身上划开了一道深深的伤口,伤口在不停地流着血,却没有声音。如同哑巴被人揍了喊不出声,表达不了他的痛苦,这是何等的残酷。而这个哑巴又是人为地伪装,他到底是在担心什么。就在他隐忍得胸口要爆炸时,鹿眼中那种让人心醉的眼神在妻子眼里出现了:清澈而美丽,无奈而苍凉——所有的冰川在那一刻融化。这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眼神,是诗歌、音乐、抑或其它任何载体都无法替代的。或许在以后的某一时刻他会想起妻子对他的不忠,但妻子的善良在那一刻毕竟战胜了所有的丑恶:感谢他们共同的岁月,感谢他们曾经的恩爱,还有他们共同的责任,这些积攒起来的点点滴滴,都会在时间的长河里留下一道难以抹去的痕迹。生活是复杂的,人更是复杂的,但人内心深处的善良,必定会在某一关键时刻绽放出绚丽的火花——那双清澈而美丽,无奈而苍凉的眼睛。

余秋雨在给我们转述这个故事的时候,其寓意不仅在于故事本身的美感,更给我们传达一种信息:“进入这种境地,可能是被人追逼的,也可能是不小心自己闯入的,也可能是有意去寻找什么的;一旦进入,可能仓皇逃离,可能不再回返,可能由兽变人,可能由人变兽,可能焕发哲思,可能逆转情感,可能蔑视寻常,也可能渴求寻常,总之,全都升腾得不同一般。”余秋雨不论是自己讲故事,还是转述别人的故事,都能挖掘出人内心最深层的东西,注重揭示事件背后的一种张力。

《历史的暗角》一文,余秋雨写作的视线和角度也与众不同,他主要描写了一群小人。这些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见到又不太被人注意的人,其形态、心态、动态、丑态等,被余秋雨描绘得十分到位,环环扣进,又步步深入,实在让人拍案叫绝:“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大群非常重要的人物,肯定被我们历史学家忽视了。”余秋雨起笔就提出悬念,就是这仅有的29个字,却会让人顿觉不仅是历史学家忽视了这拨小人,就是在人们的生活中也会忽视这拨小人。小人的概念是什么呢?好像大家都知道,也好像大家都不太清楚,一经余秋雨点拨,人们就会恍然大悟——哦!

接下来他这样展开道:“这群人物不是英雄豪杰,也未必是元凶巨恶。他们的社会地位可能极低,也可能很高。就文化程度论,他们可能是文盲,也可能是学者。很难说他们是好人还是坏人,但由于他们的存在,许多鲜明的历史形象渐渐变得瘫痪、暴躁,许多简单的历史事件——变得混沌、暧昧、肮脏,许多祥和的人际关系慢慢变得紧张、尴尬、凶险,许多响亮的历史命题逐个变得黯淡、紊乱、荒唐。他们起到了如此巨大的作用,但他们并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他们的全部所作所为并没有留下清楚的行为印记,他们绝不想对什么负责,而且确实也无法让他们负责。他们是一团驱之不散又不见痕迹的腐蚀之气,他们是一堆飘忽不定的声音和眉眼。你终于愤怒了聚集起万钧雷霆准备轰击,没想到这些声音和眉眼也与你在一起愤怒,你突然失去了轰击的对象。你想不予理会,掉过头去,但这股腐浊气却又悠悠然地不绝如缕。”仅有的300多字里,小人那副打不湿绞不干的痞子德性悄然跃入纸上,而下面他列举出的小人例子更让人觉得自己白活于世了,是啊,这些人明明就活在自己的身边,怎么就没有感觉到呢?是自己反应迟钝,浑然不觉。

他举了这样一则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