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孟子·尽心上》中,孟子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意思是反省自己,做到完全真诚,那么得到的快乐会是最大的。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外在的道德约束机制并不是时时刻刻存在的,要做到诚信无欺,大多数情况下需要我们自身进行道德修炼,也就是说要做到“慎独”,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够守信不移。
曾国藩生前在留给子孙的遗嘱中就写道:“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所以,我们必须始终不渝、谨小慎微地坚守自己诚信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样才能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获得内心的快乐与安宁。
1.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德行先于才能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国学链接:何为“孝悌”
孝,指还报父母的爱;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也包括了和朋友之间的友爱。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并且,“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都是相互的,并不只是单方面的顺从和尊敬。
诸子之言:
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在《论语·泰伯》中,孔子也提到了德和才的关系:“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意思是说:“即使有周公那样的才能和那样美好的资质,如果骄傲吝啬,那么他其余的一切也都不值一提了。”
对此,胡适先生曾解释说:孔子的人生哲学注重养成道德的品行。无论做人做事都要以道德作为基础,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宋代大儒司马光也指出:“德者,才之帅也。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
由此可见,如果一个人才高八斗而德行不好,那么圣人连看也不会看他一眼,只有德才兼备才是完美的人才。如果二者不可兼得时,德是熊掌,才是鱼。孟子舍鱼而取熊掌,圣人舍才而取德。
延伸思辨:重视品德也要尊重人才
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要求学生做到德才兼备。孔子对弟子的教诲可谓用心良苦。一个能力非常强、智商非常高的人,如果不讲诚信、品质败坏,那么他对社会可能会造成非常大的危害。反之,一个人品质很好,能力虽然差了点,但他只要虚心好学,提高自己,也会逐渐有所进步,把事情做得更好。
当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因此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忽略人的能力,不尊重知识,不尊重人才。如果一个人徒有良好的品德,但是才华却不足也是不行的。只有两者结合,德才兼备,才能称得上合格的人才。
精彩典故:
老商人妙选接班人
明朝时期,有一位开小饭馆的老商人,自己感觉一天一天老了,于是决定把小饭馆交给儿子们来管理。
他仔细观察三个儿子:大儿子和二儿子机灵,常有一些鬼点子;小儿子性情憨厚老实,只知道读书,很少管家里的事。他想了很久,也不知道该把小饭馆交给谁才好。
66岁生日那天,他的三个儿子都来给他祝寿。家宴结束后,他把儿子们叫到书房里对他们说:“我老了,怕是活不了几年了,说不定哪一天就会突然死掉。我这辈子就留下这么一个小饭馆,我想在你们当中选一个合适的人来管理它。我想了好久,想出了一个非常公平的办法。”
这时,老人吩咐家里的仆人搬来三个已经装好土的花盆,然后拿出三粒种子放在桌子上,清了清嗓子说:“这是我精选的花种,你们在这里任选一颗种在花盆里,半年以后拿来给我看。到时候,谁养的花最令我满意,我就把饭馆交给谁。但是要记住,只能用我发给你们的种子和花盆里的土。”
大儿子和二儿子回到家里,立即把花种子种在了花盆里,可是,精心培育了好长时间,就是不见花盆里的种子发芽,于是,就偷偷地去乡下找花匠。他们从花匠那里买了同样的种子,换上了新的土壤。把新种子种到了新的土壤里,没过几天,花就发芽了。
憨厚老实的小儿子每天按时给花盆浇水,同样不见种子发芽。他一点儿也不着急,仍然按时浇水施肥。
半年以后,三个儿子都端来自己养的花给老父亲看,大儿子和二儿子养的花都枝繁叶茂,还开出了很鲜艳的花朵,只有小儿子的花盆里空空的,什么也没长出来。
老商人看了,什么也没说,就把小饭馆的钥匙和账本交给了小儿子。
其他两个儿子很不服气,就生气地责问父亲这是为何。
老商人说:“做生意一定要诚实,因此我要选一个诚实的人来接班。看来你们的弟弟是最诚实的。”
另外两个儿子不解地问:“为什么?”老商人缓缓地说:“因为我给你们的是三颗炒熟了的种子……”
梁国志教子
梁国志是清朝乾隆年间人,他从小就聪明好学。可是他家里很穷,父亲想让他放弃学业,做些小生意来养家 口。梁国志为此苦苦哀求父亲,让他再读几年书。街坊邻居见了,也觉得梁国志不读书太可惜了,就帮着说情,有的还愿意帮他出学费。父亲也盼着将来儿子能有些出息,家里日子就好过了。于是就答应让他继续学习。
村子里的乡亲们都是忠厚老实的人,心肠很好;虽然都不富裕,还是经常帮助贫困的梁家。全村的人都盼望着梁国志将来能出息,好给他们村子争争光。小国志知道,自己一定不能辜负乡亲们的期望,学习也就更加努力了。
由于梁国志从小就在这样一个良好的环境下成长,他从小就形成了忠厚、诚信的品格。
公元1741年,年仅十七岁的梁国志就中了举人;二十四岁那年,他又中了头名的状元。梁国志在朝廷当了官以后,不忘家乡父老,经常用自己的俸银为乡亲们办事。无论在哪里当官,他都替老百姓着想,秉公执法、刚正不阿,受到老百姓的好评。
梁国志不但学问高,人品好,而且还擅长书画,他的儿子受他的感染,很小的时候就对书画产生了兴趣,吵着让梁国志教他画画儿。
一天,儿子又拿着画笔来找父亲,还弄得满脸都是墨汁。梁国志见了帮儿子擦了擦脸,然后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学作画之前,要先学会做人,如果人品不合格那么永远也不会成为优秀的书画家。”
儿子抬起幼稚的小脸,疑惑地问爸爸:“画画儿就画画儿呗,和做人有什么关系?”
梁国志说:“一个真正的画家,是用心在画,而不是用笔在画。如果你是一个诚信、正直的君子,那么你的画也会充满正气。”
儿子眨眨眼睛,好像还不是很懂,于是梁国志就讲了宋朝的大奸臣秦桧的例子。他说:“秦桧其实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他的书法相当好,可他是历史上有名的奸臣,品行十分恶劣。他死了以后,人们一听到他的名字就咬牙切齿地骂他,没有人愿意收藏他当时留下的书法作品,都认为留着他的字会带来灾难,他的作品不是被撕毁后扔到粪坑里就是让人用火烧掉。他的字现在留下的已经很少了,人们不欣赏他的字其实是因为憎恶他的人品。”
儿子听了之后点点头。梁国志又说:“诚信是做人的第一步,讲信用的人才能挺起胸脯光明磊落地做人。”
儿子听了,牢记父亲的教导,一生坚守诚信的品格,后来他成了当时很受人尊敬的著名画家。
当代镜鉴:诚信是人才的首要品质
决定一个人价值和前途的不是聪明的头脑和过人的才华,而是诚信的品德。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但是知识只有掌握在品德高尚的人手中才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否则就会成为极具破坏性的力量。
当今的年轻人都想追求事业的成功,但很少有人认真思考过在追求成功的同时,必须恪守诚信的道德准则。微软中国研究院前任院长李开复曾写过一封公开信,他在信中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他面试了一个年轻的求职人员,此人在技术管理方面很出色,他得到这个职务的机会很大。但是在谈话中这个人悄悄向李开复表示,如果录取了他,他可以把原公司的一项发明带过来,他看到李开复的眼色不对,又补充说了一句,这些成果是他下班后做的,跟公司没有关系,老板不知道。面对年轻人的这种行为,李开复在信中说:无论他的能力有多强,我都不能录用他,也不敢录用他,原因是他缺乏做人的基本道德,即诚实可信。
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就是说:“对于千里马,不称赞它的力气,要称赞它的品质。”尚德不尚力,重视品质超过重视才能,这是儒家的人才思想,也正是我们今天选拔人才的标尺。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把诚信的品德摆在第一位,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2.诚信使内心坦荡无愧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译文:
孔子说:“君子总是心胸宽广坦荡,小人经常 促忧愁。”
国学链接:《论语·述而》
《论语·述而》篇共包括38章,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其中记载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诸子之言:
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敌,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把“仰头对天不觉得愧疚,低头对人不觉得惭愧”作为人生一大乐事。
清代学者石成金也认为,为人处世最要紧的是问心无愧。他在《传家宝》中说:“无愧于事,不如无愧于身;无愧于身,不如无愧于心。”
延伸思辨:内心无所忧惧,方能坦然做人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司马牛请教如何去做一个君子,孔子回答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不大明白,接着又问:“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称作君子了吗?”孔子的回答是:“如果自己问心无愧,那有什么可以忧愁和恐惧的呢?”
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要想做到内心无所忧惧,首先不要做亏心事,也就是说要做到对人对事讲诚信。只有这样,我们的内心才能无所顾虑和担忧,才能问心无愧,才能做到孔子所说的“坦荡荡”。
精彩典故:
黄裳还珠
宋朝有个人叫黄裳,是个非常有名的才子。而且,黄裳不仅学问高,还是一个诚实的君子。
有一次,黄裳去城里办事,晚上住在一家小客店里。由于一天的旅途劳顿,黄裳觉得很疲惫,所以准备美美地睡上一觉。可刚刚上床,就觉得腰部好像有什么东西硬硬的。用手一摸,原来是席子下面有个装满东西的布口袋。他翻身起床,解开布袋,随手把布口袋往桌上一倒,只听见“哗啦啦”的声音,借着月光一看,他立刻惊呆了:原来从布口袋里倒出来的是一堆珍珠,有几颗还滚落在了地上,黄裳连忙把掉在地上的珍珠捡起来,又把桌子上的珍珠收到布袋里,把布袋口重新扎好,放在枕头底下。
黄裳睡意全无。他想:“我该怎样处理这些珍珠才算恰当呢?”他反复地问自己,最后经过思想斗争,决定还是想办法把珍珠还给它的主人。不义之财不可得啊,拿了会一辈子都受良心谴责的。这么一想,黄裳心里立刻轻松多了,不一会儿就香甜地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黄裳赶紧从店里借来笔墨,在留言墙上写道:某年某月,隆庆府普成人黄裳曾住此店某某号房间。
店小二见状,心里觉得好笑:又不是什么达官显贵名人雅士,题这破字干什么?
之后,黄裳收拾好东西准备上路。临行前,他对店主说:“如有人到贵店来找珍珠,请他到城里来找我。”接着,又详细地说了自己在城里的地址。果然,他到了城里没过几天,就有人来找他了,说自己就是遗失珍珠的人,是看了小旅馆里先生留下的字,店老板又告诉了详细地址,这才找到这里来的。
黄裳说:“珠子确实在我这里,但是我们得对证一下,防止被人冒领。”于是,他们来到官府,当堂对证。最终断定,那人正是失主。
失主非常感激黄裳,想送他几颗珠子作为谢礼。可是黄裳说:“我要是想要珠子的话,你就一颗也得不到了。我既然把珠子还给你,就说明我一颗也不会要的。”
这件事在当地广为流传,人们都称赞黄裳是个儒雅诚信、坦荡荡的君子。
当代镜鉴:诚信永远都不会过时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在面对外界的威胁和麻烦时,大多数人都会采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避之唯恐不及,这时哪里还顾得上讲诚信呢?于是,诚信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夜空中短暂划过的流星,为了自身的利益诚信是可以牺牲的。然而对于凯瑟琳来说,诚信是永不坠落的星空,为了内心的坦荡与安宁,无论花多大的代价来坚持诚信都是值得的。
凯瑟琳·格雷厄姆原本是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1963年她的丈夫自杀身亡后,她不得不接替丈夫管理他们家族创办的报纸——《华盛顿邮报》。
开始的时候,她非常没有信心,不知怎么做才好。后来一位朋友告诉她,应该先了解自己报社办的报纸,这样可以增强信心。于是,她按朋友说的去做,每天清晨的第一件事就是阅读报纸。几天以后,她发现《华盛顿邮报》存在一些问题,这份报纸有支持政府的传统,经常有一些吹捧政府官员的报道。于是,她就找来一些工作在第一线的记者、编辑,征求他们的意见,对报纸进行改进。报纸改进以后,成了一份诚实、公正的报纸,其他报纸不敢公开的事情,《华盛顿邮报》都大胆、如实地进行报道,不久报纸的销量大增。
1971年,《华盛顿邮报》的两名记者发现:现任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参加总统竞选时,曾经使用不正当手段,使用窃听器窃听了对手的机密,这就是美国历史上有名的“水门事件”。
这是现任政府的丑闻,如果揭露了这件事,说不定会被投到监狱,报纸也会被查封。可是凯瑟琳觉得,新闻应该把诚实作为第一原则,既然有这样的事情,就应该如实报道。不久,“水门事件”第一次在《华盛顿邮报》上被揭露。
当时尼克松正准备参加连任总统竞选,他曾经警告凯瑟琳,如果他连任竞选成功,将对《华盛顿邮报》进行特别报复。基辛格也提醒凯瑟琳,如果不马上停止对这件事的调查和报道,会有很大的风险。但是凯瑟琳没有妥协,她顶住各方面的压力,一面继续调查“水门事件”,一面在《华盛顿邮报》上连续报道。
经过两年的努力,“水门事件”终于真相大白,尼克松总统成了新闻媒体指责的对象。1974年8月9日,尼克松向全国发表广播电视讲话,宣布辞去总统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