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圣贤经典——义
23785100000016

第16章 见利思义,义然后取:致富要以义为先(1)

有关义利观的问题,几千年来,历代思想家进行了反复讨论。诸子中,儒家创始人孔子认为“君子义以为上”,最早提出了“先义后利”的思想;法家提出了“贵利轻义”的主张;道家以既超道义又超功利的态度来看待义利;而墨子既不是重义轻利,也不是重利轻义,而是义利合一,义利相济。

随着经济的发展,道德和金钱的关系问题日益凸显。正确看待和处理义利关系,是一个关系到做人、立身的重大社会问题。儒家思想中的义利观对于现代社会中浮躁而急功近利的人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正确对待财富;学会利用人脉获取利润;符合道义,取之无妨,“义然后取”;有正确的道德取向,即使富裕了也要做道义之事。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当今社会“拜金主义”蔚然成风,“物欲横流”势不可当,借鉴孔子的“重义轻利”思想和其他诸子之说进行调节、指导和规范,是现代人经商致富,正确处理义利关系的必修课。

1.义而富且贵,正确对待财富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宪问》

译文:

孔子说:“贫穷却没有怨言,很难;富贵却不骄傲,这倒比较容易。”

国学链接:孔子的处贫之方

孔子周游列国,在陈绝粮,随行者全都病卧不起。子路愤愤道:“君子亦有穷乎?”孔子回答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他的意思是,君子小人都有穷困之时,区别在于君子固守其穷,无所怨悔,而小人穷则丧失原则,放纵于行,以图改变穷困之境。这就是二者之间的差别!

儒家虽然肯定人们摆脱穷困追求富贵的合理性,励民致富,但也十分提倡求财的正当性。儒家不仅看重目的之善,也十分看重手段的正义性。善的目的必须通过善的手段来实现,否则宁可牺牲其目的,也不用不好的手段。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贵,取之有道;贫贱,取之有道。儒家倡导,人们在摆脱贫困追求富贵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义利之辨”的义法,不能违背天道性理和道德原则,不能惟利是图,要见利而思义,不能为了追求富贵而不择手段。因此,孔子所说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提倡的是致富以道,穷而不滥。

诸子之言:

在儒家看来,处贫困难于处富贵,孔子说:“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朱子在《论语·宪问》中注曰:“处贫难,处富易,人之常情”,人在贫困之中能保持正常的心态,正确地对待生活,对待生命,对待万事万物,是不太容易的。综观儒家圣贤之言,关于何以处贫的问题,大概可以用六个字概括:安之、乐之、去之。既贫,则安,不怨天,不尤人,无怨无悔,安然处之,独善其身,也就是所谓的“君子固穷”之道。惟有固守其穷,不滥思滥行,安然以处,才能保持平和的道心,并以道德原则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保持君子之风。尽管处贫而“安之”实为可贵,然而在圣人看来还不够,还应该进而“乐之”。

在孔子的学生中,惟有颜回达到这一境界,故此,孔子对颜回赞赏有加:“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种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的安贫乐道的生命境界被后人誉为“孔颜之乐”。其乐,非乐其贫,而是乐其道,超乎于贫,忘乎于贫,这是圣人的境界。他们不会用理想和人格作为代价去换取某种舒适的生活,做违背道义的事更不可能。他们不以简单的贫贱衡量生活是否有乐趣,这是一种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这才是真正的大道义。

孟子也说:“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又说“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所说的就是儒家“守死善道”的精神,是一种立于天地之间的大丈夫气概,不合于道,则利小如一箪食亦不受之;合于道则受以天下也泰然处之。如果不道而致富,即使是万钟之禄,又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因此孔子也说:“追求富贵乃人之常情,儒家的伦理目的和社会理想并不是人人安贫、乐贫,而是要消除贫困”,实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人人衣食无忧的理想目标。

延伸思辨:安贫乐道,用财有道

孔子认为求取财富的重要原则就是符合“义”,违背这条原则获取财富的手段是不足取的,同时也表明其于清贫生涯甘之如饴、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但孔子并非鄙视财富,他认为追求财富是人的本性:“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他只是强调了求取财富的正义性。

在当今的物质横流的社会,很多“富”而不“贵”。真正的“富贵”在于“取之有道,用之有道,用之有度”。人生苦短,比金钱更贵重的东西多得很,例如精神、事业、情义、荣誉、智慧、健康等等,这些都不是金钱所能量化和买到的,不能轻重倒置。所以,我们应该通过正义的手段获得财富,让社会更好、更进步、更多的人受到关怀。你的贵是从你的行为而来。因此古人常说,“贵为天子,未必是贵”,“贱如匹夫,不为贱也”。你为别人服务了多少,你就拥有多少财富。正如马云所说,一个人脑子里想的都是钱,就永远不会成功,只有一个人想着去帮助别人,为社会创造财富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成功。

精彩典故:

子贡问贫富之道

在孔子的弟子中,子贡是最有钱的,年纪轻轻就在商界崭露了头角。而且他在政治、外交等方面都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

有一次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意思是,人在穷困潦倒的时候,依然不失其志,不谄媚,不低头。即使发财了,也不飞扬跋扈,得意忘形,怎么样?言语间有几分自诩,似乎以为自己的修养达到这一步就不错了,心想必定会得到老师的赞美。没想到孔子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也。”也就是说,你所说的只不过刚及格。一个人真正做到了贫而不谄算不了什么,真正的贤人应该是安贫乐道之人。富而不骄也不难做到,难得的是富而好礼,谦虚求进,不断完善自我修养。听了孔子的话,子贡感到很羞愧。

颜回安贫乐道

孔子有教无类,收徒弟不问贫富,只要肯学,他都招进门里。颜回初见孔子时,不过是个十岁多的孩子,他个子矮小,衣着简陋,面黄肌瘦,但额头却出奇的高,向前凸起,双眼深凹,炯炯有神。他向孔子磕头施礼,就算成了孔门弟子了。

初见时,颜回并没有给孔子留下很深的印象。后来,孔子渐渐发现,弟子之中读书最用功的就是颜回,他很少提问,只是瞪着一双大眼饥渴地听孔子讲经授业。

放学后,颜回总是最后一个走,饭后又第一个来到学堂,然后就捧卷诵读。时间长了,孔子就觉得奇怪了,于是派人偷偷跟随颜回,看个究竟。

原来,颜回家住东关的贫民区。平时,颜回的父亲在城外种地,不回家吃饭;颜回的母亲又在外给人帮工,也不回家吃饭。这样,颜母每天走时给儿子做一锅菜汤。颜回回到家也不管凉热,拿起竹筒做成的饭碗,舀出菜汤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有时菜汤喝不饱,他就跑到井边,用水瓢舀几瓢水喝,然后拍拍胀起的肚皮,乐滋滋地拿上包,往学堂跑去。

孔子派人观察了几天,天天如此。孔子听了回报非常怜悯,又十分叹服。于是说:“一箪食,一瓢水,居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当代镜鉴:贫富都作等闲看

富贵,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富贵者也未必就终生能安享富贵。斗转星移,世事无常,贫富并非永恒不变,而是处于一种交替更迭之中。“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红楼梦·好了歌注》),这种由富贵而贫穷,由贫穷而富贵的交替,上演过无数次的悲欢离合。拿破仑曾拥有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一切——荣耀、权力、财富,而他却说:“我这一生没有过一天快乐的日子。”而海伦又聋又哑又瞎,她却表示:“我发现生命是这样的美好。”这又反映了有金钱未必好,而没有金钱却也一样快乐。所以,对于贫穷与富贵都要有正确的态度去看待——贫富都作等闲看。

被媒体称为台湾“首富”的郭台铭,在其夫人去世的时候,引发了一阵新闻热议。一向低调的郭台铭在接受媒体访问的时候说:“我现在觉得自己很穷!我没有好好地陪家人,父亲过世时,我还在国外,接到电报赶回来见他最后一面时,他已经没有回应了。”他回忆说:“父亲是公务人员,给了他很好的教育,他教我们要安贫乐道,不是我们的就不要去拿,我们家一直没有自己的房子,也没有沙发,只有藤椅,但是我们并不觉得贫穷。”郭台铭的财富观和孔子的观点非常接近。能吃妈妈煮的面就很高兴,失去父亲就觉得自己很贫困,而失去妻子,他就更加“贫穷”了。

李嘉诚也十分赞同孔子的观点,他认为,财富不能单用金钱来衡量。内心富有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富有。他一边拼命地赚钱,一边拼命地花钱,他的投入足以使其成为亚洲最大的慈善家。他是将利、义结合的最好典范,他在赚钱的同时依然不忘对世人的关注,不忘担负社会的道义。因此,一个人在有了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的保障后,就应该对社会多一点关怀、义务和责任。

所以,我们要用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获得财富。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义利相济,义然后取,让我们的财富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

译文:

子贡问怎样实行仁德。孔子说:“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使他的工具锋利。住在这个国家,就是要侍奉大夫中的那些贤者,与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

国学链接:何为大夫

大夫,古代官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任官职之称。秦汉以后,中央要职有御史大夫,备顾问者有谏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至唐宋尚有御史大夫及谏议大夫之官,至明清废。又隋唐以后以大夫为高级官阶之称号。清朝高级文职官阶称大夫,武职则称将军。

诸子之言:

(战国)荀子:“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讲述了一个道理:君子的本性和一般人没有什么不同,不过是善于借用外物的力量罢了。可见,外力的重要性。

正如古人所说:“智者当借力而行,慧者运力而动。”聪明的人和智慧的人都善于借助外力的作用成就自己,因此,我们应领悟借力的思想;学习借力的方法;掌握借力的技巧。

《红楼梦》里薛宝钗也在《临江仙·柳絮》里吟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可见,薛宝钗深谙借力之道,以此达成自己的目的。

不管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否则就会失败。《礼记·中庸》:“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延伸思辨:巧借外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告诉子贡,一个做手工或工艺的人,要想把工作完成,做得完善,应该先把工具准备好。那么为仁是用什么工具呢?住在这个国家,想对这个国家有所贡献,必须结交上流社会,乃至政坛上的大员,政府的中坚;和这个国家社会上各种贤达的人,都要交成朋友。也就是说,要先了解这个国家的内情,有良好的关系,就要在各方面做好准备,才能有所贡献,进而有道义。

孔子的这些话,一方面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提前做好准备,只有先前谋划好了,后面的事情才会做得更顺利;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一个道理:要成事,就要善于借用外力。“利其器”的目的就是为了“善其事”——提高功效和增强威力,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致富也一样,一定要考虑好什么才是完成这件事的最好手段,找到并利用好这些外部条件,以此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精彩典故:

未雨绸缪

武王灭纣后,封管叔、蔡叔及霍叔于商都近郊,用来监视殷的遗民,号三监。武王驾崩后,年幼的成王继位,由叔父周公辅政,这就导致了三监的不满。管叔等散布流言,说周公的存在不利于成王成就大业。周公为避嫌疑,远离京城,迁居洛邑。不久,管叔等人与殷纣王之子武庚勾结行叛。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收殷余民。周公平乱后,就写了一首《鸱鸮》诗给成王。其诗曰:“趁天未下雨,急剥桑皮,拌以泥灰,以缚门窗。汝居下者,敢欺我哉?”周公的诗有讽谏的意思,他希望成王能及时制定措施,以防止叛乱阴谋。尽管成王心中不满,但是也没有责备周公。

当代镜鉴:致富的机会往往留给有准备的人

经商致富也要先把斧子磨好,一把斧子如果始终得不到使用,锐利的刀刃就会生锈,因此要趁着刀锋利的时候赶快使用,从另一个方面讲,如果只知道趁热打铁地前进,而忽视了打磨自己,最后的结局反而是欲速则不达。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伐木工在林场找到一个待遇还算不错的工作,于是就下定决心好好干,第一天报到,场长给了他一把锋利的斧头,并给他指定了伐木范围,他来到树林里挥斧大干,砍了16棵树,第二天他更加卖力了,可是只砍了12棵树,到了第三天,他只砍了8棵。

他忙跑去问林场主,林场主问他:“你上次磨斧子是什么时候?”“磨斧子?”工人奇怪地说,“我天天忙着砍树,哪有功夫磨斧子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如果只盯着眼前的利益,就可能会因为没有做好准备工作而力不从心,而且再也没有进步的可能。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反思要落后。在经商的路上要时刻反省自己,这样,才能实现致富的梦想。

亨利·谢里曼是19世纪著名的考古学家。他出生在德国,从幼年起,他就专注于荷马史诗的研究,并且下决心投身于考古研究。他知道从事这项研究,需要很多钱,而自己的家境却十分贫寒,在现实和理想产生矛盾的时候,他决定走曲线。于是,从12岁起,谢里曼就自己谋身赚钱,先后做过销售员、见习水手、银行信差,后来在俄罗斯开了一间私人的商务办事处。

尽管他一直面对的都是看似没有意义的、琐碎的事物,但他从未忘记童年时的目标,没有忘记研究古希腊,与此同时,他还学会了多门欧洲语言,这为他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870年,他开始在特洛伊挖掘,不到几年,他就发掘了9座城市,并最终挖到了两座爱琴古城迈锡尼和梯林斯。

这样,谢里曼成为高度发展的爱琴文明的第一个发现者,他也获得了作为商人的难以想象的成绩。

谢里曼的故事告诉我们,磨刀不误砍柴工,人们在磨炼自己的时候,经常是埋头苦干而不知道反思。在经商的路上,很容易形成惰性,只是根据别人对事物的论断,或者惯性在前进,而忘记了自己最先设定的目标,最终难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机遇只会留给那些准备好了的人,现代人在经商的时候,也应有这种“磨刀”的精神,把赚钱的目标和热情用到准备工作和不断的反思中。

3.人脉是致富的资本

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