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圣贤经典——义
23785100000022

第22章 义以生利,利以丰民:领导者的管理应独具智慧(3)

也许有的企业曾经有过辉煌,最终却昙花一现。原因何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用人上的失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折戟沉沙的企业面前,一批批企业巨轮扬帆远航,追寻这些企业成功的足迹,它们无一不是选人用人的成功者,无一不是聚集了一批雄厚的人才。如果不重视人才,也许你一辈子都只能当个小作坊主。这就给了现代企业领导者以启示,领导者想在企业界有所作为,就必须重视人才,建立一支精明强干的人才队伍,在识人用人方面下大功夫。

精彩典故:

李世民重用魏征

在唐高祖李渊执掌朝政时,魏征原是太子李建成的主要谋士,魏征曾试图为太子李建成出谋划策除掉李世民。李世民取得皇位后,当上了太宗。在追查李建成余党时,魏征被李世民抓获。按当时的惯例,理当治其灭门之罪甚至株连九族。但太宗李世民很爱惜人才,因而没有这样做。太宗在审问魏征时问道:“你为什么为李建成出谋划策,与我作对?”魏征态度坦然而且并无惧色,说:“人各为其主,可惜李建成不听我的劝告,否则今日胜负成败尚未可知!”太宗见他机警刚直,是个难得的人才,于是不计前嫌,不仅没有给他治罪,而且加以重用,任命他为谏议大夫。

刘备三顾茅庐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闻诸葛亮很有才学,又有能力,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没多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诸葛亮出山,不料诸葛亮又外出闲游。张飞本来就不愿意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局的想法。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可能并不像大家说的那样,没必要再去请了。张飞还说自己要一个人去叫,如果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就和他俩第三次去请诸葛亮。当他们到诸葛亮家时,已经是中午,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才说明了自己的来意。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确实诚恳地请他帮助,于是就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当代镜鉴:学会“吸才大法”

能广泛吸收人才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也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古人说得好:“非成业难,得贤难;非得贤难,用之难;非用之难,任之难。”领导者要管理有方,成就大业,最重要的就是要广招天下精英,使其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水平。领导干部只有尊重人才,善用人才,让优秀的人才为企业服务,才能使国家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现代企业要以科学的发展观确立用人机制,一定要从五湖四海广纳贤才,根据德才兼备的人才标准,坚持任人唯贤的人才路线,不管其与领导的关系是否亲密,只要是有才之人就要吸收进来。要做到这一点,要求领导者要有宽阔的胸怀,有容人纳贤的气魄和度量。宽阔的胸怀,容人的气魄,是一个领导者应有的品质。如果一个领导者心胸狭窄,妒贤嫉能,那么他在用人问题上就不会广纳贤才,选贤任能,而只能是“武大郎开店”,高我者莫用。到头来,他手下可能只有一些阿谀逢迎、无德无能的庸才,这样的企业必将走向失败。相反,一个领导者若能宽以容人,举贤荐能,他周围必然是人才济济,能取其长补己之短,从而成就一番事业。

宽以容人的关键在于要容人之长,敢于用那些才能比自己强的人,毕竟人无完人,如果因对方的某些缺点就不予接纳,可能会成为企业的遗憾。另外,领导者也不能在一些小事上纠缠不休,要能略人小过,切忌肆意渲染,甚至把下属的短处当做“把柄”揪住不放。要勇于容人之言,“忠言逆耳利于行”,应该敢于使用讲真话,讲逆耳之言的人。

优秀的领导者要把用能人、用强人作为企业发展的新思路,向人才要效益。创新型的企业要用能创造效益的人,不拘一格开放式使用人才,要彻底打破和抛弃过去所谓级别、干部身份的陈旧观念,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真正想成就大事的人能干事,干大事。

总之,善用人才是一门学问,身为领导干部一定要做好这门学问,使人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从而为推进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5.以公平正直对待你的员工

韩非子曰:“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译文:

韩非子说:“惩罚有罪过的人,即使大臣也不能放过;赏赐做好事的人,即使平民百姓也不能漏掉。”

国学链接:韩非子其人

韩非子(约前280—前233年),是战国末期的韩国公子。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主张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建筑君主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为此,君主应该使用各种手段清除世袭的奴隶主贵族;同时,选拔一批经过实践锻炼的封建官吏来取代他们。韩非子还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以法为教。他强调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他还认为只有实行严刑重罚,人民才会顺从,社会才能安定,封建统治才能巩固。

诸子之言: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描述了大同世界的社会景象。其意思是说天下为大家所共有,只有实现天下为公,才能使社会充满光明,百姓得到幸福。为政的最高境界也在于此,公平、公正,才能凝聚人心,否则就可能招致祸乱。石成金和刘鹗的观点就证明了这一点。

石成金在《传家宝·绅瑜》中说:“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

刘鹗在《老残游记》中也说:“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另外,贾谊在《新书·阶级》中说:“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贾谊这句话本来是针对封建时代的君臣关系说的。如果从国家与个人的关系来理解它,这句话告诉人们一切应以国家利益为重,对利害的取舍,应以符合道义为标准。不能只考虑个人利益,去危害国家和群众利益。这是有关道义的根本问题。为政时,领导者也应讲求道义,抛却个人私念,以中正之心对待下属。关于这个观点,《淮南子·主术训》中也有阐述。

《淮南子·主术训》:“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为平;绳之于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以为正。”没有偏私,没有偏颇,才算得上是公平、正直。

不仅如此,公正还应表现为赏罚平等,以后诸家也有论述。

《管子·明法解》:“凡将举事,令必先行。事将为,其赏罚之数必先明之。”

司马光在《进修心治国之要札子状》中也说:“有功则赏,有罪则刑。”

延伸思辨:公正是执法的前提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这句话强调,公正是执法的前提。公正执法才能取信于民,确保法律的贯彻实施,维护社会的公平和谐。在法治社会,更要强调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对犯罪的处罚、善行的褒奖要按照法律的规定一视同仁,而不可徇私枉法。

现代企业管理也是一样,要让员工有被尊重的感觉,不论赏罚都要做到公平对待,因为所谓的平等,不只是指老板和管理人员一视同仁,还应该使员工在同等的情况下感受到待遇相同。员工感受到被公平对待,才更愿意服从领导的管理。

所以,管理者就要做到对待员工公正无私,让员工看到企业管理上的公平性,从而对企业产生信赖感。此外,管理者还要时常给员工传递一种信息,企业的发展是大家的事,不单单是某个人的事,让他们有一种集体的意念,让员工认为团队就是一个整体,从而更有动力参与企业发展的各项事务。

精彩典故:

刚正不阿的海瑞

海瑞是广东琼山人,他被调到浙江淳安做知县的时候,一直都认真审理积案。不管什么疑难案件,到了海瑞手里,都能查个水落石出。当地百姓都称他是“青天”。

浙江总督胡宗宪,是严嵩的同党,仗着他有后台,到处敲诈勒索。有一次,胡宗宪的儿子带了一大批随从经过淳安,住在县里的官驿里。海瑞上任后就立下一条规矩,不管是什么样的大官贵戚,要一律按普通客人招待。胡宗宪的儿子哪里受得了这种待遇,认为是有意怠慢他,气得掀了饭桌子,喝令随从,把驿吏捆绑起来,倒吊在梁上。驿里的差役赶快报告海瑞。海瑞知道胡公子招摇过境,本来已经感到厌烦,现在听说他竟吊打起驿吏来,更感到气愤。

听完差役的报告,海瑞装作镇静地说:“总督是个清廉的大臣。他早有吩咐,要各县招待过往官吏,不得铺张浪费。现在来的那个花花公子,态度骄横、排场阔绰,肯定不是胡大人的公子,一定是有人在冒充公子,到本县来招摇撞骗的。”说着,他立刻带了一大批差役赶到驿馆,把胡宗宪的儿子和他的随从统统抓了起来,带回县衙审讯。一开始,那个胡公子仗着父亲的官势,暴跳如雷,但海瑞一口咬定他是假冒公子,还说要把他重办,他才作罢。海瑞又从他的行装里,搜出几千两银子,统统没收充公,并且将其狠狠地教训了一顿,撵出县境。等胡公子回到杭州向他父亲哭诉的时候,海瑞的报告也已经送到巡抚衙门,说有人冒充公子,非法吊打驿吏。胡宗宪明知道他儿子受了“委屈”,但是海瑞信里没牵连到他,此事一旦声张,肯定有失体面,所以没再追究。

过了不久,又有一个京里派出的御史鄢懋卿被派到浙江视察。鄢懋卿是严嵩的干儿子,他敲诈勒索的手段更为狠毒。他每到一个地方,地方官吏就必须拿出银子来孝敬他。但鄢懋卿偏还装出一副奉公守法的样子,他通知各地,说他向来喜欢简单朴素,不爱奉迎。海瑞听说鄢懋卿要到淳安,就给鄢懋卿送了一封信去,信里说:“我们接到通知,要我们招待从简。可是据我们得知,您每到一个地方都是大摆筵席,花天酒地。这就叫我们为难啦!要按通知办事,恐怕要怠慢您啦。要是像别的地方一样铺张,又怕违背您的意思。请问该怎么办才好。”鄢懋卿看到这封信揭了他的底,恨之入骨。但是他早听说海瑞是个铁面无私的官员,又知道胡宗宪的儿子刚在淳安吃过大亏,有点害怕,就临时改变主意,绕过淳安,到别处去了。海瑞刚正不阿、奉公执法的品格一直为世人传颂。

太史公秉笔直书

公元前548年,齐国大臣崔杼发动了宫廷政变,杀害了当朝的齐庄公,夺取了齐国的政权,一时间朝野倾权,谁也不敢对崔杼有所指责。然而齐国太史公不为崔杼的淫威所惧,还是毫不留情地秉笔直书:“崔杼杀了他的君王。”崔杼害怕自己在历史上留下“弑君”的骂名,便杀了太史公,还让旁人改写历史,没想到继任的太史公正是原来太史公的弟弟,他依然不畏淫威,秉笔直书:“崔杼杀了他的君王。”崔杼恼羞成怒,又将其杀害。让人意外的是,第三任太史公还是这么写:“崔杼杀了他的君王。”要不要把这个太史也杀了?就在崔杼犹豫不决的时候,南史氏听说了这件事,也收拾了行装,准备去做齐国太史,继续秉笔直书。于是,崔杼终于害怕了,没有再杀第三位太史公。

当代镜鉴:公平,不容忽视的员工心理感受

在社会工作、生活中,我们都在寻求公平的机制和待遇。但显然社会不可能实现绝对的公平,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理所当然地漠视各种不公平存在。《时代》杂志的总编辑赫德利·多诺万认为:制度的公正比合理更重要。即便某个制度不尽合理,但只要对每位员工一视同仁,往往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制度的合理性可以根据需要不断改进,但制度执行的公正性一定要自始至终坚持下去。

因而,在企业里,管理者应该创造一种公平的工作氛围,让每个人都感觉到自己得到了公平的待遇。领导要知道,影响员工对公平的心理感受不外乎以下三个元素:

1.企业制度的规范程度。如果企业有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并能得到严格执行,员工就会感觉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2.企业资讯沟通反馈体系的健全程度。如果员工对企业发生的重大事件一无所知,并因此出现了待遇的不公平,员工就会有反感心理,长此以往就会逐渐在工作中体现,影响了整个企业的效率与效益。

3.企业处理问题的公平性,直接影响到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据某企业的调查表明,90%的离职者是因为受到不公平对待而离开的;领导对待下属的公平性有多少也直接影响到领导的权威和他的整体形象。

管理者担负着为员工提供公平机制的责任,要尽量保证公平,就要在以上几个方面多做努力。

除此之外,管理者还要明白,价值分配的导向性是真正的价值公平。企业对于其员工所期望的努力方向、行为方式和应遵循的价值观都应该有明确的导向。这就要求管理者对实现企业目标贡献最大的员工群体在价值分配上形成倾斜。企业不同部门对企业的贡献度是不同的,甚至都是管理部门其贡献度也不同。如何衡量这种差别,并在价值分配上体现出差异,也是保证员工心理感受公平的重要因素。

最后,管理者还要倡导尊重员工个性的公平气氛。这也是在许多企业文化纲领中反复强调的,但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却并非易事。比如,通过总裁开放日拉近高层领导与普通员工的距离;通过进行合理化建议活动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经营活动。在西方,为什么再大的老板在员工面前都不会摆架子,除了尊重外,还有一种强烈的公平意识在。他们深知,员工不仅是下属,还是一个有个性的人。当你犯错误时,他会给你一个公平的选择,根据公司的条例,进行公平的处理。

尽管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人情意识,但在企业管理中,尤其是身为领导者尤其不能讲情面,一定要在工作时严格要求员工,工作后关心员工,从而形成融洽的工作气氛。

6.以义为本,德法兼用

子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绳之以法……”——《论语》

译文:

孔子说:“用道理使人知晓,用情感使人行动……用法律使人信服……”

国学链接:中国古代法律

古代汉语中的“法”、“律”、“刑”等词语之间彼此有关联。传说,商鞅变法,“改法为律”。最早将“法”、“律”二字合而为“法律”一词以指称一种规范体系的人,是春秋时代的管仲。

中国古代有很多的法律形式,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种:刑、法、律、令、典、式、格、诏、诰、科、比、例。在一个朝代,经常有几种法律形式同时使用,组成该朝代的法律体系。不同的法律形式的使用范围也不一样,效力高低也有很大区别。

诸子之言: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所代表的是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也就是说领导用感情打动下属,用道理说服下属,就很容易使下属信服,也就能“绳之以法”。这个意思在孔子的另一句话中也得到了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