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圣贤经典——义
23785100000023

第23章 义以生利,利以丰民:领导者的管理应独具智慧(4)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也就是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就会环绕在它周围。”这就强调了德治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义作为治国的原则。

孔子还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礼治统治百姓的言行,百姓就会守规矩,进一步强调了用道义教化百姓的重要性。

因此,领导者也应以义为本,软性管理,然后兼用法律,以此来凝聚下属的力量,从而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

延伸思辨:多做情感交流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绳之以法……”在孔子看来,管理国家政务的原则,就是要有高尚的品德,多与下属做情感上的交流,能形成强大的号召力,自然就会赢得百姓的拥戴。

但是在感情上和百姓多做交流,并不意味着排斥法律,因为法律是外在的约束,而感情是内在的约束,将二者结合起来,才是对孔子态度的客观评价。

因此,领导者在制定政策时要考虑下属的感受,让更多的人从中受惠,而不能允许不公正的现象存在。更重要的是,孔子还道出了为政者最精要的思想:为民着想,不怀偏私之念,才能赢得人心。

领导者能真正做到多和下属在情感上进行交流,就能为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安定、和谐作出应有的贡献,并且实现修德修身,服务于民,开创新的和谐法治社会的目的。

精彩典故:

赵绰依法办事

隋文帝统一全国以后,采取了各种巩固统治的措施,他派人修订刑律,废除了一些残酷的刑罚。但是隋文帝本人就不完全按照这个刑律办事,他经常在一气之下不顾刑律规定,随便下令杀人。

这种情形,让大理寺(管理司法的官署)的官员很为难。大理少卿赵绰觉得自己有维护刑法的责任,于是就经常跟隋文帝发生冲突。

隋文帝曾经下令禁止使用不合标准的钱币。有一次,大兴(隋朝的都城名)大街上有人拿次币换好币,被人发现了,捉到衙门里。这件事让隋文帝知道后十分气愤,隋文帝听说有人竟敢违反他下的禁令,一气之下,就下令把换钱的两个人统统砍头。

赵绰接到命令,赶忙进宫求见隋文帝。他对隋文帝说:

“这两个人犯了禁令,按刑律只能打板子,不该处死。”

隋文帝厌恶地说:“这是我下的命令,你没有权利过问。”

赵绰说:“陛下不嫌我愚笨,叫我充当大理官员。现在遇到不依刑律杀人的情况,怎么就和我没有关系呢?”

隋文帝恼羞成怒地说:“你想撼动大树吗?撼不动你就走开吧!”

赵绰说:“我只是想劝说陛下改变主意,谈不上想撼动大树。”

隋文帝又说:“你想触犯天子的威严吗?”

赵绰不管隋文帝怎样威吓,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尽管隋文帝几次都想赶他走,但赵绰丝毫不动摇。隋文帝没法,很不高兴地进内宫去了。

后来,由于别的官员也上奏章谏阻,隋文帝最终取消了杀人的命令。

又有一次,官员辛穊被人告发搞不法的迷信活动。隋文帝又命令大理寺把辛穊处死。

赵绰上朝对隋文帝说:“辛穊并没有犯死罪,我不能接受这个命令。”

这一次,隋文帝简直忍无可忍,说:“你想救辛穊,就是不想要自己的命了。”说着,喝令左右侍从把赵绰拉下殿去。

赵绰面不改色,说:“陛下可以杀我,但是不该杀辛穊。”

左右侍从果真把赵绰扭下朝堂,剥了他的官服,摘掉他的官帽,准备处斩。这时候,隋文帝又问赵绰:“你还有什么话说?”

赵绰跪在地上,挺直了腰说:“臣一心执法,不怕一死。”

隋文帝仔细想想,赵绰能忠于执法,毕竟是有利于他的统治的,就把赵绰放了,过了一天,还派人慰问了赵绰。

秉公执法的包公

包拯,安徽合肥人,在地方和朝廷都做过官。他在做县官时,据说有一次,他的堂舅犯了法。包拯不讲私情,照样依法办事,派人把他抓到官府,判处死刑。许多亲戚赶来求情,但是包拯义正辞严地说:“不是我没有情义,谁叫他犯法呢?”

后来,包拯又到朝廷做官,他也不怕得罪大官。有一年开封发大水,威胁到老百姓的安全,包拯发现河道被阻塞是涨水的原因。原来一些大官在河道上修筑了花园亭台。为了保障开封的安全,包拯立刻下命令,要求他们把河道上的建筑全部拆掉。即使是皇亲国戚,违反了法令,包拯也绝不手软,他向皇帝提出自己的意见,直到这些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他才就此罢休。对受冤枉的老百姓,包拯却充满了同情。每次遇到案情,他总是深入调查,详细分析,替百姓伸冤。因为他公正执法,因而得名“包青天”。包拯一生做官清廉,深受老百姓的敬仰。

当代镜鉴:管理要靠情、理、法

孔子的管理学,除了强调制度,还说到了“软性管理”;以表现人情、道理为准。在孔子看来,所谓管理,实际上是掌握人心的过程。由于被管理者皆是有感情的人类,在用制度管理的同时,如果能够做到“动之以情”,找准二者的平衡点,常常能收到极好的效果。

“晓之以理”是经营管理中的教化活动。即使是在同一个经营情况下,由于人的不同,也能悟出不同的道理。贤明的管理者,必先修身,然后再用理来教化下属。在儒教文化圈中,日本首先成为先进的国家。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才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它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利用了儒家社会秩序中的合理成分,然后融入了本国文化,从而获得经济发展的成功。而且它们都把人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更加看重人的质量。管理者的文化素养是一个方面,人民大众的文化也没有忽视。

孔子在《利己·仲尼燕居篇》中说:“制度在礼。文为在礼。行之其在乎人。”这里所说的“礼”就是中国制度的根源。法、理、情的经营法则是孔子礼的表现。施行的时候必须符合道义,又合乎人情,如果缺少一样,便算不上是正确的管理。

如果把制度比喻为人的一条腿,那么人情就是人的另一条腿,两者缺一不可。

所以,企业管理必须平衡人情和制度。

之所以是平衡而非摒弃,是因为人情管理和制度管理从本质上说并无优劣,主要依企业管理而定。但不管怎样,这两种制度都是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开发员工的潜力。

所以,当人情过了头,员工开始疏懒、不积极、潜力不能正常地发挥出来;同样,当制度苛刻、员工消沉时,只有人情,才能使其在平衡中重拾信心,进取努力。在这一过程中,人性又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只有人情与制度配合恰到好处,才能使员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为公司作贡献。

只是如何让员工最大限度作贡献,方法也是重要的。

记得看过一个故事:说公司最牛的业务员总迟到,屡教不改,按制度处罚,恐其逆反,影响业绩;不予处罚,又难以服众,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怎么办?经过思考,公司在发工资时果断地扣了其钱,而第二天,上级主管又把其叫到办公室,说因其业绩好,奖励了他,同时和他认真谈了迟到的问题。此后,该员工再也没有迟到过。

所以,只有胡萝卜,员工容易骄横;只有大棒,员工又没有归属感。要胡萝卜加大棒,员工才能认识自己,认识公司,从而成为优秀的员工。

由此,当人情泛滥导致公司发展受限时,公司挥泪斩马谡并不为过;当公司初起步,公司讲究“情同手足”,也是可取的。管理是科学,只不过是艺术的科学,这种艺术就体现在平衡和平衡的分寸拿捏上,管理者要想更好地经营企业,就要让自己成为能准确拿捏分寸的“艺术家”。

7.君子之仕在于义,认清君臣关系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

译文:

鲁定公问孔子:“君主怎样使唤臣下,臣子怎样事奉君主呢?”孔子回答说:“君主应该按照礼的要求去使唤臣子,臣子应该以忠来事奉君主。”

国学链接:孔子的君臣之礼

人生于世,“君臣”关系是人类基本的五种伦理关系之一。“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是孔子君臣之礼的核心思想。从孔子对于鲁定公的回答中看到,孔子主要侧重于对君主的要求,国家元首的责任和义务就是首要的,是政治的先决条件,强调君主应当以正确的原则来任命和召唤臣子,以正确的原则来责成臣子进行工作。在这个前提下,臣子才能竭诚服从君主的指令。如果元首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官员们乃至人民当然可以不执行他的命令,普通公民当然也可以不遵从他的主张。这和宋明之际朽儒们高喊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之类的反动口号是不一样的。

由此也可以看出,孔子的儒家政治思想,首先强调领导人物的责任和义务,然后才谈及领导的权威性,如果君主不称职,臣子就有权利另立称职的君主;只有君主做到了他应该做到的本分职事的前提下,臣属和人民才有必要服从他的命令。尤其臣属以政治道德原则废立国君的论调,孟子更是进行了淋漓尽致的阐发,这种早期的原始的儒家政治思想和2500年后17世纪美国的民主政治思想是相当吻合的。

诸子之言:

孔子在《论语·颜渊》中说:“君君臣臣”,君要有君样,臣要有臣样,各职其责,不得有越权行为的存在,否则就会出现“君不是君,臣不是臣”的局面。孔子曾在《八佾》中痛斥季氏“八佾舞于庭”的越礼行为,认为“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样的越礼行为就会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

《论语·八佾》中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正确处理好其内部关系,大臣要对君主“忠诚”,不能有非分之想。《论语·先进》中也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因此,臣子应以合乎仁义道德规范的方式去对君主,直到能被君主采纳为止。必要时,大臣还要献出自己的生命。这就是所谓“见危授命”,“事君,能致其身”。

但是对待君主也不能百依百顺,“事君”的前提是君主的言行是“仁义”的,如果君主的言行违背“礼”的要求,作为大臣要敢于直谏其过失,而不要阿谀奉承,否则就会“巧言乱德”,使君主执迷不悟,以至于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行越远。

当然,作为君主,对待大臣还要“使君以礼”,尊重大臣的地位,当大臣出现过错的时候君主不要一味地把责任推给下一级,而应该首先进行自我反省,对自己要加以重责,真正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样才能让大臣们心悦诚服,甘愿受罚,增加大臣们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促使他们为“社稷”出谋划策。

延伸思辨:了解你的下属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是孔子提出的处理上下级关系的基本原则,即“君礼臣忠”。这也给了现在的企业管理者以启示,必须在充分了解自己下属的基础上,信任下属,以礼相待,这是正确处理与下属关系的关键所在。

身为领导,不是只给员工优厚的待遇就可以了。殊不知,如果对员工的家庭、环境、背景、兴趣和专长等一无所知,很多工作就很难展开。有句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如果作为领导,对你的下属有一定程度的“知”,以礼相待,相信你的下属就会心甘情愿地完成你交给他的任务,还有可能超额完成。

如何知道你的员工在想什么呢?他们想要什么?这就需要领导者与员工在日常生活中相处、相互信任之后,循序渐进地进行了解。领导也可以通过观察去发现你的员工真正想要得到的是什么,可以倾听他们的建议,但是语气不能苛求。

总之,就是要一切考虑员工的需要,然后“投其所好”!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从而共同提高工作效率,推动整个企业的发展。

精彩典故:

齐桓公礼待齐东人

齐桓公想要富国强兵,于是礼贤下士,下令广开言路。为了便于四面八方的人士夜晚前来献计献策,齐桓公特意命人在大门里边燃起薪火,照亮来路,还设侍卫人员,随时以礼接待。可是一年过去了,竟没有一个士人来求见。

有一天,一个来自齐东的人来求见了,自称会“小九九算法”,求见齐桓公。接待的人笑话他说:“小九九算法”一般小孩子都会,就凭这个你就想见齐桓公吗?

齐东人回答说:“我听说君王礼贤下士,广开言路,并在晚间燃薪火照路,可一年了竟没有一个士人来,你知道他们为什么不来吗?就是因为他们都认为君王是天下最聪明的人,看不起他们,所以没人敢来啊。为了广开进贤之路,我只会‘小九九算法’这点小伎俩,但还是得到君王以礼接待,那么比我有才能的人,受到启示,自然就会接踵而至了。泰山不弃微尘,江海不辞细流,所以才能成就它们的高大啊。”

接待的人把齐东人的话转告给桓公,桓公说:“客人讲的话很有道理,快请他进来,以礼待为上宾。”

一个月过去了,桓公以礼接待齐东人的事传开了。这时四面八方的士人互相传说,互相引导,献计献策的士人蜂拥而至。他们互相启发,群策群力,百业大兴,齐国从此富强起来了。

苏武牧羊

匈奴自从被卫青、霍去病打败以后,双方有好几年没打仗了。他们口头上表示要跟汉朝和好,实际上还是随时想进犯中原。

匈奴的单于一次次派使者来求和,可是汉朝的使者却被匈奴一次次地扣留。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并且放了汉朝的使者。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将苏武及其随从出使匈奴。

苏武到了那里,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礼物。苏武正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回去,却发现,在他没到的时候,有个叫卫律的汉人,在出使匈奴后投降了匈奴。单于特别重用他,封他为王。

后来,单于还叫卫律去逼迫苏武投降。苏武一听卫律叫他投降,就说:“我是汉朝的使者,如果违背了使命,丧失了气节,还有什么脸去见别人。”然后就拔出刀来向脖子抹去。

卫律慌忙将其抱住,苏武的脖子已受了重伤,昏了过去。卫律赶快叫人抢救,苏武才得以苏醒。

单于觉得苏武是个有气节的好汉,对他十分敬佩。等苏武伤痊愈了,单于又想逼苏武投降。卫律还曾举剑威胁苏武,苏武不动声色。苏武痛斥说:“卫律,你是汉人的儿子,做了汉朝的臣下。你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厚颜无耻地做了汉奸,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我决不会投降,怎么逼我也没有用。”

卫律碰了一鼻子灰回去,向单于报告。单于把苏武关在地窖里,不给他吃的喝的,想用这种方法逼迫苏武投降。

后来,单于见折磨他也没用,就把他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去放羊,跟他的部下常惠分隔开来,不许他们通消息,还对苏武说:“等公羊生了小羊,才放你回去。”公羊怎么会生小羊呢,这只是想长期监禁他罢了。

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匈奴的单于死了,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来求和。那时候,汉武帝已死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经死了。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