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的一个理念——“管理者必须对组织目标负责”,就是家族企业应该遵守的。的确,这句话强调了一流管理者应有的责任,不管遇到何种阻碍,哪怕牵涉到亲人,但只要是为了企业的目标,就必须学会大义灭亲。在奥康还没有脱离家族企业的时候,就曾经遇到这样的情况。
王振滔,奥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当时,王振滔有一个亲戚,专门负责给奥康提供鞋盒。由于这位亲戚自己不会做鞋盒,于是就在外面找了一家印刷厂,让人帮忙代做。
可这位亲戚为了省钱,在质量上没有严格的把关,以至于每一批鞋盒都有质量问题。
有些顾客本来到奥康的专卖店是要买鞋的,可是当导购员把鞋子一拿出来,他们一看鞋盒,就说:“鞋盒质量那么差,估计鞋子的质量也好不到哪里去。”于是就转身走了。这样的事不止发生过一次,后来就有人向王振滔反映。
王振滔找来一只鞋盒,发现果然质地不好,颜色也不正,显示不出一点档次。
他很生气,当时为了照顾那个亲戚,他每只鞋盒给的价钱比别人高了一毛多钱,可亲戚还是给他供应粗制滥造的鞋盒。
于是他赶紧将那个亲戚找来,告诉他类似这样的鞋盒以后不用了,要重新换一个印刷厂赶制一批新鞋盒。这就意味着亲戚一下子要损失两三万元钱。亲戚一下子急了,见王振滔毫不松口,于是马上回去搬来了“救兵”:让自己的父母来说情。但是王振滔坚持自己的观点,他说:“如果这次我姑息了他,那么下次他还会犯同样的错误。这次两三万的损失,哪怕由我出都行,但一定要给他个教训。”
奥康遇到的这些问题,很多家族企业也曾遇到过。
当亲情与公司的目标相冲突的时候,很多企业家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甚至由于一时心软或碍于情面,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作为管理者,该狠心的时候一定要狠心。
这并非是无情无义,而恰恰是有大道义、奉公的最好体现。试想,企业脱离了正常的发展轨道,不得不面临负债经营甚至倒闭的时候,家族成员的利益又从何而来?这其实就是“皮之不存,毛岂附焉”的道理。如果企业培养的只是一批缺乏责任感、没有上进心、只顾眼前利益的员工,那么打造企业的竞争力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很多一流企业家对于“大义灭亲”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香港中信集团总经理荣智健则说:“假如我不是荣毅仁的儿子,我今天不可能做香港中信的副董事长兼总经理;但假如我仅仅是荣毅仁的儿子,而自己没有能力来经营,香港中信也不会发展成为今天这样的规模。”
台湾塑胶集团董事长王永庆说:“起用刚由学校毕业的少爷当经理或总经理,父子天性之爱,这是一回事;企业的经营是追求工作合理化,追求高效率,每一点每个角落都要有适当的人选,即是适人适所。提拔儿子,抹煞人才,公司前途完蛋,最后宝贝儿子也被耽误了。”
他们的言行是“大义灭亲”的典范,所以,管理者要想经营好一个家族企业,就应该在三个方面注意一下:
1.强化企业目标优先原则。凡是与企业目标有冲突的人事,无论亲疏远近,一律服从企业目标。
2.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制度。
3.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
管理者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一路健康、稳步地发展。
9.功成身退,赢得潇洒人生
老子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道德经》
译文:
老子说:“水碗已盛满,不如停止下来。捶打(金属)使它尖利,难保长久(必遭挫败)。金玉满堂,没有守得住的。富贵而骄傲,自己招灾。功成业就,退位收敛,是合于自然规律的。”
国学链接:关于《道德经》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共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诸子之言:
孔子在《论语·泰伯》中说:“三年学,不至于榖,不易得也。”读书不含任何功利思想这是很难得的,也就是说人不要太贪恋名利。领导也一样,到达一定高度时,就不能过于贪恋名利,应该知道取舍。
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在老子看来,社会上的一切纷争都起源于人的“不知足”。为政者要想保全自己,就应该看淡功名利禄,在必要的时候退一步。退一步有时也是进一步,当放则放,知进退,这是领导者应该有的智慧。
延伸思辨:明盛衰,知进退
老子看到了物极必反的道理,即事情发展到极端,必然会走向自己的反面。如果人不知足,就会遭致灾祸,就像水过满则倾溢,器具太敏利就会折断一样。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这是老子提出的人生信条。这种“功遂身退”,老子认为是符合天道变化的。
身进而心退,对于沉浮宦海的人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很多人多年来孜孜以求的正是“身进”之后的无限风光,说到底就是贪心所致。尽管在进退的问题上,理性告诉人们应该怎样,但是感情偏把他引向另外一方。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一个领导一旦被贪心所蒙蔽,不知道进退的智慧,就很容易招致不幸。因此,领导要想在身处人生的风口浪尖不至于被吞噬,就应该有全身而退的魄力。
精彩典故:
商鞅不知功成身退
战国时代的商鞅仕秦孝公时,以历史上有名的“商鞅变法”的功绩,奠定了自己在政治上的地位,同时巩固了秦国的统治。然而,他却不幸触犯了秦孝公。
当初,商鞅为孝公断然采取极其严厉的政治改革措施,虽为秦国政治清明、富国强兵作出了根本贡献,但改革也触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一时间在朝野上下树起了无数政敌。但是因秦孝公一直支持他,所以他变法的阻力不是很大。但与此同时,他也使孝公感到威胁。于是孝公生前故意传位,以试商鞅对他是否忠诚。尽管赵良引用“以德者荣,求力者威”之典故力劝商鞅隐退,可商鞅在“退”字上欠火候,不以为然、固执己见。最终,孝公将他架空,政敌也伺机报复,当秦孝公一去世,反对派们在新王即位后,纷纷策谋陷害他,他终以谋反罪名被处以五马分尸的极刑。商鞅一世荣华顿时化为乌有,死后仍骂声不绝。
魏舒隐居不做官
宋代的处士魏舒,隐居不做官,曾经做诗表露自己的心迹,诗中写道:“有名闲富贵,无事散神仙。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宋真宗多次下诏书征召,他都不出任,并且对来使说:“九重丹诏,休教彩凤衔来;一片闲心,已被白云留住。”皇上嘉奖他的志向,于是不再征召他。魏舒最后就死在了岩石之间。他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肯闭门自处,给自己留有余地。
当代镜鉴:于退让中保全自己
隐退是全身远祸的一个方法,它更彻底、也能更有效地自保平安。所谓急流勇退、功成身退,便是领导者明智的生存方法。
“功成身退”的思想,在今天对许多人来讲已经不太灵验。有人认为它会使人失去积极的进取心,从而安于现状,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就错误地理解了这句话。事实上,这里提出的“功成身退”仅是一种退守策略,是指一个人能把握住机会,获得一定成功后名利已有,见好就收。
在现代,台湾作家林清玄就是“功成身退”的典型代表。
林清玄,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17岁开始发表作品,30岁前得遍了台湾所有文学大奖,然而就在人生高潮,林清玄遁入空门。在入佛门的三年间,他看过近两千部佛经。他说,自己最大的收获是找到“什么是生命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在他看来,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确定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两者都来自于你对“内在种子”的了解,了解了种子,确立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你就不会被外部世界所动。
外界常给他的一生冠以“传奇”二字,林清玄却笑言:“我追求的人生只有四个字:‘理直气和。’”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思想,才使得他的作品富有禅意和人生哲理,他本人也在“功成身退”之后,享受着生活的另外一种美好——超脱世俗,清静无为。
事实上,隐退与否,因人而异。最后理想的结局就是“功成身退”、“告老还乡”,能保平安,此乃“天之道”也。历代用人者也都倾向于录用“知退者”,就是因为他们即使有退意但是依然对君主持有忠心,也极少生事。
现在的领导者也要有所反思,不要在太多的功名利禄中迷失了自己。懂得功成身退的领导,才能识时务,给自己留有余地,知道何时保全自己,何时成就别人,以儒雅之风度来笑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