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倡导积极的人生,教导人们自信、自尊、自强、自立,要有自己的理想和人生规划:志存高远。但有理想的人,不能斤斤计较个人得失,逞匹夫之勇,否则“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还特别重视对人性情感的教育,他认为百善孝为先,孝是大义的根基。只有做到了对父母孝,才能做到对朋友义,才能见利思义,真正体会“先义而后利者荣”的深层内涵。其次,便是“成家”,成家以立业。而持家更需节俭,孔子说:“奢侈了就会不逊,节俭了就显得寒酸。与其不逊,宁可寒酸。”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此,推而广之,就会兼爱天下,勇于担当,以天下大事为己任,即使身处困境,仍不失气节。最后,为人还要有浩然之气,将死视作生命的一部分,看淡生死,笑对人生。
生命的质量取决于人对生活的态度,孔子自强不息、深明大义、终老不疲、奉献社会的人生态度,是留给现代人的宝贵财富。我们从孔子的思想中吸取精华,就能享受到人生最大的幸福。
1.志存高远
子曰:“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述而》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便立定志向于学习之上;三十岁时,能立身处世;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已经能够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就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终于能做到随心所欲而行,且所为都能合于规矩的境界了。”
国学链接:孔子生平
孔子享年七十三岁。孔子生平的各个阶段与以上几句一一对照,也正好反映了他当时的心境。
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三岁丧父。小时候跟着母亲过着并不富裕的生活。他从小喜欢读书。满十五岁后,为了补贴家用,从事过儒的工作。在当时儒是在贵族遇有婚丧祭祀等需要礼仪的场合,雇来配合奏乐念祷的人。但是孔子的母亲认为这是低贱的工作,于是孔子只好重拾书本进行学习。母亲过世之后,年轻的孔子屡屡受挫,因而坚定向学之志。
三十而立。孔子十余年苦读有成后,曾在季桓子家中任职。三十岁时名声渐渐响亮,且开办了私学,开始用有教无类的精神来教育贵族、平民甚至奴隶的子弟。三十五岁时,鲁国内乱,鲁昭公被三桓打败,遭赶到齐国。孔子也去齐国,任高昭子家臣,一心希望能为齐景公服务,但为齐相晏婴所阻。
四十而不惑。孔子居齐三年之后,失望地返回鲁国重拾教鞭。以作学问和教学弥补了在政治上的失意,并且悟出了更多的道理。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孔子五十岁时鲁国发生了阳货之乱,五十一岁时重获起用为官,任中都宰。孔子以三个月的时间肃清小偷、赌博、游民。因绩效斐然,晋升为大司寇(最高司法官),在一年之内执法公正,之后孔子又在夹谷齐鲁会上取得外交胜利、降低三桓居城并平其家臣内乱、诛杀少正卯。这其中又以诛杀少正卯一事较有争议。另外“三月使鲁国大治”的说法亦指此时。可惜于五十六岁时,齐人致赠女乐给鲁君臣,定公与季桓子于郊祭时又不分祭肉给孔子。孔子不得不离开鲁国与学生一齐周游列国去了,其间经历了无数的艰辛。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后来孔子得学生冉有之助,奉召反鲁。当时孔子已经六十八岁了。之后,孔子便把精力放在整理经典及教育后进之上,直至逝世。
诸子之言:
孔子所说的“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很有名,后世许多大家都对这句话进行了注释或剖析。比如皇邢二《疏》皆说,此章是孔子隐圣同凡,劝人勤学。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字,音义皆同“又”字。古文句法,十有五,就是十又五,语体就是十五。孔子说:“我十五岁即志于学。”《毛诗传》说:“诗者,志之所之,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依此解释,“志”即心之所之,也就是一心趣向之意。“志于学”,就是专心求学。《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在童年,即知求学。此处孔子自述十五岁志于学,皇邢二《疏》皆据《白虎通·辟雍篇》解释,十五是成童之岁,心志坚明,故自十五始志于学。刘氏《正义》据《白虎通》说,十五岁是入大学之年,所学的是经术。刘氏又据《礼记·大学篇》所说,始于致知格物,终于治国平天下,皆是大学所学的经术。
“三十而立。”皇《疏》:“立,谓所学经业成立也。”刘氏《正义》:“立,谓学立。”自十五岁,志于学,至三十岁,所学已成立。也就是学有根柢,有力,非外力所能摇动。
“四十而不惑。”孔安国注,“不惑”,就是不疑惑。程氏树德《论语集释》,引黄式三《论语后案》:“立,必先不惑,而言不惑于立之后者,何也。夫子曰,可与立,未可与权。立,守经也。不惑,达权也。”“不惑”,遇事可以行权,无可,无不可。“立”,则是:可即可,不可即不可。不知权变之道。因此“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就是天的命令。如刘氏《正义》引《汉书·董仲舒传对策》曰:“天令之谓命。”刘氏《正义》说:“知天命者,知己为天所命,非虚生也。盖夫子当衰周之时,贤圣不作久矣。及年至五十,得《易》学之,知其有得,而自谦言无大过。则天之所以生己,所以命己,与己之不负乎天。故以知天命自任。命者,立之于己,而受之于天,圣人所不敢辞也。”孔子学《易》:“乃知天命。吾人虽闻天命,未必能知,须先信赖圣言,以求知之。”
“六十而耳顺。”郑康成注:“耳顺,闻其言,而知微旨也。”皇《疏》:“但闻其言,即解微旨,是所闻不逆于耳,故曰耳顺也。”皇《疏》又引李充说:“心与耳相从,故曰耳顺也。”顺字,《说文》:“理也,损页川。”段注以为,自人之头顶至脚踵,如河川流通,至为通顺。顺之而后,始见天理,始着条理。由此可知,“耳顺”便是耳的功能已经通顺自己以及他人的心理,故能闻他人之言,知他人心意。此是耳闻无碍之境。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的从字,作顺从讲。“矩”是端正方形的工具,《说文》作巨,引申为法度之意。孔子至七十岁时,顺从心之所欲而不逾越法度。顺心而为,自然合法,也就是动念不离乎道。
程氏树德《论语集释》,引明儒顾宪成《讲义》说:“这章书,是夫子一生年谱,亦是千古作圣妙诀。”顾氏以为,孔子自十五志于学,至四十而不惑,是修境。五十知天命,是悟境。六十耳顺,至七十从心,是证境。顾氏此说,大有道理。
延伸思辨:匹夫立志,可参天地
孔子认为,立志是最重要的起点,但是坚持和实现其志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少年有志,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才立,可见立志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确立志向后,又经过长期不懈的学习、修养,使思想、感情和行为都能达到道德高度自觉和“不逾矩”的境界,表明了道德教育的终身性、长期性和阶段性。
一个人是杰出还是平庸,不在于其天赋和机遇,而在于有无远大的志向。一个人只有树立了远大的志向,才能不断地鞭策自己并指导自身行动。当看到民生疾苦时,才能以一颗仁义之心救世人于危难之中。
孔子说:“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孔子也曾提醒人们要有长远的眼光。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志向,就会谨小慎微,裹足不前。很多人一辈子就像漫游者一样,没有目标地游荡。他们每天按照老套方式生活,从来不问自己:“我这一生要干什么?”“我人生的意义在哪里?”
曾经有人问三个砌砖的工人:“你们在做什么事?”第一个人回答道:“我在砌砖头!”第二个人回答说:“我在赚工资!”而第三个人笑着答道:“我在建设世界上最有特色、最美丽、实用的房子。”之后,第三个人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建筑师。
为什么第三个人能成为有名的建筑师?很显然,就是因为他拥有远大的志向,因此,他成功了。这就是“匹夫立志”的见证。
再回到孔子说的“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们现代人也应该参照这条标准指导自己的言行。吾十又五而志,我们应该在十五岁左右的时候确定自己以后要做什么而去努力学习与行动;三十而立,三十岁左右的时候我们应该确定自己做人处事的原则,在这个基础上去做事;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左右对自己在做什么、该做什么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没有迷惑;五十而知天命,到了五十岁就懂得自己现在的处境等都是自己以前所做事情的结果,而不是自己命运的安排;六十而耳顺,六十岁对待周围的事情不要固执己见,要勇于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七十而从心所欲,七十岁就要顺应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情。只有做到以上几点,你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合理地规划自己的人生。
精彩典故:
宗悫乘风破浪创伟业
南北朝时,有个年轻人名叫宗悫,字元干。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和叔叔舞剑弄棒,练拳习武,虽然年纪尚小,武艺却十分了得。
有一天正是他的哥哥的大喜之日,家里宾客盈门、热闹非凡。有十几个盗贼也乘机冒充客人,混了进来。
正当前面客厅里人来人往、喝酒道贺之际,这伙盗贼却已潜入宗家的库房里抢劫起来。有个家仆去库房拿东西,发现了盗贼,大声惊叫着奔入客厅。一时间,客厅里的人茫然不知所措。只见宗悫镇定自若,拔出佩剑,举剑直刺盗贼,家人也呐喊助威。盗贼见势不妙,丢下抢得的财物,匆忙逃走。
宗悫的机敏勇敢深得在场人的赞许,大家问他将来长大后干什么?他昂起头,大声地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干一番伟大的事业。”果然,几年以后,当林邑王范阳迈侵扰边境,皇帝派交州刺史檀和之前往讨伐时,宗悫自告奋勇地请求参战,被皇帝任命为振武将军。一次,檀和之进兵包围了区粟城里林邑王的守将范扶龙,命宗悫去阻击林邑王派来增援的兵力。
宗悫设计,先把部队埋伏在援兵的必经之路,等援兵一进入埋伏圈,伏军立即出击,将援兵打得个落花流水。就这样,宗悫果然替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洮阳侯,他少年时的志向也实现了。
陈涉立鸿鹄之志
秦朝末年,统治者残暴无道,对百姓进行搜刮和欺压。农民不仅要交纳大量的赋税,还要建造宫殿、皇陵,修筑长城。再加上秦朝还有严酷的法律,一个人犯了死罪,要株连到很多亲朋好友一块儿被处死,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当时,有一位出身贫贱的雇工名叫陈涉。他看到秦朝的苛政让百姓吃了不少苦头,便决心改变这种局面。一天,陈胜和其他雇工一起在地里劳动,吃饭的时候,他们聊到了现在过的苦日子,心中愤恨无比,不过又无可奈何。陈胜对大家说:“假如今后谁能够享受荣华富贵,一定不要忘记别人!”雇工们笑着说:“我们都是受人雇用的农民,哪来的富贵?”陈胜又说:“燕子和麻雀又怎么会知道鸿鹄的志向?”也就是说,目光短浅的人,怎么知道志向远大之人的抱负呢?正是因为陈涉在遇到事情时能处处留心,比别人看得更远、更准,才使得他能在大泽乡领导农民起义,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领袖。
当代镜鉴:眼光不妨放远一点
孔子说:“君子安详舒泰而不骄傲;小人骄傲凌人而不舒泰。”也就是说,君子不同于小人的一点就是胸怀坦荡,不自恃骄傲。事实上,胸怀坦荡之人就能施行道义,成就大事。
就像我们平时所说的:山外有山,天外有人。比如,一个一辈子研究蒲松龄的人,认为《聊斋志异》是天下最伟大的一部著作——可惜还不被人所了解;任课老师都讲“绪论”,在“绪论”中,该教课老师大都要把自己开的课程说成是“最重要的”;在一个老中医看来,中医都是“治根”的,是“釜底抽薪”,而西医是“治表”的,是“扬汤止沸”。这都是人们在认知上的误区。有远见的人心中装着整个世界;相反,没有远见的人只看到眼前的、摸得着的东西,他们急功近利,只看到眼前的一点好处,却可能丧失了根本。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富人看到一个穷人可怜就起了善心,想帮他致富。富人给了他一头牛,嘱咐他好好开荒,等春天撒上了种子就可以在秋天获得收获。穷人满怀希望地奋斗,可是他发现养牛开支很大,于是他就把牛卖了买了几只羊,先杀一只吃,剩下的可以生小羊,长大了拿去卖就可以赚更多的钱。不过令穷人失望的是,吃了一只羊之后,小羊迟迟没有生下来,日子还是过得很艰难,于是穷人就把羊卖了,买了鸡。他认为鸡生蛋的速度要快一些,但是并没有如他所愿。于是他就把鸡卖了,打了一壶酒,三杯下肚,万事不愁。故事中的富人和穷人就是很好的对比,富人的价值观就是用道义行为对穷人进行扶助,而穷人的价值观就是得过且过,完全没有人生目标,故事的结果当然是穷人还一直穷着。
因此,我们要尽量把眼光放得长远些、全面些。识时务的人善于择势而为,才能在社会中游刃有余。
还比如商业活动中,有一句这样的话:“庸者赚今天的钱,智者赚明天的钱。”也就是说,希望有大的发展就要高瞻远瞩,不能只盯着眼前的蝇头小利。清朝的胡雪岩有这样一个信条:“如果你拥有一县的眼光,你就可以做一县的生意;如果你有一省的眼光,你就可以做一省的生意;如果你有天下的眼光,你就可以做天下的生意。”眼界准,就能把握住机遇,在经营的过程中少走弯路;眼界宽,你就能在复杂的市场经济中把握趋势,眼界高,就会追求无止境,事业更辉煌。
朱熹在沧州精舍教导学生时也说:“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精细可精;惟有志不立,自是无着立处。只因而今,贪利禄,而不贪道义;要做贵人,而不要做好人;皆不立之病,志不方之弊。需反复思量,究思弊病起处,勇猛奋勇,一跃而出,方见得圣贤所言千言万语,无一浊实话,方始立得此志。就此积累功夫,迄逦向上,大有事在。”
立志小,眼光就比较短浅,志向自然不大,见识也就会小。所以就应有宽大的心境,立人生之大志。这样的人,才具有施行大义的气度,才能将自我价值最大化,从而实现社会价值。
2.小不忍则乱大谋
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译文:
孔子说:“小事情不能忍耐,就会打乱大的计谋。”
国学链接:何为谋士?
古时候相当一部分“学而优”却不能“仕”的读书人,常以“军师”、“幕僚”、“门客”等身份,为自己的“主人”、“主公”出谋划策,排忧解难,有时还会以死相报。
在春秋战国时谋士这么个职业很是兴旺,秦汉三国之时,谋士依然占据重要的地位。汉唐时期谋士这个职业就开始有了细分,从政的称之为丞相、宰相;从军的就称之为军师,大致相当于后来的参谋长,诸如此类。后来,有部分谋士还被分流到了商业领域。
诸子之言:
《孔子家语》中记载了孔子对子路的一番话,对“忍”做了很好的解释。孔子说:“君子处世,要达成自己的目标。可以屈可以伸。屈节是因为有所期待,求伸是为了把握机会。因此,虽然忍耐受屈,但决不以毁坏节操为代价。要实现自己的志向,也不会拿原则去交易,这就是受屈而不毁其节,志达而不犯于义。”
朱熹《论语集注》:“小不忍,如妇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又说:“妇人之仁,不能忍于爱;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乱大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