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为自己的工作忙碌,虽然有孝心,却很少有时间陪伴父母。总想等把钱挣得再多一点,房子再大一点,职位再高一点,再来老人身边尽孝,让老人享享清福。可是,等条件好些时,常常已经晚了。经常看见有长长的送葬队伍从门前经过,有乐队、锣鼓队伴奏,有无数的鲜花和供品,场面十分隆重,亲人们哭哭啼啼,也有很多后悔之语,怪自己之前没有好好照顾老人。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在交通日益发达的今天,“父母在,不远游”似乎已成了荒唐可笑的言论。寻求个人的发展和守在父母身旁尽忠难以两全,因此一首《常回家看看》唱出了所有天下父母儿女的心声,经久不衰。一则街头的公益广告也同样意味深长:一对父母坐在长沙发的一角,“孩子,我们什么都不缺,常回家看看”,令人心酸的话外音和长沙发上余出来的空间让每一个为人子女的都低头无语,自己的父母是否也如这对老人,物质充裕但内心孤独地企盼着儿女们回家的脚步声!孝注重的是情感与精神的慰藉,而不仅仅是物质的满足。我们现在就多抽一点时间给父母吧,以免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2.忠于事君:成年以后,进入社会工作,服务国家,扩大室家之孝为国家之孝,首先要以诚信待人,行为仪止必须端庄,以显出正人君子的风范,忠于职守,忠于国家,不能做出伤天害理的事,违背做人的原则,触犯法律而使父母蒙羞。
3.终于立身:《孝经》中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我们在孝顺父母的同时还应施行大义,勇于替天行道,将真理天道弘扬于世界各角落;立身行道,这是尽父母之孝,也是尽孝的最高境界。
孝是人之本,行义之本。“孝悌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而不衰的道德根本,是现代人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如果我们每个人能真正做好“孝”,必是一个优秀的、值得尊敬的人;如果全社会的人都能做好“孝”,那么和谐的社会很容易就能建成。
4.“小家”和睦,方能“大家”和谐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贤王的治国方法,可贵之处就在于此。但不论大事小事都依照这个方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因为只知道为和谐而和谐,不用礼来调节和约束,那也是行不通的。”
国学链接:儒家之“和”
“和”是儒家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礼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杨遇夫《论语疏证》写道:“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在孔子看来,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这就是说,既要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还不能出现不和的现象。孔子的这个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奴隶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区分和对立是很严格的,其界限不容有丝毫的差错。上一等级的人,以自己的礼仪节文显示其威风;下一等级的人,则怀着畏惧的心情唯命是从。但到春秋时期,这种社会关系开始破裂,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已是常态。对此,有子提出“和为贵”说,其目的就是为了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至于破裂,以稳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总之,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而是要有其合理性。
诸子之言:
古人说:“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也就是说,家人必须“各正其位”,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该对外就好好对外,以获得社会大众的好感,该对内则需要互相支持,彼此依靠。
孔子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这当中的意思是夫妻之间也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反而能增进感情。
孟子说:“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也就是说夫妻之间交往就该互敬互爱,追求和谐,否则与禽兽无异。
齐家之道,讲究的是“家和万事兴”。家庭关系的核心是夫妻关系。夫妻之道讲究的就是《诗经·小雅·常棣》中说的“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延伸思辨:家和万事兴
孔子说的“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知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是一条治家格言。家庭是社会组织的细胞,是社会结构中最基本的单位,家庭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家庭美德也是社会美德的组成部分。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但是“和”必须合理,才不至于令人厌恶。
现在的年轻人对立业比较感兴趣,对成家反而没有多少概念,这就是因为很多人在小的时候没有体会到家庭的温暖。那么,人生的两大事,只完成了一半,而另一半却落空了。大学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根本没有“立业”,莫非立业不重要?其实,成家立业是过程,不是目的,成家立业的目的就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我们没有把自己的小家治理好,想把大家治理好就是纸上谈兵。在如今共创和谐社会的感召下,我们每个人更应该有“和谐”、“治家”的意识,这样,才能积跬步而成江海,使人与社会实现均衡、稳定、共荣和有序。
精彩典故:
孟子休妻
一个夏天的中午,天气异常炎热,孟子的妻子田氏自己在屋里织布,因酷热难耐,就把上衣脱掉了。这时,孟子推门而入,见妻子衣衫不整,十分恼火。他认为妻子有失礼仪,便要休妻。孟母知道后,痛斥孟子说:“礼制规定,进门时,要先问谁在屋里;上堂时,要发出声音;进入屋内,目光要向下。这样,是为了尊重别人的隐私。而你自己没有按照礼制的规定去做,自己没敲门,没发出声音,就登堂入内,你要求别人守礼,首先要对别人尊敬,是你无礼在先,反倒责备起别人了。”幸好孟母比较开明,才避免了孟子犯错误。
相敬如宾
春秋时期,晋国大臣郤芮因罪被杀,儿子郤缺也被贬为平民,靠务农为生。郤缺从来都不因生活环境和个人际遇的巨大改变而怨天尤人,而是一面勤恳耕作以谋生,一面以古今圣贤为师刻苦修身,德行与日俱增,不仅妻子对他十分仰慕,就连初次结识的人也赞叹他的德行。
一次郤缺在田间除草,午饭时间妻子将饭送到地头,十分恭敬地跪在丈夫面前,郤缺连忙接住,向妻子表示自己的谢意。夫妻俩相互尊重,虽然粗茶淡饭,但是家庭生活一直其乐融融。后来,他们的故事流传开来,成为很多人的楷模。
后人把他们这种夫妻恩爱的交往方式称作“相敬如宾”。
当代镜鉴:以和为贵,共创和谐社会
孔子的“以和为贵”是人文精神的核心。“和”的可贵之处,不只在于家庭,更在于社会。“和”倡导的是一种团结的理念,小至家庭,大至国家,是否团结至关重要。团结就是力量。
新世纪的市场,在新行业的产生前提越来越稀缺的背景下,现有各行业的竞争也日臻白热化。正常来说,竞争是好事,可以促进行业的发展,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准,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更多的实惠,能够推进社会发展。可是实际上,有相当数量的公司在面对竞争的时候不是想方设法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而是充分地发挥出“奸商”的丑恶嘴脸,在正常的市场运作上无为而治的时候却采取竞价策略、打价格战、恶意诋毁同行、高薪挖墙脚等见不得光的勾当。如此恶性竞争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长此以往,必将压低行业的生存空间。从行业的发展前景来说,针对如此低水平的市场营销行为,有必要给其上一堂“和为贵”的文化课。
和谐是中国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望。和谐的本质内涵就是文明、公正和公平。现在我们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与人、人与社会、部门和部门、地区和地区之间的关系都比以往有了新的变化,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但是这些变化有多大,矛盾有多复杂,都不必惊慌失措,因为这为我们进一步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利的时机。“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不仅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而且也有利于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21世纪是人类共同面临文化冲突和融合的世纪,是不断发生变革与转型的世纪。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铭记“家和万事兴”的格言,用实际行动来构建社会的新关系、新秩序,建立健康有序的人际关系网,从而达成整个社会的团结和共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5.节俭是永恒的美德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述而》
译文:
孔子说:“奢侈了就会越礼,节俭了就会寒酸。与其越礼,宁可寒酸。”
国学链接:中国古代成人礼一般包括哪些内容形式?
古代的成人礼包括冠礼和笄礼。
古代的成年礼本意是为了禁止与未成年的异性通婚。冠礼是成年礼的一种高级和代表性形式,相当于对成年人婚姻资格的一种道德审查。冠礼即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的加冠礼仪。《礼记》云:“夫礼,始于冠”、“男子二十,冠而字”。对于冠礼非行不可,《礼记》的解释是:“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照这么说,不懂礼义的就不是人了,不行冠礼,则一生难以“成人”。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成丁礼演变而来,一直延续至明代。具体的仪式是由受礼者在宗庙中将头发盘起来,戴上礼帽。由于要穿戴的服饰很多,包括冠中、帽子、幞头、衣衫、革带、鞋靴等,于是整个程序又分为三部分,分3次将不同材料制成、代表不同含义的帽子一一戴上。“三加”之后,还要由父亲或其他长辈、宾客在本名之外另起一个“字”,只有“冠而字”的男子,才具备日后择偶成婚的资格。
与男子的冠礼相对,女子的成年礼叫笄礼,也叫加笄,女子在15岁时举行,就是让女孩的家长替她把头发盘结起来,加上一根簪子;改变发式表示从此结束少女时代,可以嫁人了。
诸子之言:
“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孔子主张发扬俭德,为政清廉。他对当时社会权贵们的豪华奢侈、铺张浪费、财大气粗、气势逼人深为不满,对子路“车马轻裘,与朋友共”的德行极为赞扬。他主张过一种勤俭朴素的生活。在他看来,勤俭朴素能看出一个人的志向和操守,也能看出其为官之德。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孔子并没有直接回答学生的提问,不过他的这个观点和“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是统一的,都力主节俭。
墨子大力反对铺张浪费,力倡“节俭”、“节用”、“节葬”,而且他和所有墨者都终生过着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身体力行地实践着他节用富民的主张。他在《节用》中开篇就说:“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也就是说,一个国家财力的成倍增长,不是靠掠夺他人土地得来的,而是靠节俭开支,因此一切非实用的过度的享受都应废止。
针对当时就已盛行的比阔赛富、骄奢淫逸之风,墨子在《辞过》里说:“圣王缝制衣服,只是为了让身体舒适,肌肤暖和,而不是为了显示华贵,向人们炫耀。”
《曾文公家训》也有言:“居家之道维崇俭可以长久,处乱世尤以节俭为要义。”
延伸思辨:俭以养德
孔子提倡节俭。在孔子看来,奢侈就违背了礼,与其越礼,不如节俭。古人也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是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勤俭节约是一个人高尚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居茅庐、穿布衣、淡饭粗茶、苦读勤思。养成高尚品德,造就了雄才伟略;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做“齐家”的训言;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
“俭以养德”也是现代人应该提倡的一种生活观念,一种生活态度和一种行为规范。尤其是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更要牢固树立“浪费也是腐败”的节约意识,克服“花公家钱不心疼”的不良心态,形成“铺张浪费可耻,勤俭节约光荣”的良好氛围。时刻用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约束自己,使自己不至于迷失方向。
精彩典故:
季文子反对奢靡
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著名的外交家,为官30多年。他一生俭朴,以节俭为立身之本,并且要求家人也过俭朴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除了朝服以外没什么像样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见他如此节俭,有个叫仲孙它的人就劝季文子说:“您身为上卿,德高望重,但听说您在家里不准妻妾穿丝绸衣服,也不用粮食喂马。您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饰,这样是不是显得有点寒碜,让别国的人笑话您吗?这样做也有损我们国家的体面,人家会说鲁国的上卿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啊。您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这种生活方式呢?这于己于国都有好处,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季文子听后淡然一笑,对那人严肃地说:“我也希望把家里布置得豪华典雅,但是看看我们国家的百姓,还有许多人吃着粗糙得难以下咽的食物,还有许多人衣衫褴褛,还有人正在受冻挨饿;想到这些,我怎能忍心去为自己添置家产呢?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而我则装扮妻妾,精养粮马,作为一个官员我怎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呢!况且,我听说一个国家的强盛和光荣,只能通过臣民的高洁品行表现出来,并不是以他们拥有美艳的妻妾和良骥骏马来评定的。既如此,我又怎们能接受你的建议呢。季文子的这一番话说得仲孙它满脸羞愧之色,同时也使得他内心对季文子更加敬重。此后,他也效仿季文子,在生活中注重节俭,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家里的马匹也只是用谷糠、杂草来喂养。季文子的节俭之风不仅严格要求了自己,也深刻地影响了身边的人,形成了良好的氛围。
陶侃力倡节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