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不要在背后议论别人的长短。
度量小并且好奇心重的人喜欢聚在一起说东家长西家短。如果你也加入到这样的讨论中,就是陷别人于不义,那么自己也丧失了施行大义的基本素质。
生活不是辩论场,与人相交,贵在与人为善、真诚相待。语言上的不张扬往往隐含着一个人的大智慧。“不言人之恶”需要厚实的内功做支撑,一个人只有做到婉转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才能真正保持自然恬淡的生活态度和格调:成熟、理性、豁达、自重和睿智,也才能在生活的小细节中显示出自己高贵的品格。
五、说话要说到点子上。
“言必有中”,说话要说到点子上,这是一门高深的艺术,有人曾经说过:“说话是最容易的事,也是最难的事。最容易,因为三岁的小孩也会说话;最难,因为最擅长辞令的外交家也有说错话的时候。”
《墨子·子禽问墨子》里有一个故事。
子禽问他的老师墨子:“老师,多说话到底有什么好处?”墨子答道:“话要是说太多,还有什么好处!比如池塘里的青蛙,整日整夜地叫,虽然自己口干舌燥,却从没有人去理会它。但是雄鸡只在天亮时啼两三次,大家却很留意,知道天快要亮了。所以说,要说就要说到有用处,要讲究说话的时机。”
大智若愚,那些看起来言语迟钝的人却是真正有智慧,会说话的人。
由此看来,会转着弯说话的确是一门艺术,因为它能体现我们的气质和修养,使我们在任何场合都能游刃有余,对我们的人际交往,事业腾达,以至于我们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
3.做好表率,将“义”寓于行动中
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论语·子路》
译文:
孔子说:“君子在上位,只要崇尚道德,民众没有不敬重的。只要能好义,民众没有不服气的。能好信,民众便没有敢不用他们的真心和实情来对上的。”
国学链接:何为“五伦”
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孔子这句话的实质是讲到了君臣关系,君臣之间应讲求秩序,也就是“义”,为古代“五伦”之一。
五伦,即古人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用忠、孝、悌、忍、善为“五伦”关系准则。孟子认为: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故应忠;父子之间有尊卑之序,故应孝;兄弟手足之间乃骨肉至亲,故应悌;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故应忍;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故应善。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也是做人做事中应该把握的“秩序”。
《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人伦中的双方都要遵守一定的“规矩”。为臣的,要忠于职守,为君的,要以礼给他们相应的待遇;为父的,要慈祥,为子的,要孝顺;为夫的,要主外,为妇的,要主内;为兄的,要照顾兄弟,为弟的,要敬重兄长;为友的,要讲信义。
“人伦”一词,最早见于《孟子·滕文公上》。书中载,上古时候,人们“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在《尚书·尧典》中,已有“慎徽五典”的说法,即要以五种美德教导自己的臣民。据《左传》解释,“五典”就是“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后来,孔子又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增加了君臣关系。最后,孟子在整理和总结中国以往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全面概括了封建社会里人们之间的这五种基本的道德关系,并提出相应的道德规范。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尤其是儒家最重视人伦。据孟子所言,古代设立庠、序、学校,“皆所以明人伦也”。一旦“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就能实现国治天下平的理想社会。2000多年来中国封建统治者一直强调用“人伦”处理人们之间的关系,以维护和加强封建的宗法等级制度。
诸子之言: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讲到的君臣之间的“义”是人的五性之一。古人解释“义”时说,使万物之间相宜而共存的力量谓之义,正而不伤。人有“义”性,而存羞恶之心,自身清廉,不伤人肥己,对别人公正合宜。故而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就是大义。
《论语》有关“义”也可为社会所用。子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些圣者皆认为人的“义”德是与社会和天地的“义”合一的,而一个人的思想如果达到这种合一的境界,他对生命的理解就可以超越一般人的生死观。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从上述诸子之言中可以看出,社会权势者和志向远大的君子只有懂得“义”并遵守“义”的规范,是社会稳定且有秩序的关键。圣人也是站在整个社会的高度来看待人的生命和“义”的。
延伸思辨:以身作则方能服众
孔子所说的秩序需要我们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出来,否则就是空谈,更是言行不一的虚伪。所以,孔子干脆说只要君子树立起榜样,老百姓自然会信服;反之一味地忍让小人,徇私枉法,老百姓自然不会服气。如同这一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的为政之道,很讲究当政者的自我表率作用,强调树立榜样典范、以身作则以取信于民。现代交际也是如此。只要求别人,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对人对己采取双重标准的人,都是不符合道义的,也不能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网。因此,我们要时刻以身作则,当我们要求别人如何如何时,也应该审视一下自己是否符合标准,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赢得大家的信赖,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此,即使身处困境,也能体会到来自朋友的关怀,在朋友之义中感受到真正的快乐。
精彩典故:
羊续悬鱼
东汉时期的羊续,为官一任造福四方。一天,有人给羊续送来一条鱼品尝,羊续拒绝收下,但那个人还是留鱼而走,于是羊续将鱼悬挂在屋外的柱子上,风吹日晒,变为鱼干。后来,这人再次送鱼给羊续,羊续把他带到屋外的柱子前,指着柱上悬挂的鱼说:“你上次送的鱼还挂着呢!现已成了鱼干了,这次你一起把它们拿回去吧。”这人倍感羞愧,悄悄地把鱼都带走了。
曾子杀猪
曾子(前505—前436),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哭着闹着要跟着去。曾子的夫人对儿子说:“你回家,等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马上要捉猪杀猪。他的妻子阻止他说:“不过是和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妻子,)小孩是不能和他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父母要为他树立榜样,然后再去教导他。今天你欺骗孩子,就是在教他欺骗别人。母亲欺骗了孩子,就会失信于孩子,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成为正人君子的方法。”于是曾子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
当代镜鉴:领导者更要按规矩办事
孔子为政的观点在现代管理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领导者只有按规矩办事,整个社会风气也会得以转化归于端正。
联想集团有个规矩,凡开会迟到者都要罚站。公司总裁柳传志也曾有过罚站的经历。他描述说:“公司规定,如果不请假而迟到就一定要罚站。但是这三次都是我在无法请假的情况下发生的。罚站是件比较严肃而且尴尬的事情,因为并不是随便站着就可以敷衍了事。在20个人开会的时候,迟到的人进来以后会议要停一下,静默看他站一分钟,有点儿像默哀,感觉很难受。第一个罚站的人是我的一个老领导。他罚站时,站了一身汗,我坐了一身汗。”
古往今来,大凡有所成就的领导都具备一个特质,那就是按规矩办事。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社会如果没有规矩,或者是有规矩而得不到遵守,社会秩序就会大乱,从而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对于转型期的中国而言,领导者带头守规矩,就更为迫切和重要。但是领导者也要避免思想上的一些误区。守规矩不等于平庸。领导者不能胸无大志,得过且过,而要遵循制度带头遵守,率先垂范,以此更好地推动制度的落实;守规矩不等于保守。要打破旧的规矩,领导者就要敢于打破常规,制定新制度。守规矩不等于没有魄力。领导者的魄力,表现在对于符合人民利益,符合客观规律的事,看准了就坚定不移,大胆推进,为此可以不计个人的利害得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但是,当这种魄力向周围传导的时候,还是需要通过一定的规矩。如果离开了已有的规矩,企图单枪匹马成大事也无济于事。这就需要领导者借助规矩,合理利用规矩。最后,还要靠规矩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
面对当下中国社会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一些人滋长了急躁情绪,领导者对扎扎实实的制度建设,以及对新举措的逐步推进,总觉得步子慢,不过瘾。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出现了若干热衷于制造轰动效应的领导者。他们到了一个地方,总是要挖空心思制造所谓的民意和政绩。然而,离开了基础性的工作,缺乏体制机制的支撑,轰动效应终究会昙花一现。其实,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就是靠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正如周有光老先生所说,“没有奇迹,只有常规”。因此,为了实现真正的科学发展,领导者就要按规矩办事。
4.尊重别人,不随便毁人誉人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论语·卫灵公》
译文:
孔子说:“我对于别人,诋毁过谁?赞美过谁?如有所赞美的,必须是曾经考验过他的。夏商周三代的人都是这样做的,所以这三代人能直道而行。”
国学链接:夏商周三代的礼乐文化
夏商周三代礼乐文化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与血缘宗法等级奴隶制相适应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到了西周时期,夏商时期原始的混为一体的“先王乐教”已初步分化为“礼教”、“乐教”、“诗教”三种形态:“礼教”指与宗法等级政治相适应的行为规范、艺术化的教育;“乐教”即《周礼》所说的“乐舞”之教,主要是指音乐和舞蹈教育;“诗教”指《周礼》的“乐语”之教,“六诗”之教。可以说,西周礼乐教化观念已达到充分自觉的程度,开始有意识地对贵族子弟和国民进行艺术教育。
诸子之言:
孔子是一个坚持原则的人,他不随便毁人誉人,而对于别人的毁誉也会从容应对。他认为,别人的攻击也好,吹捧也罢,全不必当回事的。如果有人捧人捧得太厉害了,其背后一定隐藏着某种目的。但不论怎样,你都要坚守心中的正义感,不能被他人的言行所左右。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大家都在贬斥的那个人不见得一定坏,大家都在追捧的那个人未必就好。因此于人于事,切勿轻信盲从,需经过自己的考察判断再下结论。所以自己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对于别人的诋毁,孔子有言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患人知不知,患己所不能也。”“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天乎!”这就是说,不论别人怎么看你,只要你认为自己的言行符合道义,就不应该浪费时间去反击别人的指责,倒不如坚持自己的原则,“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可谓明也已矣。”如果你能做到对别人的流言充耳不闻,用符合道义的方式去做事做人,那你就真的是知事明理,境界高远的人了。
延伸思辨:尊重别人要发自内心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讲的是不管别人有怎样的言论,都应按照自己认为的道义做人做事,而前提就是一定要敬人。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也就是说,你所守的信约要符合道义,这约言就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恭敬要符合礼,就能避免耻辱;依傍那些不失为亲的人,也就可靠了。我们对待别人的态度就决定了我们能否赢得尊严。尽管有“大丈夫不拘小节”的说法,但尊重别人是我们做人做事最基本的素养,只有真正从内心尊重人,才能原则分明,公平正义,也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而过于亲昵或不拘小节,随时都有可能给我们带来耻辱。
因此,尊重别人必须做到真心实意,这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学问。
精彩典故:
晏子使楚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到这个消息,便对手下的人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他就要来了,我想羞辱他一下,什么方法可以达到这个效果呢?”手下的人回答说:“当他来到的时候,请允许我绑上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问:“捆绑着的人为何人?”手下的人回答说:“他是齐国人。”大王再问:“犯了什么罪?”手下的人回答说:“犯了盗窃罪。”
晏子到了楚国后,楚王赐酒给晏子。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小官吏绑着一个人来到楚王面前。楚王问:“绑着的是什么人?”(小官吏)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擅长偷窃吗?”晏子离开座位,回答说:“我听说,橘生长在淮南就是橘子,生长在淮北就变成了枳,只是叶子相同,它们的果实味道完全不同。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水土不同。现在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窃,来到楚国就偷窃,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窃吗?”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马超对刘备不敬,遭羞辱
马超,三国时代的武将,武艺高强,人称锦马超。当马超投奔了西蜀刘备时,刘备大喜,当即任命马超为平西将军。马超看刘备如此优待自己,顿时得意万分,就疏忽了对刘备的礼节,甚至在和刘备讲话的时候也直呼其名,称之为玄德。然而当时刘备并不在意。
但是关羽却对马超十分不满,他认为马超对刘备没有起码的尊重,于是就请求刘备将其杀掉,刘备不愿意。后来张飞说,像马超这种情况,必须用礼节来开导。
于是,隔日刘备会见诸将,关羽和张飞同时拿着武器站在刘备身边,马超到了之后仍然大摇大摆地入座,后来他发现没有关羽和张飞的座位,而且他们神情严肃地站在刘备身边,这才知道自己应该尊重刘备,他也不像从前那样飞扬跋扈,而是对刘备毕恭毕敬。
当代镜鉴:给别人留面子就是给自己留面子
人都有争强好胜的习惯,因此大多数人都总想在别人面前站得高一点,其实这是做人的一大禁忌,睿智的人懂得恰当地保住别人的面子其实是为自己加分。
很多时候,对和错没有太大的意义,相比之下,保住别人的面子更重要。
戴维带了一些简单的行李来到自家附近的一个小旅馆住下来。午夜左右,戴维忽然听到浴室中有一种奇怪的声音。没多久,出来了一只小老鼠,它跳上蹿下,折腾了一夜。
第二天早晨,戴维对打扫房间的女服务员说:“这间房间里有老鼠,胆子很大,吵了我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