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服务员说:“我保证旅馆里没有老鼠。这是头等旅馆,并且所有的房间都进行过很好的清理。”
戴维下楼对电梯司机说:“你们的女服务员倒是真忠心。我告诉她说昨天晚上有只老鼠吵了我一夜,她说是我出现了幻觉。”
电梯司机说:“她说的对。这里绝对没有老鼠!”
戴维的话后来就被传开,大家都认为戴维的语言很荒诞。
第二天晚上,那只小老鼠又出来了,照旧跳来跳去,活动一番。戴维决定采取行动。
第三天早晨,戴维到店里买了只老鼠笼子和一小包咸肉。他把这两件东西包好,偷偷带进旅馆。第四天早上他起身时,看到老鼠在笼里,既是活的,又没有受伤。于是他决定把笼子提到楼下,放在柜台上,证明自己说的话是正确的。
但在准备走出房门时,他忽然想道:“慢着!我这样做,岂不是太无聊,而且很讨厌?是的!我应该做的是将老鼠一举消灭,而不是为了证明它确实存在。我简直是自贬身价,我是一个多么无聊的人啊……”
想到这,戴维赶快轻轻走回房间,把老鼠放走了。半小时后,当他下楼的时候,厅里的人都向他微笑致意。
如果有一天,你认为某件事绝对正确,并且可以说出确实的证据证明你不会错时,最好也像戴维一样暂时打住,不要轻易说出别人的长短。仔细想一想,尊重别人,就不要伤害别人的面子。
在现实社会里,一些不考虑别人感受的人应该建立几个观念:
1.对人方面,不要去指责他人处事的不当,或纠正他人性格上的弱点。这不是“爱之深,责之切”,而是和别人过不去。毕竟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心堡垒,“自我”就隐藏在里面,你的言语碰触到他的堡垒,他的自尊受到了挑战,自然不会高兴。
2.对事方面,少去评价其中的不当。事是人做的,批评了“事”也就批评了“人”,既伤了别人的自尊,也达不到指正的效果。
3.不要在背后议论别人的长短。当你在议论别人的时候,也就将别人的弱点和隐私暴露了出来,可能会让对方感到尴尬甚至下不了台。
每一个人都有被尊重的意识,你的一句或几句尖刻的话让别人丢了面子,你就不会受到别人的欢迎。因而,我们在说话的时候,要悠着点,别为了逞一时口舌之快而伤了别人的自尊心,到头来坏了人情还害了自己,实在是得不偿失。做人应该明白一点:保住别人的面子便是给自己加分。
5.要有君子之大勇,力戒匹夫之鲁莽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论语·里仁》
译文:
孔子说:“能够经常检点约束自己而犯错误的人是很少的。”
国学链接:孔门三戒
孔子在《论语·季氏》中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意思是:“君子有三个方面需要戒备:年少的时候,精力还没有稳定,要戒备因为美貌而产生的感情和欲望;等到壮年的时候,精力正是旺盛的时候,要戒备争斗;等到年老的时候,精力已经衰弱,要戒备贪得无厌。”所谓“三戒”,可以说是人生道路上的三道关。《淮南子·诠言训》总结了一条规律:“凡人之性,少则猖狂,壮则强暴,老则好利。”能否成为君子,就看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能否经得起考验。要经得起考验,孔子说要“戒”。“戒”,要有警惕性,有所提防;要控制欲望,不要为欲望所左右;更重要的是要加强道德修养,否则,色、斗、得是很难戒得住的。按孔子的修身教诲,少年时,要“志于学”、“志于道”;壮年时,要“不惑”;年老了要清心寡欲,不要去贪名贪利了,不要再有什么非分之想了。
诸子之言:
孔子曰:“俱不得中,奢则骄,佚招祸,俭约无忧患。”在这里孔子认为“约”就是节制的意思,讲到了“仁者”的修养问题。凡事要得中合礼,为事乃善。所谓的谋定而后动,要考虑事情是否合乎情、理、法,如果这些都没有问题,就不会有大问题。所以,严格律己的人很少招致祸端。
然而,《唐以前古注》中“约”的解释和孔子不尽相同。《唐以前古注》中皇疏:鲜,少也。言以俭约自处,虽不得中,而失国家者少也,故颜延之云:“秉小居薄,众之所与;执多处丰,物之所去也。”邢疏:此章贵俭。鲜,少也。得中合礼,为事乃善。设若奢俭俱不得中,奢则骄佚招祸,俭约无忧患,是以约致失者少也。
后来的《朱子集注》和《四书诠义》又继承了孔子的观点,并且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朱子集注》中谢氏曰:“不侈然以自放之谓约。”尹氏曰:“凡事约则鲜失,非止谓俭约也。”朱熹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认为约当解作“节制、克制”,若解作“俭约”则当是如说“处约”,如“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约而为泰”者是,此处之“约”当是“约之以礼”、“约我以礼”之“约”。
《四书诠义》也说:“约者,束也。内束其心,外束其身,谨言慎行,审密周详,谦卑自牧,皆所谓约。以约则鲜失,敬慎不败也。若解作俭约、省约、径约,则天下有许多不可约之事矣。”“约”——“节制”、“约束”,和孔子的观点其实是一脉相承的。
延伸思辨:正确对待勇敢和正义
“以约失之者,鲜矣。”说明一个人能在内心约束自己是很难的。如果一个人能够一日“三省吾身”,及时反省自己的过错并且勇于改正,那么他的行为就会受到道德的约束,并逐渐走上正途。每个人心中都应有一把尺,它并不是衡量得失的工具,而是用来自我检验的标尺,同时也是克制自己的戒尺。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在为人处事的时候才会更加勇敢和坚定。那么,我们就要首先弄清楚什么是真正的勇敢,什么是见义勇为。
见义勇为的本义是,看到合乎正义的事情就勇敢地去做;在危难关头应挺身而出,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荀子也说:“重死,持义而不挠,是君子之勇也。”他们都强调了正义与勇敢的关系,并辩证地告诉人们,勇敢,是值得提倡的,但前提是应符合正义,这是区分勇敢与蛮横的根本界限。我们崇尚勇敢,但没有内心约束的勇敢就变成了莽撞。
如果一个小偷穿门打户,甚至杀人越货,就算不上是真正的勇敢,因为这种没有道德约束的勇敢可能会酿成一场灾难。
在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都需要自己作出决定,但是我们在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都要经过一番冷静的思考,而不是图一时之勇鲁莽行事。这样,我们才能在符合道义的前提下更好地做人、成事。
精彩典故:
乘轿的故事
明代的张瀚任御史时,有一天去见都台长官王廷相,王廷相对他讲了一个乘轿的趣闻。
说的是他某一天乘轿进城办事时,不巧碰到下雨。而其中有一个轿夫刚好穿了双新鞋,他开始时小心翼翼地循着干净的路面走,后来这个轿夫一不小心,踩进了泥水坑,之后他就再也不顾惜自己的鞋了。
王廷相最后总结说:“处世立身的道理,也是一样的啊。只要你一不小心,犯了错误,那么以后你就再也不会有所顾忌了。所以,常常检点约束自己,是一个人必修的功课。”张瀚听了这些话,十分佩服王廷相的高论,终生不敢忘记。
当代镜鉴:成大事不能鲁莽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儒家与兵家一贯推崇勇德。孔子将勇作为践履仁德的条件之一,认为勇必须符合于礼义,而且要智勇双全。孟子主张,为人之勇,一定要和大节相合,强调舍生取义的精神。兵家常把忠勇、义勇相连,强调勇德的重要性。古往今来,见义勇为、舍生取义的英烈不胜枚举。但是这样的正义必须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之上,不能因意气用事逞一时的匹夫之勇。《一匹马的故事》就揭示了这个道理。
一匹马多年独享一块广阔、肥沃的草地。后来,一头鹿也发现了这块草地,开始吃起来。本来按这匹马的食量,再过几万年也吃不完。然而马却对这头无关紧要的闯入者心存不快,一直想除掉它。马本身也办不到,只好求助于人。而人却提出了一个条件:他们捉不到鹿,除非骑在马的身上……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答应了人的请求。最后人骑上马,捉到了鹿,并将其驯服,而此时,马也成了人的俘虏。
文中的马,为了报复鹿,丧失了理智,使得马和鹿以后一直被人所驱使。这就是逞匹夫之勇的恶果。为了逞一时之勇,而后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马为了报复鹿,从此便失去了自由,为人所使唤。马为什么要置鹿于死地呢?因为它不愿意和一头微不足道的鹿分享一块它永远也吃不完的草地。而为了捉住鹿,它求助于人。为了让人们帮它,以后一辈子都被人套上辔头,为人所用。子子孙孙都要这样,何其可悲!只是为了一件小事,而终身被囚禁。为了打击报复而不择手段,这也是人际关系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为一点点事而愤怒,为最后贪图一时之快而铸成大错。
生活中也经常出现这样的事,有的人在上网聊天时或在聚餐时,因为很小的一点矛盾,便升级为打架斗殴。他们有的挥拳踢腿,自以为是江湖好汉;有的两肋插刀,自以为是英雄侠士。实际上这是自置于污水泥沼、悬崖绝壁,身处险境而不自知,他们的行为让父母心痛,为人所不耻,为社会所不容。这完全是血气之勇、小勇、匹夫之勇。
有大勇者,往往有大志,即志存高远。志存高远方能忍辱负重,不鲁莽,从而成就大事。韩信忍胯下之辱的故事就可以说明这个道理。当时很多围观的人都说韩信是胆小鬼。果真如此吗?不是。正是韩信能忍胯下之辱,才有刘邦手下丞相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后来韩信被拜为大将,领兵打仗,百战百胜,人称“兵仙神帅”。所谓“四面楚歌”、“八面埋伏”、“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些都是韩信用兵的典故,并为历代兵家所推崇。试想,韩信不能忍胯下之辱,何能有如此巨大的成就。
北宋文学家苏轼说:“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忍,不是胆小,不是懦夫,是志有所存,拥有远大目标,将来要成就一番大事。所以我们要知道克制情绪的重要性,这里有一个克制情绪的方法: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曾告诫自己的孙儿,当你气恼时,先数到十,然后再说话;假如怒火中烧,那就数到一百。这样我们就能冷静地处理问题了。
学会约束自己,维护正义但绝不鲁莽,这是一个社会法则,是一条生存之道。我们在为人处事的时候小不忍则乱大谋,做事要三思而后行,才能将未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6.人生处世须克服四种心理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译文:
孔子绝对不犯的四种毛病:不凭空猜测,不死板教条,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
国学链接:何为“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奇斗艳的局面。
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过渡的时期,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又激烈。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于是出现了一个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诸子之言: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是孔子的学生记录孔子的日常生活态度,说“子绝四”。其实,孔子是“诸恶不作,众善奉行”的人,他岂止绝四呢?凡是不合理的事,他都断绝,不去做,所以不止四。
梁皇侃《论语义疏》释曰:“绝者,无也。”
北宋邢昺《论语注疏》则曰:“此章论孔子绝去四事。……毋,不也。”
朱熹《论语集注》亦云:“绝,无之尽者。”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谓:“《说文》:‘绝,断丝也。’《释名·释言语》也说:‘绝,截也。’如割截也,言子有绝去四事,与人异也。……毋者,禁止之辞,毋即绝也。”以上诸家对“绝”和“毋”的解释有相同的见解,“绝”是摒弃、杜绝之意,而“毋”又是禁止之意,则“绝”和“毋”同时出现,该句子就构成了一个双重否定的强调句式,所要表达的思想更加强烈。
延伸思辨:孔子的“四绝”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的一生都在践行这四句话。
第一是“毋意”,(这个“毋”与有无的“无”字通用,不过在《论语》上以及古书的否定词,多半用这个“毋”。)这是说孔子做人处世,没有自己主观的意见,本来想这样做,但如果旁人有更好的意见,他也会接受,而不是一味地坚守自己的观点。
第二是“毋必”,他并不要求一件事必然要做到怎样的结果。这一点也是人生哲学的修养,天下事没有一个“必然”的,所谓我希望要做到怎样怎样,可能会事与愿违。中国人有两句名言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人生的事情,十件事常常有八九件都是不如意。如果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还无法向人诉苦,对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儿女都无法讲,这都是靠人生体验得来的。
还有两句说:“十有九输天下事,百无一可意中人。”这也代表个人,十件事九件都失意,一百个人当中,还找不到一个是真正的知己。这就说明了孔子深通人生的道理。
事实上“毋必”,一定要做到怎样,世界上几乎不存在这样的事,所以中国文化的第一部书——《易经》,提出了八卦,阐发变易的道理。天下事随时随地,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在变,宇宙物理在变、万物在变、人也在变;自己的思想在变、感情、身心,一切都在变化之中。我们想求一个不变、固定的,不可能。孔子深通这个道理,所以他“毋必”,就是要能应变,能适应。
第三是“毋固”,不固执自己的成见。固是固执不通,是愚而好自用,见而好自专。本来是愚痴的,他却认为他那个愚痴的办法比谁都好。见而好自专,专断独裁,其实是犯了第二个“必”的毛病。
第四是“毋我”,专替人着想,专为事着想。没有一样事情不是为我自己做打算的,这叫做“我”。因为孔子没有我,所以什么事也没有“必”,也没有“意”,也没有“我”,也没有“固执”,都没有了。
“子绝四”,虽仅用了八个字,却涉及到:教师学之,增进修养,领导学之,提高领导艺术,世人学而时习之,提升自身素质。孔子学问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此。
精彩典故:
赵括纸上谈兵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兵事,认为天下没有人比得上他。他曾经和父亲赵奢谈论兵事,赵奢都拿他没办法,但是并不称赞他。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说:“打仗,是生死攸关的地方,而赵括太轻率地讨论它了。如果赵王不让他当将军就罢了,如果一定要让他当将军,导致赵军失败的人一定是赵括自己。”
赵括代替了廉颇以后,把原有的纪律和规定全部都改变了,而且还轻率地任用军官。秦国的将军白起听说以后,调遣变化莫测的军队,假装打败撤退,而断绝赵军的粮道,把赵军一分为二,使得赵平的士气不能得到统一。被困四十多天,赵军非常饥饿,赵括亲自指挥精兵搏战,但是赵括却被秦军用弓箭射死。赵括的军队大败,数十万赵军投降了秦国,秦国将他们全部活埋了。
先縠刚愎自用,楚王虚怀纳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