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鲁宣公十二年,楚国出兵攻打郑国,于是晋国派荀林父等人率军前往援助郑国。当晋军正要渡河时,却听说郑国已经和楚国讲和,而统帅荀林父经过一番分析后,认为不能轻率地进军与楚国交战,因此就打算撤兵回国。然而大将先縠却对下达的指令置之不理,自行率领军队渡过黄河,去追击楚军。等到荀林父发觉后,已无法阻止,只得下令全军前进。楚王听说晋军已经渡河追来,原本打算退兵,令尹孙叔敖也有相同的看法,于是就命令军队继续南撤回国。但是大夫伍参却力劝楚王应该出兵和晋军交战,他认为晋军的荀林父才刚新任统帅,威信不高;而将军先縠又固执刚愎,不听指挥;其余将领也都持不同的意见,这就让部下无所适从。这时若是楚军出战,必定可以胜利。楚王听了伍参的话,就下令停止撤退,回师北进,迎击晋军,最终打败了晋军。
当代镜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孔子说到的四种心理问题,也是我们普通人经常会碰到的问题。当今社会,总有人“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有几分才气,就恃才傲物,睥睨一切,看谁都不顺眼,这样的人实在是“井底之蛙”,不知天高地厚,会使自己陷入“不义”的境地。
比如,有的人容易犯多疑病。曹操就是典型的代表。他就是因为多疑,因而杀过朋友、同事和下属。可谓真正做到了“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我们常讲谣言害死人,一点不错。别有用心的人捏造出谣言来害人,还有的人是出于对手下的猜测和误解而害人。如果你不能理性地判断,就很可能遭人利用。中国有句古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患得患失,疑神疑鬼的人是做不了大事的。
还有一些人做事死板教条,不通权变。做事情有规律固然好,但不是任何规律都适用于自己。所以,在做人做事的时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只是一根筋,就可能会处处碰壁。
赵括和马谡头脑聪慧,能把先人传下来的兵法阵式背得滚瓜烂熟,但在行动上却是教条主义者,不知道变通。结果,一个是长平战败,二十万将士被坑杀;一个是失守街亭,毁了西蜀,自己还落得个身首异处。这都是固执己见给自己带来的后果。
还有的人固执己见,只喜欢听好听的,这就很危险了。一心只想着维护自己的利益,就很容易使自己和外界隔绝开来,甚至对立起来。
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国王,刚愎自用,不喜欢反对意见,所以为了拒绝老百姓的不同看法,干脆不让人在大街上交流,最后老百姓只能用眼神去交流。这就是史书上说的“防民之口,胜于防川”。
另外,就是自以为是的人。孔子反对那些一心只为自己、妄自菲薄的人。一个人如果始终以自我为中心,就很难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而且也可能会不择手段,干出违背道义的事。
不妨对照一下,这几条标准你又做到了哪一条呢?我们若能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也就能避免人生中的大错,不断进步,获得成功。
7.君子喻义,给生命注入正义的理念
子曰:“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论语·里仁》
译文:
孔子说:“对于道义,不能因为权势而动摇,不能因为利益而有所顾忌。”
国学链接:儒家的义利观念
儒家学说的基本用意可以由两个方面来说明,就个人方面而言,是要为个人确立一种安身立命的观念,以获得身心性命的寄托;就社会方面而言,是要为社会生活确立一种规范,以保障正常的社会秩序。
义利问题与这两个方面均有直接关系。儒家历来非常重视义利问题。程颢认为:“天下之事,唯义利而已。”(《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一)朱熹也认为:“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与延平李先生书》)义与利都是对行为的审查和考量,却是两种不同的审查和考量。义是对行为做伦理的审查和考量,以考查其是否合乎规范;利是对行为做经济的审查和考量,以考查其是否有效有利。
《中庸》说:“义者,宜也。”韩愈说:“行而宜之之为义。”(《原道》)义是一种行为规范,也是一种价值取向,意在强调行为的正当性、合理性。利,即利益。利的对立面并不是义,而是害。利与害是要在行为与结果之间做出考量,它所突出的是行为的功利性、有效性。所以在儒家看来,义与利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依据不同的尺度来对行为作出衡量。当义与利相一致的时候,就不会有问题发生,但是当义与利不相一致的时候,个人应当持什么样的态度?这才是义利问题的根本所在。
诸子之言:
朱子说:“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天理之所宜”告诉我们的是,一个君子,不管是自己喜欢不喜欢,只要是符合道义的时候,符合仁义的事情,就要去做,而且要做到最好,不符合的,即使自己喜欢也不能做。朱子所说的“天理”,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天道”。
杨氏曰:“君子有舍生而取义者,以利言之,则人之所欲无甚于生,所恶无甚于死,孰有舍生而取义哉?其所喻者义而已,不知利之为利故也,小人反是。”
程子说:“君子之于义,犹小人之于利也。唯其深喻,是以笃好。”
由此可知,能不为利所动,能够见利而先思义,便是君子;见利而忘义,抛弃人生原则,便是小人。那么,孔子是不是否定“利”呢?《易传》中说:“利者,义之和也。”要尽职尽责地按照自强不息的精神去做事,如此看来,利也就在其中。但富贵不是人们想求就必然能得到的,也不是得到之后就永远能拥有的,因此,不必有意地去提倡追求“利”,而应该在“义”的准则的约束下去做人做事。
延伸思辨:要有正义感
在孔子看来,君子明白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君子了解义,行事以义为标准。小人了解利,所以行事易追逐利益。和君子交往主要是讲道德、礼义,和小人交往就只能讲利益。孔子还说:“明智的领导者知晓义理,平民知晓他自己的利益。智慧之人明白按照圣人的话好善恶、立是去非,愚昧之人只晓得追求私利。”
生活中,人们为了利益不惜弃亲情和友情于不顾的事情多有发生,这就违背了做人的基本道义。善是做人的品德,是根本和本分。
在当今形势下,讲求道义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如果为了一己私利,丧失正义感,就可能会偏离正道。现代社会中的很多人都是借着改革的春风先富裕起来的,可他们中的一些人却为非作歹,得意忘形,看不起穷人。这是没有良心且缺失正义感的人。而有些人,在自己富裕之后,还能去扶持穷人,是行大义的表现。所以,企业家应当先爱国,讲道义,利用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带动年轻人创业,回报和反哺社会。
心里有义,必有大爱。摒弃利欲,张扬善义,如此,整个社会才会更加进步和谐。
精彩典故:
庾公不售的卢马
庾公是晋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庾亮。庾亮的马匹里面有一匹的卢马(的卢,马名),据说的卢马是一种克主人的凶马,所以有人劝他把这匹马卖掉。庾亮说:“我卖它就必定有人买它,那么,这匹马就会去害这位买马的人。莫非因为这匹马会害人,就要把这种灾祸转移到别人的身上?以前孙叔敖杀死一条长有两个头的蛇,就是因为害怕它再去祸害别人(古人认为两头蛇会伤害人),这早已经成为千古美谈了。今天我就是要仿效孙叔敖,做一件通情达理、符合道义的事情。”
当代镜鉴:企业经营者要遵守市场规范
在现代社会中,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完全是自由经济,企业经营者的行为是完全自由的。其实,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是一种规范经济,企业经营者的行为只有在符合法律和规范的条件下才是自由的。义作为当为之为,作为正义的事业,其正当性、正义性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即表现为具体的法律、条例、规范。只有符合法律、条例、规范的行为,才是合理的行为,才是合义的行为,才是正当的行为。
马克·吐温坚持道义的故事可以给现在的企业经营者以启示。
许多年前,马克·吐温在一次投资中,损失了一大笔财产,趋于破产。为了帮助他,一家报纸组织了一次募捐,很多人都慷慨解囊,这是一个诱惑——接受这次募捐,就意味着结束这种折磨人的负债生活。然而,作家却拒绝了,他认为自己不能白白接受这笔钱财,于是将那笔钱退还给了捐助人。几个月后,他的新书问世,他很快还清了债务。
马克·吐温的行为就是源于他内心的正义感。
正直意味着高度的名誉感。正直就是具有道德感并且遵从自己的良知,正直就是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就是要勇敢地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并能公开拒绝你认为是错误的东西。
市场竞争中的企业经营者也是一样,要能分清形势,时刻告诫自己对于利益的追求要以合义为基本前提。同时,市场经济又是一种自觉经济,企业经营者对于法律、规范的遵守应当是企业的自觉行为,而不应该在强制的前提下进行。当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应自觉地以社会利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为重;应当照章纳税、公平竞争;应当彻底杜绝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偷税漏税、坑蒙拐骗等念头;应当将合理经营、合法经营、公平竞争作为毫不动摇的精神支柱。
能做到以上几点,企业才能成为成熟的企业,社会才是成熟的经济社会,良好的经济秩序也才得以建立起来。
8.说之以道,获得领导好感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子路》
译文:
孔子说:“君子,容易给他办事,却难以讨他喜欢。不用正当的方式去讨他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等到他使用人才的时候,他就会根据各人的才能去安排。小人,难以给他办事,却容易讨他喜欢。用不正当的方式去讨他喜欢,他会喜欢的,但等到他使用人才的时候,他对人却求全责备,百般为难。”
国学链接:子路其人
子路本命仲由,又字季路,春秋末鲁国卞人。他是孔子的学生中比较独特的一个,性格爽直率真,有勇力才艺,敢于批评孔子,勇于改正错误,对自己的父母非常孝顺。孔子了解他的为人,对他有很高的评价,认为他可备大臣之数,可以胜任千乘之国的军事后勤工作,并说他使自己没有听到过侮慢之言。子路做事果断,信守诺言,勇于进取,曾经担任过卫国的蒲邑大夫、季氏家宰,是孔子“堕三都”之举的最主要合作者之一。后为卫大夫孔悝宰,在内讧中从容就义。
诸子之言:
孔子说:“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小人难养,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孔子强调了变通、变化对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而且也讲到了与人交往应该保持的度。做人做事能做到变通,其实就达到了“义”。
冯子游在《论语·里仁》中也说:“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强调的是事君、处友,都要按礼行事,别过分。
《庄子·人间世》中说:“擎跽曲拳,人臣之礼也,人皆为之,吾敢不为邪?为人之所为者,人亦无疵焉,是之谓与人为徒。”所谓外曲,就是外表恭顺,这是符合常人习性的。庄子在和卫王相处时不会表现得高傲的样子,他会虔诚地行或抱拳或跪拜这样的做臣子的礼节。这就是变通,以礼待君,从而赢得君主的喜欢。
《庄子·寓言》中说:“不言则齐,齐与言不齐,言与齐不齐也,故曰:‘言无言。’”其意是说话应讲究技巧,不要一直沉默,也不要滔滔不绝,要会变通,获得别人的好感。
延伸思辨:做领导欣赏的人
孔子的这番话,对两类领导的特点分析得简直是入木三分,我们完全可以针对不同的上司采用不同的“对策”。
对领导,你不能太疏远。因为领导决定着你的饭碗,你的升迁,甚至你的工作能否取得有效的成绩。和上司关系融洽了,你就能获得领导对你工作的支持、指导和帮助,对你顺利完成工作有很大的好处。
但是,也不能和领导的关系太密切,如果你对他唯唯诺诺,就可能落下马屁精的坏名声。而且有的上司并不喜欢没有距离的关系。
当我们跨入社会、走上岗位的时候也要面对不同的领导,有的人或许一生都会因工作的变动频繁而接触各色各样的领导,这就需要掌握与领导相处和交往的学问。只有精通了这门学问,才能在与上司交往中更灵活,成为领导欣赏的人,使自己得到重用。
精彩典故:
识时务的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