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学记》指出了施教的七点大纲,其中之一是:“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即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先观察而不要事先告诉学生什么,以便让他们用心思考。孔子说:“我是无所不知吗?我实在无知啊!如果有一个粗人来问我,虽然他一无所知,却很诚恳地求教,我也只是就他所提的问题,从正反两方来问他,一步一步地诱导他到源头之处就是了。”可见启发诱导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开启学生智慧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其中,“启”是使人获得开导,突破盲点,领悟其要旨。启发的成功运用需要老师在洞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接受能力等设定知识点,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实施,在学生思考问题智穷虑竭之时进行指点,使学生突破盲点,领悟其要旨。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发”是使人获得引发,找到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体会。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经过思考,获得了一些思想体会,这些思想要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得经过大脑的整理,想好要说什么,怎么说,先说什么,后说什么,用什么词汇来概括思想等。
孔子的后一句话在强调了《诗经》在政务、外交方面重要作用的同时,告诉人们学了知识要能运用,否则学得再多也没有用处。这一告诫凝结着孔子的智慧,永不过时。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去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死读书,读死书,不通过实践去消化吸收书中知识,不能将书本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书读得再多,充其量只能是一个“书囊”。只获取知识而不付诸运用,犹如只耕耘不收获。
读书应和实践紧密联系,用书中的知识指导实践,用实践深化读书学到的知识,这样读书才是最科学的。坚持联系实际读书学习,使工作的过程成为理解、验证、应用知识的过程,把读书学习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读书是学习,运用学到的知识也是学习”。要学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以用促学、学用相长,达到学以明志、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见效和学之求深、悟之求透、用之求效的目的。
延伸思辨:学以致用
孔子从来是主张学习是为应用而反对读死书的。他认为,“学”的目的是为了“行”。如果不能“行”,你书读得再多也是没有用的。相反,只要你能够言谈举止得体,行为方式得当,那就如他的学生子夏所说:“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说到底,还是求实务本,学以致用。
孔子还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
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关于这一观点,在孔子的学生子夏的思想中也表现出来。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就是说当官时有余力就应该学习,学习后有余力就可以做官。这一思想实质上也体现了学与用的关系,要想当好官必须学习,学习的目的应是更好地当官,体现了学习与应用的关系,也体现了孔子办私学的目的,即通过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让他们直接登上政治舞台或做教师培养政治人才。当然在孔子看来,学习的目的也在于对道义、真理的追求,“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的学以致用,注重一个人在思想方面的成熟。即是要把老师所讲的道理,在生活实践中进行对照和观察,检验自己的行住坐卧、言行举止是否都能够做到老师所讲的标准。最主要是观察自己每时每刻的意念是善的,还是恶的,当达到纯善的境界时,也就是“仁”了,永恒的快乐也就出现了。所以只有学习和实践同时并重,才能得到人生的真正快乐。
孔子主张学以致用,那么如何达到用的目的,也就是说如何去用呢?孔子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举一反三”,其意思是说,学一件东西,可以灵活地思考,将其原理运用到其他相类似的东西上。
举一反三无疑是提高效率的途径之一。一个人要发明创造,寻求创意,也要善于举一反三,让绝妙的构思如泉水般喷涌。其实一个人的认知无时无刻不是在“举一反三”的过程之中。或是别人的经验在书本上已经总结成为规律,自己拿过来推而广之,这是一个认知上的学习过程;或是通过自己的实践取得经验,总结归纳成为规律,又用来指导自己以后的实践,这是一个自我“举一反三”的过程,也是一个认知上的创造过程;或是众人的实践还没有总结成为规律,自己把规律找出来,众人再推而广之,这种“举一反三”是原创性认知过程。当然,要想做到举一反三,首先必须先寻找原型和启发物,激发对象的兴奋点。
精彩典故:
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
眼看部队由于缺水严重影响士气,曹操想起平时吃的一种水果——梅子。梅子酸甜可口,能增加人体的唾液分泌,有效减轻口渴症状。想到这,曹操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将梅子吃到了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曹冲称象
历史上像曹操这样能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谋臣智士不胜枚举,曹操的儿子曹冲也是其中之一。
有一次,吴国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十分高兴。大象运到魏国都城许昌那天,曹操带领文武百官和小儿子曹冲,一同去看。
曹操的手下都没有见过大象。这大象又高又大,光说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么粗,人走近去比一比,还够不到它的肚子。
曹操对大家说:“这头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们哪个有办法称它一称?”这么个大家伙,可怎么称呢!大臣们纷纷议论开了。
一个说:“只有造一杆顶大顶大的秤来称。”
而另一个说:“这可要造多大的一杆秤呀!再说,大象是活的,也没办法称呀!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块儿来称。”
他的话刚说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大家说:“你这个办法呀,真叫笨极啦!为了称称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了,不可惜吗?”
大臣们想了许多办法,一个个都行不通。可真叫人为难呀。
这时,从人群里走出一个小孩,对曹操说:“爸爸,我有个法儿,可以称大象。”
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爱的儿子曹冲,就笑着说:“你小小年纪,有什么法子?你倒说说,看有没有道理。”
曹冲把办法说了。曹操一听连连叫好,吩咐左右立刻准备称象,然后对大臣们说:“走!咱们到河边看称象去!”
众大臣跟随曹操来到河边。河里停着一艘大船,曹冲叫人把象牵到船上,等船身稳定了,在船舷上齐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条道道。再叫人把象牵到岸上来,把大大小小的石头,一块一块地往船上装,船身就一点儿一点儿往下沉。等船身沉到刚才刻的那条道道和水面一样齐了,曹冲就叫人停止装石头。
大臣们睁大了眼睛,起先还摸不清是怎么回事,看到这里不由得连声称赞:“好办法!好办法!”现在谁都明白,只要把船里的石头都称一下,把重量加起来,就知道象有多重了。
曹操自然更加高兴了。他眯起眼睛看着儿子,又得意洋洋地望望大臣们,好像心里在说:“我这个小儿子可以举一反三,以后必成大事!”
当代镜鉴:举一反三带来思维飞跃
有人说做学问就像下棋,要有大眼界,只经营一小块地盘,容易失去大局。具备扎实的基础、广博的知识,并且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能将学问的“棋盘”连成一片。
一座高耸入云的山上有两座寺院——普济寺和光度寺。每日清晨,两个寺院都会分别派一个小和尚——明悟和明心,到山下的集市买菜,两人每天几乎同时出门,所以总能碰面,经常暗地比试彼此的悟性。
一天,明悟和明心又碰面了,明悟问:“你到哪里去?”明心答:“脚到哪里,我就到哪里。”明悟听他这样说,不知如何回答才好,站在那里默默无语。买完了菜,明悟回到寺院向师父请教,师父对他说:“下次你碰到他就用同样的话问他,如果他还是那样回答,你就说:‘如果没有脚,你到哪里去?’”明悟听完点头称是,高兴地走了。
第二天早上,他又遇到明心,他满怀信心地问:“你到哪里去?”没想到这次,明心回答道:“风往哪里去,我往哪里去。”明悟没料到他换了答案,一时语塞,又败下阵来。明悟回到寺院,将对方的回答再次报告给师父听,师父哭笑不得,说:“那你可以反问他‘如果没有风,你到哪里去’嘛,这是一个道理啊。”明悟听了以后,暗暗下了决心,明天一定要胜过明心。
第三天,他又遇到明心,于是又问道:“你到哪里去?”明心笑了笑,说:“我到集市去。”明悟又一次无言以对。回到寺院,明悟的师父听了之后,感叹:“举一反三地‘悟’才是真的‘悟’啊。”
故事中的明心用举一反三的智慧彻底征服了明悟师徒,说到底,这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大脑思维活动的高级层次,是智慧的升华,是大脑智力发展的高级表现形态。如果我们在思考问题时,能够运用这样的思维联想方式,那么知识和财富的宝库将会在不经意间向我们打开,这种思维方式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自人类的第一架飞机上天三十年后,由于速度的提高,飞行时出现了机翼震颤现象,它常使机翼突然断裂甚至破碎,酿成了很多惨重的飞行事故。震颤问题成了飞机设计师们非常头疼的问题。正当工程师的思维受阻时,他们从高速飞行的蜻蜓身上得到了启发:有一种黄褐色、身长只有3厘米的海蜻蜓,飞速极快,它那对透明的翅膀平行伸展,飞翔时特别平稳。这个发现说明这种蜻蜓有一种对抗震颤的高超本领。经过工程师们的仔细观察和分析研究,发现在蜻蜓的翅膀末端前缘有发暗的色素斑——翅痣。若将它们切除,蜻蜓再飞时就会摇来荡去非常不稳。可见,翅痣就是蜻蜓对抗震颤的“秘密武器”。
显然这是一个有助于破解飞行难题的重要发现。于是,工程师们学以致用,他们模仿蜻蜓的这种抗颤装置,在飞机的末端前缘也增设了类似“翅痣”的“加厚区”或配重,从而消除了机翼的震颤现象。
研究者由对“翅痣”的观察研究,进而获得新的发现和思路,开始模仿创新,这类发明实践不止一例。例如,青蛙的眼睛善于跟踪运动目标,人们便研究青蛙眼的结构与反映原理,设计出模拟蛙眼的电子模型,这样的“电子蛙眼”能跟踪天上的卫星以及监视空中的飞机;狗的鼻子一向以灵敏著称,它能嗅出200万种物质的不同浓度和气味,嗅觉比人灵敏100万倍。现在,人们以不同物质对紫外线的选择性吸收为理论基础,模拟研制出“电子鼻”,其检测灵敏度可达狗鼻子的1000倍,“电子鼻”可用于监测环境或用于安全保卫工作;科技人员还发明了“人造眼”,将之用在某些交通工具上,可帮助交通工具自动选择着陆场地或自动巡行;发明了“蝇眼照相机”,可一次照出千百张相同的照片,可用于印刷制版或大量复制电脑的微小电路;发明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可提前15小时发出大风强度、方向等的预报。此外,人造皮肤、人工肾脏、人工心脏瓣膜等一类冠以“人造”字样的产品,也都是基于举一反三思想的发明创造。
举一反三狭义地讲能促进人们思考,提醒人们注意观察;广义地讲则能为创造发明提供灵感,有助于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可见,举一反三是何等的可贵与重要。如果不会举一反三,只是僵硬地照搬学来的东西,那么学来的东西,还是别人的,永远不是你自己的。
5.一日三省,时时检查自身的思想和行为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必定用三件事反省自己:替人谋事有没有不尽心尽力的地方?与朋友交往是不是有不诚信之处?师长的传授有没有复习?”
国学链接:曾子与《大学》
曾子:孔子的高材生,名参,字子舆,南武城(今山东费县东南)人。曾子在当时孔子的学生中属于较拙一点的学生,其实并不是笨,只是人比较老实,不太爱说话,后来嫡传孔门道统。现代人除拿《论语》代表孔子思想外,也把《大学》、《中庸》看做孔子思想。其实,《大学》是曾子作的,原来是《礼记》里的一篇,后来到唐宋的时候,才把它分出来,变成了四书之一。所以把《大学》、《中庸》思想,就认为是孔子的思想,是不大妥当的,这仅是孔子思想的演变。
诸子之言:
曾子这段话理解的难点在于“吾日三省吾身”。省,反省,自我检查。问题在于对“三”的理解,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次数而言,指多次,并非限定三次。古人惯以三、九代表多次。官懋庸《论语稽》曰:“古人于屡多且久之数,皆以三言,如颜子三月不违,南容三复,季文子三思,太伯三让,柳下三黜,文子三仕三已,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嗅而作,三年学,三月不知肉味,皆此意也。如一一而求之,若者一,若者二,若者三,则失之矣。”另一种解释,就是以三条来进行自我反省。朱熹即持此种看法:“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种看法较为合理。因为昨日之事已反省过,今日之晨,一切才刚刚开始,又从何反省起?所谓反省必须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学习之后,才有可以反省的内容。《大戴礼曾子立事篇》说:“日旦就业,夕而反省,是以殁其身亦可谓守业矣。”可见曾子明确指出,白天(日旦)就业,晚上(夕)反省。若一日三省,有何必要,岂不流于繁琐和形式主义。
延伸思辨:修养的自觉性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曾参在这里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出完美的理想人格。《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