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省干线专养境内国省干线先后由内江公路养护总段安岳分段、安岳县公路养护一段、安岳县公路养护管理段管养。养护公路里程122公里。公路养护资金的80%由养路费分成,总段按计划下拨,其余由公路民工建勤代金和县财政补贴。1988年以前,县境内无沥青路,公路养护每年每公里备片石120立方米,采用层铺法加铺碎石和泥沙,对路面进行日常维护。1986年,公路好路率为26.1%,到1989年好路上升到43.7%,路面综合值由55上升到60.1。
1988年,毛家至龙台沥青路建成后,开始维护沥青路。保持路面整洁,路肩顺适,无垃圾、无杂草,水沟畅通无堵塞,标志、标牌无缺损,桥涵无病害。夏季高温时段,则根据泛油情况及时加料养护。对松散、车辙、坑槽等均采取拌和法或层铺法进行养护。同时,在国省干线两旁植树。
1986—2005年,共植树15万余株。
(二)县道专养路县道专养路7条,156公里,由县养护段管养。养路资金部分由养路费分成切块下拨。以拖养费、民工建勤代金为主要经费来源,其他部分由县财政补贴。
2000年以前,采用本地石料铺筑泥结碎石路面,每年每公里用养护片石100立方米左右。好路率1988年35.2%,2005年54.7%。路面综合值1988年54.2%,2006年67.53%。到2005年县道基本建成沥青、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养护操作方法基本与国、省道路养护相同。20年间,轮换树种、补植公路行道树10万余株,公路绿化率达95%以上。
二、群养路
全县有道群共养路171.4公里,县批群养公路301.5公里。由拖养费补贴,民工建勤代金、群众集资、财政补贴等作为养护资金。养路方法基本采用本地石料铺筑泥结碎石路面。全县乡镇共组织68个群养班,405人,对上述公路进行日常养护。1995年,道群共养路良等路达115.3公里,好路率67.7%,综合值68.4。县批群养路良等路达129.9公里,好路率48.1%,综合值61.7。
(第五节)运载工具
1980—2005年,县内用于运输的有架车、三轮车、拖拉机、摩托车、汽车、自行车、独轮车、船舶、马帮等。
一、汽车
80年代中期至2005年,汽车一直是县内客货运输的主要工具,汽车种类主要有客车、货车和轿车三大类。其中,货车保有量始终居于首位,客车次之。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城乡居民收人水平的提高,县内开始出现私人购置轿车。2000年以后,国家对轿车产业政策调整,全县轿车拥有量快速增长。到2005年,全县三大类汽车总量排序为:货车、客车、轿车。
(一)客车1986年,有客车89辆,3 659个座位。1992年,增至998辆。到2005年,全县共有长短途营运客车、公交车、机关企事业自备客车884辆,2.23万个座位。
(二)货车1986年初,有货车210辆。1992年,增至1 142辆,吨位5372吨。到2005年,全县各类货车1832辆。
(三)轿车80年代中期,全县无私人轿车,仅有少数单位按规定配置有轿车,主要用于部门工作,轿车拥有量也仅有二三十辆。90年代末,出现私人轿车。2005年,全县轿车总量400余辆。
二、拖拉机
1986年,全县有拖拉机774台,载重吨位814吨。1997年发展到1019台,载重吨位1253吨。2005年,全县有拖拉机586台。
三、船舶
1986年,有船舶277艘,约计389吨位,376马力,客船定员723座。到2000年,共有船舶968艘,1278马力,2804个客位。随着陆路运输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发展迅速,水路运输市场逐年萧条,到2005年,全县仅有营运机动货船2艘,营运客船72艘。
四、摩托车
1986年,全县有摩托车150余辆。90年代以后开始骤增,2005年,达2万余辆。
五、三轮车
1986年,全县有人力货三轮702辆,机动农用三轮车7080辆。1995年,有人力客三轮400辆,人力货三轮360辆,三轮客运摩托55辆,农用三轮车219辆。到2005年,全县仅有人力客三轮32辆,64个座位,人力货三轮106辆,机动客三轮203辆、406个座位,机动货三轮112辆。
六、人畜力架车
1986年初,全县有人力、畜力架车125辆,载重量125吨。90年代中期以后,人畜力架车逐年减少,到2005年仅存40辆。
(第六节)车辆维修保养
1986年,全县机动车辆维修保养以企业维修与个体维修相结合。除二级保养外,大多是电路、油路、加气、补胎等小型修理。有维修企业11户,个体维修户14户,全年维修车量为2530辆次。90年代以后,机动车数量逐年上升,维修量相应增加。1995年底,全县机动车维修企业增至195家,其中具有二级维修资格的28家。全年维修车量达9753辆次。
2000年以后,全县机动车数量快速增多,维修企业也大幅上升。2002年,县内9家较大的企业合并组建安岳县腾远汽修有限责任公司,从事机动车辆维修与检测。2005年,全县有一类维护资格企业2户,二类维护资格企业1户,三类维修资格企业260户。全年维修、检测量达到1.48万辆次。
(第二章)运输
(第一节)陆路
一、货运
80年代中期,全县货运体制以专业运输公司、县内单位和少数个体运输专业户等形式构成。1986年,年货运量60.08万吨,货运周转量为3214.94万吨公里。
90年代以后,随着全县机动车拥有量的增加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货运需求量不断上升,个体运输专业户快速增多,专业运输企业相继改制、解体或破产,全县货运市场逐步向运输个体户转移。1992年,全县专业货运用车增至1142辆。其中,个体户货运车487辆。同年,货运量663.9万吨,货运周转量7.63亿吨公里。90年代中期以后,全县专业运输公司基本转人客运,货运业务转至个体运输专业户,1998年,全县第一家由运输个体户筹资组建的货物托运部成立后,全县货运业务逐年由个体向托运公司转移,构成个体、托运部(公司)、单位(烟草、邮电等行业因货物的特殊性,其部分货运业务由其自备专车运送)三位一体的货运模式。个体和托运部(公司)成为全县货物运输的主力军。随着货运市场的发展,货运量进一步增加。但因外地货车向本县送货量和运出货物增多,挤压本县货运车生存空间,2005年,货运量降到219.8万吨,货运周转量为2.53亿吨公里。
二、客运
(一)长途客运1986年,有各类汽车运输企业12家,均从事长途客运。1988年,客车增至998辆,长途客运通车里程712公里。1994年,开始超长客运业务。同年春运期,投人超长客运车18辆,营运起止地为安岳至广东,共发班95班次,客运量达47.73万人次,客运周转量4.11亿人公里。
2000年以后,随着全县长途客运市场的不断发展,长途客运业务的大幅上升,全县重新整合运输资源。次年,组建中星集团运业有限责任公司,下辖兴达、通达、佛达、顺达、普州旅游、环宇、安达尔、兴盛超长8个分公司,承担全县长途客运业务,开行客运线路229条。其中,跨省际线路22条,跨市际线路27条,跨县际线路5条。长途客运的主要班线有:安岳至深圳、番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和成都等省内长线及国内各名胜旅游区的包车业务。同年,全县客运量达182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达12.78亿人公里。之后,由于国家铁路客运、空中客运和私车、出租车的发展,长途客运线路逐年有所减少,运量回落。到2005年,全县仅有安岳至深圳、贵阳、重庆和省内长线等,年客运量降至13.14万人,客运周转量3.29亿人公里。
(二)短途客运1986年,全县短途客运路线57条,日发班车292辆次,通客车乡镇78个,占全县乡镇总数的83%。年客运量252.94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08亿万人公里。
90年代以后,短途客运线路呈上升趋势,客运车辆有所增加。随着市场的发展,出现农用货车、摩托车等违法客运的经营行为冲击市场,扰乱客运秩序的现象。1992年,通客车乡镇增至89个,占总通乡镇数的97.74%。而运量则大幅下滑。完成客运量仅78.3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137.1万人公里。1997年,全县开始清理整顿短途客运市场,打击非法营运,取缔农用三轮车、四轮车进人市场等。2005年,客运量大幅回升,客运量达1533万人次,客运周转量达10.73亿人公里。
(三)公交客运1997年1月,县城开行解放桥至七里桥往返公共汽车,投人营运车辆7辆。年底,客运量50.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50.5万人公里。2000年以后,增加普州桥至石桥铺镇、西大街转盘至丝二厂、北坝至东门汽车站、解放桥至东门汽车站4条公交客运线路。2005年,客运量41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050万人公里。
(四)出租车客运1993年,县城开始出租车载客运输,30辆出租车,客运量43.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190万人公里。2000年,出租车发展到106辆。2005年,全县出租车客运量58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482万人公里。
(五)人力三轮车客运1989年,在县城内首次出现人力三轮车客运。1990年底,全县人力三轮车发展到450辆。1991年,全县将人力三轮车客运纳人交通运输管理,逐步限制人力三轮车的增长。到2000年,人力三轮车总数降至250辆。同年,客运量为21.9万人次,客运周转量为110万人公里。2005年,仅存人力客运三轮车32辆,客运量为5.4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为27.5万人公里。
(第二节)水路
县境内有通船乡镇56个。主要分布在大、小濛溪河,大、小清流河和琼江河5条河流及书房坝、磨滩河、康家桥、报花厅、朝阳、跑马滩、崇龛7个水库。通航里程为385公里,属渠化河段。2005年,有运行船舶1081艘,656吨,1092马力,2775个客位。
(一)客运1986年,全县有船舶277艘,约计389吨,376马力,客船定员723座。分布在全县10个区38个乡镇,客运量15.9万人,客运周转量15.81万人公里。2000年,全县船舶量上升至968艘,1278马力,2804个客位。客运量增至52万人次,客运周转量520万人公里。同年后,全县大力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逐步规范水上客运市场管理,加大客运船舶改造。2005年,全县航道客运量5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550万人公里。
(二)货运1986年,全县有货运船舶57艘。同年完成货运量30 780吨,货运周转量43万吨公里。90年代后,随着全县陆路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水上货物运输逐年减少。到1996年,全县货运船舶减至15艘,年货运量降至8100吨,货运周转量11.34万吨公里。2000年后,全县公路交通进一步发展,绝大部分货运船舶逐步退出运输市场。2005年,全县仅有货运船舶2艘,完成货运量仅1080吨,货运周转量1.51万吨公里。
(第三章)管理和机构
(第一节)管理
一、运政管理
80年代中期以前,道路运输的管理主要针对运输企业。1986年,实施运输行政管理后,即按照“政企分开,简政放权”的原则,从直接抓企业道路运输事务转人抓行政管理。重点管理运输经营者开停业、汽车维修市场、搬运装卸市场、运输服务市场、驾驶培训市场的行业规划与统计、协调与咨询、监督检查等。
(一)客运市场
1.班车客运
1986年,对班车客运管理实行由企业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的办法。1998年,客运市场放开经营后,随着客运市场扩大和线路、班次增加,班车客运逐步转人对客运线路、班次管理。2003年,调整管理办法,对新增线路、新增班次由企业提出申请,经县交通局审核,交县客运运力审批领导小组审批后,再上报市主管部门审批。2005年,《安岳县道路客运线路经营权服务质量招投标管理办法》出台后,对班车客运管理依据新的管理办法调整全县道路运输结构,规范班车客运秩序。
2.农村客运
1986年至90年代末,全县农村客运市场较为混乱,营运车辆以农用三轮车、长安徽型车等车辆为主。2003年,开始把农村客运纳人运政管理,严查超载,处罚无证上岗。2005年,75辆技术状况差的农用客车作强制报废更新处理。同时采取车辆由公司统一购买,驾驶员由公司统一招聘调派、发放工资等办法规范农村客运市场。
3.车站
1986—2005年,对车站的管理始终坚持“安全第一”和“五不出站”的工作原则,严格检查易燃品、易爆品和危险品。在每年春运高峰期和节假日,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均抽派人员分赴各车站检查、指导、督促客运工作,协调车站完成运输任务。公安局在安岳客运站和东门车站等设立车站派出所(治安室),维护车站治安秩序。
4.城市客运
全县城市客运管理主要包括公共汽车和出租车两大类。2001年,全县正式将出租车列人城市客运管理,要求出租车客运实施“统一道路运输证,驾驶员服务证,统一汽车顶灯,统一车颜色和标示色带,统一运价,实行明码标价经营,统一基础台帐”。2005年,县政府制定《安岳县城区出租车客运经营权有偿使用方案》,对出租车实施第二轮经营权有偿出让。
1997年1月,县城首次开通公交车(1路)后,管理工作主要是规范公交车运营线路、起止站点、设置中途上下点、出车和收车时限、划定各路车线路和运价等。2003年,划定40个公交车候车。
5.车辆检测和人员准人
1986—2005年,对营运车辆实施技术管理,对从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开展常年性车辆综合技术性能检测。营运车辆,每年一次性能检测,每季度一次车辆强制二级维护,营运车辆必须按期进行技术等级评定。2005年,全县年检车辆率95%以上。驾驶人员经从业资格培训,领取从业资格证。
6.客运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