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理气自我按摩七步功
23869100000009

第9章 风、寒、湿、热、燥、火六邪发病症候(3)

身寒俯仰难,气上冲眩晕,腹胀引胸膈的,取任脉建里穴(在脐上三寸处)掐而旋之。

胸、胁、背相引痛,心乱不舒,呕吐多唾,饮食不下,取肾经幽门穴(在胸骨下二寸旁五分)。

有寄生虫发生的心痛,口多涎,痛不能反身的,取任脉上脘穴(在脐上五寸处)掐而旋之。

胸痹,肩麻,取三焦经天井穴(在肘外侧);舌卷,口干,心烦痛,臂外侧痛,取关冲穴(在四指端)。

心疝痛按其少腹有血淤积处,掐而分之。

十七肝病及卫气留积发胸胁满痛

邪在肝,其脉行于胁则胁痛,肝乘脾胃致中焦虚寒,肝主血,病则恶血滞留在内。肝主筋,病则胻骨关节肿而抽掣。

治取肝经行间穴(在足大趾、次趾岐骨间),掐而旋之以去肝邪而止胁痛。再取胃经三里穴(在膝下三寸)以温胃去中焦虚寒,再取三焦经瘈脉穴(在耳旁上一寸处)以去抽筋。

邪气蓄积在胸的,取任脉天突穴(在喉结下二寸处)、廉泉穴(在喉头上)。在腹中的,取胃经三里穴(在膝下三寸处)、气冲穴(在耻骨外侧),掐而旋之。

胸满气喘,身体屈曲,取胃经人迎穴(在喉结旁一寸五分处)、任脉璇玑穴(在喉结下三寸处)。

胸胁胀满,痛连膺部,呼吸不利,心闷,不欲食,喘息少气的,取肾经灵墟穴(在胸大肌中)。

喉痹气逆,先取胃经气冲穴(在耻骨侧以降冲气),再取足三里穴以下胃气,再取肺经云门穴以宣肺气。

胸胁胀满引背痛而卧床不能转身的,取脾经胸乡穴(在三肋下乳腺旁二寸处)掐而旋之。

伤于忧愁,郁怒思虑致心脾之气结于胸的,取任脉中脘穴(在脐上四寸处)掐而旋之以去结聚。

胸满,腋生瘰疠致臂不能上举的,取胆经渊腋穴(在腋下三寸处,举臂得之)掐而旋之。

邪闭胸中,深呼吸时胸胁疼痛,邪实则全身皆寒,正虚则百节弛缓,取脾经络穴大包穴(在腋窝横纹头)掐而旋之。

胸胁胀满,筋脉拘急,引脐及小腹疼痛,气短心闷的,取任脉巨阙穴(在胸骨下一寸五处)掐旋之。

胸满不能安眠,取胆经辄筋穴(在腋下三寸处);伤食,胁下满不能转侧,取肝经期门穴(在胸骨旁);多卧,胸满,肠鸣,取大肠经三门穴(在食指三节侧端)。

胸满,呼吸不利,头颔肿的,取小肠经阳谷穴(在手腕外侧横纹处)掐而旋之。

胸胁胀满,肠鸣腹急,取脾经太白穴(在足内侧大趾核骨后)掐而旋之。

胸胁满,腹胀,足寒,大便难,面唇白时呕血,取肝经太冲穴(在足大趾、次趾岐骨间)掐而旋之。

胸胁支满,忧惊厌烦,心闷,身寒,头痛,项不转侧,呃逆,鼻流清涕,耳聋,目昏,肩背痛不能着席,这些都是卫气留积不散的病。只要用手左右摆动,使劲甩腕,让肩背膂筋得到有力的冲击,就能使卫气顺畅地周行全身,而使病痛消失,身体恢复正常。

十八邪入心、胆发悲恐惊、口苦、不乐

口苦的病名为胆痹。胆属奇恒之腑,中藏精汁,其功能主谋虑,五脏依靠它作决断,咽作役使。口苦的原因是屡谋而不能决,使胆气上溢而口苦。取胆的募穴日月穴(在乳下肋间)掐之,俞穴地五会穴(在足小趾、四趾岐骨间)掐而旋之。

好怒而不愿吃饭,说话越来越少,这是肝木克制脾土而衷气不舒所致,取脾经太白穴(在足大趾核骨后一寸处)掐而分其邪,旋而散其毒。

怒而多言不休的是肝气逆甚,取胆经肩井穴(在距大椎三寸处)掐而旋之。

呼吸气短,时悲时怒而气逆不降的,取肺经鱼际穴(在掌侧肥肉处),掐而旋之。

心痛时悲,四肢厥逆,心虚似肌,心悸易惊,取心包经大陵穴(在腕中),间使穴(在腕后三寸处)。

好惊而悲,胫足发热,面热口渴,取肝经行间穴(在足大趾、次趾岐骨间)掐而旋之。

脾虚,中焦虚寒,胸闷,不乐,好叹息,取脾经商丘穴(在内踝前下部)掐而旋之。

面色发青,好叹息,振栗怕冷,尿白,大便难,取肝经中封穴(在内踝前一寸处)掐而旋之。

心虚如悬,悲哀烦乱,时常恐惧,是心肾不足所致,取肾经然谷穴(在足内侧中点)掐而旋之。

惊而时悲,身如高处下坠,汗不出,面黑,饥而不愿食,取肾经照海穴(在内踝下)掐而旋之。

目眩,肢冷,臂痛,时惊面赤,目流泪,取三焦经液门穴(在小指、四指间掌背处)掐而旋之。

胃气上逆而呕苦汁的,取胃经三里穴(在膝下三寸处)。

受惊而乳痛,取梁丘穴(在膝上二寸处侧),均掐而分其邪,旋而散其毒。

十九脾受病发四肢不用、腹胀、肠鸣、短气

四肢都受胃的精气营养,但必经脾的运转才能达于四肢,如脾病不能运转,四肢就日衰。

身重骨疼,是脾经受湿邪所致,取太白穴(在足大趾核骨后一寸处)掐而分其湿,旋而散之。

脾主肌,病则肉痛,若热邪入胃则内热而消谷善饥,若寒邪入脏则内寒而肠鸣、腹泻,都取胃经三里穴(在膝下外侧三寸处)掐而散之。

饮食停滞不下,膈咽不通,是邪在胃脘,取任脉下脘穴(在脐上二寸处),上脘穴(在脐上五寸处)。

腹胀当心痛,上支两胁,膈和食道不通,取胃经三里穴(在膝下三寸外侧处)掐而旋之。

肠鸣、腹泻、脐痛,取三里穴直下至深处掐有痕处即邪所在,掐而分其邪,旋而散其毒。

腹胀满不能食的,取督脉脊中穴(在十一椎下)。

腹中气胀引脊背痛,饮食多而干瘦,病名食体。取膀胱经脾俞穴(在十一椎旁一寸五分处),再取肝经章门穴(在季胁处),均掐而旋之。

胃寒而胀满不食,或有热而多食身瘦,或寒热错杂而腹满肠鸣,或腹胀而兼风厥,或胸胁胀、气逆呕吐而引起脊骨拘急、筋脉拘挛、饮食不进等症,都取膀胱经胃俞穴(在十二椎旁开一寸五分处)掐而分其邪,旋而散其毒。

腹胀、肠鸣,气上冲胸不能久立,是气血虚、肠胃积冷所致,若再受寒则腹泻,脐痛,食不化,身发浮肿,取胃经天枢穴(在脐旁一寸处)掐旋之。

喘息,少气,腹满,大便难,大肠有热而肠鸣,腹满,脐痛,食不化不能久立,腰背拘急,转筋,头晕等症,都用股撞墙功法,调动督脉长强穴能直上头顶,散落至足踵与任脉建基穴相接,以去邪。

二十三焦、膀胱受病发少腹肿、不得小便

少腹肿痛,小便不利的,是邪入三焦而连于膀胱,取委阳穴(在膝外侧处)掐有痕的都分而旋之。

膀胱病变则气化不行,水液不出使少腹胀痛,用手按之则想小便又不通利,或其经脉循行部位如眉上、足小趾外侧、踝后等处都有热感,取膀胱经委中穴(在膝窝中)掐而旋之。

发病在少腹部作痛,大小便都不通利的,病名叫疝气。是受寒的则少腹胀,两股间冷。治取脊尾骶骨掐有印痕处,均密掐、细掐散其邪旋散之。

胞系绞扭,小便不出,少腹胀的,取任脉关元穴(在脐下三寸处)掐而分其邪,旋而散其毒。

少腹胀急,小便不利,气逆而上冲头顶的,取脾经漏谷穴(在内踝上六寸处)掐而旋之。

小便白浊,疝痛,少腹肿,咳逆,呕吐,阴缩,腰痛,面色青黑,身热,腹胀的,取肝经行间穴(在足大趾、次趾岐骨间),掐而旋之。三焦的约束功能失常而大小便不通利的,取胃经水道穴(在脐下四寸旁一寸处)掐而旋之。

三焦气化失常而小便不通利的,取膀胱经束骨穴(在足小趾节后外侧处)以通其小便。如水邪上逆则取脾经太白穴(在足趾核骨后),胃经陷谷穴(在足二、三跖骨间),若水邪上逆过甚,则取肾经大钟穴(在足跟后),胃经冲阳穴(在足背最高处),均掐而降其逆,旋而祛其邪。

大便秘涩不下,取大肠经偏历穴(在腕上二寸桡侧),便时以右手拇指紧掐,食指正好按在三焦经的支沟穴,也是通便的要穴,二指一用力,大便就通了。

二十一肝病发癫疝、遗尿、癃闭

肝经之脉,从足大趾循踝直上,环阴器抵少腹,斜上至胁。病则男疝女带,牵引睾丸作痛,或心惊悸不宁,呼吸少气,或少腹痛,排尿困难。阴器弛纵的,取任脉脐下各穴以双手掐按有甲痕处或浮肿处,以散其邪毒,卧取较便当。

癃闭病,日多次小便,身热如火,喘气气逆,是肺气不足,热邪炽盛在胃,病名叫热厥。因肺肾阴虚将为热邪所竭之势,若攻其虚则不能祛邪,若攻其邪则正气必伤,故只能用嗨字功,将邪气“嗨”出来,击掌撞臂将维脉和带脉的维护正气的功力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大补正气的不足,使肺肾都能得到恢复。

囊肿病,是饮食不节而伤及脾胃,或喜怒不时而伤及情志,都可使津液的输注失常而内溢。如下溢于阴囊则致水道不畅,日益长大则行动不灵,要用铍针放出其水,使其不再闭塞不通。

阴疝、气疝,取胃经天枢穴(在脐旁一寸处)。

疝,取胃经大巨穴(在脐下二寸旁一寸处),或脾经地机穴(在膝内侧下五寸处),或肝经中都穴(在足踝上七寸处),均掐而分其邪,旋而散其毒。

阴疝、阴痿、茎痛,睾丸上缩而不能仰卧的,取胃经气冲穴(在耻骨外侧处)掐而旋之。

阴疝,睾丸时上时下,少腹痛的,取胆经与带脉会穴五枢穴(在体侧,少腹髂前上棘上部处)。

狐疝,时上时下引少腹痛,大腿内侧痛,身不能俯仰,取脾经商丘穴(在内踝前下)掐旋之,或肝经太冲穴(在足大趾、次趾岐骨间)掐而旋之。

遗尿不禁,睾丸上缩,茎痛或阴挺,脐腹结痛不舒,取肝经大敦穴(在足大趾端)掐而旋之。

腹痛气逆,心胀,小便不利,茎痛,怒瞪目而不愿视物,目流泪而长叹,取肝经行间穴(在足大趾、次趾岐骨间),掐而分其邪,旋而散其毒。

疝,睾丸痛,取肝经中封穴(在内踝前一寸处)。

气化不行,小便淋漓、色黄,少腹气虚,遗尿,身发寒热,呕吐,气逆,溺出困难,取任脉石门穴(在脐下二寸处),掐而旋之。

疝,气癃而阴器拘急,股枢腨内侧痛,取肾经交信穴(在内踝上二寸处)掐而旋之。

阴上缩腰痛,热邪盛则阴挺,或身发寒热而筋脉拘挛,阴痛,遗尿,睾肿大,气虚则阴痒气逆,或睾肿,疝痛,小便不利,或嗳气频数,恐惧心悸,气虚,少腹痛,咽喉结热,如生瘜肉则腰背拘急不能俯仰,取肝经蠡沟穴(在内踝上五寸处)掐旋之。

遗尿是膀胱不约,取胃经关门穴(在脐上三寸处旁开一寸)及膀胱经委中穴(在膝窝中),或心经神门穴(在腕外侧处)掐而旋之。

气癃溺黄的,取任脉关元穴(在脐下三寸处)及脾经阴陵泉穴(在膝内侧骨下),掐而旋之。

癃而遗尿,取肝经期门穴(在胸骨下)掐而旋之。

小便滞湿,尿道有热感,邪实则腹皮痛,气虚则腹皮痒,取任脉会阴穴(在两阴之间)掐之。

小腹热,尿黄的,取任脉中脘穴(在脐上四寸处)掐之。

凡是疝病都因气虚不足,用手甩腕、股撞墙功,早晚各练100次以上,持之以恒则气壮,脏腑和顺。人身脊尾的骶骨部位是治疝的要穴,掐而有痕的是邪毒积聚,要掐而除之。少腹的气冲穴是宗筋处,掐而能消痛,使气血顺畅。

二十二膀胱经脉病,发下部痔疾、脱肛

痔疾,前后相互牵引疼痛,大小便不利的,取任脉会阴穴(在两阴之间)掐而旋之散其毒。

痔痛,取膀胱经攒竹穴(在两眉内)掐而旋之。

痔漏是湿热下注肛门,取脾经商丘穴(在内踝前)掐而旋之,以泻湿热。要多次才能见效。

骨蚀病,是虚邪久留,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浓而侵蚀及骨所致,亦以商丘穴为主治。

痔痛在二阴之间,取膀胱经飞扬穴(在外踝上七寸处)、委中穴(在膝窝中)、承扶穴(在臂下)、承筋穴(在腨肌中),均掐而分其邪,旋而散其毒。

脱肛,取胃经气冲穴(在少腹耻骨侧)掐而旋之。

膀胱经脉从头至足,受湿较重而生痔,为阳虚或阴阴气而祛除湿邪,持之以恒则天道酬勤。

二十三肾、小肠病发腹胀、腰痛、引背少腹控睾

肾受邪则骨痛阴痹而痛无定位,按之不可得,时有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强痛而头眩的,取肾经涌泉穴(在足心)及膀胱经昆仑穴(在外踝后跟骨),均掐而旋之。如络脉有淤血,亦掐而除之。

少腹牵引睾丸作痛,并连到腰脊,上冲心肺,是邪在小肠,下连睾系向后属肾。其经脉贯肝肺络心系。当邪盛则其气厥逆上冲肠胃,而扰动肝肺散布于盲膜,聚结于脐。应取任脉气海穴(在脐下一寸五分处)以散其结聚,掐肺经以补肺虚,取肝经以泻肝实,取巨虚、下廉以去小肠邪气,取“嗨哟嗨唷”千百年来劳动大众的有力喊号来强壮筋骨,解除疲劳,可调治受邪的经脉,能祛除邪气,扶助正气的恢复。白天晚上都默念之,世上只怕有心人,心诚则灵。

膀胱经的腰痛并连及项背脊股的不适应,取委中穴(在膝窝中心处)掐而分其邪,旋而散其毒。

胆经发病的腰痛似针刺,渐渐地不能俯仰和回顾,取胆经阳关穴(在膝关节外侧处)掐而旋之。

胃经发病的腰痛,不能左右回顾并精神虚乱,回颈时常有妄见,心情善悲,掐三里穴直掐到踝骨处有甲痕的,均掐而分其邪,旋而散其毒。

肝经发病腰痛,由于筋脉拘急使媵中似新拉的弓弦,常使人言语沉默,精神不清,掐足胫里侧有累累不平的,用指掐而分其邪,旋而散之。

小腹痛,下连睾丸,后掣腰脊,上冲于心,腰脊强直,尿黄,口干的,取膀胱经小肠俞穴(在十八椎下去脊一寸五分处)掐而旋之。

凡是腰痛都是肾的正气不足,所以练双手拍足尖功,早晚各拍100次以上,以固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