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贪婪的种植园主,亚马逊还一直吸引着欧洲的生物学家。几乎所有的大博物学家们都去过亚马逊,洪堡特、达尔文、华莱士等等都在那里度过成果丰硕的日子。达尔文和华莱士的物种进化的思想就是萌生在亚马逊丛林中的。整个十九世纪生物学家们在亚马逊的探索大大扩展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年轻的自然学家斯普鲁司在亚马逊收集到的动植物标本成了全世界生物学家梦想中的宝藏,他当时收集到的许多植物标本直到二十世纪末才找到复本。另一位生物学家贝茨写的回忆录《亚马逊河上的一个博然学家》成了经典读物,给后人留下生动的亚马逊大自然的画像。
现在亚马逊再度成为世界关注的中心,如何在发展当地经济的同时保护这片地球生物多样化的最后宝地,如何保护这片地球的肺以防止地球环境的恶化,这是全人类的大问题。
泰晤士河畔的伟大城市
金明力
如果世界上有值得为之编写一部百科全书的城市,伦敦是当之无愧的候选者了。
这所城市历史悠久传统深厚幅员广阔,有足够的内涵可供编写一整部百科全书。
其实伦敦历来有写自己的百科全书的传统,只是过去不叫百科全书,一五九八年就出版过一本称为《伦敦综览》的书,编者的目的是“记录伦敦的过去和描述当代的伦敦”,这正和百科全书的目的相似。
十九世纪的伦敦市就建立了人口统计,习俗调查等制度,还有发达的社会新闻报道,显示了伦敦人认识自身的强烈意识,狄更斯的全部作品根本上就是一部伦敦的百科全书。这些材料也给后人编写伦敦百科全书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去年出版的这部伦敦百科全书已经是这部书修订后的第三版了,可见它受欢迎的程度。在这部书的各个条目下我们除了可以查到关于伦敦的种种数据资料,还能知道许多关于伦敦的趣闻逸事。例如,在“街头艺人”这个条目下有记载说,十七世纪的伦敦有个技艺惊人的吞火艺人,他能把火炭放在他的舌头上,鼓风让炭冒出火焰,把一个牡蛎放在火上烤熟,最后全部吃下肚里。
从地名条目中我们可以看出伦敦的人文历史源远流长。例如有一条叫切恩巷的小街,曾先后居住过诗人罗塞蒂,他的朋友小说家斯温伯格,大画家透纳,作家乔治·艾略特;到了现代,滚石乐队的两个明星也曾搬到里面住。
地名本身常常也包含着许多故事,现在繁华的证券街上原来屹立着一栋克拉伦登大厦,那是王政复辟后为陪伴查尔斯二世流亡的克拉伦登伯爵建造的的府邸,但是克拉伦登伯爵后来被迫再次流亡,死在法国,他的府邸也归了别人。现在这位伯爵的名号还留在牛津的一座大厦上,即牛津大学出版社的所在地,这所大厦是用伯爵大人第二次流亡时写的英国内战史的稿费造的,所以也被命名为克拉伦登大厦。
伦敦是座每个街角都有故事的城市。
那时候的奥运会
李丽安
源自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永恒的,但又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我们刚刚见证了北京奥运会,再回顾过去的历届奥运会,就会看到奥运会和世界的巨大变化。一九六〇年的罗马奥运会离现在不过几十年,但那已经是一个和北京奥运会非常不同的体育盛会。
尽管罗马奥运会也是一个全世界瞩目的大事,但是实际上当时只有很少的人真正地看到这场奥运会。罗马奥运会是第一届电视转播的奥运会,但是当时还没有实况转播的技术,每天赛事的录象带用飞机送到纽约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总部,再从那里向全美国广播一刻钟或半小时,而且全美国的电视观众也数量有限。关心奥运会的大众主要还是靠文字记者的描写来分享场内观众的观感。
罗马奥运会举行时的世界政治环境也完全不同。当时正处冷战激烈之际,就在奥运会之前,古巴发生革命倒向了苏联阵营,而苏联刚打下一架美国的侦察飞机。奥运会上的一切都有着严重的政治斗争含义,美国篮球队的教练在作赛前动员时号召小伙子们拿出扞卫自由世界的勇气来,结果美国队以大比分赢了苏联队,不知这是对苏维埃制度的厌恶还是美国球星的超人球艺起了作用。
当时的世界刚刚开始在摆脱种族歧视的噩梦。被压迫的少数民族在这届奥运会上大显身手,改变了人们对他们的偏见。美国队第一次由一名黑人运动员当旗手走进开幕式,而来自田纳西州的黑人女运动员伦道夫成了美国的偶像,因为她战胜了猩红热和小儿麻痹症,在罗马奥运会上赢得了一百米和四百米的金牌。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长跑运动员比基拉赤脚跑过罗马的大街,在人们的欢呼声中获得了马拉松的冠军,而仅仅二十五年前,这个城市派出的军队侵犯并占领他的祖国。
体育与商业的关系那时也不一样。
德国的短跑运动员哈里穿着彪马的跑鞋赢了百米短跑,然后换了双阿迪达斯的跑鞋去奖台领他的金牌。现在这是不可想象的。比起一九六O年的罗马奥运会,在今天的奥运会上,政治大大地退场了,而商业则成了主导。
媒体上不时有一些值得关注的信息,现摘录若干,以飨读者——第1章书海巡游
语种消失的速度远远快于物种
全球大约四分之一的人在说三种语言:汉语、英语和西班牙语。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现在世界上还有6700种语言,其中近2500种处于危险状态。美国曾经有192种语言,其中四分之一已经不存在了,另外71种的状况也相当危险。在蒙大拿州的中北部,有种叫格罗斯温崔(GrosVentre)的语言,最后一个能流利地说这种语言的人已在一九八一年过世。
全球共有500多万物种,每小时会有3种灭绝;全球有6700种语言,不到两周就有一种消失。语种的消失速度,远远快于物种。中国的128种少数民族语言中,有七十多种已消亡或濒危。
私营企业主出现亦商亦官现象
全国工商联、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主编的《中国私营经济年鉴(2006年6月-2008年6月)》显示,当前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热情很高,但也存在国家明令禁止的亦商亦官现象,调查中甚至发现有企业主担任省级党委委员。
对于企业主担任党政领导,中组部和统战部早在二〇〇〇年三月就曾经联合下发文件,对一些地方委任一些私营企业主担任党政机关特别是县乡机关党政领导职务,甚至根据投资多少和利税贡献大小确定任职级别高低的情况予以纠正,明确规定私营企业主不得担任党政机关领导职务。但从工商联本次调查来看,这些规定在实践中已有明显的“突破”。
全国工商联对此进行了调查。在受访的1372名党员私营企业主中,担任各级党代表的达到28.3%,其中省级党代表和全国党代表分别有15人和7人。有205名中共党员企业主进入了地方各级党委领导机构,占受访党员企业主总数的14.9%,其中担任省级党委委员的有4人,担任县乡两级政府副职领导的有61人。
贫困人口增加近两倍
国务院扶贫办目前称,根据二OO八年度的物价指数,今年的新扶贫标准将上调到人均纯收入1196元。并对农村低收人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按照新标准,中国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将比786元标准时增加2528万人,增加将近两倍。
中国过去一直实行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两条贫困线,二〇〇八年我国的绝对贫困线为人均年收入786元,人均年收入786元至1076元之间的为相对贫困人口,又称低收入人口。
但此次关于贫困人口的数据与此前的官方数字存在矛盾。二〇〇八年底,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决定从二〇〇九年起将国家贫困线标准从人均年收人786元提高到1067元,对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人口不再进行区分,进行全面扶助。并公布称中国在1067元贫困线以下、需要接受扶贫开发的目标人群达4320万人。
国内市场无法全部容纳的庞大的生产能力在扩大内需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我国近年急剧形成的庞大的生产能力却是国内市场实在无法全部容纳的。以钢铁为例,据国际钢铁协会二〇〇八年一月公布的数字——二〇〇七年全世界六十七个主要产钢国家和地区的粗钢产量为13.435亿吨,其中中国为4.8966亿吨,占全球的36.4%,比排名为第二到第八位的七国的总和还要多,是日本的四倍、美国的五倍、德国的十倍。二〇〇七年中国净出口钢材5488万吨,相当于印度一年的总产量。
据专家介绍,目前我国已形成6亿吨的粗钢产能,而国内消费的上限是4.6亿吨,即使出口6000万吨,还有8000万吨的产能找不到出口。
中国已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一家全球性的咨询机构“贝恩咨询公司”认为,中国现在已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奢侈品消费市场,其去年年销售额高达七十六亿美元。行内专家则估计,赠予政府官员的礼品在中国奢侈品销售总额中大约占到接近一半。比如,当较低级别的政府官员赠送礼品时,花的其实都是国家的钱,或由私人企业主代付。“政府官员们实际上并不能真的买下它们——他们公开的收入极其有限。”《奢侈品邪教》一书作者、亚洲奢侈品牌专家拉达·查达表示,“往往是其他什么人买下赠给他们。”
股市的损失大于汶川地震
据太平洋证券公司首席分析师认为,二〇〇八年中国证券市场经历了出‘汶川地震”更残酷的血的洗礼。上证综合指数从二〇〇七年沪指最高点6214点飞流直下,如入万丈深渊,绝对下降幅度高达72.5%,一直跌到了1664点。高达22万亿元的股票总市值和5万多亿元的流通市值被蒸发。
汶川八级地震,损失8400亿元,受灾人口2000多万人。但是,中国股市有5000万的投资者,涉及2亿小康以上的城市居民。怪不得媒体高呼,股市一年暴跌,几乎把全国的中产阶级和小康之家一网打尽。
“正确”答案
问:某人第一个月拿一千元工资,第二个月拿七百,第三个月拿五百,请问工资是降低还是增长?答:降低。错!是负增长。
问:你有十平方米的住房,你的邻居从九十平方米换到一百九十平方米,请问你的居住面积有没有增加?答:没有。错!你的平均住房面积增加了五十平方米。
毛泽东的最后岁月
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走进毛泽东的最后岁月》(郭金荣着)为我们提供了解毛泽东最后岁月的难得资料。
此书是作者采访孟锦云等毛泽东身边的陪护人员而写成的。晚年的毛泽东已是个多病的老人,常年卧在病榻,他的房间只有两个人可以随便出入,那就是生活机要秘书张玉凤和护士孟锦云。不管是谁,上至政治局常委,下至毛泽东的亲友,无论是国策大计,还是私人访问,都必须经过张玉凤或孟锦云的通报之后,方能决定见或不见。甚至他服用的饭食,都是放在客厅后,由张或孟拿进去。在毛泽东最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她们俩一直陪伴在毛泽东身边,朝夕相处,是毛泽东最后一段生命旅程的见证人。
现从此书中摘录若干内容,以飨读者。
到毛泽东身边工作
孟锦云是个湖北姑娘,十二岁考入了空政歌舞团。那时候,中南海的首长们,经常性的娱乐活动就是跳舞。空政歌舞团的一些舞蹈演员,经过严格审查后,去完成陪首长跳舞的任务。
一九六三年四月的一天,小孟终于加入了这个行列,并陪毛泽东跳了舞。“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空政文工团分成两大派。针锋相对,势不两立。一九六七年元旦刚过,小孟和四个原来经常去中南海跳舞的小将们,来到中南海西门,对门卫战士说:要见毛主席。卫兵被他们缠得实在没法,往里打电话请示,不到十分钟工夫,里面传出话来:“主席同意见。”
在这个年代,能与毛主席见面,仿佛是发生在天国里的事情。五人激动地向毛泽东谈了团里的情况。毛泽东说:“我看你们这些小同志,很有革命热情。你们空军的事情,可以去找叶群同志。”说着,毛泽东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了五个名字,在几个名字下边,又写下了三个字:找叶群。
毛泽东的一张普通纸片,却有着无边的威力。叶群立即会见了他们五人,并说:“你们以后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找我。回去之后,对谁都不要讲,你们来我这里,这是机密,懂吗?”
可是,小孟回到团里,就把此事告诉了同在一个团,但又不属同一派的哥哥。
很快叶群接见这件事在全团传开了。
更重要的一件事是早在叶群接见小将们之前发生的。吴法宪曾让文工团的主要领导把经常去毛主席那儿跳舞的几名小将召集在一起,要他们把去主席那儿的情况汇报一下:主席说了些什么话,喜欢听什么歌?什么戏?健康状况如何?
吃什么药?到哪儿去?生活习惯?凡是能回忆起的都要向组织汇报。这些材料都由领导交给吴法宪,由吴法宪交给叶群,叶群再交给谁,就不言而喻了。
由于孟锦云的泄密,她已被排斥在骨干分子之外,她的观点渐渐转到另一派。
后来她又与哥哥谈起领导要他们写材料的事。哥哥敏感地认为,了解主席的动向,这可是严重的问题。于是,小孟讲情况,哥哥写成材料,并一式二份,一份放在自己箱子里,一份密交清华大学造反派头头蒯大富,由蒯转送江青。没想到这份材料竟落到了叶群的手中。叶群看了这份材料,大吃一惊。深知如果材料转到毛主席的手中,该当何罪。她决定先下手为强。立即把小孟的哥哥带走,并逮捕了孟锦云。孟锦云成了“现行反革命”,她的问题成了文工团的“一号问题”。从一九六八年春天被关押到一九七三年的春天。这才结束了整整五年的监狱劳改生活。出监后被分配到一个军队医院当护士。
一九七五年五月二十四日,小孟和她的友人小丽来到中南海北门。往里打电话,警卫人员接电话后写了个条子:“小丽和湖北来的孟锦云要找张秘书。”很快送到张玉凤手中。张玉凤明白条子的意思,找她就是要找主席。很快毛主席同意见面。小孟来到了毛主席的卧室,一下子冒出这样一句话:“主席,我是来找你平反的。”主席拉着小孟的手,轻轻地抚摸着,他又用手抚摸着小孟的脸,说:“你这么多年不来看我,见面就让给你平反,这个反莫法平噢。”小孟不顾一切地诉说了自己的遭遇,从办学习班,到蹲监狱,到劳改,到回老家,到干了护士……毛泽东听着,那么认真,一直拉着小孟的手,他的眼睛湿润了,说:“你不要讲了,你来了,就什么都好办了,你就留在我这里工作……你在我身边工作,就是平反,你是我的女儿,也是我的朋友。”
就这样,孟锦云进了中南海,留在了毛泽东的身边。成了毛泽东身边的一名医务人员,成了毛泽东生命之路上的最后一名护士。
最高批示也不算数